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炼丹井铭 宋 · 方峻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
仙公冲晦,营炼长林。
仙公显明,海岛流音。
方台白麂,丹砂黄金。
神飞万天,井存于今。
碧甃函丈,银床半寻。
涵清冽寒,涤虑洗心。
德地不改,短绠汲深。
我长斯民,知宗青元。
周询故里,景仰遗妍。
勒铭琳馆,庸永厥传。
按:嘉庆《萍乡县志》卷一七,嘉庆十六年刻本。又见《句容金石记》卷四,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一二。
乞正元祐元符二后名分奏 宋 · 高渐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七
臣闻,忠于治世易,忠于乱世难。上有至诚肯听之君,则下有直节敢言之臣。昔唐太宗即位,孙伏伽谏元律师不当死,太宗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或言赏太厚,曰:「朕即位未有谏者,是以赏之」。所以贞观之治高视近古也。陛下即位,广开言路,言有可采,陛下亟加旌赏。在常人之情,则有矜色,由古君臣之道观之,未足为过也。然忠臣谊士有忧国之心而不爱其身者,亦何待上之爵赏而后言哉?臣愚伏见废后已降册复立为元祐皇后矣,臣知陛下圣德仁孝,仰以奉两宫之慈意,俯以昭万姓之欢心,典册一传,海宇胥庆。臣窃惟《诗》载《关雎》为首,而以后妃为称,王化之基始焉,治乱之本系焉。今二后并立,名分未正,此臣所未喻也。臣窃闻元符皇后始以嬖幸列于妃嫔,以生皇子,上欺先帝,遂加册命,母仪万邦,使其襁褓尚存,冒正东宫之位,陛下今日焉得为宗庙社稷之主乎?陛下顾念先帝建立,不欲彰既往之咎,则元祐皇后已正中宫之位,元符皇后自当退处嫔妃之列,于事为顺,若后匹嫡,以顺则逆,民无则焉。夫《礼》有小君君母,明其正,得以称君也。舜取尧之二女,而二女皆帝舜之后也,从舜南巡不反,湘人立祠曰湘君、湘夫人,盖因古制也。《离骚》、《九歌》曰湘君、湘夫人,世人惑焉。韩愈辩之曰:「尧之长女名娥皇,为正妃,故称君;女英非其正也,故称夫人」。此古人所以正名分于万世而不可易也,方今制作之盛,超越前代,而礼典之作固宜上法尧舜,不可循后世衰乱之风,于以昭先帝之宠光,于以垂训于后世,此臣所以不避斧钺之诛而言也。
按:嘉庆《萍乡县志》卷一七,嘉庆十六年刻本。
郑公陂记 北宋 · 潘粢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二八、乾隆《袁州府志》卷三二
芦溪镇在县之东五十里,其地号为沃壤者,二溪之水可陂以溉田。神陂其一也。陂居镇之上流五六里,而其圳贯市中以出,流膏泛腻,尽注于田,故其所收视他所常倍。岁在己丑,山水暴泛,陂圳尽圮,兴作之费,民力难办,遂荒茀不治者二十馀年。昔之所谓良田者,皆化为茅苇之墟,民以困惫。宣和六载,三山郑公强来宰是邑,适会朝廷严水利之法,遵奉诏条,不敢自暇,首询民间利病,而父老以陂事告。公曰:「吾受天子百里之寄,所当忧者孰急于此?吾敢惮役费之艰,而使一邑之内有失所之民邪」!遂躬行相视,其堙塞者辟之,其倾颓者补之。