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次韵诚斋送仆往见石湖长句 南宋 · 姜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客来读赋作雌蜺,平生未闻衡说诗。
省中诗人官事了,狎鸥入梦心无机。
韵高落落悬清月,铿锵妙语春冰裂。
一自长安识子云,三叹郢中无白雪。
范公萧爽思出尘,有客如此渠不贫。
堂堂五字作城守,平章劲敌君在口。
二公句法妙万夫,西来囊中藏鲁玙。
只今击节乌栖曲,不愧当年贺鉴湖。
附杨万里原玉:送姜尧章谒石湖先生
钓璜英气横白蜺,咳唾珠玉皆新诗。江山愁诉莺为泣,鬼神露索天泄机。彭蠡波心弄明月,诗星入肠肺肝裂。吐作春风百种花,吹散濒湖数峰雪。青鞋布袜软红尘,千诗只博一字贫。吾友彝陵萧太守,逢人说项不离口。袖诗东来谒老夫,惭无高价索璠玙。翻然欲买松江艇,径去苏州参石湖。
钓璜英气横白蜺,咳唾珠玉皆新诗。江山愁诉莺为泣,鬼神露索天泄机。彭蠡波心弄明月,诗星入肠肺肝裂。吐作春风百种花,吹散濒湖数峰雪。青鞋布袜软红尘,千诗只博一字贫。吾友彝陵萧太守,逢人说项不离口。袖诗东来谒老夫,惭无高价索璠玙。翻然欲买松江艇,径去苏州参石湖。
水调歌头 括东坡后赤壁赋 宋 · 林正大
押阳韵
仕宦至卿相,富贵好归乡。
高车驷马,都人夹道共瞻望。
意气当年尤盛,荣比昔人衣锦,昼锦以名堂。
海内知名士,久矣望馀光。
大丈夫,荣与贵,视寻常。
丰功令德,要将尧舜致君王。
事业光施社稷,勋烈遍铭彝鼎,此志孰能量。
妙语勒金石,千古一欧阳。
附:东坡后赤壁赋: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草木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又雪堂闲步,过临皋、霜净晚林木落。月白风清如此夜,与客行歌相答。网举松鲈,手携斗酒,赤壁重寻约。悲歌长啸,划然声动寥廓。试问日月几何,江流山色,今日应如昨。履遍巉岩风露冷,水面怒涛惊跃。一叶中流,听其所止,适有孤飞鹤。横江东下,问予赤壁游乐。欧阳公昼锦堂记: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阨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而莫敢仰视。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公自少时,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馀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阨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庸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雠、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之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如何,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节、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摸鱼儿 括叶清臣松江秋泛赋 宋 · 林正大
