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注释
西岳华山庙碑延熹八年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
《周礼·职方氏》:「河南山镇曰华」,谓之西狱。
《春秋传》曰:「山岳则配天」。
乾坤定位,山泽通气,云行雨施,既成万物,《易》之义也。
《祀典》曰:「日月星辰,所昭卬也。
地理山种,所生殖也。
功加于民,祀以报之。
《礼记》曰:「天子祭天地及山种,岁遍焉」。
自三五迭兴,其奉山川,或在天子,或在诸侯,是以唐虞畴咨四岳,五岁一巡狩,皆以四时之中月,各省其方,亲至其山,柴祭燔燎。
、商则未闻所损益。
周鉴于二代,十有二岁,王巡狩殷国,亦有事于方岳,祀以圭璧,乐奏六歌。
高祖初兴,改秦淫祀,大宗承循,各诏有司,其山川在诸侯者,以时祠之。
孝武皇帝修封禅之礼,思登假之道,巡省五岳,禋祀丰备,故立宫其下,宫曰集灵宫,殿曰存仙殿,门曰望仙门。
仲宗示之世,重使使持节者祀焉,岁一祷而三祠。
后不承前,至于亡新,浸用丘虚,讫今垣趾营兆犹存。
建武之元,事举其中,礼从其省,但使二千石以岁时往祠。
其有风旱,祷请祈求,靡不报应。
自是以来,百有馀年,有事四巡,辄过享祭,然其所立碑石,刻纪时事,文字摩灭,莫能存识。
延熹四年七月甲子弘农太守安国亭侯汝南袁逢,掌华岳之主,位应古制,修废起顿,闵其若兹,深达和民事神之义,精通诚至,示勺祭之福,乃案经传所载,原本所由,铭勒斯石,垂之于后。
其辞曰:
岩岩西,峻极穹苍。
奄有河朔,遂荒华阳
触石兴云,雨我农桑。
资粮品物,亦相瑶光。
崇冠二州,古曰雍梁。
冯于豳岐,文武克昌。
天子展义,巡狩省方。
玉帛之贽,礼与岱亢。
六乐之变,舞以致康。
在汉中叶,建设宇堂。
山岳之守,是秩是望。
侯惟安国,兼命斯章。
尊修灵基。
肃共坛场。
明德惟馨,神歆韵其芳。
遏穰凶札,揪敛吉祥。
岁其有年,民说无疆。
袁府君肃恭明神,易碑饰阙,会迁京兆尹
孙府君到,钦若嘉业,遵而成之。
延熹八年四月廿九日甲子就。
按:袁府君讳逢字周阳汝南女阳人孙府君讳璆,宇山陵,安乎信都人。时令朱颉字宣得甘陵鄃人,丞张昉字少游河南京人。左尉唐佑,字君惠河南密人。主者掾华阴王苌,字德长京兆尹敕监都水掾霸陵杜迁市石,遗书佐新丰郭香察书。刻者颍川邯郸公修工阙君(阙)。(旧拓碑本《隶释》二)
阳翟县旧学乡湫水庙记熙宁二年四月一日 北宋 · 霍延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九
西塞之地有潴水,潇洁湛然,人不敢犯,其神龙隐伏之奥乎。
举其著称,则朝那要册之谓也。
国家载之祠典,崇其封爵,何哉?
水旱瘥疫,公私祈谢,咸有肸蚃焉,所以建祠立像,钦崇奉事,人人恭惮,著闻于时。
阳翟为古韩国,今京辅之大邑,近境之北有湫水祠焉。
连属三井,居常枯凋,天泽愆尤,则涓涓泠泠,流而不竭,信其非常井也。
而答民之祈,为民之福,古者传信甚详,而祀籍且遗,图志或阙。
以神化之大,钦奉荐贽,四时人不懈焉。
有王全者,顷尝感疾,初甚危笃,偶梦寐有警,遂增开一井,寻获痊复,远近信□,且不诬矣。
恭惟神之德化大矣哉!
