诗文库 注释
天安节题松鹤图 辽 · 沙门郎思孝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千载鹤栖万岁松,霜翎一点碧枝中。
四时有变此无变,愿与吾皇圣寿同。
按:金王寂辽东行部志曰得海山文集乃辽司空大师居觉花岛海云寺时所制也故目其集曰海山师姓郎名思孝蚤年举进士第更历郡县一日厌弃尘俗祝发被缁已而行业超绝名动天下当辽兴宗时尊崇佛教自国主以下亲王贵主皆师之尝锡师号曰崇禄大夫守司空辅国大师凡上章表名而不臣兴宗每万机之暇与师对榻以师不肯作诗先以诗挑之云云师和之云云二相谓杜令公刘侍中也后题松鹤图云云
定风波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白水青田万顷秋。
风烟平楚散羊牛。
莫放相公黄阁去。
留取。
笑谈尊俎也风流。
华表仙人人不识。
今夕。
鹿车也到百花洲。
好把襄江都酿酒,为寿。
寿星光彩动南州。
按:邓帅漆水公寿筵辽东大使君在焉大有道术时年九十三矣
次韵和王文明绝句漫兴十八首 其十八 元末明初 · 刘基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一部
故乡蛇豕满柴荆,异域风尘叹此生。
至竟迂狂成濩落,可怜天地一浮萍。
“辽东鹤”:辽东丁令威学道成仙后,化作白鹤回到家乡去。后常用来表示怀着思恋家乡的心情久别重归,慨叹故乡依旧,而人世变迁很大。出处:晋·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丁令威的故事,又演化成辽城鹤化、辽东白鹤、辽东归鹤、辽东化鹤、辽东老鹤、辽鹤归来、辽鹤重来、辽天孤鹤、辽天归鹤、辽阳鹤返等成语。“天边云气来须女,湖上轻雷起少男”:古代把东北风称为少男风,把西风称为少女风。这是因为在阴阳八卦系统中,八卦和八个方位及各种事物相互搭配,用来解释各种现象。八卦中的艮卦与八方中的东北方相配,又与人中的少男相配,所以把东北风称为少男风。八卦中兑卦与八方中的西方相配,又与人中的少女相配,所以把西风成为少女风。这跟“金木水火土”五行中金与秋相配,从而把秋天成为“金秋”,把秋风称为“金风”的道理是一样的。刘基本“天边云气来须女,湖上轻雷起少男。”“须女”是天上的星宿名。诗句的意思是说,天边的云气是从须女星飘来的,湖面上响起轻微的雷声,刮起了东北风。南朝刘孝威的诗《雨》中有“电舒长男气,枝摇少女风。”在八卦中,长男与震卦相配,震在古代是雷的意思。诗句的意思是说,闪电释放着雷神的怒气,西风吹得树枝摇晃。
招鹤词为薛复善赋① 元末明初 · 杨基
出处:黄鹤楼集补
朝放黄鹤去,暮招黄鹤归。
翩翩两黄鹤,朝暮相随飞。
朝飞向三山②,暮归向辽海③。
虽云城郭是,但觉人民改④。
曾邀王子晋,去谒浮丘公⑤。
丹霞映碧水,万里瑶台风。
瑶台十二楼⑥,琪树珠花绕⑦。
时与五色鸾⑧,双飞啄瑶草⑨。
天风一飘荡,瞬息三千春⑩。
回首清浅波,沸沸扬清尘⑾。
青鸾既遐飞⑿,丹凤亦高举。
独招黄鹤归,静对黄鹤语。
黄鹤如有意,起舞春风前。
一笑上黄鹤,逍遥凌紫烟⒀。
按:【校注】
(1)原题作“招鹤为薛复善赋”,据《眉庵集》改。薛复善,不详,疑为骚人羽士之流。
(2)三山:指神话传说海中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3)暮归:原作“暮飞”,据《眉庵集》改。辽海:即辽东。以其地近渤海,故亦称辽海。
(4)虽云二句:语本丁令威化鹤归辽东的传说。《搜神记》卷一:“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5)曾遨二句:王子晋、浮丘公皆为古代传说中仙人。王子晋,亦称王子乔。《太平广记》卷四引《列仙传》云:“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果乘白鹤驻山岭,望之不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