押词韵第四部
泛松江、水遥山碧,清寒微动秋浦。
霜云霁色横无际,别鹄惊鸿无数。
朝又暮。
听牧笛长吹,隐隐渔榔度。
骚人才子。
既览物兴怀,浮游尘外,啸傲剧清思。
人间世。
扰扰荣途要路。
瀛洲琼馆安所。
轩裳何似渔蓑兴,萧散龙游鹤渚。
须归去。
办双桨孤帆,云月和烟雨。
江湖伴侣。
趁社橘初黄,汀葭馀翠,成我莼鲈趣。
附:叶清臣松江秋泛赋:泽国秋晴,天高水平。遥山晚碧,别浦寒清。循游具区之野,纵泛吴松之。东瞰沧海,西瞻洞庭。槁叶微下,斜阳半明。樵风归兮自朝暮,汐溜满兮谁送迎。浩霜空兮一色,横霁景兮千名。于是积潦未收,长江无际。澄澜万顷,扁舟独诣。社橘初黄,汀葭馀翠。惊鹭朋飞,别鹄孤唳。听渔榔之递响,闻牧笛之长吹。既览物以放怀,亦思人而结欷。若夫寇敌初平,霸图方盛。均忧待济,同安则病。鱼贪饵而登钩,鹿走险而忘命。一旦辞禄,扬舲高泳。功崇不居,名存斯令。达识先明,孤风孰竞。又若金耀不融,浴尘其蒙。宗城寡捍,王国争雄。拂衣洛右,振耀江东。拖翠纶兮波上,脍蝉翼兮柈中。傥即时之有适,遑我后之为恫。至于著书笠泽,端居甫里。两桨汀洲,片帆烟水。夕醉酒垆,朝盘鱼市。浮游尘外之物,啸傲人间之世。富词客文多才,剧骚人之清思。缅三子之芳徽,谅随时之有宜。非才高见弃于荣路,乃道大不客于祸机。申屠临河而蹈壅,伯夷登山而食薇。皆有谓而然尔,岂和已而用之。别有执简仙瀛,持荷帝柱。晨韬史氏之笔,幕握使臣之斧。登览月澄清之心,临遣动光华之赋。荷从欲之流兹,尉远游之以惧。肇提封之所履,属方割之此忧。将浚疏于汇川,其拯济乎珍畴。转白鹤之新渚,据青龙之上游。濯埃垢于缁袂,刮病膜乎昏眸。左引任公之钓,右援仲由之桴。思勤官而裕民,乃善利之远猷。彼全身以远害,盖孔臧于自谋。鲜鳞在俎,真茶满瓯。少回俗士之驾,亦未可为兹江之羞。
吴淞江上谩兴二首 其二 元 · 贡师泰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八部
露冷草根鸣蟋蟀,雨晴花影转蛸蟏。
一家四散知何在,独对林间喜鹊巢。
注:嘉靖间,建安李尚书默书《玩斋集》后云:「予在宣州,诸生贡安国者,为言其先世礼部公寓海宁时,自名其里为小桃源。元命既革,宋学士景濂尝邀之,公为置酒饮,夜分乃起就卧,仰药而毙。按《元史》载公文章行迹甚备,门人朱燧作《纪年录》,但称病笃。岂史氏与其宾客皆讳之耶!」《纪年录》云:至正十六年正月,张士诚陷平江,公抱印隐居吴淞江上,主钓台山长吴景文家。易姓名端木氏,号戾契子、喌喌翁,作《幽怀赋》以自见。二十二年,卒于海宁寓舍。秘书少监揭汯墓志所载亦然。未可以传闻为据也。
句 元 · 祖柏
谁呼蓬岛青头鸭,来杀松江赤縺蛇。
辍耕录:丙子岁,松江亢旱。闻方士沈雷伯道术高妙,府官遣吏赍香币过嘉兴,迎请以来。骄傲之甚,以为雨可立致。结坛仙鹤观,行月孛法,下铁简于湖、泖、潭、井,日取蛇燕焚之,了无应验。羞赧宵遁。僧柏子庭有诗云云。闻者绝倒。
雁荡能仁寺遗诗 元 · 石国英
我行天下山水半,侧身西望长嗟叹。
山到蜀川方绝奇,世殊久被微官绊。
万里提兵雁荡来,高牙一展岚雾开。
松风吹骑联镳入,高日下照翻经台。
老僧振锡去何所,香篝寂寂佛无语。
山鸣谷应应者谁,似有秦民宅幽阻。
姑休尔旅枕尔鋋,云深不得惊龙眠。
水晶一派泻琤玉,岁与清气中洄沿。
二三溪碓长林下,人力罢舂天所借。
草香花净太古春,虎啸猿吟明月夜。
幽寻静胜登嵯峨,鸾旗柱笔光影摩。