鸠工度材,敷率不苛,劝督有方,民乐于赴功。斤斧交挥,畚筑具举。不三旬而神陂崇成,圳路通流,一方之民,再遂其业。逮公瓜期甫及,则神田禾黍云屯,豚彘布野,家有馀粟,租税毕给,为酒为食,以御田神,以享祖考,相与醉饱,妇子嬉嬉,箫鼓之声弗绝。于是一方乐公之德,永永无穷。予宦游南荒,既归里闾,有来告者曰:「君去乡里时,吾徒不免于饥。今得郑公复神陂而济矣,吾将何以报功」?粢曰:「古之君子洁己从仕,盖将行斯道以济斯民者也。今公兴尔役,复尔陂,以济尔丰,乃其道然也,汝乌乎而报之哉!虽然,汝之意则善,吾将因尔之意而广之,以为后来者之劝可也。昔韩患秦之伐,使郑国为间,说秦凿泾水灌关中之田。及渠成,关中为沃野,且无凶年,因名曰『郑国渠』。为间,其事至陋也,其为利大,则尚能使声称流于千古之下,况公为民父母,能为尔兴既废之陂以溉斥卤之地乎!吾将名是陂曰『郑公陂』,则公之遗爱有传。尔子孙其无忘公之德,而竭力修治公陂,使无败坏,则尔于报公也得矣。审如是,则非特以报公,而尔世饘于斯、粥于斯,以享有斯利也,岂不美与」!众曰:「唯」。宣和乙巳八月望日记。
按:嘉庆《萍乡县志》卷一三,嘉庆十六年刻本。
新建萍乡县治记(绍兴七年) 南宋 · 江淮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三、乾隆《袁州府志》卷三二
绍兴丙辰十二月己未,郭侯自万载移宰萍乡,从太师丞相李公辟也。建炎己酉,县治遭贼焚煨烬之馀,蒿艾荆棘,翳为丘墟。凡八年间,令二十有七,视事皆于僧舍。越有芟刈荒秽,锐意兴作者,既鸠工饬材,俄以沮弛。令数易,吏狃于奸,民弗服教。嚚者善讼,以诬官长为能事;悍者悖公,以拒徭役不入租赋为得计。令诚才则以穿墉去,其畏惮缩手莫敢施者又以弛职罢,故士大夫至以萍乡为不可治之邑,所以多更令尹而县治终莫能以建也。侯来,议者难之,盖群盗大肆烧劫杀虏,久为民害,巢穴所据,环列县境者十数党,出入通衢,邮传梗塞,敢与官军敌,所未寇者县而已。先是,邑政苟玩,保无长,长无正。侯深原积弊,下车首阅户版,按民高下,差昔不受役者,三日补四百三人,靡不拱手听顺。乃曰:「吾可以治贼矣」。丞相吕公还朝,道由萍乡,喜侯所为而荐之,且以除盗之事属焉。于是榜谕四驰,譬以祸福,俄率其党,各就招辑,白刃遮道,来纳于公。公释罪犯而还之农,集游惰而给之田,分丑类而属之保,且使入贼诱其徒以归。故他日无赖跳梁乎此疆者,亦丐自新为平民。其怙恶凭险,尚尔啸聚,则起丁壮、选豪户,授以方略,为掩袭计。又亲以身被甲胄、践林麓,分部而大索之,尽得诸首领与其徒,械以送郡,其漏网者率踰境而徙,自是邑里清而无虞矣。方议治寇也,当延见吏民之初,邑人相谓贼炽如此,民弗康,家属莫相保,意县治不立无以重百里,吾侪小人皆有阖闾以避燥湿寒暑,况为一邑根本乎,盍各悉力以就之。侯闻之,念政在谨始,而邑人之愿不可以不从也,命收前日遗材,听其奋功。远近翕然,口不俟乎叱咤,手不劳乎指撝,威不烦乎鞭扑,自丁巳正月戊寅,讫三月丁丑,为日六十,合内外百有馀间。由上户以下,见其木甓瓦石藩垣墐垩之毕具而不知其所出,见其群工并作而不见役使之及己,庭无幽隐之蔽,狱有温凉之便,其高壮深广,视前规为有加。戊午,侯奉敕书诏令徙而正厥居,予与其宾佐庆焉。且劳曰:萍乡不治久矣,弊未易革,俗未易化,患未易除,废未易兴。