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东京杂事 其二十一 清末至民国 · 郁曼陀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半闲宰相老风流,修得功名到白头。
仙子楼台人富贵,教坊争说牡丹侯。
按:伊藤相国风流放诞,至老益肆,雏伎群苦之,号牡丹侯,时未进公爵也,后以难死哈尔滨。
寿钱顾问公来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平生富革命精神,壮志远承钱武肃;
晚岁备中枢顾问,大年差比夏黄公。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钱公来(1886——1969),原名钱惠生,字希古,辽宁奉天镇安(今辽宁黑山)人。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6年随朱霁青蒙边光复军起义,进攻艾棱镐失败后赴吉林屯垦。辛亥革命时,蓝天蔚在烟台宣布独立,组织关外都督府,被任为辽西招抚使,运动东北革命武装赴烟台应援。1912年任同盟会奉天支部文事部长。1916年响应护国战争,在山东参加讨袁(袁世凯)。1924年任奉天党务筹备委员会兼吉林、黑龙江、哈尔滨通讯联络员。1925年朱霁青在哈尔滨组织东北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任第一师师长,参加讨伐张作霖。九一八事变时,组织东北义勇军抗日。1936年后任东北大学教授。1937年随国民党政府迁至武汉,次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1949年向蒋介石献策支持内蒙古德王反共。同年去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著有《钱公来先生全集》。
钱公来有诗《一九五一年秋和惕轩“委员”高闱典试》。
钱武肃:钱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于钱王陵。此处切姓。
中枢:中央。 出自汉扬雄《太玄》《周》:“植中枢,周无隅。”此处应为总统府。
夏黄公:汉初隐士。姓崔名广,字少通。隐居夏里,故号夏黄公。为“商山四皓”之一。
笺:钟雨亭贺月三叔曾孙亦请新婚联:
渭水后人来,寿算直超姜尚父;
商山高士隐,德声窃比夏黄公。
钱公来有诗《一九五一年秋和惕轩“委员”高闱典试》。
钱武肃:钱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于钱王陵。此处切姓。
中枢:中央。 出自汉扬雄《太玄》《周》:“植中枢,周无隅。”此处应为总统府。
夏黄公:汉初隐士。姓崔名广,字少通。隐居夏里,故号夏黄公。为“商山四皓”之一。
笺:钟雨亭贺月三叔曾孙亦请新婚联:
渭水后人来,寿算直超姜尚父;
商山高士隐,德声窃比夏黄公。
挽师立法委员连舫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开国重巍科,看长安一日花,籍甚声华谁与并;
稽天伤巨浸,问辽海千年鹤,劫余城郭近何如。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先生字豫川,合江省人,民国二十年第一届高等文官考试及格,其时年才二十有二耳。
师连舫(1910——1971),字豫川,吉林密山(今属黑龙江)人。1927年入北平朝阳大学,1931年毕业,应高考获隽,分国民政府内政部,任科长、警务司第四科科长。1938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保甲训练班兼任教授。1943年2月,任内政部参事。1945年5月,任内政部秘书;10月任松江省政府委员,后任国民党淞江省党部副主任委员。1947年2月,任松江省民政厅厅长。1948年行宪后,当选为立院立法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去台湾,续任“立法委员”。1969年4月,任国民党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1971年逝世。终年61岁。著有《中国保卫制度》、《中国警察法论》、《东三省之铁路》等。
巍科:古代科举考试,榜上名分等次,排在前列者称巍科。犹言高第。看长安一日花:写考中后的兴奋和得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此处切其年少得志,见【作者原注】。
籍甚:盛大;盛多。出自《汉书·陆贾传》:“贾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籍甚。”
稽天:至于天际。形容势大。《庄子·逍遥游》:“大浸稽天而不溺。”成玄英疏:“稽,至也。”
巨浸:大水。
合江省:存在于1945——1949年,现已并入黑龙江省。由于乌苏里江与松花江皆在此与黑龙江会合,故命名为合江,简称合。