《易》曰:「神无方无体也」。
不以一方一体而言,所谓无不通也,无不由也,从而论之,则远迩大小一也。
俾载之于文,享封爵于朝,则朝那要册,岂独擅伟于西塞耶?
里人右政张真感永锡,有信奉之严,而倡诸近乡,得乐输者,遂新其祠像,则至和丙申岁也。
庙有旧石而无文,今丐文以叙其事,其施佐之人皆列序于后云。
熙宁二年岁次己酉四月一日太原霍延年记,孔玮书并篆额。
按:民国禹县志》卷一○,民国二十年刊本。
宣教郎蔡皋妻吴氏墓志铭政和四年十一月 北宋 · 韩粹彦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一六
夫人吴氏,大父讳奎,资政殿大学士,赠太师兖国公谥文肃
父玠,通议大夫徽猷阁待制,为阳关路安抚使兼瀛海军。
母令人孙氏。
既长,适宣教郎蔡皋,宣教忠怀公之幼子也。
初,所亲为君择宜家之配至慎,一日或语夫人贤淑,于是弗询于众,弗稽于卜,不数日而委禽焉。
夫人既归夫家,孝恭温懿,执洒扫之礼,伉俪之间嬉嬉和谐,克当君子。
至于接待亲族,小大皆以勤款,人人欣悦。
性尤敏慧,组紃之事精丽鲜伦,挥染亦有体裁。
俄而姑秦国太夫人孙氏薨,夫人哀慕殒绝,躬护灵舆以毕大事。
不幸既葬秦国太夫人遘疾,遽即沦谢,享年二十。
子一人曰纲,方孙幼。
噫!
人之配耦不能效女萝长松之俱荣而并秀者,十常六七,此诗人以偕老为美也。
若夫人之夭阏不永,则□所主,其偶然耶?
抑谋之阴阳拘忘之说□而终之故耶?
是可悲已。
夫人之卒,政和改元十二月丙申也。
至四年十一月癸酉,葬于颍昌府阳翟县蔡氏先茔之次焉。
铭曰:
婉婉夫人,流庆自先。
克□清胄,发问繄贤。
寿奚不永,众美则全。
人□□□,抑命在天。
韩邑之北,森然。
往从舅姑,宅此新邑
按:民国禹县志》卷一三,民国二十八年刻本。
朝散大夫贾公述墓志铭政和三年十二月 宋 · 王寔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六二
公讳公述字传之丞相文元公之孙,尚书驾部员外郎、赠右光禄大夫讳田之子也。
文元公以经术勋业辅相仁宗,门户光大。
公自幼刻意于学,无贵骄习。
及长,惇厚和裕,于事无不练达。
文元公遗表恩授将作监主簿,迁太常寺太祝
丁父忧,服除,迁大理评事
元丰官制行,换宣义郎赐绯衣银鱼,九迁至朝散大夫
初监开封府咸平县盐税,从辟监广利门。
秩满,知越州剡县
有盗发冢得者,公察其枉,释之,果非盗,人以为不可欺。
无为军庐江县,丁母广平郡太君李氏忧,服除,知常州晋陵县。
所至吏畏民爱,有能称。
通判亳州应天府,除开封府右军巡判官内香药库通判郢州,移河南府
提举江、池州铸钱,未赴,知开封府开封县
宿蠹隐弊剔抉无所遗,治效著闻,部使者更荐之,除太仆寺丞
提举河北京东监香盐税,属司废,通判大名府,未赴而司复,还旧任。
盐课增羡以千万计。
前此才溢额,自列率被赏,公独曰:「是乃职事也」。
卒不自言。
京西南路提举常平等事
会随、饥,公请发八州米赈之,所活甚众。
未几得小疾,起居犹自如,公慨然曰:「吾使者,当一路寄,可以病处之哉」!