今比闾有职,帑廥有输,商无隐货,酤无私酿,弊斯革矣;弄法者屏奸,健讼者窜迹,俗斯化矣;外则锄积年盘互不可破之贼,内则新前政睥睨不敢措手之栋宇,害斯除而废斯兴矣。未逮三月而庶事修举,巍然洽舍,耸动观瞻,政其神速已乎!侯谢曰:不然,古之善为政者,在于奉天子德泽,以字养元元为事。故虽棠下之草舍亦足见思于民,而吾之所以为此,实自乎民心之乐从尔。因民心之所乐从,此所以小大无怨讟而成之易且亟也。由是言之,天下吏无难使,民无难化,顾御之如何。侯为政俾民易从如此,固有道矣,是岂以萍乡为真不可治乎?予被漕檄,来究田赋,睹侯之明敏果断,又富学博闻充其学,盖将有大者焉,县治之建,何足以见其所为,抑亦可以观其才矣。而论者或以为一邑之善,不足以贻将来。呜呼!环天下多邑也,其能当盗贼不暇给之际,奋身为民,且得其心之所乐为而成于不日,若是者其难耶?其不难耶?如其难,安可使后世之无传,于是书其营造之本意与其岁月,而并叙侯之设施如此,俾来者有考焉。侯名涛,次山其字也。
按:嘉庆《萍乡县志》卷一八,嘉庆十六年刻本。
县官题名记 南宋 · 卓津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七七、乾隆《袁州府志》卷三二
江西州有七,军有四,县四十有七,惟袁州之萍乡以繁剧称。厥壤沃而辟,厥民夥而富。公牍吏案,谷帛账籍,盖倍于他邑,长官必钜德通材,然后可以整列条纲,优閒而治。黄侯毅辛巳岁自长乐来,至则究其职,凡民之害,事之蠹,每从而刮之剔之,锄钁爬梳而顺理之。既踰年,风俗丕变,盗贼息,讼狱简。侯曰未也,复思所以为警者。一日延吏民,询前后政孰贤否。佥进而陈曰:「兹邑名楚萍,由来旧矣。晋魏隋唐,莅政者莫知其几,惟国朝张公晞颜、黄公元明有闻焉,今闾巷尚能记诵。或谓二公之时,士敏工勤,农无惰,商无诈,征税共输不违顷刻。至若驿传桥道,筹漏器用,亦莫不端好精明,其政可想也」。言毕,率以手加额,吁嗟而退。侯骇,遽问曰:「岂止于斯耶」?则又进曰:「兹其内外纯备者也,馀虽不及二公,亦历历可言」。甲廉其失也拘,乙厚其失也缓,丙明而几于刻,丁勤而几于冗。反覆指数,抑短扬长,了无疑忌,侯深肯之。翊日津以丞事进谒,侯因语及,遂欲书群公姓名自警,且以警后,仍命津秉笔叙其首。敬不敢辞,乃叙曰:士君子莅官,宜自修饰,善与不善,俱传于世,盖难掩也。善者传固善,不善者传,虽欲改不善就善,其可得耶?吏民所陈深可畏,吏或有私,民盖诚实非伪也,君子勉诸!乾道改元春三月庚戌记。
按:嘉庆《萍乡县志》卷一八,嘉庆刻本。
重建圣冈庙记 南宋 · 谢谔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七三
东晋镇南大将军、侍中、都督荆梁二州诸军事、荆州牧、梁州刺史、赠骠骑将军、于湖侯甘敬翁,有庙宇袁州萍乡县芦溪镇,地名圣冈。惟公事载于史,而其灵应也,嘉祐七年进士袁及有《庙记》,元祐元年冬贺州教授胡遵道有《楼记》,绍圣二年三月知萍乡县事巴觉有《殿记》。史所载英风义概,功在当时,记所详,灵感殊应,福及后世。镇有黄氏,宗绪绵远,钦信惟旧。元祐、绍圣间,名克明者建三殿,建水陆楼;名鉴者建正殿,建西殿。鉴乃克明之子。隆兴二年,鉴之孙进士名庶者又率乡里建正殿,建寝殿,建祖考殿,栋宇峻整,像貌尊贵,器皿端洁,香火丛凑,由建庙以来于斯为盛。而邦人病者祈而痊,忧者祈而乐,危者祈而安,险者祈而平,旱者祈而泽,潦者祈而霁,盗者祈而戢,竞者祈而息,信乎其福又可必而人用宁一也。庶屡寄书委予为记,谔闻古者禦大灾,捍大患,于法当祀,又曰盛德必百世祀。盖禦灾捍患为一时之功,而德则非贤之可久者莫能。洪惟敬公生则禦灾捍患,功不可掩,而奉尝之所以其德之布福于人者,如日月之久照,四时之久成,穰穰简简,家至户到,是将无穷无尽也。因为之记,以贻来者之钦奉,勿或怠荒云。绍熙二年四月记。
