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封回纥叶护忠义王制 盛唐 · 肃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二
功济艰难。义存邦国。万里绝域。一德同心。求之古今。所未闻也。回纥叶护。特禀英姿。挺生奇略。言必忠信。行表温良。才为万人之敌。位列诸蕃之长。属凶丑乱常。中原未靖。以可汗有兄弟之约。与国家兴父子之军。奋其智谋。讨彼凶逆。一鼓作气。万里摧锋。二旬之閒。两京克定。力拔山岳。精贯风云。蒙犯曾不辞其劳。急难无以踰其分。固可悬之日月。传诸子孙。岂惟裂土之封。誓河之赏而巳矣。夫位之崇者。司空第一。名之大者。封王最高。可司空。仍封忠义王。每载送绢二万匹至朔方军。宜差使受领。
即事(乾元二年,回纥从郭子仪战相州,不利,奔还西京。四月,回纥死,欲以宁国公主殉葬,因无子得归。) 唐 · 杜甫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闻道花门破,和亲事却非。
人怜汉公主,生得渡河归。
秋思抛云髻(一作鬓),腰支胜(一作剩)宝衣。
群凶犹索战,回首意多违。
留花门(甘州东北千馀里,有居延海。又北三百里,有花门山堡。又东北千里,至回纥牙帐。肃宗还西京,叶护辞归,奏曰:“回纥战兵留在沙苑,今归灵夏取马,更为陛下收范阳馀孽。”) 唐 · 杜甫
创作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华县
甘州东北千馀里,有居延海,又北三百里,有花门山堡,又东北千里,至回纥牙帐。肃宗还西京,叶护辞归,奏曰:「回纥战兵留在沙苑,今归灵夏取马,更为陛下收范阳馀孽。」
引用典故:公主嫁乌孙 天骄 指白日
北门(一作北方,一作花门)天骄子,饱肉气勇决。
高秋马肥健,挟矢射汉月。
自古以为患,诗人厌薄伐。
修德使其来,羁縻固不绝。
胡为倾国至,出入暗金阙。
中原有驱除,隐忍用此物。
公主(宁国公主妻回纥可汗)歌黄鹄,君王指白日。
连云屯左辅,百里见积雪。
长戟鸟休飞,哀笳曙(一作晓)幽咽。
田家最恐惧,麦倒桑枝折。
沙苑临清渭,泉香草丰洁。
渡河不用船,千骑常撇烈(一作灭没,一作捩)。
胡尘踰太行,杂种抵京室。
花门既须留,原野转萧瑟。
近闻(永泰元年,郭子仪与回纥约,共击吐蕃。次年二月,吐蕃来朝,诗纪其事。) 唐 · 杜甫
创作地点: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云阳县
近闻犬戎远遁逃,牧马不敢侵临洮。
渭水逶迤白日净,陇山萧瑟秋云高。
崆峒五原亦无事,北庭数有关中使。
似闻赞普(吐蕃称王为赞普,相为大论、小论)更求亲,舅甥和好应难弃(文成、金城二公主,先后降吐蕃)。
册回纥为英武威远可汗文 唐 · 贾至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七
维至德二年岁次丁酉十一月某日。皇帝若曰。夫定祸乱者曰武。建功名者曰义。惟武与义。是谓明德。回纥毗伽可汗。生而英姿。迈越前古。代济威赫。主祀北天。与唐唇齿。奕叶姻好。安禄山窃弄边兵。暴乱函夏。诱胁戎卒。毒蠹黎人。而可汗感激。义动天地。爰命叶护。统率锐帅。叶赞官军。驱除凶逆。或掎其足。或角其首。一旬之内。雍洛扫清。振古以来。义莫斯大。朕是用式遵典礼。封崇徽号。敬册可汗为英武威远可汗。每载赏绢五万匹。于戏。阴阳和而天地泰。四时和而万物阜。北土不靖。有唐封而固之。中原多故。可汗义而赴之。惠好和洽。与日月永。子孙百代。克享鸿休。钦哉。其无替朕命。
册和回纥公主文 唐 · 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九