(6)瑶台句:瑶台,传说中神仙所居。李商隐《无题》:“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7)琪树句:《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云:“琪树璀璨而垂珠。” 吕延济注:“琪树,玉树。”
(8)五色鸾:古谓凤凰之属,赤色五彩。
(9)瑶草:仙草。
(10)三千春:王世贞《为林子腾茂才题桃源图寿》云:“祝君度索三千春,有子仍为金丹珍。”
(11)回首二句:波,《眉庵集》作“处”。沸沸,原作“拂拂”,非。二句本《神仙传》,喻世事的重大变迁。《太平广记》卷六十引《神仙传》云,东汉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经家。麻姑亦至。“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
(12)青鸾:凤属。古谓多赤色者为凤,多青色者为鸾。遐飞:《眉庵集》作“西飞”。
(13)逍遥:原作“招摇”,据《眉庵集》改。紫烟:紫云,瑞云。《文选·郭璞〈游仙诗〉》:“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
诗题为招鹤词,写鹤而非写楼。全诗表现了对游仙学道的向往与追求,而在这背后,流露出世事丕变、沧海桑田的慨叹。作者入明以后所写诗,多有怀念元王朝之作,疑此诗为明初所作。
登黄鹤楼 元末明初 · 周南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鹤去楼空岁月长,延袤山势伏还昂①。
秀褰雉堞当檐外②,碧浸晨辰落槛旁。
望远不禁增感慨,登高聊可察氛祥③。
武昌形胜斯为最,都入舆图属帝王④。
【校注】
(1)延袤:南北长曰袤。延袤,即连绵、伸展之意。《史记·蒙恬列传》:“筑长城,……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2)褰:缩围。《汉书·司马相如传》:“襞积褰绉。”颜师古注:“张揖曰: ‘褰,缩也。’”雉堞:城墙长三丈广一丈为雉;堞,女墙,即城上端凸凹叠起之墙。泛指城墙。“秀褰雉堞”,谓秀色聚于雉堞。白居易《赠楚州郭使君》:“山围雉堞月当楼。”
(3)氛祥:《国语·楚语》:“故先王之为台榭也,榭不过讲军实,台不过望氛祥。”韦昭注:“凶气为氛,吉气为祥。”
(4)舆图:即舆地图,版图。
诗主要描绘黄鹤楼四周形胜。作者登高望远,不禁发出“武昌形胜斯为最”的感叹,赞美鹤楼秀色之情溢于言表。末句歌颂海内一统,自在意中。
过仪真 其一 元末明初 · 李崇仁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出处:陶隐先生诗集卷之三
今隶扬州府。古名真州。
粉堞云横水绕蓝,画船来往接东南。
政逢四海为家日,还问当年郝大参。
按:处俊为辽东副总管
成重卿奉使幽燕。记其所历赠行 其十二 公乐野市 明 · 姜希孟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私淑斋集卷之二
墟落烟笼射日光,遥看百里变沧浪。
林梢影倒银波上,人物形分玉镜傍。
山断蜂腰腾碧汉,风摇地轴振崇冈。
须臾变态曾千万,问着乡人亦未详。
按:仆行至公乐。朝日初升。遥见海门。波光焜耀。树木倒影。人物形于洲渚。宛然如画。未数里。路转变向。则忽失所在。视其处。乃墟落也。又见远山。状如侧置腰鼓。俄而腰断。腾跃不定。大风忽起。声振天地。仆怪而未详其故。东还。梁南原(诚之)偶说是事。与仆所见同而且云。辽东志。辽沈间有野市类海市。噫。野市之见亦罕矣。吾适然遇之。岂亦天悭地秘。以待吾好奇之志欤。工部傥或见之。归来当与商确云。