笺:林则徐挽王紫澜廉访瑞征联:
恩命方新,怅籍甚声华,身后迁除空撒手;
官逋未了,叹萧然环堵,庭前俯仰剧伤心。
师连舫(1910——1971),字豫川,吉林密山(今属黑龙江)人。1927年入北平朝阳大学,1931年毕业,应高考获隽,分国民政府内政部,任科长、警务司第四科科长。1938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保甲训练班兼任教授。1943年2月,任内政部参事。1945年5月,任内政部秘书;10月任松江省政府委员,后任国民党淞江省党部副主任委员。1947年2月,任松江省民政厅厅长。1948年行宪后,当选为立院立法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去台湾,续任“立法委员”。1969年4月,任国民党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1971年逝世。终年61岁。著有《中国保卫制度》、《中国警察法论》、《东三省之铁路》等。
巍科:古代科举考试,榜上名分等次,排在前列者称巍科。犹言高第。看长安一日花:写考中后的兴奋和得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此处切其年少得志,见【作者原注】。
籍甚:盛大;盛多。出自《汉书·陆贾传》:“贾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籍甚。”
稽天:至于天际。形容势大。《庄子·逍遥游》:“大浸稽天而不溺。”成玄英疏:“稽,至也。”
巨浸:大水。
合江省:存在于1945——1949年,现已并入黑龙江省。由于乌苏里江与松花江皆在此与黑龙江会合,故命名为合江,简称合。
笺:林则徐挽王紫澜廉访瑞征联:
恩命方新,怅籍甚声华,身后迁除空撒手;
官逋未了,叹萧然环堵,庭前俯仰剧伤心。
挽彭立法委员醇士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倚马文工,换鹅书好,少游曾预英流,更看耄齿谈玄,卫玠神清犹曩日;
镜鸾影并,庭凤雏添,怛化应无遗憾,只惜灵区堕劫,匡山头白负归期。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高安彭醇士先生,楚畹崇兰,天衢威凤,诗文书画,无一不精,昔郑虔有三绝之称,而先生宜膺四绝之誉,孰谓古今人不相及哉,音徽既渺,党类同嗟,援笔缀辞,不胜于邑。
彭醇士(1896——1976),江西高安人,字素庵,号素翁,谱名康祺,易名粹中,因摹戴醇士而改取字醇士,并以此字行。早年就读于北平中国大学商科。历任正志中学教习、哈尔滨畜牧局局长、南昌教育图书馆馆长、心远大学教授、江西省政府参事、南昌行营秘书、立法委员。1949年随国民党去台湾后仍任立法委员,兼任大专院校教授及中文系主任。工书,擅画,精词章,画由宋元入手。彭诗名动海外,曾获1964年马尼拉国际诗人大会之“桂冠诗人”奖,复于1971年获巴基斯坦自由大学赠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国人或有以此相贺者,先生辄笑而逊谢之。彭肺素弱,因善自珍摄,故年逾八秩而矍烁似常人。性旷达,谈锋尤健,人多爱重之。1977年,肺气肿疾大作,急救无术,终告殒逝,享寿八十有一岁。
彭醇士与成氏同为中华诗学研究所成员,彭醇士为首任副所长。成氏有诗《薄游台中晚过丰原饮于李氏愉园写奉次贡先生并柬试武味辛醇士定山絜生弃子佛观诸君子》《寿彭委员醇士六十》《翼如先生殉难二十三周年,展览遗墨,用醇士“委员”韵》。彭醇士有诗《奉和惕轩“委员”壬辰高闱巡视台北试场之作》。
倚马:称人文思敏捷为倚马才。
换鹅:晋王羲之换鹅故事。后来因以换鹅书为《黄庭经》法书的别名。
谈玄:谈论玄理。此处为称赞书法。
卫玠神清:卫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朝玄学家、官员,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是魏晋之际继何晏、王弼之后的著名清谈名士和玄学家,官至太子洗马。刘惔:“杜乂肤清,叔宝神清。”
镜鸾影并: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昔罽宾王得鸾鸟,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能致。夫人曰:‘闻鸟得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言。鸾鸟睹影而鸣,一奋而绝。”(《北堂书钞》)后多以此事喻失偶。或夫妻分离。此处反其义而用之。
庭凤:梧庭凤,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这里指彭醇士。庭凤雏添指他有孙代。
怛化:出自《庄子。大宗师》:"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子犁往问之,曰:'叱!避,无怛化!'"郭象注:"夫死生犹寤寐耳,于理当寐,不愿人惊之,将化而死,亦宜无为怛之也。"意谓人之死乃自然变化,不要惊动他。后谓人死为"怛化"。