即请宫观,得管勾西京嵩山崇福宫
颍昌,以为贤士大夫所聚,卜家焉。
府城外之西北隅文元别圃,水竹清胜,暇日引子弟杖策徜徉其间,超然也。
时以年劳当迁,及改金紫服,皆不肯自陈,遂请致仕,虽亲旧不及知。
既得谢,皆往贺,且曰:「公幸未衰,又无田以供伏腊,遽谢禄,独不为后日计哉」!
公笑曰:「吾病不任事矣,又敢安禄邪」?
闻者服其知止。
公自少好读书,其为诗清丽而造理,后痹且甚,犹自力不废。
宾客宴语,终日不倦。
政和三年十月戊申卒,享年六十,以其年十二月癸卯葬于阳翟县大儒乡元老村文元公茔之□。
妻王氏,赠光禄大夫讳力之女,始封寿阳县君,改宁人。
子男二人:曰逮,曰□,皆将仕郎
女子七人:适忠翊郎庄叔修武郎赵叔蘧、宣德郎王令淳、从事郎宋晕、修武郎赵令、假将仕郎深;
幼在室,许嫁承奉郎韩璟。
公葬有日,逮来请铭,因系公世次官伐,为之铭曰:
庆历之隆,有相魏公。
曰德曰位,惟时显融。
公其嗣孙,蔼然有闻。
不侈不骄,惟德之几。
试于百里,是谓彊吏。
爰诵一道,是谓肤使。
弗究其施,引疾以去。
公岂遂废,惟义之惧。
匪公曰归,寿亦止此。
公乎命邪,瘗则有诔。
按:民国禹县志》卷一三,民国二十年刊本。
大隗层峦 元 · 徐明善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碧嶂濛濛翠欲流,雨收石溜泻林丘。
日光冷射层峦秀,云气晴薰古洞幽。
访道轩辕遗迹旧,至人大隗有神留。
恍如远眺匡庐景,拟欲巢松最上头。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具茨山部
二胡节士(有后序) 元末明初 · 王逢
 出处:梧溪集卷四
列仙之癯山泽儒,连璧回映清冰壶
一寒太高黄道士,一贫不謟罗司徒
古来砺风节,元方季方方轨辙。
祥麟威凤不可招,断霞落日鸦明灭。
按:二胡节士婺之永康人长穆仲汲仲前后并寓杭穆尝风雪高卧午未启户道士黄松瀑至扣之曰得毋饥乎穆曰不饥得毋寒乎穆曰不寒黄别去见宗阳宫真人杜南谷言其状急馈米酒绵炭复虑不受不敢过多及馈临穆曰此必松瀑南谷言济吾饥寒吾固不饥不寒也卒不受汲一日文敏赵公来求撰罗司徒父墓铭楮镪百定他物称是汲曰吾岂为宦官父作墓铭辞之时绝粮一日矣后赵文敏挽诗有云泪湿黔娄被心伤郭泰巾槩可徵矣黄台人杜当涂人咸有高行兼儒雅前乡贡进士钱唐钱惟善
大隗层峦 明 · 连宪武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轩皇遗迹杳难攀,访道曾闻大隗山。
千载凤来犹集此,层峦阿阁白云间。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具茨山部
大隗层峦 明 · 李嘘云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山岚欲湿彩云蒸,缥缈峰峦知几层。
闻道轩皇曾受箓,寻踪著屐想攀登。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具茨山部
大隗层峦 明 · 姜分司
 押哿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晴岚閟珠宫,春峰随莲朵。
鹤驾不归来,洞门为谁锁。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具茨山部
具茨 明 · 阮汉闻
 押元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兹山盘郑郊,络绎连嵩门。
西南开黛色,暧暧迎朝暾。
幽岩隐洞壑,阳嶂资陵园。
冥濛翠微表,洒落瀵泉喷。
云端攒秀崿,林际窥仙源
上古有真人,身晦道弥尊。
肇来轩后驾,虚心求至言。
鼎成御飞龙,邅回升阆昆。
往牒信可稽,遗墟无复存。
惟有桑榆日,向夕照秋原。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具茨山部
大隗镇 明 · 阮汉闻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穰穰隗山前,烟火千家聚。