送刘生还辽东 明 · 程敏政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晓日都门动别颜,河桥新霁水潺潺。
濯缨不负平生志,问学初升太学班。
奋迹几时来桂苑,计程三日过榆关。
东藩幕府今何似,目断孤云送子还。
注:刘生瑾新入太学谒告还辽东拜求一言忆先少保尚书襄毅公天顺中抚师于东生父迪实在麾下今三十年矣故于其行怅然有感而赠此诗且致期勉之意云
韩参判毅伯以谢恩副使行 明 · 李好闵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五峰先生集卷之五
戊申燕蓟忆回旌,鸭绿江头荷见迎。
幸把当时相劳意,寻知今日送行情。
雨中沙岭秋乘障,雪后辽阳夜度城。
非谓每人逢此苦,第须珍重戒耽程。
按:右戊申秋。回自燕京。参判以龙湾尹出迎。吾行自高平抵沙岭。涷雨如注。长墙泥滑。十步九颠。性命看天。及到辽东。日暮雪深。入夜失路。幸逢人家。皆闭门牢睡。冥行妄走。三更始到怀远馆。至今齿酸。三联及之。
遇暹罗使臣 其二 用前日赠琉球使臣韵 明 · 李睟光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芝峰先生集卷之九
簉贺彤墀幸共参,得闻风土饱相谙。
乾坤界别中华外,日月光分北户南。
跋涉溟涛应过万,来庭岁律已经三。
欲将彩笔图王会,归与东人作异谈。
按:(识)壬子正月。仆等在北京。与琉球国使臣相见。五月还朝。至七月。济州牧使李玹驰启。本月十二日。有异样船一只停泊于本州么罗岛港口。卸下八个人。自说琉球国使臣。进贡回还。遭风缺食。要乞水米以归。牧使领进军兵。将欲接应。坐船人等疑恐。却弃卸下人口。挂帆还走。不知去向。其八人中有姓名马喜富者。稍解华语。供称俺随长史蔡坚进贡天朝。与贵国使臣某某相见。今年正月二十三日离北京。五月到福建。七月初一日开船。十二日在海遇风。来泊贵国地方云。即将马喜富等来京译审。官给衣帽盘缠。押送天朝。夫琉球距我国隔海窅远。自北京而福建。由福建而我国又益远。水陆所经。不知其几许万里。而仆等与其国人相遇于北京仅数月间。又漂到于我国。吁亦异哉。 按续文献通考曰。暹罗国方千馀里。本暹与罗斛二国地。暹乃赤眉遗种。元至正间。始合为一国。万历二十年九月。经略侍郎宋应昌奏。暹罗国正使握叭哩等。愿督兵荡剿倭巢。奉圣旨。夷使所称。具见忠义。事关重大。另选一能事官员。同往彼国。宣谕朝廷德意。取有回文。方可举事云。夫暹罗距日本累万里。而奋愿举兵纾难。事虽不行。其志气可尚也。又按琉球在外夷。最小而险。自福建梅花所开洋。顺飙利舶。七日可至。其国自古不通中国。元遣人招谕不从。皇明洪武初。中山王遣子弟入学。自后夷习稍变。被服冠带。著作篇什。有华风焉。又吾学编曰。琉球赋法。略如井田。王及臣民。各分土为禄食。上下无征敛。用刑甚严。兵甲坚利。好争狠斗。辄刃杀人。度不能脱。即剖腹自毙云。盖其俗。与倭相类耳。 按高丽时。洪武二十二年。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遣使玉之。奉表称臣。献方物。刷还被倭掳人口到顺天府。乃遣迎接使以待之。差典客令郑允厚等报聘于琉球国云。余顷年遇琉球使臣蔡坚等游北京。则坚等屡言洪武时通聘之事。盖谓此也。又慵斋丛话言。成庙朝琉球遣使求贡。本集中有琉球国进白鹦鹉表。今琉球使臣接待事例。载在宪典。而成庙朝以后遂绝不通。至先王朝庚寅。琉球国人要宇等漂到本国地方。押解辽东。转奏刷还。所谓其人尚在北山生住者此也。范至能桂海志曰。南人喜食槟榔。用蚬灰并扶留藤同咀则不涩。又曰。以槟榔蛤灰奉宾客。土人作小合为三室。一贮灰一贮藤一贮槟榔云。余赴京时。见暹罗国人常吃石灰槟榔。意甚怪之。今得是书。始知所吃非石灰。乃蛤灰也。李睟光书。
登黄鹤楼四首 其四 明 · 毛一公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中
华表曾来丁令威,仙人跨鹤几时归⑧?