按:嘉庆《萍乡县志》卷一八,嘉庆刻本。
萍乡县学记 南宋 · 刘清之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九九、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二四、乾隆《袁州府志》卷三二
袁之西南有县萍乡,山水淑清。罗霄、杨岐,秀气所挺,硕儒鸿生。县故有学,主簿袁采,勤力所营。淳熙十年,孙君逢吉,治县有声。始因其址,斥而新之,为屋百楹,礼殿居中,伦堂经阁,斋舍孔宏。章甫缝掖,肄仪读书,讲劝有程,于焉游息,于焉寝食,以理性情。学长文毅,告刘清之,俾记厥成。惟昔三王,明夫人伦,以校序庠。至于夫子,金声玉振,斯文用光。诏尔后人,克念作圣,罔念作狂。念之伊何,知至物格,心正意诚。本于修身,家齐国治,而天下平。来者勉旃,弗齐于兹,勿已于行。或曰太高,前辈犹病,末俗所惊。曰譬夫匠,工有巧拙,规矩弗更。抑亦如射,虽力不足,我鹄用张。察尔学子,廛居野处,气习混并,幸而学焉,所习者辞,所愿者荣。以为学者,若是而止,讵云知方?今我何告,达道有五,亶不可轻。思、孟既往,周、程未出,理宁遂亡?寥寥千载,善为属续,岂无豪英?尽伦无难,取其一节,依之奚伤。请开其涂,父子之美,万石九卿。惟胜槩舍,洁清并著,交友之良。伯鸾德耀,夫妇如宾,不矜而庄。君臣之际,始终无猜,厥有孔明。曰椿曰津,白首孙弟,亦佳弟兄。合斯五典,根心则同,谁独忽忘。谓圣为迂,谓道为远,曷其弗详。嗟惟学子,乃其夙夜,恭畏自将。初观近躅,终归圣门,祗率典常。迨其久之,行著习察,理明义精。斟酌损益,权度在己,应酬无疆。如或知尔,量而后人,不入而量。否则淑身,燕及朋游,副时所望。俾我孙君,与有令闻,百世之长。我昔州民,欣诵光烈,具著古章。是岁九月辛未记。
按:嘉庆《萍乡县志》卷一八,嘉庆十六年刻本。
飞泳楼记 南宋 · 王谦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一八
县之西南有桥焉曰龙安,屋其上以休往来,岁久势盖岌岌然。予视其地据有溪山之胜,于临眺为宜,乃结楼于其上,复置一亭与之对。楼名「飞泳」者,取退之「鱼川泳鸟云飞」意,其亭名「双清」,则摘子美「屏迹野望」句也。既成,有叟曳杖来,仰而叹曰:「此承平时旧制也。兵燹之后,历四五十年,令长曾无经意者,今不图复见此举」。余闻而询之曰:「户口如承平时乎」?曰:「未也」。「风俗如承平时乎」?曰:「未也」。「刑清政简如承平时乎」?曰:「未也」。顾是三者皆未能如承平时,独以楼观之好,藉叟之言,吾实滋愧也。叟容有蹙,复言曰:「此非令长故也。吾业商,有未尝登舟者,载而与之俱,舟动摇则眩,狂风偶作辄战慄,疾声号呼,又焉能使之操楫上下哉?且吾一月而反,则所赢不足供往来费;累月而反,则所赢方十之一;累岁而反,则所赢直百千万矣。今法,改秩者必作县,其或素不更事,则是未尝登舟而使操楫也,有不战慄者与?三年而代,亦定制也,近乃迁徙无常期,则是一月遂反,欲因之以牟利,其能有赢与」?余闻其言而异之。虽然,叟不以此诿余,嫁之监司,盖善于讽谕者,余亦何敢自恕。弗本之图,琐琐焉惟末之亟,其可乎?急记之以志吾过。淳熙十四年秋八月记。