灵区:美善之区或奇美之地。灵区堕劫:联系后文,“灵区堕劫”应指大陆“沦陷”。
匡山头白负归期:杜甫《不见》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匡山:江西省的庐山。切彭醇士家乡。故此处一将彭比作李白,二指他未能还乡。
崇兰:丛兰,丛生的兰草。出自宋玉《楚辞·招魂》:“光风转蕙,泛崇兰些。”
天衢:天路。衢,四通八达的大路。比喻通显之地。 出自《汉书·下叙传》:“攀龙附凤,并乘天衢。”后多指京师。
昔郑虔有三绝之称:郑虔三绝。唐郑虔诗、书、画皆精妙,后世因以赞誉人善画山水或诗、书、画三者皆精妙。
音徽:犹徽音。德音,善教。引申指音容,容范遗教。或指音信。
援笔:执笔。 出自《韩诗外传》:“楚史援笔而书之于策曰:楚之霸,樊姬之力也。”
缀辞:1.撰写文章。2.赘辞,多余的文辞。
邑:古同“悒”,指愁闷不安。
笺:寿彭委员醇士六十:
扢雅扬风四十春,早从坛坫接光尘;应刘隔世多同调,坡谷于今有替人;碧茗供谈抛麈尾,苍松入画隐龙鳞;传家自宝延年术, 定是彭篯不坏身。
彭醇士(1896——1976),江西高安人,字素庵,号素翁,谱名康祺,易名粹中,因摹戴醇士而改取字醇士,并以此字行。早年就读于北平中国大学商科。历任正志中学教习、哈尔滨畜牧局局长、南昌教育图书馆馆长、心远大学教授、江西省政府参事、南昌行营秘书、立法委员。1949年随国民党去台湾后仍任立法委员,兼任大专院校教授及中文系主任。工书,擅画,精词章,画由宋元入手。彭诗名动海外,曾获1964年马尼拉国际诗人大会之“桂冠诗人”奖,复于1971年获巴基斯坦自由大学赠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国人或有以此相贺者,先生辄笑而逊谢之。彭肺素弱,因善自珍摄,故年逾八秩而矍烁似常人。性旷达,谈锋尤健,人多爱重之。1977年,肺气肿疾大作,急救无术,终告殒逝,享寿八十有一岁。
彭醇士与成氏同为中华诗学研究所成员,彭醇士为首任副所长。成氏有诗《薄游台中晚过丰原饮于李氏愉园写奉次贡先生并柬试武味辛醇士定山絜生弃子佛观诸君子》《寿彭委员醇士六十》《翼如先生殉难二十三周年,展览遗墨,用醇士“委员”韵》。彭醇士有诗《奉和惕轩“委员”壬辰高闱巡视台北试场之作》。
倚马:称人文思敏捷为倚马才。
换鹅:晋王羲之换鹅故事。后来因以换鹅书为《黄庭经》法书的别名。
谈玄:谈论玄理。此处为称赞书法。
卫玠神清:卫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朝玄学家、官员,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是魏晋之际继何晏、王弼之后的著名清谈名士和玄学家,官至太子洗马。刘惔:“杜乂肤清,叔宝神清。”
镜鸾影并: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昔罽宾王得鸾鸟,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能致。夫人曰:‘闻鸟得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言。鸾鸟睹影而鸣,一奋而绝。”(《北堂书钞》)后多以此事喻失偶。或夫妻分离。此处反其义而用之。
庭凤:梧庭凤,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这里指彭醇士。庭凤雏添指他有孙代。
怛化:出自《庄子。大宗师》:"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子犁往问之,曰:'叱!避,无怛化!'"郭象注:"夫死生犹寤寐耳,于理当寐,不愿人惊之,将化而死,亦宜无为怛之也。"意谓人之死乃自然变化,不要惊动他。后谓人死为"怛化"。
灵区:美善之区或奇美之地。灵区堕劫:联系后文,“灵区堕劫”应指大陆“沦陷”。
匡山头白负归期:杜甫《不见》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匡山:江西省的庐山。切彭醇士家乡。故此处一将彭比作李白,二指他未能还乡。
崇兰:丛兰,丛生的兰草。出自宋玉《楚辞·招魂》:“光风转蕙,泛崇兰些。”
天衢:天路。衢,四通八达的大路。比喻通显之地。 出自《汉书·下叙传》:“攀龙附凤,并乘天衢。”后多指京师。
昔郑虔有三绝之称:郑虔三绝。唐郑虔诗、书、画皆精妙,后世因以赞誉人善画山水或诗、书、画三者皆精妙。
音徽:犹徽音。德音,善教。引申指音容,容范遗教。或指音信。
援笔:执笔。 出自《韩诗外传》:“楚史援笔而书之于策曰:楚之霸,樊姬之力也。”
缀辞:1.撰写文章。2.赘辞,多余的文辞。
邑:古同“悒”,指愁闷不安。
笺:寿彭委员醇士六十:
扢雅扬风四十春,早从坛坫接光尘;应刘隔世多同调,坡谷于今有替人;碧茗供谈抛麈尾,苍松入画隐龙鳞;传家自宝延年术, 定是彭篯不坏身。
本朝乐曲 金 · 完颜雍
