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注释
冶山二十咏(并序) 天泉池 中唐 · 裴次元
五言绝句 押敬韵
鱼鳞息枯池,广之使涵泳。
疏凿得蒙泉,澄明睹明镜。
(《淳熙三山志》卷一)(按:《淳熙三山志》云:「唐元和八年刺史裴次元于其〖指冶山〗南辟为毬场,即山为亭,作诗题于其壁。」次录其序之大略,并云二十首的诗题是:《望京山》、《观海亭》、《双桧岭》、《登山路》、《天泉池》、《玩琴台》、《箸竹岩》、《枇杷川》、《荻芦岗》、《桃花坞》、《芳茗原》、《山阴亭》、《含清洞》、《红蕉坪》、《越壑桥》、《独秀峰》、《筼筜坳》、《八角亭》、《盘石》、《白土谷》。诗各一章,章六句。今存者惟《淳熙三山志》所录之《天泉池》四句及《望京楼》二句,后者已收入《全唐诗》卷四六六。《淳熙三山志》另录冯审所作记。)
邠州石室题名熙宁五年八月 北宋 · 楚建中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一
雒阳楚建中正叔熙宁壬子八月九日鄜延环庆泾原过此归雍。
按:《邠州石室录》卷二,吴兴刘氏嘉业堂校刊本。
樗蒲格序 北宋 · 文同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四
李习之有《五木经》,余常爱其叙所以为樗蒲之用者,始末皆具。
然其戏最古,世之人罕有能作之者。
故曰木、曰马、曰关、曰矢之类,雕镂彩饰,短长钜细,曾莫识其制度矣。
忠牧夏公守豳,暇日,出其家所藏先帝之赐者,为其僚属讲而行之,于是尽晓习之之说也如此。
独所异者,卢白、雉犊、开塞、塔秃、撅枭之外,复加进退二采,盖使其投无一或虚者焉。
又以秃为黑、以枭为鸡者,疑语近尔。
马融张华皆云:老子,为此戏。《楚辞》有呼白之语,《周史》载掷卢之事。臧质刘毅何尚之高光宗之徒,皆以是而立善名也。乃知士君子者,亦无害留意于此。彼王戎王洪之墨黩,鲍泉萧望之泥嗜,掠恶取祸,固宜所鄙焉。嘉祐二年丁酉仲冬十有三日新平官舍序。(《丹渊集》卷二五。)/:原作「或」,据库本改。
邠州石室题名熙宁五年十月 北宋 · 范恢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二
上缺此。
熙宁壬子冬十月七日,训练本道军马,范恢仲微饯行,书于石壁。
按:《邠州石室录》卷二,台湾文丰出版公司石刻史料新编本。
邠州石室题名元祐元年七月 北宋 · 王雍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五六
潍阳王雍圣钦、洛中李惇义行之,自邠并驾,投馆庆寿,将期于新平宜禄境上,阅视危磴,以通行役。
因获四览山川气象之雄,而放怀吟酌,有释羁怅。
时忽云晦雨作,禽鸟昼栖,殿阁半空,上下阒然。
信市朝衮衮,而不及山林之乐也。
元祐丙寅七月十九日题。
按:《邠州石室录》卷二,台湾石刻史料新编本。
节镇 南宋 · 王应麟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九二、《玉海》卷二○二《辞学指南》
东自梓定剑南东川潼川府。),西从益求西川成都府。)
东载名于岘山南东道襄阳府。),西次立于梁州山南西道兴元府。)
河阳盟津河阳三城孟州。),东得太原之壮河东太原府。)
淮南扬土淮南扬州。),荆无渚之忧荆南江陵府。)
节建阆中,军名安德阆州。)
兴居齐土,成处镇土济南府真定府。)
彰曰邺国,昭为潞国相州隆德府。)
华原沮水,宜多所感之人耀州。)
武陵桃源,是谓有常之域常德府。)
宁海、镇海,杭都、益都临安府青州。)