按:嘉庆《萍乡县志》卷一八,嘉庆十六年刻本。
萍乡社仓记 南宋 · 朱文仲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七一
文仲比负丞萍邑,喜其风俗近古者有二事:里正以义而充役,乡社以义而制仓。以故役当期无气诟之讼,岁少歉无难食之危,人甚便且安焉。惟社仓所建尚少,人皆欲推广之,而未有主之者,故未遂也。己酉之春,部使者以是意喻邑人,号召不约而从,经理不日而成,志合功就,不疾而速,非其风俗近古,能如是耶!惟是仓之建,始于隋开皇中,而法未备,沿革之久,不可复行,君子每叹息。然今举数百千年之坠典,俾复见于一日,可谓盛矣!然始之之难,持之以久则尤难。是邑也,知及之矣,必守之以仁,莅之以庄,虽行之天下可也。诸君其勉焉。淳熙十有六年三月二十有八日,谨书。
按:嘉庆《萍乡县志》卷一八,嘉庆十六年刻本。
楚台引(绍熙二年七月) 宋 · 何异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九三
萍乡本楚昭王渡江得萍实之地,今北乡萍实里有香水渡,有昭王庙存焉。考之《史记》,昭王十年,吴王与唐、蔡俱伐楚,楚大败,吴兵遂入郢。昭王出奔,走郧,又奔随。吴进击随,欲随人之杀昭王也。王从臣子綦乃深匿王,自以为王,谓随人曰:「以我与吴」。随人卜与吴不吉,始谢吴王曰:「昭王亡,不在随」。吴请入自索之,随人不听,吴亦罢去。次年,昭王归入郢。观此,疑昭王在随,未始至萍乡也。而庙有古碑,谓子綦自以为王之时,昭王实分领徒御潜经此地,后人即其所屯之山巅为庙。他日一夕大风雨,又移之平地,岁时祷祀,至今不绝。传记必有可考者矣,而未能详观《家语》渡江萍实之事。孔子曰:「此吉祥也,惟霸者而后获焉」。又观《左氏传》,昭王得疾,不忍移于股肱,又不越境,以祷疾于河。孔子曰:「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夫既屡经圣人之许予,则昭王是诚春秋之贤君,萍实是诚昭王反国之所自。而楚地广大,宜春秋之属邑,是诚楚尾邑之后圃。有台䇄然,前政命名不一,或曰「能赋」,或曰「易春」,或曰「贤乐」,似未能一定而不可易者。予往试邑时,尝与宾客熟详之矣。楚有三休之台,有五仞之台,穷奢极侈,贻讥后代,顾独昭王以贤德闻。兹邑以萍实之祥,托昭王以雄地望。兹台可以凭高远望,访古思贤,制作简古,一洗穷奢极侈之讥,易名以「楚」为宜。会以去官,匆匆未果也。越五年,今令尹三山周君世昌政有能声,治有馀力,凡草创或未备者一新之。为楼于门,榜以「分明」;为堂于东,榜以「喜雨」;又复葺理斯台,台之名竟曰「楚」。岂精诚相感,理之所在有不约而同者?台之建,实君之王母之弟郑君国博为之,今其弥甥柱倾苴漏,增光润色,亦不偶然矣。台之后,予在官时开轩直北,省候农桑,历历近村,皆在指顾,诵「月明无犬吠花村」之句,命之曰「月村」,亦未及扁榜也。今喜台名之有契焉于心,而叹制作之有光于前人也,为历叙其所以然,而赋小诗一章,或者后之君子三占从二,斯名愿勿复易。绍熙辛亥七月既望,书于柏台之直舍。