白云似解山翁意⑨,飞到楼前也不飞。
【校注】
(1)澄江句:《文选·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澄江静如练。”
(2)真珠:即珍珠,指珍珠帘。
(3)入望来:收入眼底。
(4)晴川句:本崔颢诗:“晴川历历汉阳树。”
(5)等闲二句:《折杨柳》《落梅花》皆笛中曲。
(6)矶头句:意谓黄鹤矶头的江水直落洞庭。
(7) 强开二句:李白《江上吟》:“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鸥)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机心,世俗机诈之心,指捉取鸥鸟的企图。駴,同“骇”。《庄子·外物》:“圣人之所以駴天下。”成玄英疏作“骇”。
(8)华表二句:指传说中仙人丁令威化鹤归辽东,落于城门华表柱上的故事。
(9)山翁:作者自称。
诗中自称山翁,当为万历中罢归作。作者此番是旧地重游,故有“登眺不须怀往事”的慨叹。诗中交织着仕途失意的惆怅和超然尘外的向往。
舟中戏题 其二 明末清初 · 李安讷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朝天后录
鲽域微臣鹤发疏,西行又入玉皇居。
谁言渤海今浮鹢,每忆辽阳昔跨驴。
礼部正郎兼御史,刑官参判假尚书。
此身六十年堪笑,万事都成一梦虚。
按:万历辛丑夏。余差进贺使书状官。赴皇京。路由辽东。雇驴骑行。时为礼曹正郎。例兼司宪府持平。今以刑曹参判。假御礼曹判书。乘船渡海。入往中原。而年至六十二岁。故戏书以志云。
竹岙扫墓三首 其二 现当代 · 王季思
父昔挈儿辈,竹岙上祖坟。
先期办祭具,事事必躬亲。
舟中诵祖诗,居辽念儿女。
至性潜悲辛,春物为凄苦。
如今一尊酒,还似父在时。
莹莹儿泪满,地下父岂知。
忍哉人间世,一瞑绝万古。
酾酒不及泉,滴泪不入土。
但愿死有知,魂魄得完聚。
注:先祖因反对地方官贪污,补捕入狱,越狱后远走辽东,有《居辽念家中儿女》诗。
寿钱顾问公来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平生富革命精神,壮志远承钱武肃;
晚岁备中枢顾问,大年差比夏黄公。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钱公来(1886——1969),原名钱惠生,字希古,辽宁奉天镇安(今辽宁黑山)人。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6年随朱霁青蒙边光复军起义,进攻艾棱镐失败后赴吉林屯垦。辛亥革命时,蓝天蔚在烟台宣布独立,组织关外都督府,被任为辽西招抚使,运动东北革命武装赴烟台应援。1912年任同盟会奉天支部文事部长。1916年响应护国战争,在山东参加讨袁(袁世凯)。1924年任奉天党务筹备委员会兼吉林、黑龙江、哈尔滨通讯联络员。1925年朱霁青在哈尔滨组织东北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任第一师师长,参加讨伐张作霖。九一八事变时,组织东北义勇军抗日。1936年后任东北大学教授。1937年随国民党政府迁至武汉,次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1949年向蒋介石献策支持内蒙古德王反共。同年去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著有《钱公来先生全集》。
钱公来有诗《一九五一年秋和惕轩“委员”高闱典试》。
钱武肃:钱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于钱王陵。此处切姓。
中枢:中央。 出自汉扬雄《太玄》《周》:“植中枢,周无隅。”此处应为总统府。
夏黄公:汉初隐士。姓崔名广,字少通。隐居夏里,故号夏黄公。为“商山四皓”之一。
笺:钟雨亭贺月三叔曾孙亦请新婚联:
渭水后人来,寿算直超姜尚父;
商山高士隐,德声窃比夏黄公。
钱公来有诗《一九五一年秋和惕轩“委员”高闱典试》。
钱武肃:钱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于钱王陵。此处切姓。
中枢:中央。 出自汉扬雄《太玄》《周》:“植中枢,周无隅。”此处应为总统府。
夏黄公:汉初隐士。姓崔名广,字少通。隐居夏里,故号夏黄公。为“商山四皓”之一。
笺:钟雨亭贺月三叔曾孙亦请新婚联:
渭水后人来,寿算直超姜尚父;
商山高士隐,德声窃比夏黄公。
挽莫院长德惠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病榻揭遗言,公所为没世难忘,是长白家山,炎黄国祚;
岩廊亲雅范,我欲举昔贤相况,曰隆中宁静,柳下宽和。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莫德惠(1883——1968),字柳忱,满族,出生于新疆红柳园,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人,中华民国时期政治家,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1923年促成粤皖奉联合反对曹锟贿选,得到张作霖倚重,出任奉天财政厅长代理省长、北洋政府农工部总长。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出任东北保安、政务、外交等各委员会委员。1937年任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主席团主席。1946年任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7年,任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任政府宪政督导委员会会长。1949年赴台湾,1954年任考试院院长达12年。任内曾着手改革考试制度与技术,推行职位分类,倡导考用合一,创办、改进公务员保险制度等。1966年6月20日任总统府资政。1968年4月17日,莫德惠在台湾病逝,终年85岁。编订有《双城莫德惠自订年谱》。