东引原圃区,西指轘辕路。
耕凿资食饮,颇存上世风。
鸡犬闻比屋,为市当日中。
所市伊何物,兼粱菽。
或以实笾豆,或以炊饘粥。
秉耒凌晨出,荷锄暮夜归。
田作不知劳,卒岁乐无饥。
我友厌城喧,御母来居此。
家承北阮贫,德类亢仓子
著述从所好,巾带亦随时。
身既称隐矣,焉用更文之。
生耳聆是言,咥然发一笑。
斤斤致尸祝,何敢同尘调。
黄公垆有酒,渔父包有鱼。
沉醉形神亲,宁复顾其馀。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具茨山部
大隗层峦 明 · 赵三聘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大隗仙人何处游,轩辕问道有丹丘
千寻碧嶂冲霄起,万叠晴光映日浮。
鹤去巢悬天际月,龙归云度海天秋。
鼎湖已远山仍丽,呵护神应在上头。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具茨山部
萧照瑞应图乾隆丙午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三
萧照曾为瑞应图,曹勋作赞诩贞符。
萧王好谶终兴汉,越子包羞却灭吴。
二者不同失北界,平生惟是乐西湖
丹青披咏当年事,抑以为荣抑辱乎。
按:按:是卷曹勋宋高宗瑞应故事凡十二段各系以赞萧照为之图按宋史曹勋阳翟靖康中授阁门舍人勾当龙德宫从徽宗北迁命送御衣诣康王燕山遁归建炎元年南京以御衣进后官昭信军节度使太尉提举皇城司屡充金国报谢使又画史会要萧照濩泽人善画靖康中随李唐南渡唐尽以所能授之绍兴中入画院其画山水人物苍古云云宋高宗耽乐西湖偏安南渡不能恢复中原雪君亲之耻既不如光武之中兴炎祚并不如勾践之忍耻吞吴而其臣乃胪陈瑞应侈写丹青斯真不足为荣而祗以增辱者特其画法墨气厚重人物山水种种精妙绝似李睎古后董其昌跋称此卷穷工极妍曹勋题字全学高宗永兴足称二绝按是卷严氏书画记载之盖曾入严嵩家而张丑清河书画舫所称项氏藏萧照此图共六段者乃别本又吴宽家藏集跋称宋画瑞应图凡十二段段各有赞而不言萧照孙鸣岐直云曹勋李嵩画盖即指此卷总因无萧照名款印识以致妄为指实而宋元来题跋又为俗手装潢时割去自当以香光所跋为正也因题是卷并识
观剧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箫管声中晓雾开1,暂随女伴傍歌台。
痴心暗祷诸天佛,时为高堂2赐福来3。
注:(1) 箫管:本指,这里泛指乐器。唐罗邺《春风》:“暗添芳草池塘色,远递高楼箫管声。” (2) 高堂:指父母。唐韦应物《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只应传善政,日夕慰高堂。” (3) 赐福:旧时演戏,常以《天官赐福》一剧开场,故云。
中原纪痛诗 其十一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铁骑蟠秦塞,春风过渭桥。
咸阳三月里,洗甲雨潇潇。
爨骨仇能复,屠城恨未销。
入关刘季约,飞挽上云霄。
按:河南民之恨国民军也,因愤冯玉祥督豫之暴戾、胡景翼督豫之搜括。去岁令田生春屠禹州全城,禹州最富,胡杀其县官商会会长及诸富商大绅。时胡驻许州,即屠城以小车输禹民金银纸币,尽载许昌,银洋既尽,乃载铜元,如是昼夜不息者九日,无虑千万。岳维峻督豫,横征暴敛,不复能堪,又两次与红枪会战,杀数千人。蒋世杰守信阳一月,杀豫民无数。此就军事而言。此外遇事欺压、无事敲诈外,县军队之绑票勒赎,诬匪栽脏,强借勒罚,奸淫杀人,动逮全家,或围全寨,绅富勒捐,则随意指派,动以数十万,稍不如意则桎梏至之,诬指通匪,抄没财产,杀其一家,洗其一村。盖自陕军到豫,官兵即匪,洗村之声,数见不鲜,数年来河南民久无天日,无所谓法律,无所谓政治,其怨毒深矣,诚化外之民穷而无告者也。故豫省红枪会之设,即在胡、岳督豫之时,外以自保防匪为名,实则切齿陕军,欲得而甘心焉。逆知陕军重欲入,民兵不与两立,必起而与之敌,结怨于民,有幸理乎?