诗成写破峭壁翠,稽首岩前诺巨那。
梧溪集:题石安抚雁荡能仁寺遗诗后:公曾孙宣武将军松江万户琼,尝乘遽道经寺,得是诗于老僧。今年春,访予风雨下,因出卷诵之,殆见公存心仁,律下严,悠然雅歌,而神采炳如也。
题贞期为杨竹西草亭图卷 元 · 杨谦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翠玉萧萧在屋东,主人号作竹西翁。
品题莫说扬州梦,好写閒云入卷中。
六研斋笔记:杨瑀为江浙行省掾属,晚栖峰泖间,植竹千竿,自号竹西居士。赵仲穆为作图,杨廉夫为作记。自题句云云。仲穆诗云:「篱外涓涓涧水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张伯雨诗云:「问讯扬雄宅,深居在竹西。风林宜月影,春日听莺啼。东老应同乐,南邻忆旧题。东风又花草,相与及幽栖。」马文璧云:「杨子宅前好修竹,因看万个碧交加。薰风满簟吹苍雪,春雨充庖尽玉芽。茶臼或闻来北牖,箨龙未许过东家。时时仿像扬州去,拄杖寻君又日斜。」钱惟善诗曰【钱惟善 「惟」原作「维」,按钱惟善字思复,钱塘人,因据六研斋笔记(有正书局石印本)卷一改正。】 :「为竹移家亦苦辛,我如东道竹如宾。石头路滑机锋峻,岘首碑沈感慨新。淡月半窗金弄影,清风一径玉传神。明当拄杖敲门去,爱汝草玄亭上人。」
案:此诗李日华以为杨元诚作。癸集据松江志载杨谦别号竹西,而引谦不碍云山楼歌咏事为證。又疑元诚谢归鹤沙时,变易名号。又疑日华笔记多舛误,未可为据。然癸集庚上赵茂原橚有杨竹西草亭图卷诗,序云:至正乙未春,余来浦东,张溪杨君平山植竹数百竿于西林,结亭苍翠间,扁曰竹西,因以为号焉。云云。平山为杨谦号,其非元诚无疑。
云林生惠山图次元韵 元 · 陈方
佳树阴森欲碍空,画成夜落灯花红。
绝怜带经自锄者,未忍竟别天垂翁。
汾河春云散高柳,湘水微茫绿于酒。
翁归天末见青山,临风莫负挥弦手。
注:至正五年三月八日,玄素先生来林下,瓒乃赋诗曰:「吴淞江水春映空,浪波沄沄霞映红。耕田凿井居其左,令我长怀甫里翁。梦见维舟江畔柳,剥啄敲门散杯酒。整冠起接平生欢,石径兰芳重携手。」雨后共行林下,正见惠山先生命瓒写之,画讫,因书此诗于上。张外史、陈先生见之,必大笑也。倪瓒记。
过松江诗 元 · 顾观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吴淞三万六千顷,震泽与之俱渺茫。
鸿雁一声天接水,蒹葭八月露为霜。
秋风漫引渔人笛,落日偏惊贾客航。
三十年前此来往,尘缨犹未濯沧浪。
淞故述:顾利宾过松江诗云云。
平江郡石上谶 元 · 无名氏
三十八,十八子,寅卯年,至辰巳。
合收张翼,同为列国。
不在常,不在祥,切须款款细思量(「合收张翼」五句 至正直记卷四作「合修张掖,同音例国。不祥不在常,不在洋,必须款款细思量」。)。
旦卜水,暮愁米,浮图倒地莫扶起。
修石岸,重开河,军民拍手笑呵呵。
日出屋东头,鲤鱼上山游(上山 日闻录(守山阁丛书本)、至正直记卷四均作「山上」。)。
星从月里过,会在午年头。
日闻录:至正壬辰年,平江郡守六十差民言于旧城址下得一石,镌云云。访问不得其实。予后于松江,偶见前人一日录,亦载此语,乃知此语不特见于平江,盖已谶于前矣。