按:嘉庆《萍乡县志》卷一七,嘉庆十六年刻本。
艳歌行 其十六 清 · 黄之隽
出处:香屑集卷四
明月二八灯五枝,绮窗高挂红绡帷。
月明灯光两相照,时时醉拥双蛾眉。
佳人且莫吹参差,案前罗列尊与卮。
琼英动摇钟乳碧,持此赠君君饮之。
咽入香喉爽红玉,红颜白面花映肉。
回眸一笑百媚生,如蛾双眉长带绿。
蛾眉婵娟断人肠,龙脑入缕罗衫香。
金炉沈烟酷烈芳,绿衣宛地红倡倡。
连理香裙石榴色,盘龙斗帐琥珀光。
丝绳玉缸酒如乳,琼镌狒狇绕觥舞。
灯花落地复落床,帘外月华庭欲午。
美人醉赠珊瑚钗,春兴酒香熏肺腑。
锦幕云屏深掩扉,身偎玉帐香满衣。
夜半酒醒人不觉,应是行云未拟归。
高楼漏滴金壶水,宝帐鸳鸯春睡美。
日出扶桑一丈高,犹在浓香梦魂里。
注:明月(刘方平代宛转歌)绮窗(吕温上官昭容书楼歌)月明(王建白纻歌)时时(戴叔伦行路难)佳人(释皎然同李中丞洪水亭夜集)案前(郑嵎津阳门诗)琼英(李涉春山三朅来)持此(卢纶陈翃郎中北亭送侯钊侍御赋得带冰流歌)咽入(崔珏美人尝茶行)红颜(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回眸(白居易长恨歌)如蛾(施肩吾效古词)蛾眉(王适江上有怀)龙脑(李贺啁少年)金炉(王琚美女篇)绿衣(陈陶蜀葵咏)连理(阎德隐薛王花烛行)盘龙(李颀郑樱桃歌)丝绳(岑参青门歌送张判官)琼镌(林宽曲江)灯花(元稹夜别筵)帘外(韦庄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美人(薛逢醉春风)春兴(释齐己寄萍乡唐廪正字)锦幕(钱起效古秋夜长)身偎(释贯休别杜将军)夜半(窦巩秋夕)应是(韩琮霞)高楼(牛殳方响歌)宝帐(牛峤应天长)日出(刘叉偶书)犹在(温庭筠春江花月夜)
沁园春 自述 近现代 · 刘祖霞
押词韵第十一部
回首当年,毕业萍中,留学东瀛。
记樱花耀眼,蓬山笼雪,烟升绿岛,波静沧溟。
数理停探,诊疗勤习,救国拯民心至诚。
缘悭甚,纵曾惊塞雁,屡听流莺。
称兵日寇羊城。
便暂隐婆州禁暑蒸。
幸物资丰富,无虞强夺;
人民纯朴,不事纷争。
有症随医,无分昼夜,赢得人们真好评。
年高矣,自香江到澳,欢度余生。
按:循此人找到李源启博客,他编制萍乡历代诗选的,就偷懒一下,录自其博客
鹧鸪天 张牧石收得朱沤尹先生落叶词手稿,索题 现当代 · 龙榆生
押词韵第七部
金井梧桐露未乾。
洞庭波阔水先寒。
翩翻(《龙榆生词学论文集》作“翩”。)肯作回风舞,淅沥愁侵绾臂环。
寻凤管,惨龙颜。
旧时双蝶戏花间。
深宫事秘凭谁问,云起轩头夕阳殷。
按:往闻叶遐翁言,戊戌维新之议虽发自康、梁,而萍乡文廷式与宗室溥侗实在德宗珍妃左右献策。事败,妃遭惨死,二氏亦几不免焉。
喜金水一得二君枉驾过存 现当代 · 傅义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讲坛载誉远方来,恭迓文旌过草莱。
扫净芜荒添喜气,拨开茅塞藉高才。
更迎词海遨游客,共赏宜春潋滟杯。
一派清秋好光景,黄花含笑为君开。
按:当日丰城萍乡皆有诗友闻讯来会,宜春诗社设宴招待。
曲玉管 记梦 当代 · 熊盛元
押萧韵
海底珠沉,天心月冷,泠然古曲随风袅。