成氏有诗《莫柳老养疴宜兰,赋此寄慰》骈文《寿莫柳忱先生序》。
没世:终身,永久。出自《荀子·解蔽》:“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
长白家山:指长白山,此处切莫德惠东北家乡。
国祚:指国家的命运。
岩廊:喻庙堂和朝廷。 汉桓宽《盐铁论·忧边》:“今九州同域,天下一统,陛下优游岩廊,览群臣极言。”
隆中宁静:指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引发《隆中对》,隆中被世人称为三分天下的策源地。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柳下宽和:指和圣柳下惠。《孟子·万章》孟子曰:“柳下惠, 圣之和者也;”
笺:莫柳老养疴宜兰,赋此寄慰:
峻望符商皓,清仪式汉官;世殊歌凤否,天许杖鸠安;勿药占弥健,无车出大难;兰阳三百里,遥为祝加餐。
成氏有诗《莫柳老养疴宜兰,赋此寄慰》骈文《寿莫柳忱先生序》。
没世:终身,永久。出自《荀子·解蔽》:“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
长白家山:指长白山,此处切莫德惠东北家乡。
国祚:指国家的命运。
岩廊:喻庙堂和朝廷。 汉桓宽《盐铁论·忧边》:“今九州同域,天下一统,陛下优游岩廊,览群臣极言。”
隆中宁静:指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引发《隆中对》,隆中被世人称为三分天下的策源地。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柳下宽和:指和圣柳下惠。《孟子·万章》孟子曰:“柳下惠, 圣之和者也;”
笺:莫柳老养疴宜兰,赋此寄慰:
峻望符商皓,清仪式汉官;世殊歌凤否,天许杖鸠安;勿药占弥健,无车出大难;兰阳三百里,遥为祝加餐。
挽程副院长天放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领棘院近十年,看凤翥瀛洲,藻鉴不曾遗李廌;
别蓬山才半月,叹鹤归华表,庄容无复观伊川。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程天放(1899——1967),原名学愉,佳士,号少芝,谱名时然,江西新建大塘坪乡人,生于杭州。五四运动上海学生会会长,美国伊利诺斯州大学政治学硕士,当过报纸主编及多个大学校长,后来成为CC系骨干,1930年代理安徽省主席,首任驻德大使(1935-1938)。1950年,因国共内战因素随国民政府前往台湾。1950-1954年为国民党台湾首任"教育部部长";卸任后赴美,任教于华盛顿大学远东问题研究所;政大在台复校后曾任外交研究所所长;1948年任"考试院"副院长;1965年任故宫管理委员会委员。1967年11月29日在美国纽约病逝。国民党第三届中央候补监察委员,第四届监察委员,第五、六届中央常务监察委员。主要作品有《欧亚归途》《美国论》《使德回忆录》、《程天放早年回忆录》《胡适与中国》;编有《国父思想与近代学术》。
成氏有骈文《悼程天放副院长文》。
棘院:科举时代的试院。古代试士,用棘围试院,以防止弊端,故称。出自《旧五代史·周书·和凝传》:“贡院旧例,放榜之日,设棘于门及闭院门,以防下第不逞者。”此处指考试院。
凤翥:意谓凤凰高飞。出处晋陆机《浮云赋》:“鸾翔凤翥,鸿惊鹤飞,鲸鲵溯波,鲛鳄冲道。”
藻鉴:品藻和鉴别人才。出自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
李廌(zhì)(1059-1109)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华州(今陕西华县)人。
藻鉴不曾遗李廌:元丰年间(1078—1085),李廌到黄州(今湖北黄岗)拜谒著名文学家苏轼。苏轼对他的文章极为赞赏,认为笔墨翻澜,有飞沙走石之势,拍着他的背说:“你的才能,可敌万人。”因受苏轼赏识,故与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陈师道一起,被人们称为“苏门六君子”。后李廌举进士不第,宰相吕大防为“失此奇才”而叹,苏轼与翰林学士范祖禹欲向朝廷推荐,但因苏、范二人相继遭贬而不果。李廌从此绝意仕进,致力于撰文著书。
蓬山:此处当指代台湾。程天放离开台湾两周后于美国逝世。
鹤归华表:丁令威,传说是汉辽东人,在灵虚山学道成仙,后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 有少年欲射之,鹤乃飞鸣作人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见旧题晋陶潜《搜神后记》。喻魂魄归来,为常用挽词。
伊川:程颐(1033-1107),字正叔,洛阳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出生于湖北黄陂,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此处切姓。