陆本在于临汝汝州。),清实莅于番禺广州。)
曰横瀛兮,乃景城河间之地沧州河间府。)
曰平静兮,为清源、琼管之区泉州琼州。)
载惟夔国之名也,实自宁江而肇于夔州。)
镇静无哗,岂京口桂林之异镇江府静江府。)
定平不扰,无寻阳吴会之殊江州平江府。)
定彼冯翊,护彼河中同州河中府。)
宁于宣城,安于钜鹿宁国府信德府。)
鄞水兮国次五位庆元府。),庆襄邑兮保先五福拱州。)
东阳咸谓于宁土婺州。),鄜畤允为于大麓鄜州。)
乃顺洮阳洮州。),乃成府谷府州。)
房陵康兮房州。)平山陕郡之臻陕州。)
符离静焉宿州。),信自合肥之笃庐州。)
武以昌始,地惟鄂强鄂州。)
南阳黔中武信武泰邓州绍庆府。)
滑台、洋川武成武康滑州洋州。)
入中山而众则皆定中山府。),服均阳而彼乌敢当均州。)
或秦雄而遂信秦州遂宁府。),或邕建以延彰邕州延安府。)
威著长乐福州。),忠闻许昌颍昌府。)
宁有后先徐州武宁利州宁武。),在徐土、葭萌之地;
安分上下冀州安武潭州武安。),据信都、岳麓之疆。
镇七其名,自东先绍兴府。)
洪次于南,麟由西并隆兴府麟州。)
安居陈国之位淮宁府。),宁秉澶渊之柄开德府。)
洮熙河而熙以名著熙州。),潼华阴而华焉域正华州。)
泸浚别州,泸平川泳泸州泸川浚州平川。)
昭安彰之三化,淯水密泾金州密州泾州。)
兴泰奉之三宁,彭原兖郑宁州袭庆府郑州。)
遂普二安,严剑从命严州隆庆府。)
淮建二康,蔡升向风蔡州建康府。)
彰曹南、崇汉东,而昭具信赣兴仁府彰信,随州崇信,赣州昭信。)
安郧国、宁容管,而清兼远融德安府安远容州宁远融州清远。)
宜作庆始,宜为远终宜州庆远。)
阳安化之郡内庆州庆阳。),源乐城之域中赵州庆源。)
犍为湖亳,以及康嘉昭集永嘉定府安吉州亳州德庆府。)巴郡端舒,而暨蜀重肇安崇恭州重庆端州肇庆舒州安庆蜀州崇庆。)
岳阳顺昌汝阴岳州岳阳顺昌府顺昌。)光光山凤翔好畤光州光山凤翔府凤翔。)
宁建富沙,雄建晋国建宁府建宁平阳府建雄。)
天平郓城,凉平陇坻东平府天平渭州平凉。)
然则永兴长安嘉兴,而忠正下蔡京兆府嘉兴府寿春府,),静难终居于邠水。
按:邠州
咸阳东轩 其二 明 · 宋希璟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俛仰集卷之一
含风沐雨又和烟,来对此君今四年。
劲节亦能傲霜雪,也宜移种玉阶前。
按:东轩狭小倾危。使华巡至则从官守令。以坐次难焉。乙巳春。改搆丹雘。退筑垣墙。种牧丹二条。培养阶竹。而题二绝。洪熙乙巳春三月日。新平老松宋希璟
孝赋。次梁兄彦镇山甫号潇洒山人。) 明 · 金麟厚
 出处:河西先生全集卷之一
大德敦化
小德川流。
物各有则。
如鸟止丘。
心有本然。
惟病不求。
道若大路。
人自不由。
乾坤造化。
理气承藉。
品汇之夥。
孰贵于我。
彼偏其塞。
我全其极。
原虽出天命之于穆。
形实资父母之生育。
恩深胎妊之戒饬。
教笃诗礼之学识。
出入顾复之迭。
饮食寒温之节。
分承气血之一脉。
呼吸喘息之馀液。
奉体性以勿亵。
保方寸之洞彻。
洞洞属属。
恐失之爱敬之实。
战战兢兢。
知免夫启予之日。
非性分之所固有。
岂提孩而已良知。
有大而乃尽其职。
仅可而犹莫之奇。
哀教法之陵夷。
致风俗之浇漓。
秦火焚兮经籍残。
异言盛兮吾道穷
弃烝民之秉彝
贼上帝之降衷。
久矣哉。
不明而不行。
守无用之虚名。
孰建立乎大本。
孰经纶乎大经。
混末流以碌碌。
为口耳之所局。
衰妻子兮患得失。
至热中兮迷所出。
夫孰能如磋而如琢。
致厌饫膏泽之濡渥。
倘根基之已厚。
竟功用之叵测。
和怡愉婉之声气。
晨昏温清之矜式。
出入应对之矩矱。
冠绅偪綦之制作。
岂惟专事乎形迹。
各有实理而当格。
居养疾病之恳恻。