至正直记:平江始筑城时,某处城数丈,筑而复陷者三。于是深掘其地,得石,方广三尺,刻云云。首句作「三十六」。末行云:「唐癸丑三月三日立。」时至正辛卯秋冬之间。民相传诵,竟不晓其谶。至丙申春,城陷,张九四据之。明年秋纳款,始有人云:「张起谋时止十八人,若火周李严等也。」又测「鲤鱼山上游」者,高邮也。「星从月里过」者,横舟也。「三十六」者,四九三十六也。皆未知应在何事也。「开河」是贾鲁为之,天下遂乱。「浮屠倒地」者,乱后寺观皆废,以置军寨。
铁笛诗寄杨廉夫 元 · 卞思义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一段清冰百鍊钢,曾翻宫徵侍虚皇。
裂开黄鹤(一作鹄)矶头石,惊落青鸾镜里霜。
仙子佩环新乐府,翰林风月旧文章。
道人清节磨砻久,却笑桓伊独据床。
归田诗话:杨廉夫初居吴山铁冶岭,号铁崖,后迁松江,又号铁笛道人。卞宜之作铁笛诗寄之。云云。廉夫喜之。同时有制铁笛赋者,造语粗率,不若诗也。
句 元 · 胡善
押真韵
领檄来司教,临危要致身。
辍耕录:至正乙未,以宪佥赵公举为松江儒学经师。越明年,苗寇至,欲燬孔子庙。善坐经席骂寇,寇怒,杀之。先是,善题诗于壁云云。及难死,果不诬。
踏灾行(一作检田吏,一作踏车行。) 元 · 袁介
有一老翁如病起,破衲𣰦毵瘦如鬼;
晓来扶向官道傍,哀告行人乞钱米。
时予奉檄离江城,邂逅一见怜其贫;
倒囊赠与五升米,试问何故为穷民。
老翁答言听我语,我是东乡李福五。
我家无本为经商,只种官田三十亩。
延祐七年三月初,卖衣买得犁与锄;
朝耕暮耘受辛苦,要还私债输官租。
谁知六月至七月,雨水绝无潮又竭;
欲求一点半点水,却比农夫眼中血;
滔滔黄浦如沟渠,农家争水如争珠;
数车相接接不到,稻田一旦成沙涂。
官司八月受灾状,我恐徵粮吃官棒;
相随邻里去告灾,十石官粮望全放。
当年隔岸分吉凶,高田尽荒低田丰;
县官不见高田旱,将谓亦与低田同;
文字下乡如火速,逼我将田都首伏;
只因嗔我不肯首,却把我田批作熟。
太平九月开旱仓,主首贫乏无可偿;
男名阿孙女阿惜,逼我嫁卖陪官粮。
阿孙卖与运粮户,即日不知在何处;
可怜阿惜犹未笄,嫁向湖州山里去。
我今年已七十奇,饥无口食寒无衣;
东求西乞度残喘,无因早向黄泉归。
旋言旋拭腮边泪,我忽惊惭汗沾背。
老翁老翁无复言,我是今年检田吏。
辍耕录:此袁介踏灾行也,可以为民牧不恤民瘼者之劝。介字可潜,尝掾松江,盖能以儒术饰吏事者。蓬窗日录:读袁介踏灾行,手录一通。彼苛吏者不恻然可谓无人心矣。
续𢅸(一作《老铁梅花梦》)二十首(并序。录八。) 其八 走马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八部
胡女(一作㚢)牵来狞叱拨,轻身飞上电一抹。
半兜玉镫裹湘裙,不许(一作使)春泥污罗袜。
注:铁崖艳体,擅场一时。王国器《踏莎行》八阕,皆有铁崖评语,故并载章编《复古诗》集中。《续𢅸》二十首,尚有学琴、演歌、上头、出浴、相见、相思、的信、私会、成配、洗儿、秋千、钓鱼诸题。其浴、思、信、配等作,多用昔人成语,兹不具载。《西湖游览志》称铁崖雅好声妓,名彻都下,晚居松江,有侍儿四:竹枝、柳枝、桃花、杏花,皆善歌舞。酒酣耳热,命歌《白雪》之曲,自倚凤琶和之。一日访瞿士衡,饮次,脱妓鞋置杯行酒,名曰鞋杯。谓其侄孙宗吉咏之,宗吉作《沁园春》一阕以呈,铁崖大喜,即命侍儿歌以侑觞,当时传为佳话。尝过玉山草堂题云:「无奈道人狂太甚,时携红袖写乌丝。」其风流韵致,要非方幅之士所能及也。
大明铙歌鼓吹曲十三篇 其十三 其十三 喻西蜀(伪夏明珍负地险久据四川天子息兵之次未忍加诛先谕之以辞为喻西蜀第十三)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陇云寒,陇水乾,天使晨入荆门关。