笺:清代朱廷燮 挽卢景昌联 :
以中表谊,订忘年交,弱冠荷垂青,差幸秋风陪李廌;
著万言书,为两院长,索居通积素,那堪旧雨哭刘贲。
成氏有骈文《悼程天放副院长文》。
棘院:科举时代的试院。古代试士,用棘围试院,以防止弊端,故称。出自《旧五代史·周书·和凝传》:“贡院旧例,放榜之日,设棘于门及闭院门,以防下第不逞者。”此处指考试院。
凤翥:意谓凤凰高飞。出处晋陆机《浮云赋》:“鸾翔凤翥,鸿惊鹤飞,鲸鲵溯波,鲛鳄冲道。”
藻鉴:品藻和鉴别人才。出自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
李廌(zhì)(1059-1109)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华州(今陕西华县)人。
藻鉴不曾遗李廌:元丰年间(1078—1085),李廌到黄州(今湖北黄岗)拜谒著名文学家苏轼。苏轼对他的文章极为赞赏,认为笔墨翻澜,有飞沙走石之势,拍着他的背说:“你的才能,可敌万人。”因受苏轼赏识,故与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陈师道一起,被人们称为“苏门六君子”。后李廌举进士不第,宰相吕大防为“失此奇才”而叹,苏轼与翰林学士范祖禹欲向朝廷推荐,但因苏、范二人相继遭贬而不果。李廌从此绝意仕进,致力于撰文著书。
蓬山:此处当指代台湾。程天放离开台湾两周后于美国逝世。
鹤归华表:丁令威,传说是汉辽东人,在灵虚山学道成仙,后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 有少年欲射之,鹤乃飞鸣作人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见旧题晋陶潜《搜神后记》。喻魂魄归来,为常用挽词。
伊川:程颐(1033-1107),字正叔,洛阳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出生于湖北黄陂,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此处切姓。
笺:清代朱廷燮 挽卢景昌联 :
以中表谊,订忘年交,弱冠荷垂青,差幸秋风陪李廌;
著万言书,为两院长,索居通积素,那堪旧雨哭刘贲。
挽蓝教授荫鼎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烟月如新,竹树如新,万纸唤春回,推韦偃画牛兼擅;
人民犹是,城郭犹是,一庐看鼎立,料令威化鹤重来。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廿四年前,淡江文理学院主事者,邀游淡水,始识蓝先生于宾筵之中,嗣承约观鼎庐所藏器物,一诺经时,竟未及践,隙驹迫于尘鞅,园鹂隔其好音,辋川画图,剩萦心目,黄垆咫尺,顿邈山河,兹缀挽辞,盖不胜其物是人非之感矣。
蓝荫鼎:(1903.10.03——1979.02.04),曾在1941年(日治时代晚期)改名为石川秀夫。出生于日治台湾宜兰厅罗东支厅罗东区阿束社,祖籍福建省漳州,台湾知名水彩画家,多次入选帝展及台展。他曾师事石川钦一郎。1920年起在罗东公学校当任美术专员。1921年与宜兰头城人吴玉霞结婚。作品曾在日本、法国、英国等国展出,为台湾首位应邀访美的艺术家。曾任联合国艺术委员、中华民国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委员。著名作品有「养鸭人家」 (1966年,伦敦剑桥美术馆收藏)。1971年欧洲艺术评论学会以及美国艺术评论学会,将他选入第一届世界十大水彩画家之一。蓝荫鼎在1960年代晚期和1970年代,曾于台湾电视公司(台视)和华视出任要职。他在画作之外的文学作品,以《宗教与艺术》、《艺术与人生》、《鼎庐小语》这三本书最为知名,文章曾被收录于中学的教科书之中。1979年2月4日,凌晨二时三十分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竹树:蓝荫鼎很喜欢画竹,也喜欢在画面上捕捉乡下人家的屋前屋后常可看到的一片竹林,迎风摇曳,自然生姿的景象。
韦偃画牛兼擅:韦偃,公元8世纪唐朝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侨居成都(今属四川)。官至少监。画家,擅长画马,有一副《沙牛图》,故称兼擅。
人民犹是,城郭犹是...料令威化鹤重来:丁令威化鹤,出自旧题晋代陶潜《搜神后记》卷一,用来喻指世事的变迁。旧题晋代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汉)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鼎立:坚强挺立。此处指鼎庐。
淡江文理学院:为现台湾淡江大学。
尘鞅:世俗事务的束缚。鞅,套在马颈上的皮带。 唐白居易《长庆集》《登香炉峰顶》诗:“纷吾何屑屑,未能脱尘鞅。”
园鹂隔其好音: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辋川画图:唐王维晚年在蓝田辋口得宋之问蓝田别墅,改筑别业,水环舍下,风景奇胜,与友裴迪浮舟往来其间。尝集其所作诗号《辋川集》,又自图其山水,号《辋川图》。