莫向丛篁低泣,山鬼魂销,倚红蕉。
缥缈歌尘,迷离花影,绿苔掩处灵光杳。
旧梦无痕,只有堤畔长条,系兰桡。
漫检奚囊,忍重理、当年幽绪,尽将碎恨零欢,都藏酒瓮诗瓢。
水迢迢。
待招邀舟子,访取仙家遗蜕,碧烟横岫,远笛穿云,一慰清寥。
【注】《诗·邶风·瓠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晚香生《十洲春语前题》:“ 谢傅中年鬓发凋,且凭丝竹慰清寥。”
【按】《词谱》注曰:“此词前段,截然两对,即《瑞龙吟》调,所谓双拽头也。” 双拽头乃词学专有名词,指三叠词而前二叠字句相同者,亦即慢词第一段与第二段句数、字数相同。如周清真《瑞龙吟》词“章台路,还是褪粉梅梢,试华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记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朱彝尊注引黄叔旸曰:“此词自‘章台路’至‘归来旧处’是第一段。自‘黯凝伫’至‘盈盈笑语’是第二段。此之谓‘双拽头’,属正平调。”是以《曲玉管》亦当为三叠词,而非双调也。又,此词在柳七《乐章集》中入“大石调”,《词谱》谓“即《瑞龙吟》调”,似误。
【附】
曲玉管 柳永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曲玉管 非非
洛浦沉烟,星桥失雾,圆空冷月前身梦。柳带青摇离绪,低亸深丛。蜀葵红。错结花盟,难凭蜂约,蝶衣舞倦眠芳冢。驿路车喧,彩霓光剪清瞳。泪朦胧。 绮陌分襟,便留得、萍乡鱼雁,也应篆懒心香,争消醉浅愁浓。怯丝桐。悔高山泠韵,暗逐湘江馀怨,谱颦蛾黛,又遣回弦,袅涩纤葱。
【按】《词谱》注曰:“此词前段,截然两对,即《瑞龙吟》调,所谓双拽头也。” 双拽头乃词学专有名词,指三叠词而前二叠字句相同者,亦即慢词第一段与第二段句数、字数相同。如周清真《瑞龙吟》词“章台路,还是褪粉梅梢,试华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记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朱彝尊注引黄叔旸曰:“此词自‘章台路’至‘归来旧处’是第一段。自‘黯凝伫’至‘盈盈笑语’是第二段。此之谓‘双拽头’,属正平调。”是以《曲玉管》亦当为三叠词,而非双调也。又,此词在柳七《乐章集》中入“大石调”,《词谱》谓“即《瑞龙吟》调”,似误。
【附】
曲玉管 柳永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曲玉管 非非
洛浦沉烟,星桥失雾,圆空冷月前身梦。柳带青摇离绪,低亸深丛。蜀葵红。错结花盟,难凭蜂约,蝶衣舞倦眠芳冢。驿路车喧,彩霓光剪清瞳。泪朦胧。 绮陌分襟,便留得、萍乡鱼雁,也应篆懒心香,争消醉浅愁浓。怯丝桐。悔高山泠韵,暗逐湘江馀怨,谱颦蛾黛,又遣回弦,袅涩纤葱。
临屏答娄季初先生赠诗 当代 · 陈忠平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初破冻云天尚低,缓招淑气下寒溪。
我怜早雁传笺字,谁倩新梅带雪泥。
无事端居彭蠡左,有时别梦夜郎西。