右扼僰,左控秦,巴蜀限峨岷。
伪夏昆,强项不来宾。
元戎阐皇威,民何罪,肝脑糜。
一札西去如星驰。
彼元之微,弃身独夫。
剪与我绝,忍及尔孤。
告冉厖,束斯榆。
檄邛笮,上版图。
剟包蒲,受正朔。
玉垒峨嵋我城郭,沱潜三巴我堑壑。
誓蚕丛,铭剑阁。
注:会稽杨公廉夫登高科四十馀年以文鸣当时方四海有兵事高居松江山中一日聘至金陵论定礼乐乃成铙歌鼓吹曲称颂武功昔柳柳州谪官荒徼以有是作方之于公目睹行师之次第而论撰于著作之庭者大不侔矣临川危素敬书
读俞建德诗稿 元末明初 · 王逢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梧溪集卷四
白苧纷吴语,芳兰歇楚声。
斯文天未丧,诸老气犹生。
烟火孤村僻,江山故国横。
谁甘草同腐,杯酒污脩名。
按:公镇名伯贞字崇德人登乡贡进士第累迁建德路建德县尹卒其所遗诗稿凡百馀篇予尽读之得文学行义尤著者八人其一曰䃺峰曾(一作曹)先生江西人负硕学当宋末屏居讲授士多归之有春秋凡例大学演正藏于家其二曰顾辰伯嘉禾人为国子生时淮荆多虞阃府檄屡辟卒隐德终其三曰忠惠蔡公襄六世孙伯可师刘(一有后字)袭父荫官为郎既归附即不仕其四曰礼部尚书卫公上达五世孙谦号山斋松江人明易元初忠武王版授温州路治中亦坚辞其五曰徐成仲善诗建德巨族昆弟九人同井爨岁饥辄捐廪赈之邻火延燎若干户伐山木代缮完以居朝廷榜其门曰义门其六曰张彬之茅山人素泊于利一毫不竞里有兵难冒锋刃救止焉其七曰杨州蔡应祥事二亲尽礼二亲殁刻木肖像祀益谨其八曰歙女张适同郡汪三桂甫五旬而汪蚤世张誓守节孝奉舅姑嗣同姓子逢辰为后诏表其闾于乎采诗观风之政并废久矣而职太史者又多缺遗教弗复兴俗益大坏间有才德节义或见于野史又不必传将来卒同澌灭草腐于乎天高地远(一作还)瞻望无及变迁离索吾谁与归也按先生黍离之感慷慨激昂往往见诸篇什而于忠孝节烈大致尤三致意焉读此序至末幅吾尤竦然起敬
题松江府学训导胡师善遗迹后(有后序) 元末明初 · 王逢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梧溪集卷二
春回泽国草青青,不见斯人旧典型。
守庙义同全赵璧,禦灾心似哭秦庭。
蜗行藓壁留题字,燕入芸帷罢讲经。
百世祀从先哲后,可能无憾久沈冥。
按:师善名存道越人通春秋礼游吴二十年无知之者晚益奇顿意晏如也至正乙未冬佥宪赵承禧廉问松江知其贤命知府崔思诚延之于学善曰吾不得用于世亦庶几以淑诸人明年春二月叛将熸城善亲冒烟焰吁天呼地愿捐生卫庙学俄大风返火未几参政杨完者调苗丁来守堕掠尤甚善语同舍林以庄宋处元曰诸侯死社稷吾儒视学校毁于兵可乎既矢石声迫近善出与苗言学校不可毁于是遇害明年逢避地海上谒先圣庙见善志救火于庑壁得临死事实于进士潘元庆洎见予友孙作而又闻尝谓作曰城池多艰君有亲可亟去吾以死捍庙学庙学不存士日不竞因感泣而别于乎善之死盖不待决于仓卒患难之间或者乃弗是之过矣夫朱泚之乱何蕃一叱叛者遂为传宗今苗阚庙学士于其时如礼所谓朝不坐燕不与洁身引去固无可罪若胡先生不从然其死其志盖可哀也逢以其生既不偶死复泯泯乃为赋诗且论列于左
奉题招讨使台州石安抚雁荡能仁寺遗诗后(诗附) 元末明初 · 王逢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梧溪集卷四
岚雾开明雁荡山,元戎旌羽建禅关。
五花吐笔天龙拥,三箭收功士马閒。
儿戴旧恩馀噍类,孙全遗体几忧患。
一春风雨相将晚,醉觉眉间喜色还。