黄垆咫尺,顿邈山河:悼念亡友之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载:“﹝王浚冲﹞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蓝荫鼎:(1903.10.03——1979.02.04),曾在1941年(日治时代晚期)改名为石川秀夫。出生于日治台湾宜兰厅罗东支厅罗东区阿束社,祖籍福建省漳州,台湾知名水彩画家,多次入选帝展及台展。他曾师事石川钦一郎。1920年起在罗东公学校当任美术专员。1921年与宜兰头城人吴玉霞结婚。作品曾在日本、法国、英国等国展出,为台湾首位应邀访美的艺术家。曾任联合国艺术委员、中华民国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委员。著名作品有「养鸭人家」 (1966年,伦敦剑桥美术馆收藏)。1971年欧洲艺术评论学会以及美国艺术评论学会,将他选入第一届世界十大水彩画家之一。蓝荫鼎在1960年代晚期和1970年代,曾于台湾电视公司(台视)和华视出任要职。他在画作之外的文学作品,以《宗教与艺术》、《艺术与人生》、《鼎庐小语》这三本书最为知名,文章曾被收录于中学的教科书之中。1979年2月4日,凌晨二时三十分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竹树:蓝荫鼎很喜欢画竹,也喜欢在画面上捕捉乡下人家的屋前屋后常可看到的一片竹林,迎风摇曳,自然生姿的景象。
韦偃画牛兼擅:韦偃,公元8世纪唐朝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侨居成都(今属四川)。官至少监。画家,擅长画马,有一副《沙牛图》,故称兼擅。
人民犹是,城郭犹是...料令威化鹤重来:丁令威化鹤,出自旧题晋代陶潜《搜神后记》卷一,用来喻指世事的变迁。旧题晋代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汉)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鼎立:坚强挺立。此处指鼎庐。
淡江文理学院:为现台湾淡江大学。
尘鞅:世俗事务的束缚。鞅,套在马颈上的皮带。 唐白居易《长庆集》《登香炉峰顶》诗:“纷吾何屑屑,未能脱尘鞅。”
园鹂隔其好音: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辋川画图:唐王维晚年在蓝田辋口得宋之问蓝田别墅,改筑别业,水环舍下,风景奇胜,与友裴迪浮舟往来其间。尝集其所作诗号《辋川集》,又自图其山水,号《辋川图》。
黄垆咫尺,顿邈山河:悼念亡友之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载:“﹝王浚冲﹞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又(挽宗教授孝忱)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浮海等居夷,坐幼安榻几穿,无改儒生本色;
操觚工体物,诵阳明山一赋,允留文苑清芬。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浮海: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欤?《论语·公冶长》。
居夷:本指居住在东方九夷之地。后泛指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此处指宗氏日本任教。
浮海等居夷:桓范:窃见东莞管宁,束修著行,少有令称,州闾之名亚故太尉华歆,遭乱浮海,远客辽东。
坐幼安榻几穿:皇甫谧:宁凡徵命十至,舆服四赐,常坐一木榻上,积五十五年未尝箕踞。榻上当膝皆穿,常着布裙貉裘,唯祠先人,乃著旧布单衣加首絮巾。辽东郡国,图形于府殿,号为贤者。
幼安:管宁(158年—241年),字幼安。北海郡朱虚县(今山东省安丘、临朐东南)人。汉末著名隐士。
操觚:觚,古代作书写用的木简。操觚,原指执简写字,后即指写文章。晋陆机《文赋》云:“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体物:铺陈描摹事物的形态。晋陆机《陆士衡集》《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阳明山:在台北市近郊,居纱帽山之东北,磺溪上源谷中。原名草山,后来蒋中正觉得此地应叫阳明山,后来就全部改成阳明山,此山位于大屯火山群最高峰七星山南侧。
笺:上联全用管宁事作衬。
居夷:本指居住在东方九夷之地。后泛指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此处指宗氏日本任教。
浮海等居夷:桓范:窃见东莞管宁,束修著行,少有令称,州闾之名亚故太尉华歆,遭乱浮海,远客辽东。
坐幼安榻几穿:皇甫谧:宁凡徵命十至,舆服四赐,常坐一木榻上,积五十五年未尝箕踞。榻上当膝皆穿,常着布裙貉裘,唯祠先人,乃著旧布单衣加首絮巾。辽东郡国,图形于府殿,号为贤者。
幼安:管宁(158年—241年),字幼安。北海郡朱虚县(今山东省安丘、临朐东南)人。汉末著名隐士。
操觚:觚,古代作书写用的木简。操觚,原指执简写字,后即指写文章。晋陆机《文赋》云:“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体物:铺陈描摹事物的形态。晋陆机《陆士衡集》《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阳明山:在台北市近郊,居纱帽山之东北,磺溪上源谷中。原名草山,后来蒋中正觉得此地应叫阳明山,后来就全部改成阳明山,此山位于大屯火山群最高峰七星山南侧。
笺:上联全用管宁事作衬。