出处: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首上
猗欤我祖,圣矣武元。
诞膺明命,功光于天。
拯溺救焚,深根固蒂。
克开我后,传福万世。
无何海陵,淫昏多罪。
反易天道,荼毒海内。
自昔肇基,至于继体。
积累之业,沦胥且坠。
望戴所归,不谋同意。
宗庙至重,人心难拒。
勉副乐推,肆予嗣绪。
二十四年,兢业万几。
亿兆庶姓,怀保安绥。
国家閒暇,廓然无事。
乃眷上都,兴帝之第。
属兹来游,恻然予思。
风物减耗,殆非昔时。
于乡于里,皆非初始。
虽非初始,朕自乐此。
虽非昔时,朕无异视。
瞻恋慨想,祖宗旧宇。
属属音容,宛然如睹。
童嬉孺慕,历历其处。
壮岁经行,恍然如故。
旧年从游,依稀如昨。
欢诚契阔,旦莫嗟若。
吁嗟阔别兮,云胡不乐。
注:臣按此诗世宗御撰谓之本曲金史云大定二十五年四月帝幸上京宴宗室于皇武殿饮酒乐上谕之曰今日甚欲成醉此乐不易得也昔汉高祖过故乡与父老欢饮击筑而歌令诸儿和之彼起布衣尚且如是况我祖宗世有此土今天下一统朕巡幸至此何不乐饮于是宗室妇女起舞进酒毕群臣父老起舞上曰吾来故乡数月矣今回期已近未尝有一人歌本曲者汝曹来前为汝歌乃命宗室子叙坐殿下者皆上殿面听上歌曲道祖宗创业艰难及所以继述之意上既自歌至慨想祖宗音容如睹之语悲感不复能成声歌毕泣下数行右丞相元忠暨群臣宗戚捧觞上寿皆称万岁于是诸老人更歌本曲如私家相会畅然欢洽上复续调歌曲留坐一更极欢而罢
李老谷闻子规 元 · 柳贯
押先韵
老杜闻子规,近在东西川。
犹云感时物,收泪写幽悁。
今我行塞徼,子规相后先。
时夏云景晦,鸟呼摇空烟。
响入树窅窅,啼垂血溅溅。
想知岐路难,不惜躯命全。
千声复万声,唤我归言遄。
苟非木石心,岂免肠内煎。
江南丛薄间,有花名杜鹃。
开时是鸟至,相戒治春田。
不归如江水,负此今五年。
风土孰云异,物情要有迁。
寄巢勿浪出,祝尔还自怜。
严程趣行迈,且复挥吾鞭。
待制集:上京纪行序:延祐七年,贯以国子助教北都生。始出居庸,踰长城,临滦水之阳,而次止焉。自夏涉秋,更二时乃复。计其关途览历之雄,宫篽物仪之盛,凡接之于前者,皆足以使人心洞神竦。而吾情之所触,或亦肆口成咏,第而录之,总三十二首。噫!置窭家之子于通都万货之区,珍怪溢目,收揽一二,而遗其千百,虽欲多取悉致,力何可得哉!贯越西之鄙人,少长,累遭家难,学殖荒落,志念迂疏。顾父师之箴言在耳,尝恧焉弗胜。乃兹幸以章句训故,间厕西廱之武,以窃窃陪众臣之末,龙光炳焕,照耀后先,山川闳奇,振发左右,则夫纪载而铺张之,有不得以其言语之芜拙而并废也。今朝夕俟汰,庶几退藏田里,以安迟暮,而诸诗在稿,惧久亡去。吾友薛君宗海,雅善正书,探囊中得旧纸数枚,因请宗海为作小楷,联为卷。岂直归誇田夫野老,以侈幸遇之万一,而顾瞻鼎湖,薄天万里,遗弓之痛,有慨于心,尚何时而可忘耶?后三年至治三年,十一月五日柳贯自序。
次韵王师鲁待制史院题壁二首 其一 元末明初 · 周伯琦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大安御阁埶岧亭,华阙中天壮上京。
虹绕金堤晴浪细,龙蟠粉堞翠冈平。
众星拱北乾坤大,万国朝元日月明。
分署玉堂清似水,箫韶时听凤凰声。
按:岁庚辰四月廿七日,车驾北巡次大口,有旨伯琦由编修官升除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明日署事,扈从上京。
是年五月扈从上京宫学纪事绝句二十首 其二 元末明初 · 周伯琦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层甍复阁接青冥,金色浮图七宝楹。
当日熙春今避暑,滦河不比汉昆明。
按:右咏大安阁,故宋汴熙春阁也。迁建上京。
纪行诗十首 十 其十 大口(其地有三大垤土人谓之三疙疸距都北门二十里) 元末明初 · 周伯琦
押词韵第十七部
三垤何崇崇,遥直都门北。
天肃烟岚青,野迥露草白。
紫气千里临,蜺旌拂秋色。
文武迨耄倪,抃舞拜路侧。
万羊肉如陵,万瓮酒如泽。
国家富四海,于以著功德。
诘朝御大明,湛露春拍拍。
箫韶殷九天,欢声溢逵陌。
非才忝扈从,所职陈典则。
皇基奠泰山,亿兆究安宅。
按:夫惟天子时巡治古之令典儒臣扈从弥文之盛观是故卤有簿以纪侍卫之名路有史以载见闻之实其来盖已远矣惟兹玄黓执徐之岁朱明仲吕之月当宁面南南服辟四方之路以尽多士之才执法侍上上京持数寸之筦以申三尺之令于时鄱阳周君伯温褎然炎虚之秀膺是崇台之除乘鸾羽之洁清从翠华之密勿身历乎山川之美固目睹乎星月之推迁进而载驰载驱退而爰咨爰度抒思辄形清咏回辕遂积多篇汇以示余属之叙引观其憧憧行李之役汲汲倾葵之诚螭坳旧传载笔载笔其有述乎解廌必用识丁识丁况能赋者率尔卷端之弁诒诸柱后之冠云翰林学士承旨光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冀郡欧阳玄书于视草堂
右扈从诗并前后序二通今左丞鄱阳周公为监察御史时所作也国朝混一以来中台南士之选惟公居首公践历华要绩孚名襮垂四十年深感遭际形之著述一以赞规摹之大一以彰声教之隆居安虑危见于言外既而澄清蕃宣东南是赖短章大篇奚翅千百未遑诠次预以是集锓梓传播以备史氏纂一代之雅颂职方为全书者有所稽焉门生乡贡进士海昌贾祥麟谨题