维大历二年岁次丁未五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皇帝若曰。帝乙归妹。表于易象。鲁侯筑馆。列在春秋。咨尔第某妹。云汉之姿。联华宸极。河洲之德。著美公宫。整玉笄于锦车。题银榜于毳幕。善修嫔则。载叶蕃情。实资辅佐之功。广我怀柔之道。乌孙下嫁。巳申饰配之仪。红绶增荣。爰宠疏封之命。是用册曰某公主。敬承徽礼。可不慎欤。
请诛回纥表 唐 · 张光晟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五
回纥本人非多。比助其彊者偫胡耳。今闻其国方乱。顿莫贺新立未得众。移地健有孽子。及宰相梅录。各将数千人。方相图未服。且兵非利不往。人非财不聚。虏无财利。一乱不可定。夫抚弱攻昧。取乱侮亡者。圣人之道。陛下不以此时乘之。而复归其人。奉其弊。此真所谓借寇兵而资盗粮者也。请尽杀之。
与回纥可汗书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四
皇帝敬问可汗弟。两国和好。积有岁年。申之以昏姻。约之以兄弟。诚信至重。情义至深。顷因贼臣背恩。构成嫌衅。天不长恶。寻已诛夷。使我兄弟。恩好如旧。周皓及踏本啜黑达干等至。得弟来书。省览久之。良以为慰。弟天资雄杰。智识通明。亲仁善邻。敦信明义。罢战争之患。宏礼让之风。保合太和。用宁区宇。惟兹盛美。何以加焉。朕之素怀。与弟叶契。为君之道。本务爱人。同日月之照临。体天地之覆育。其于广被。彼此何殊。况累代以来。继敦姻戚。与弟俱承先业。所宜遵奉令图。自兹以还。情契弥固。垂之百代。永远无穷。缅想至诚。当同此意。所附踏本啜奏。请降公主。姻不失旧。颇叶通规。待弟表到。即依所请。宣示百寮。择日发遣。缘诸军兵马。收京破贼。频立功勋。赏给数多。府藏虚竭。其马价物。且付十二万匹。至来年三月。更发遣一般。馀并续续支付。弟宜悉也。安西北庭使人入奏。并却归本道。至彼宜差人送过。令其速达。弟所寄马并到。深愧厚意。
江上送别(一作怨回纥 二) 唐 · 皇甫松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祖席驻征棹,开帆候信潮。
隔筵桃叶泣,吹管杏花飘。
船去鸥飞阁,人归尘(一作鹿)上桥。
别离惆怅泪,江路湿红蕉。
怨回纥歌(一作怨回纥 一) 唐 · 皇甫松
押歌韵
白首南朝女,愁听异域歌。
收兵颉利国,饮马胡芦河。
毳布腥膻久,穹庐岁月多。
雕巢城上宿,吹笛泪滂沱。
入回纥使下军将官吏夏侯仕戡等四十人授卿监宾客咨议卫佐同制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某官夏侯仕戡等。前命郑欢之入回纥也。尔等参护使车。用祗王命。悉心尽力。有恪恭跋涉之勤焉。宜以省寺军卫之班。宫坊府邸之用。举为宾典。分以宠之。辨等旌劳。于是乎在。可依前件。
送于中丞使回纥册立 中唐 · 贾岛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天骄
君立天骄发使车,册文字字著金书。
渐通(一作过)青冢乡山尽,欲达皇情译语初。
调角寒城边色动,下霜秋碛雁行疏。
旌旗来往几多日,应向途中见岁除。
回纥卖马价钱报商税院诏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五、《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七之三五(第三册第二九五四页)
回纥卖马价钱,依旧令铺户将券照证,批凿所卖价钱报商税院,不得通同谩税,违者委本院觉察捉搦,许牙人告论勘罪。若偷税物,只于铺户处设官;若有市物,亦铺户一面认税引券外物色,铺户具数赴院纳税,出印纳付蕃部收执。其进卖鞍马请到券钱例物,礼宾院即时具免税状报,仍令本院取问有无券外物钱名件报商税院。