秦俑行 参观秦兵马俑陈列馆,江山兴感,返京后成此 现当代 · 孔凡章
骊山地近终南脉,倒影华清岫碧。
浪涌樊川北斗摇,峰回太华南箕坼。
路循周道见重峦,桥傍灞陵依古驿。
堤边褐石绕垂杨,陇上青蹊长新
烦停野老掌中杯,问是秦皇身后宅①。
山川王气隐龙兴,史册书年感驹隙。
戎衣有国古无伦②,遗迹荒邱事岂真?
地下军容惊海宇③,关中兵燹忆烟尘。
森严方位鱼鳞阵,环身犀甲横霜刃。
虎贲牙爪帝干城,貂锦股肱邦重镇。
鼙鼓军魂日月昏,旌旗战影风霆迅。
卒伍分行界六师,声威接壤凌三晋。
严邑方今胜迹留,游人思古诗魂震。
若使当时赦术鞅,后来何处王韩信
千古兴亡事已休,几人慷慨几人愁?
生民久历盈千劫,真史常迟数十秋。
仪制变夷用夏,苞茅不贡已无周④。
终看六国销钟簴,来为三秦晋冕旒。
忆昔“春秋”争霸业,秦人处寺同蛮貊⑤。
左衽犹堪主坫坛⑥,边陲未许参盟歃。
先朝高瞩并西戎⑦,献、孝英图累叶隆⑧。
箸借应侯良策定⑨,坐令季子辩才空⑩。
事复穆公三舍耻⑾,局开禹甸九州同。
旌旗电闪函关五国车徒进退难⑿。
避垒已摧难死战,城池虽陷冀生还。
西秦诸将皆无敌,中原到处闻锋镝。
执梃谁堪挞胜兵⒀,开门竞献输诚檄⒁。
回首分封事可悲⒂,成周枝叶尽离披。
颍川设治韩先灭⒃,上党无依赵已危⒄。
魏楚相纵迁列鼎,燕齐步武树降麾。
自是庙谋多失计,固知天意许潜窥。
却笑纵横空桀犬,无劳成败卜蓍龟。
咸阴謦咳主风云,年少新皇念旧勋。
相业未收文信邸⒅,兵权曾付武安君⒆。
十年变法人思战,六国交攻约已分⒇。
群雄蜗角尚干戈,成败纷纷计已讹。
太息谗言诬李牧⒇,奈何衰老弃廉颇21。
百年赤县烽烟急,万里苍生涕泪多。
完璧几曾销战伐22,建瓴何地限山河?