车驾既幸上都,以六月十四日大宴宗亲、世臣、环卫官于西内棕殿,凡三日。七月九日,望祭园陵竣事,属车辕皆南向,彝典也。遂以二十二日发上都而南,宿六十里店纳钵。越三日至察罕脑儿,由此转西至怀秃脑儿,犹汉言后海也。有大海在纳钵后,故云。曰平陀儿,曰石顶河儿,土人名为鸳鸯泺。其地南北皆水,水禽集育其中,国语名其地曰遮里哈剌纳钵,犹汉言远望则黑也。两水之间,壤土隆阜,诸部与汉人杂处,因商而致富者甚多。自察罕脑儿至此百馀里,皆云需府境也。界是而西,则属兴和路矣。纳钵曰苦水河儿,曰回回柴,国语名忽鲁秃,汉言有水泺也。隶属州保昌,曰忽察秃,犹汉言有山羊处也。地饶水草野兽,兔最多。又西二十里为兴和路,世祖所创置也。岁北巡,东出西还,故置有司为供亿之所。城郭周完,阛阓丛夥,河东宪司所按部也。西抵太原千馀里,郡多太原人。路置二监一守,馀同他上郡。东界则宣德府境,上都属郡也。府之西南名新城,武宗筑行宫其地,故又名中都。今多圮毁,大驾久不临矣。由兴和行三十里,过野狐岭上为纳钵。地高风甚寒,东南盘折而下平地,天气即暄,无不减衣者。前至得胜口,宣平县境也。有御花园,杂植诸果,中置行宫。南至县十五里,去邑三十里,有山出玛瑙石。又前至沙岭,五十里至顺宁府,本宣德府也,因地震改名。南过坳儿岭,下临深涧,其流为浑河。岭头参亘四十里,至鸡鸣山,叠嶂排空,绵亘二十馀里。又南二十里乃平地,曰雷家驿。驿之西北十里纳钵曰丰乐,二十里至阻车纳钵。又二十里至统幕,则与中路驿、程相合而南。历狼居胥山至怀来县,四山环抱,中有水名妫川,县南二里纳钵也。凡官署留京师者,皆盛具牲酒,于此候迎大驾,仍张大宴,庆北还也。南则榆林驿,即卫青传榆溪旧塞。自怀来行五十五里至妫头,又十里入居庸关,以至于大口,遂以八月十三日至京师。凡历纳钵二十有四,为里一千九十有五,此辇路西还之所经也。国制,凡官署之幕职掾曹当扈从者,东西出还,甲乙番次,惟监察御史扈从与国人世臣环卫者同东西之行,得兼历而悉览焉。
右扈从诗并前后序二通今左丞鄱阳周公为监察御史时所作也国朝混一以来中台南士之选惟公居首公践历华要绩孚名襮垂四十年深感遭际形之著述一以赞规摹之大一以彰声教之隆居安虑危见于言外既而澄清蕃宣东南是赖短章大篇奚翅千百未遑诠次预以是集锓梓传播以备史氏纂一代之雅颂职方为全书者有所稽焉门生乡贡进士海昌贾祥麟谨题
车驾既幸上都,以六月十四日大宴宗亲、世臣、环卫官于西内棕殿,凡三日。七月九日,望祭园陵竣事,属车辕皆南向,彝典也。遂以二十二日发上都而南,宿六十里店纳钵。越三日至察罕脑儿,由此转西至怀秃脑儿,犹汉言后海也。有大海在纳钵后,故云。曰平陀儿,曰石顶河儿,土人名为鸳鸯泺。其地南北皆水,水禽集育其中,国语名其地曰遮里哈剌纳钵,犹汉言远望则黑也。两水之间,壤土隆阜,诸部与汉人杂处,因商而致富者甚多。自察罕脑儿至此百馀里,皆云需府境也。界是而西,则属兴和路矣。纳钵曰苦水河儿,曰回回柴,国语名忽鲁秃,汉言有水泺也。隶属州保昌,曰忽察秃,犹汉言有山羊处也。地饶水草野兽,兔最多。又西二十里为兴和路,世祖所创置也。岁北巡,东出西还,故置有司为供亿之所。城郭周完,阛阓丛夥,河东宪司所按部也。西抵太原千馀里,郡多太原人。路置二监一守,馀同他上郡。东界则宣德府境,上都属郡也。府之西南名新城,武宗筑行宫其地,故又名中都。今多圮毁,大驾久不临矣。由兴和行三十里,过野狐岭上为纳钵。地高风甚寒,东南盘折而下平地,天气即暄,无不减衣者。前至得胜口,宣平县境也。有御花园,杂植诸果,中置行宫。南至县十五里,去邑三十里,有山出玛瑙石。又前至沙岭,五十里至顺宁府,本宣德府也,因地震改名。南过坳儿岭,下临深涧,其流为浑河。岭头参亘四十里,至鸡鸣山,叠嶂排空,绵亘二十馀里。又南二十里乃平地,曰雷家驿。驿之西北十里纳钵曰丰乐,二十里至阻车纳钵。又二十里至统幕,则与中路驿、程相合而南。历狼居胥山至怀来县,四山环抱,中有水名妫川,县南二里纳钵也。凡官署留京师者,皆盛具牲酒,于此候迎大驾,仍张大宴,庆北还也。南则榆林驿,即卫青传榆溪旧塞。自怀来行五十五里至妫头,又十里入居庸关,以至于大口,遂以八月十三日至京师。凡历纳钵二十有四,为里一千九十有五,此辇路西还之所经也。国制,凡官署之幕职掾曹当扈从者,东西出还,甲乙番次,惟监察御史扈从与国人世臣环卫者同东西之行,得兼历而悉览焉。
滦阳十咏 其十 元 · 胡助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玉堂视草屋三间,尽日鳌峰相对閒。
身遇太平铃索静,题名篆毕又南还。
草堂雅集:右滦京十咏,古愚亲写以寄。虽已刊于上京纪行集中,人不多见,今再附于此,以见皇元典章文物之盛事云。
御花园 元 · 胡助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朱扉金锁绿如云,雨露恩光草木新。
若识九重临幸意,花时人世一般春。
纯白斋类稿附录:吕思诚跋上京纪行诗:国家肇迹龙居河而都和林,世皇迨今,将百年。扈从文臣,不知几何人。余欲合中统、至元及古愚后诸作,为观风者之一助云。 王士熙题后:大章雍容,小章深雅。 陈旅跋:五十首,清妥秀润,兴寄閒适,无急调,无蹇词,真盛世良作也。 柳贯跋:昔予再游滦阳,尝随景成咏,不能如古愚多且奇也。吴师道跋:吾东阳柳博士道传、黄应奉晋卿,今胡编修古愚,皆有纪行之作。前后辉映,一乡而得三人焉。吁,亦盛矣!