甘州外甥回纥汗王伊噜格勒可特进怀宁顺化汗王制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五、《文庄集》卷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敕:王者孝治万方,盖重展亲之典;恩加群后,务昭崇德之规。矧在吾甥,久绥远略。特举褒优之命,用伸眷倚之怀。具官某茂烈传家,英威服众。智虑深邃,详练于武经;志行直方,克敦于臣节。而自抚临西夏,屏翰中原,允彰保塞之勋,特茂勤王之业。仍远修于职贡,是愈见于忠诚。实简朕心,特隆朝奖。进褒功之懿号,兼驭贵之殊荣。夐越等威,用旌忠毅。噫,山河誓宠,朕务在于推恩;金石盟心,尔无忘于报国。终始一志,以保令名。可。
至回纥城暇日出诗一篇 金末元初 · 丘处机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二月经行十月终,西临回纥大城墉。
塔高不见十三级(以砖刻镂玲珑,外无层级,内可通行。),山厚已过千万重。
秋日在郊犹放象,夏云无雨不从龙。
嘉蔬麦饭蒲萄酒,饱食安眠养素慵。
长春真人西游记:过大河,至邪米思干大城之北。太师移剌国公及蒙古、回纥首载酒郊迎,大设帷幄,因驻车焉。宣师刘公以路梗留师,从之。太师遂月奉米面盐油果菜等物。公见师饮少,请以蒲萄百斤作新酿。师曰:「何必酒邪?但如其数得之待宾客足矣。」其蒲萄经冬不坏。又见孔雀、大象,皆东南数千里印度国物。师因暇日出诗一首云云。
回纥纪事 金末元初 · 丘处机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回纥丘墟万里疆,河中城大最为强。
满城铜器如金器,一市戎装似道装。
剪镞黄金为货赂,裁缝白氎作衣裳。
灵瓜素椹非凡物,赤县何人搆得尝。
河中春游有感五首(诗题 其下渐西本小字夹注云「案:和邱长春道士。」据年谱,作于公元一二二二年。用丘处机诗至回纥邪米思干大城韵。) 其一 金末元初 · 耶律楚材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西胡(寻斯干有西戎梭里檀故宫在焉。)搆室未全终,又见颓垣绕故墉。
绿苑连延花万树,碧堤回曲水千重。
不图舌鼓谈非马,甘分躬耕学卧龙。
粝食粗衣聊自足,登高舒啸乐吾慵(吾慵 其下渐西本小字夹注云「文田案西游记云:师住算滩氏新宫,暇日出诗一篇云:二月经行十月终,西临回纥大城墉。塔高不见十三级,山厚已过千万重。秋日在郊犹放象,夏云无雨不从龙。嘉蔬麦饭葡萄酒,饱食安眠养素慵。此五首皆和丘处机元韵也。□案算滩乃痕都中印度君号。」)。
河中春游有感五首(诗题 其下渐西本小字夹注云「案:和邱长春道士。」据年谱,作于公元一二二二年。用丘处机诗至回纥邪米思干大城韵。) 其二 金末元初 · 耶律楚材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异域河中春欲终,园林深密锁颓墉。
东山雨过空青叠,西苑花残乱翠重。
杷榄碧枝初着子,葡萄绿架已缠龙。
等閒春晚芳菲歇,叶底翩翩困蝶慵。
河中春游有感五首(诗题 其下渐西本小字夹注云「案:和邱长春道士。」据年谱,作于公元一二二二年。用丘处机诗至回纥邪米思干大城韵。) 其三 金末元初 · 耶律楚材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坎止流行以待终,幽人射隼上高墉。
穷通世路元多事,艰险机关有几重。
百尺苍枝藏病鹤,三冬蛰窟闭潜龙。
琴书便结忘言友,治圃耘蔬自养慵。
河中春游有感五首(诗题 其下渐西本小字夹注云「案:和邱长春道士。」据年谱,作于公元一二二二年。用丘处机诗至回纥邪米思干大城韵。) 其四 金末元初 · 耶律楚材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西域渠魁运已终,天兵所指破金墉。
崇朝驲骑驰千里,一夜捷书奏九重。
鞭策不须施犬马,庙堂良算足夔龙。
北窗高卧薰风里,尽任他人笑我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