登陴士气雄虓虎,破阵国容幸肃鹳鹅。
榆塞师行如捕兔,棘门儿戏等飞蛾。
谁知全胜操金券,却为倾城陷网罗23。
事缘、奸侩多奇智,往来货殖邯郸市24。
买得婵娟媵吕门,窃名相父污嬴氏25。
世问龙种无人识,深锁宫闱闻鬼蜮。
未妨垂拱正衣裳,渐以骄盈轻社稷。
弃市方惊偶语诛,坑儒又听含冤殛。
帝业徒偿暴主心,农时不惜耕夫力。
斯民无计避征徭,汝俑何心甘羽翼。
阿房突兀起云中,亘古皇家第一宫。
覆压关河三百里26,缦回楼阁几千重27。
长桥拔岸生朝雾,复道横空电霁虹28。
太乙作屏山影淡,渭川为沼水波溶29。
东溟南服摧齐楚,府库精英方竞取。
韩魏经营辇后宫30,赵燕营横成荒圃。
独夫耀武古来同,万世皇干莫予侮31。
大泽防秋起义师32,名园一炬成焦土33。
螽斯绍衍成春梦,可怜兵俑难愚众。
地下坑时意自矜,关中破日成何用34。
偶际因缘事腾游,凭栏良久望貔貅35。
纵使疆场先破阵,要论门第始封侯。
长平一夜妖风劲,四十万人齐并命36。
莫将刀俎怨沙虫,自是戎行遵号令。
无言转觉心情肃,对兹异事眉双蹙。
不见雄资见别离,未闻同泽闻悲哭37。
三千甲士泪如丝,十二军书名在牍38。
小妇深闺梦里人,双亲老泪心头肉。
当年竟海起长城39,夜月燕山战鼓声。
灞水桥边垂老别,杜陵原上望乡情40。
兵凶命贱忧来日,地阔天长涉去程。
可怜汗血铁衣透,知否助姬还助
什九捐生责孰尸,万一还家岂天佑。
拯民饥溺又何人?丰沛笳声动九垠41。
华夏衣冠争戴汉,咸阳箫鼓庆驱秦。
天下由来归有德,当年解放思吾国。
噬人鲲浪扑天寒,卷地狼烟遮日黑。
长征兆见出河图,底定功成靖荧惑。
大陆今犹警宴安,中华久不闻兵革。
长安秋雨夜潇潇,流落珠崖想胜朝。
破碎金瓯龙戏曲,艰难玉帛凤衰谣。
赧王迎马忠谋拒,微子牵羊宿怨消。
奕奕人心终向顺,悠悠天命正归尧。
回首岐山呜鸑鷟,王土莫非尊正朔。
同气终须念室家,薄言底事听谣诼?
他乡凝伫望沧溟,故国相思隔山岳。
合浦端应徙孟珠,楚山岂有分和璞?
低徊俑阵感难禁,又见当年剑戟林。
心情每忆车前鉴,影事宁忘座右箴。
春风两岸怀人夜,明月中宵去国心。
萁豆诗成龙裔惋,荆花情重鹡鸰深。
猿声伫听多离绪42,雁字行看报好音。
星球又见新奇迹,声名欲并长城席。
混一车书付往尘,大千事物留先泽。
南北东西画图,欧非美澳纷游屐。
漫颂丞民小雅章,江山非复旧炎黄。
年马首瞻三辅,一代龙旌照八方。
斗室风云诗作阵,洪炉天地酒为邻。
灯前读竟三秦史,冷月秋衾晓梦长。
注一:秦始皇陵临潼县东,距西安匪遥。 注二:中庸“一戎衣而有天下”。 注三:一九七四年发现秦兵马俑。 注四:春秋齐恒公伐楚,责其苞茅不贡于周室。 注五:纲鉴记载诸侯视秦为夷狄,不得与盟会。 注六:论语:“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当时楚人皆左衽。 注七:秦并西戎,国势始强。 注八:秦献公秦孝公皆致力中原。 注九:秦卦丞相范雎应侯。 注十:苏秦傅:其嫂谓之日“季子位尊而多金”。 注十一:晋之战,晋退三舍之地以报秦立晋君之德。 注十二:秦始皇六年楚国合燕、五国之师以攻,均败走。 注十三: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注十四:六国先后为所灭。其次第为韩、赵、、燕、。 注十五:周武王灭殷,分封诸侯。 注十六:白起率师灭韩。置颍川郡。 注十七:韩上党郡路绝,遂投赵国。 注十八:吕不韦文信君。 注十九:白起武安君。 注二十:苏秦相六国之次年,齐赵伐魏,从约即解。 注二十一:赂赵嬖臣郭开李牧赵王。 注二十二:赵王使臣郭开赂,归报廉颇一饭三遗矢。 注二十三:赵蔺相如使,完壁归赵。 注二十四:太子之子异人为质于赵。吕不韦邯郸市美人为妾,俟其怀孕,献于异人。异人后即秦王位,即秦庄襄王死后即位,即秦始皇也。 注二十五:吕不韦初仅一商人。 注二十六:即位后,尊吕不韦仲父。 注二十七:阿房宫赋:覆压三百余里。 注二十八:又赋中有:廊腰缦回,及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注二十九:又赋中有: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注三十:又赋中有: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二川樊川、渭川。 