龙门行 元 · 胡助
龙门山险马难越,龙门水深马难涉。
矧当六月雷雨盛,洪流浩荡漂车辙。
我行不敢过其下,引睇雄奇心悸慑。
归途却喜秋泥乾,飒飒山风吹帽寒。
溪流曲折清可鉴,万丈苍崖立马看。
注:虞翰林题古愚《上京纪行集》云:集仕于朝三十年,以职事至上京者凡十数,驱驰之次,亦时有吟讽,不能如吾古愚往复次舍,所遇辄赋,若是其周悉者也。集老且病,将乞身归田。竹簟风轻,茅檐日暖,得此卷诵之,能无天上之思耶!卷中《龙门》后诗尤佳,欧阳元功亦云。至顺庚午十月廿八日虞集题。
书赠赵寿朋 明 · 郑琢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药圃先生文集卷之一
寿朋来自月川湄,传语徐详礼莫违。
翼翼小心如不克,谦谦逊志若难持。
从知天锡善人后,更信乡称仁者儿。
最喜德门馀庆远,涧边松柏翠迟迟。
按:月川。吾老兄也。无嫡嗣。晚得侧室子二。曰寿朋。曰锡朋。有善行。皆可爱也。乡党邻里。远近士友。悯月川之老无嗣。各聚米石。输官补军资。得令寿朋赴科。盖应朝廷纳粟许通之事目也。岁己亥秋。朝家有大庆。设科取士。时寿朋。亦以乡解上京。谒余于终南之寓舍。传月川之语。殊极详悉。渠之为人。固超恒流。而顾其得诸家庭之训实多。余嘉寿朋天质之纯美。且喜月川之有嗣。情不自己。敢效近体诗一章。以寓余为德门喜庆之意。以赠行。呜呼。渠能立志不怠进学。绍述世业。终能兴起赵氏之门户。使余今日之语。不徒为誇张虚美之归。则为幸大矣。寿朋乎。勉之哉。
热河杂咏十六首 其十二 清 · 吴锡麟
七言绝句 押覃韵
新春白粲玉浆含,宿酝红泥乍坼昙。
鲜鲫无鳞蘑钉地,未须虾菜忆江南。
自注:山庄产白粟,色纯洁,味甘,性腻,其种得于乌喇树孔中。热河土酒,味薄,惟越酒市中多有之,价亦与都中相准。滦河鲫有斑无鳞,食品中最美者。蘑菇形如猴头者良,号曰口蘑,又曰营头蘑菇。元周伯琦《上京杂诗》曰:菌出沙中美。
挽莫院长德惠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病榻揭遗言,公所为没世难忘,是长白家山,炎黄国祚;
岩廊亲雅范,我欲举昔贤相况,曰隆中宁静,柳下宽和。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莫德惠(1883——1968),字柳忱,满族,出生于新疆红柳园,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人,中华民国时期政治家,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1923年促成粤皖奉联合反对曹锟贿选,得到张作霖倚重,出任奉天财政厅长代理省长、北洋政府农工部总长。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出任东北保安、政务、外交等各委员会委员。1937年任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主席团主席。1946年任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7年,任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任政府宪政督导委员会会长。1949年赴台湾,1954年任考试院院长达12年。任内曾着手改革考试制度与技术,推行职位分类,倡导考用合一,创办、改进公务员保险制度等。1966年6月20日任总统府资政。1968年4月17日,莫德惠在台湾病逝,终年85岁。编订有《双城莫德惠自订年谱》。
成氏有诗《莫柳老养疴宜兰,赋此寄慰》骈文《寿莫柳忱先生序》。
没世:终身,永久。出自《荀子·解蔽》:“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
长白家山:指长白山,此处切莫德惠东北家乡。
国祚:指国家的命运。
岩廊:喻庙堂和朝廷。 汉桓宽《盐铁论·忧边》:“今九州同域,天下一统,陛下优游岩廊,览群臣极言。”
隆中宁静:指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引发《隆中对》,隆中被世人称为三分天下的策源地。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柳下宽和:指和圣柳下惠。《孟子·万章》孟子曰:“柳下惠, 圣之和者也;”
笺:莫柳老养疴宜兰,赋此寄慰:
峻望符商皓,清仪式汉官;世殊歌凤否,天许杖鸠安;勿药占弥健,无车出大难;兰阳三百里,遥为祝加餐。