慎终追远之仪则。
须十分讲明之不错。
断纤私之来铄。
倘徒文而无本。
孔圣
矧婴情于青紫。
惟望幸于浮云。
曾不思随分而竭力。
又安能已百于人一。
惟圣人人伦之至也。
譬如输规而旷律。
夔夔齐烝烝乂。
可以定天下之父子。
斯为法可传于后世。
寔君子小人所履视。
一举足出言之不忘。
不亏体辱身以善守。
伤其本而枝亡。
斯言可以近取。
知真兮验虎。
学寡兮行踽。
圣神兮心授。
君师兮天佑。
纳约兮自牖。
躬行兮元首。
不出家而成教。
讵登天之难攀。
列塾庠与序学。
揭天叙于不刊。
学而问思而辨。
生困知无曰异矣。
笃行以求至。
安与勉各尽其在己。
伊义别序信之达道。
孰不根为子而止孝。
无终始患未有不及。
苟富贵非足以垂耀。
雨露长兮萌蘖。
何有牛山之林。
夜气息兮清明
谁无仁义之心。
病虽积于七年。
艾可畜之自今。
循吾自然之理。
乃吾当行之路。
气有不齐。
理则全付。
春忧数月之足。
平歠八年之粥。
情非矫拂。
事岂诘屈。
其大也与。
天下至诚。
为能尽性。
其达矣乎。
圣人之德。
于斯为盛。
弃天下遵海滨。
处法而推窃负之情。
善继志善述事。
考德而验如存之诚。
万善以立。
百行惟贞。
晦翁绝学之有续。
小学节目之委曲。
复古昔君师之施设。
明日用彝伦之昭晢。
又提撕以慎厥。
罔不先子道之无阙。
知不去节文以乐。
陶德性于始学。
由根本而枝叶。
崇德广业
岂陵躐乎科级。
庸或使之不及。
赫明命之无外。
非不足而有馀。
是曰有顺而无彊
诚复初之在余。
蒙养固筋骸之束。
长大脱功利之俗。
戒违天之悖德。
黜害仁之残贼。
彼不才之济恶。
纷所行之可愕。
何善俗之美意。
困当年之饶舌。
谓古今之异宜。
尚何有于补缺。
惜有书而不读。
争毁异而忌独。
犹孝德之不率。
况睦姻与任恤。
纪纲颓以臲𡰈。
引千匀于一发。
纷饱煖以自逸。
谁或脩于暇日。
孔先语以孝弟。
而学问以相济。
嗟不察而不著。
谩归咎于失序。
顾吾党之狂简。
知所裁而速改。
盍反讲乎六篇。
莫留难而有所待。
既学焉而时习。
乃可见先后之缓急。
究一善之精微。
知推广之有术。
从卑近而累积。
渐高远而进益。
吾固知汗漫而博学。
竟不如平实之一味。
苟不明小学之要道。
孰深思父母之天地。
务莫先乎本立
无所用而不给。
信惟孝之为政。
可从此而观颐。
彼仁民爱物之差等。
因称情而平施。
谅为己之真切。
岂求闻之屑屑。
在医药之纤悉。
非割股而愈疾。
在情礼之俱得。
不必庐于墓侧。
谢安排之涂辙。
锄病根兮永绝。
无严威与俨恪。
谨步趋与唯诺。
理既定而能静
随所处而皆安。
必自慊而毋欺。
觉心身之平宽。
非喻道之曰能。
庶保拙以承欢。
庭有儿兮可教。
案有书兮可看。
立志耻安于小成。
为学要立乎大规。
修吾分之当为。
亦亲心之足怡。
时家酿之载熟。
供所喜之团圞。
纵菽水之未裕。
有山野之馀閒。
对岭松之千层。
抚园之万条。
歌于斯乐于斯。
奉万岁以逍遥。
必欲待外为养。
或终身之未能。
生吾顺兮死安。
益丁宁兮战兢新平公纯云。二公唱和。无非彝伦美事。学业之相孚。家法之相传。吾所起敬。)
按:孔门论孝。舍爱敬无他法。随分尽职。无一毫求待于外。今学者。若能知此。则志定理明。心一身安。无所往而不为用力处矣。本赋。言言痛切。曲尽孝理。新平之语尽之矣。然不有以立定根基。直指径路。则有警发悬跂之勤。而猝无以及于深知笃好之实。故尝于咏叹之馀。窃续瞽说。欲与同志者。据此而用力焉。顾其学力疏浅。又局于声律。文不足以达其意。寻常介念。一日。梁甥执一策以进。乃新平手写二赋。鄙语亦蒙殊奖。惊怪辄不自任。罪罚荒迷。檃栝删定。无以自勉。徒切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