注三十一:又有赋中有: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注三十二:自称始皇帝,欲以后子孙传之二世、三世,以至万世。 注三十三:陈胜吴广率戍卒数百人赴边防,因雨误期,众惧诛,遂于大泽揭秆起义,奉广为首,略邻境,众至数万。 注三十四:项羽焚阿房宫。 注三十五:闻近人有咏秦俑句:地下尚陈兵十万,坐看刘项入咸阳。 注三十六:秦俑在大坑中列阵,游人凭栏下望。 注三十七:白起破赵于长平,杀赵将赵括。赵卒降者四十万人,一夜尽坑之。 注三十八:诗经风无衣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注三十九:木兰辞:军书十二卷。 注四十:吊古战场所文:竟海为关。 注四十一:地在长安东。 注四十二:刘邦起兵于。 注四十三:一九九二年农历为壬申,属猴年。
寿杨资政亮功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押先韵
元礼龙门百千士;平仲狐裘三十年。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亮功先生关西茂宗淮南耆彦,迭任国立安徽大学校长、监察院监察使、考试院院长,望隆朝野、学究天人。狄鞮通九译之文,会昌着一品之集,兹逢九秩悬弧令旦,特就清德见于躬行,多士慕其风采者,缀为此联,用志钦挹。
亮功(1895——1992),祖籍巢县峏山,世居柘皋镇西街。杨亮功毕业于北京大学1919年,还在求学中的杨亮功就和表兄蔡某合编《五四》一书,搜集资料,井然有条,为我国现代史第一手史料。1920年北大毕业后,即出任安徽省立第一中学校长。逾二年,公费赴美进修,就读史丹佛、哥伦比亚及纽约三所大学,攻教育学,分获硕士及博士学位。1928年学成赋归,初任河南学教授兼文科主任。1930年安徽大学校长1931年回北大母校,任教授兼教育系主任。1933年任国民政府监察委员。1938—1944年,先后任皖赣、浙、台监察史。1948年回皖,重掌安徽大学。旋赴台湾,即在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兼课,后复出,任监察院秘书长、考试院副院长台湾当局资政等职。1992年1月8日逝于台北市,重要著作有《孔子四论》、《中西教育思想之演变与交流》、《中国文化史·先秦》、《亮功诗存》等。
成氏有诗《读杨委员亮功近诗并次其韵》《题<星轺小纪>二首》《仁斋于酒座中见示和亮功“委员”生日之作,次韵奉酬,兼为亮功先生寿》《寿杨亮老,即用其生日游日月潭韵》等,另有骈文《<星轺小纪>跋》。成氏去世时,杨亮功赠挽额“嘉猷懋学”。
元礼龙门元礼李膺字元礼颍川郡襄城县(今属河南襄城县)人。东汉时期名士、官员。太尉李修之孙、赵国相李益之子。龙门喻声望高的人。 出自《后汉书•李膺传》:“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平仲晏婴,(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
平仲狐裘:《礼记注疏》卷九〈檀弓下}曾子曰:「晏子可谓知礼也已,恭敬之有焉。」有若曰:「晏子一狐裘三十年,遣车一乘,及墓而反;国君七个,遣车七乘;大夫五个,遣车五乘,晏子焉知礼?」关西:今甘肃省东部地区。因在大震关(今陇县西北)之西,故称。东汉时有关西人杨震,博览明经,时人称他是“关西孔子”。杨氏便以此为堂号,号“关西堂”。此处切姓。
茂宗:旺族。
耆彦:年高望重的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汝水》:“耆彦云:城北名马湾,中有地数顷。”
学究天人: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究,穷尽。形容学问渊博。出处:·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狄鞮(dídī):古时的通译官。出自《礼•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疏:“鞮,知也,谓通传夷狄之语与中国相知。”