成氏有诗《莫柳老养疴宜兰,赋此寄慰》骈文《寿莫柳忱先生序》。
没世:终身,永久。出自《荀子·解蔽》:“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
长白家山:指长白山,此处切莫德惠东北家乡。
国祚:指国家的命运。
岩廊:喻庙堂和朝廷。 汉桓宽《盐铁论·忧边》:“今九州同域,天下一统,陛下优游岩廊,览群臣极言。”
隆中宁静:指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引发《隆中对》,隆中被世人称为三分天下的策源地。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柳下宽和:指和圣柳下惠。《孟子·万章》孟子曰:“柳下惠, 圣之和者也;”
笺:莫柳老养疴宜兰,赋此寄慰:
峻望符商皓,清仪式汉官;世殊歌凤否,天许杖鸠安;勿药占弥健,无车出大难;兰阳三百里,遥为祝加餐。
四渎诗 其二 淮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三
夏书桐柏导非讹,入海泗沂东会过。
奇述庚辰能制伏,封传天宝赖休和。
潜流谁识源同醴,均势今资清敌河。
一自尾闾全被占(去声),脩防久矣事滋多。
按:淮水出桐柏山为河南南阳府之桐柏县据水经所纪经由道里则自信阳光州固始历颍州寿州怀远临淮泗州宿迁其间由豫而楚初不取道山东之境后儒用周官职方正东曰青州其川淮泗之语疑若齐楚壤地相接今即以禹贡證之海岱惟青州而徐州则曰海岱及淮扬州则曰淮海徐扬皆楚分书之标识山川与青州划然绝不相蒙且郑康成注周官引郑众之说谓其川淮泗淮或为睢原文不无讹舛盖周官为晚出之书语多傅会其不若禹贡之确可徵信明矣
东宁百咏 其七十五 清末至民国 · 苏镜潭
七言绝句 押肴韵
閒曹冷系一官匏,归老亲营太古巢。
迂谷声名动闽海,尚书风义缔新交。
作者注:「陈维英,字迂谷,淡水人。咸丰初元(1851),举孝廉方正。九年(1859),复举于乡,任闽县教谕。县有节孝祠,久圮,维英捐俸重修之,尚书廖鸿荃方请告亲,往造谒,既见,长揖欲跪,维英顾盼不知所措,尚书曰:『公新建节孝祠,惠及闾里,吾当为亲谢。』盖尚书母亦新祀祠中也。秩满归,掌仰山、学海两书院,晚年筑室于剑潭之畔,名曰『太古巢』。」
挽曹秘书长子羽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高第记华年,入仕则砥厉廉隅,曾无范蠡千金产;
同舟怀旧侣,耗精于簿书期会,微惜陈王八斗才。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曹翼远(1911.12.30——1981.1.14),字子羽,浙江萧山县人。1933年参加高等考试及格。国防研究院第一期结业。自1933年起,历任中央及地方政府机关秘书、顾问、参事、司长、科长、司察、编审、县长等职。1949年去台湾,1950年任行政院顾问,1952年6月至1972年8月任考试院铨叙部政务次长,1972年8月至1978年8月15日间任考试院第五届考试委员,1974年1月16日任考试院秘书。著有《自尊与无畏——阳明哲学的时代与价值》、《治道与人性》、《我国历代人事制度》、《中国考试制度》等。后因胃癌在台湾去世,享年72岁。
高第:凡选士、举官、考绩,成绩优者为高第。亦以指高材生。
砥厉廉隅:指磨练节操。廉隅,棱角,比喻指方正的操守。出自《礼记·儒行》:“近文章,砥厉廉隅。”
范蠡千金产: 《史记·货殖列传》:“﹝ 范蠡 ﹞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
簿书期会:簿书:官署中的文书簿册.期会:谓在规定的期限内实施政令.多指有关朝廷或官府的财物出入.。
陈王:指曹植,封陈思王。
笺:清代李彦章题西邕书院正学堂联:
儒馆辟边城,渐户多弦诵,士励廉隅,快养人材为世用;
郡斋邻讲院,喜公暇论经,夜深闻读,不忘书味似儿时。
高第:凡选士、举官、考绩,成绩优者为高第。亦以指高材生。
砥厉廉隅:指磨练节操。廉隅,棱角,比喻指方正的操守。出自《礼记·儒行》:“近文章,砥厉廉隅。”
范蠡千金产: 《史记·货殖列传》:“﹝ 范蠡 ﹞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
簿书期会:簿书:官署中的文书簿册.期会:谓在规定的期限内实施政令.多指有关朝廷或官府的财物出入.。
陈王:指曹植,封陈思王。
笺:清代李彦章题西邕书院正学堂联:
儒馆辟边城,渐户多弦诵,士励廉隅,快养人材为世用;
郡斋邻讲院,喜公暇论经,夜深闻读,不忘书味似儿时。