附:我行天下山水半侧身西望长嗟叹山到蜀川方绝奇世殊久被微官绊万里提兵雁荡来高牙一展岚雾开松风吹骑联镳入高日下照翻经台老僧振锡去何所香篝寂寂佛无语山鸣谷应应者谁似有秦民宅幽阻姑休尔旅枕尔鋋云深不得惊龙眠水帘一𣲖泻琤玉岁与清气中洄沿二三溪碓长林下人力罢舂天所借草香花净太古春虎啸猿吟明月夜幽寻静胜登嵯峨鸾旗柱笔光影摩诗成写破峭壁翠稽首岩前诺巨那/公讳国英号月涧宿州灵壁县人金季时居材官下僚元初用文武才仕至福建宣慰曾孙宣武将军松江万户琼尝乘遽道经寺得诗于老僧云僧且言公初入台秋毫无犯士民豫附既移镇有告叛者大将欲狝薙之公请再行叛者更生焉琼复弃戎行获归陇畎今年春偕倩曹生撝访予风雨下出卷诵之殆见公存心仁律下严悠然雅歌而神采炳如也祖作孙述孝念其可泯乎乃并序而归之
白塔行(有后引) 元末明初 · 王逢
五言绝句 押寘韵 出处:梧溪集卷四
塔成始刺天,塔坏渐平地。
一曲冬青花,江山肃秋思。
按:冬青花不堪折南风吹凉积香雪摇摇华盖万年枝上有凤巢下龙穴羊儿年犬儿月霹雳一声天地裂右雷门唐珏玉潜先生感雷震白塔而作也始宋诸陵被总统杨琏真伽迁置故内镇以白塔先生尝与尚书省架阁林景熙躬拾不尽遗骨别葬山中植冬青为识既先生遇寒食则密祭之一夕梦黄袍者数人率一婴儿状玉雪指示曰以此报掩埋之德先生后得子因名珙今字温如豪于诗至正己亥予游钱唐会平章张士信坏塔甃城(人知恨杨琏真伽不知恨士信杨犹造塔张乃忍坏塔耶)且闻松江僧庆讲主道宣传诵是诗宣幼从珙学有请乃为赋白塔行并系前后事归之宣云先生极惋惜张楚公而不讳其弟之恶尤见公道
白燕 元末明初 · 袁凯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十三、海叟集卷三
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见应稀。
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
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
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
杨仪《骊珠杂录》:常熟时大本赋《白燕》诗云:「春社年年带雪归,海棠庭院月争辉。珠帘十二中间卷,玉剪一双高下飞。天下公侯誇紫颔,国中俦侣尚乌衣。江湖多少闲鸥鹭,宜与同盟伴钓矶。」录旦杨铁崖。铁崖亟称「珠帘」「玉剪」之句。袁景文在坐,曰:「诗虽佳,未尽体物之妙。」廉夫不以为然。景文归作诗,翌日呈之,铁崖击节叹赏,连书数纸,尽散坐客,一时呼为袁白燕,以此得名。
《静志居诗话》:海叟居松江府治东门外。崇帧末,单麻城恂即其址构白燕庵。李舍人待问书联于柱云:「春风燕子依然入,东海鳗鱼不可寻。」相传孝陵有言:「东海走却大鳗鱼,何处寻得?」为海叟而发也。
王士禛《渔洋诗话》:松江有白燕庵,海叟故居也。康熙丙戌,门人周策铭写其遗集相寄,馀感而题之云:「鼎足高杨尔不惭,百年遗迹改名蓝。乌衣王谢俱零落,七字风流白燕庵。
《静志居诗话》:海叟居松江府治东门外。崇帧末,单麻城恂即其址构白燕庵。李舍人待问书联于柱云:「春风燕子依然入,东海鳗鱼不可寻。」相传孝陵有言:「东海走却大鳗鱼,何处寻得?」为海叟而发也。
王士禛《渔洋诗话》:松江有白燕庵,海叟故居也。康熙丙戌,门人周策铭写其遗集相寄,馀感而题之云:「鼎足高杨尔不惭,百年遗迹改名蓝。乌衣王谢俱零落,七字风流白燕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