九译:多次展转翻译。
会昌一品:指唐代名相李德裕会昌一品集》二十卷,史言其在穆宗朝为翰林学士,号令大典册,咸出其手,而文多不传。意皆在此集内也。
悬弧:古代风俗,家生男于门左挂弓一张。见《礼•内则、郊特牲》。后因称生男为悬弧,称男子生日为悬弧令旦。 汉贾谊新书胎教:“太子而泣,……然后为王太子悬弧之礼义。”
笺:
1.仁斋于酒座中见示和亮功委员生日之作,次韵奉酬,兼为亮功先生寿:
海曲觞同泛,匆匆十二年,潮仍听鹿耳,铭待燕然,筚缕非无地,瀛壶别有天,收京期杖国,更醉孝陵前。
2.亮老示生日碧潭诗,次韵和之,即以为寿:
集署蓬山大年,新裁秀句似珠连,频司衡鉴恢贤路,偶狎烟波趁画船,一水碧环松磴外,数峰青送茗瓯前,更看老圃秋容好,卿月光添介寿筵。
3.寿杨亮老,即用其日游日月潭韵:
丈八沟头客屡过,喁于相和托劳歌,极知豸阁收名早,谁似龙门阅士多,天遣遗经传服世将佳句拟阴何,中兴翊赞资黄耇, 那许松风付独哦。
4.全联也只是借典喻人,上联是常见的特拗句式,言寿主德望之隆,下联特别称其节俭之高风。
寿黄国史馆长季陆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令德世增华,独能兼颖川政事,叔度风仪,梨洲史识;
大年天锡嘏,更谁似仙眷齐麋,佳儿展骥,快婿乘龙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黄季陆(1899——1985)字学典名陆季陆四川叙永人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毕业,硕士学位。曾任加拿大《醒华日报》总编辑、成都大学教授、中国国民党内政部常务次长、四川大学校长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国民党内政部长、台湾考试院考选部长、台湾地区教育部部长、中华民国国史馆馆长等职。黄季陆是国民党十二届中央评议委员。著有《对俄外交问题》、《民主典例与民主宪政》等。
颖(遵原书录)川:疑颍川,郡名,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此处应指黄霸,与下文同切黄姓,《史记》载:“中宗孝宣皇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春二月,以凤皇甘露降集京师,赦天下。颍川太守黄霸在郡前后8年,政事愈治;是时凤皇神爵数集郡国,颍川尤多。”
叔度风仪:汉黄宪字,世贫贱,父为牛医。颍川荀淑慎阳,遇于逆旅,时年十四,竦然异之,揖与语,移日不能去。谓曰:「子,吾之师表也。」既而前至袁阆所,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曰:「见吾叔度邪?」……林宗曰:「奉高之器,譬诸氿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初举孝廉,又辟公府,友人劝其仕,亦不拒之,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年四十八终,天下号曰「征君」。
梨洲黄宗羲(1610.9.24-1695.8.12)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
史识:修史的见识。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余谓刘有史学,无史笔;有史裁,无史识也。”
锡嘏:赐福。
齐麋:齐眉。欧阳修《六一题跋·后汉北海相景君铭》:“碑铭有云:‘不永麋寿’。余家集录三代古器铭有云眉寿者皆为麋。盖古字简少通用,至汉犹然也。”
展骥:出自《三国志•庞统传》:“庞士元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骥,良马;展骥,舒展骥足,奋力驰骋,比喻人得发挥其才能。
笺:
1.上联三处切姓,分赞“政事”“风仪”“史识”,令人拍案。
2.清代江峰青黄迥像联:
黄叔度汪汪万顷波,观海最难言水;
江文通,棱棱五花笔,对公不敢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