广安寺志事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七十四
伊犁平定三十载(西师之役始于乾隆乙亥春是年秋准噶尔汗达瓦齐即已就擒其后收复回城逆酋两和卓木授首蒇功于己卯迄今三十馀载新疆二万馀里咸入版图年班来觐倍加恭顺中外一家之盛诚为自昔罕觏),次第莲宫惬众欢(平定准噶尔后即仿西藏三摩耶式建普宁寺复仿伊犁固尔扎都纲建安远庙及普乐寺盖蒙古素重黄教每岁山庄祝釐及年班进京往来必经此地令其瞻拜皈依各生欢喜)。
奚啻北荒来卉服(此广安寺更因土尔扈特归顺于三十七年创建者也西域既定之后极知止足若安集延拔达克山等处且槩置之岂必欲尽天所覆悉为臣仆而土尔扈特全部十万馀人跋涉万里投诚向化实天与人归有不期然而然者),且看南澥萃金冠(至于安南阮光平始而侵扰黎城黎维祁出走其母妻叩关求救以黎氏之臣服本朝百数十年不得不为之兴师复国既而知其不能自立先咏此事即有天厌黎氏之论其后果复弃国投奔内地迨命福康安兴师声讨而阮光平屡次进表悔罪投诚岁己酉先令其侄阮光显来此热河谢罪并称伊于次年亲赴阙廷祝釐乞封予既念黎氏为出于天之所厌惟当奉若无违又怜阮光平畏慑恭谨至诚中朝既不利其土宇黎维祁又不堪复令归国究竟复立何人因即允其所请赐以封爵迨阮光平来朝此地厚加恩礼事机相值自臻大顺即此可知予非轻于兴兵者矣)。
惟期休养豫寰宙,不意猖狂犯梵坛(近数年来惟愿与海宇黎庶共乐恬熙益凛佳兵之戒乃廓尔喀往岁以与唐古特交易受亏滋扰藏地边界且闻大兵一至即复逃遁且遣陪臣奉表进贡因而曲加宽宥封以王爵此次复侵藏予意以为亦不过如前岁之计图小利不值兴师大举至于竟敢侵犯扎什伦布抢掠财货猖狂已甚则非意料所及也)。
弗得已征廓尔喀,非缘广土画番安。
按:往岁廓尔喀滋扰藏界予即意驻藏大臣必有经理不善之处既而果悉噶布伦索诺木旺扎勒及第巴桑噶等种种营私而驻藏大臣庆林等付之不问且抑勒廓尔喀表文不为转奏以致无所控告盖中朝之于外夷贵待以至诚赦其小过使之心服若彼实有奸谋则又当震以雷霆不可令其肆志滋蔓也去秋于木兰围场复闻廓尔喀滋扰藏地初不意巴忠有许银赎地之事也即巴忠闻此事自戕始疑此事必有弊然亦不过仍令鄂辉成德等统兵前往示之以威当可蒇事又何尝有利其土地人民之念遽欲令重臣统劲旅为𠞰穴擒渠之计继闻其竟至扎什伦布肆行抢掠仲巴呼图克图率先逃避以致众喇嘛不复守御又闻红帽喇嘛沙玛尔巴与酋长之叔巴都尔萨野狼狈为奸意在饱其欲壑此而不折其奸谋势将吞噬前后藏地倘彼即果如往岁之望风逃遁而我兵归而彼复来我兵往而彼复遁是彼且以逸待劳而我兵转有鞭长莫及之势矣国家振兴黄教百数十年岂可不为之扫逆氛而奠疆圉是此次之兴师问罪实出不得已况屡次谕令福康安等将来罪人既得之后所有贼匪平日并吞各部落之地仍各给还既令各部落踊跃助顺速于蒇功且以示天朝举动自关大义并非欲广土疆逞威武耳此事曲直之理昭然可以自信近日盼捷殷切顾念此寺广安之义复识及之
上天竺法喜寺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一
峦谷溯怀抱,行行越入深。
因之上天竺,一礼古观音。
大士无著相,众生有感心。
讹辞订敏政,疑案务求谌。
按:附录程敏政重修观音寺记订讹朱彝尊著日下旧闻载玉河乡之观音寺所供奉观音大士像谓自杭州天竺寺移来而引程敏政记以实之(程敏政记称近得石刻于土中谓金天会七年梁王统军至杭谒上天竺礼观音大士像及大藏经异之因徙而北有比丘智院率其徒以从斯寺之所由始也考梁王即乌珠石刻于大定十七年)然咸淳临安志又谓僧道元逢金难时秘大士于井兵退知井所在得像归之(咸淳临安志载靖康初属有金难僧道元秘大士像于井兵退瓦砾中忽铿然有声始知井所在得像归之院)是疑案也不可以不辨夫大士为佛妙观察智竖三际横十方无时无处不在不系乎像也故佛云以色见声求皆属邪道法身化身不可见报身则可见像者报身之偶托者耳既云偶托则假中之真亦不可不求其非中之是既求其非中之是则吾以为仍在天竺者是而玉河乡者非也何也天竺尝四至矣大士相好宛存于心且命工肖斯像二而供奉之于御园之法慧寺及玉泉山之清凉禅窟兹观程敏政之记乃若实有其事亦不无生疑遂命奉宸诣玉河乡舁大士像至观之则长短丰瘠迥然不同天竺者且五色装严非所谓古木本色者也于是憬然悟程敏政之传讹并翻然悟道元之传会而天竺之大士本不即不离无来无去谓燕京之大士与天竺之大士是一不可何况云二是则两处之记本出于僧人执像炫俗之见而不明理好奇之文人遂亦信耳食而恣影谈即以彼时事迹论之乌珠南下欲得宋之土地耳其次欲得其货财耳且金与元不同元固蒙古信佛金则不然何必迁大士至北京乎盖兵燹之馀寺或因乱致燬僧或随而至北在北者欲神其说而创寺在南者欲复其迹而耀人以致两地各有一大士而岂知大士无来无去是一不可何况云二哉虽然余兹笔之篇而订其讹者得毋仍执一二是非彼此之见而违大士如如无我之本愿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