诗情酿到春三月,共醉萍乡雨一犁。
注:娄先生曾诺翌年参加江右萍乡年会
留别应北庵(邦悦) 明 · 郑经世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愚伏先生文集卷之一
行到山海关。有应君名绎字邦悦者来访于店舍。与之语。乐易可爱。善画又解医。自言旧居浙江之金华府。顷岁。二亲继殒。妻子零落。遂飘然有远游之志。来住此关今已累年。辱与贵邦贤大夫过此者游亦非一二。今幸得欢于左右。愿得一句语。庶他日携归浙峤。展之风檐。以寓想慕之怀。临别遂书此以赠。
鞅掌严程一解颜,偶攀琼树塞垣间。
方怜百鹿非凡手(一障子画百鹿甚妙),更荷双鸱为尽欢(再提壶榼来访)。
华发满簪吾已老,春潮入梦子应还(旧居在江浙故云)。
百年未卜重携日,须信人间此别难。
按:(附识)仆素不能诗。兼中年以后疾病交侵。粗知休心为安乐法。遂废吟咏。生涩已久。昨蒙俯索篇章。致意勤至。浙峤风檐等语。极令人起感。况此风萍聚合。各在数千里之外。岂非难遇之缘。而他日重逢。又杳然无期。则临别之际。何可无一语耶。玆不免破戒。构拙以副盛意。只可一笑覆瓿也。
古意上 其二十一 清 · 黄之隽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香屑集卷十一
愿随仙女董双成,初著单衣肢体轻。
红锦机头抛皓腕,砑罗裙上放娇声。
夭桃秾李遥相匹,紫蝶黄蜂俱有情。
入夜更宜明月满,晚帘疏处见分明。
注:愿随(项斯送宫人入道)初著(白居易赠驾部吴郎中)红锦(韩琮题商山店)砑罗(崔怀宝忆江南)夭桃(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紫蝶(李商隐二月二日)入夜(释法振张舍人南溪别业)晚帘(孙光宪浣溪纱)
古意上 其二十四 清 · 黄之隽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香屑集卷十一
婵娟二八正娇羞,每到花前免独游。
所慕灵妃媲箫史,传闻织女对牵牛。
罽裀饰地承雕履,珠箔当风挂玉钩。
尽日后厅无一事,水精帘下看梳头。
注:婵娟(权德舆玉台体)每到(张籍书怀寄王秘书)所慕(韩愈谁氏子)传闻(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罽裀(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珠箔(项斯梦游仙)尽日(白居易秘省后厅)水精(元稹离思)
古意上 其二十七 清 · 黄之隽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香屑集卷十一
凤膏还向月中焚,撩乱芳情最是君。
指面试香添麝炷,睡容无力卸罗裙。
丹楹碧砌真珠网,翠幕兰堂苏合熏。
任有风流兼蕴藉,纺花纱裤薄于云。
注:凤膏(吴融和皮博士)撩乱(元稹早春寻李校书)指面(赵光远咏手)睡容(毛熙震浣溪纱)丹楹(窦庠金山行)翠幕(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任有(刘崇鲁席上吟)纺花(白居易寄生衣与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