挽简先生叔乾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浮家避万里烽尘,遥追辽海高风,无惭皂帽;
继志盛一门才俊,若比谢家故事,岂让乌衣。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简叔乾,南社诗人,作品收入《红薇感旧记》、《中华诗苑》等。藏《谭延阎手札》,史丛本。出版《近代湘贤手札》(龙伯坚,简叔乾·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简叔乾有诗《惕轩寄示一九四八年高闱典试诗,次韵奉寄》《一九五一年秋和惕轩“委员”高闱典试》《奉和惕轩“委员”壬辰高闱巡视台北试场之作》。
辽海高风:管宁(158年—241年),字幼安。北海郡朱虚县(今山东省安丘、临朐东南)人。汉末天下大乱时,与邴原及王烈等人至辽东避乱。故此处指管宁的高风亮节。
皂帽:《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宁常着皂帽、布襦裤、布裙,随时单复。”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扁舟不独如张翰,皂帽应兼似管宁。”
谢家故事...乌衣: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得名。乌衣巷门庭若市,冠盖云集,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及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等文化巨匠。
笺:上联隐用管宁事。
简叔乾有诗《惕轩寄示一九四八年高闱典试诗,次韵奉寄》《一九五一年秋和惕轩“委员”高闱典试》《奉和惕轩“委员”壬辰高闱巡视台北试场之作》。
辽海高风:管宁(158年—241年),字幼安。北海郡朱虚县(今山东省安丘、临朐东南)人。汉末天下大乱时,与邴原及王烈等人至辽东避乱。故此处指管宁的高风亮节。
皂帽:《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宁常着皂帽、布襦裤、布裙,随时单复。”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扁舟不独如张翰,皂帽应兼似管宁。”
谢家故事...乌衣: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得名。乌衣巷门庭若市,冠盖云集,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及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等文化巨匠。
笺:上联隐用管宁事。
重游揭阳学宫 当代 · 林英男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念先外祖父以降三代逮不才,皆曾张俭望门,业许沧桑,缘结此地。慨然。
天水南安有此庠,千年肃穆瓦流光。
归来挥泪泮池水,去鹤唳云华表霜。
雾敛犹惊辕向北,虱悬不觉鸟皆亡。
一门狷介宁容世,尽是他乡无故乡。
注:天水句:陇西天水乃赵姓郡望,后世以『天水』为赵姓或赵宋一朝之代称。揭阳学宫(孔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
泮池水:《诗经·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毛传:泮水,泮宫之水也。 郑玄笺:泮之言半也。半水者,盖东西门以南通水,北无也。后因以指学宫。
华表:《艺文类聚·仙道》引《搜神记》:辽东城门有华表柱,忽有一白鹤集柱头,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岁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今辽东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不知名字。
虱悬:《列子·汤问》: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犛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馀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泮池水:《诗经·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毛传:泮水,泮宫之水也。 郑玄笺:泮之言半也。半水者,盖东西门以南通水,北无也。后因以指学宫。
华表:《艺文类聚·仙道》引《搜神记》:辽东城门有华表柱,忽有一白鹤集柱头,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岁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今辽东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不知名字。
虱悬:《列子·汤问》: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犛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馀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