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工部员外郎赵务支蒲陕布供渔阳军幽易绢入京百姓诉不便务款布是粗物将以供军绢是细物宜贮官库工部一条)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二
赵务鸣鹤登朝。含鸡伏奏。
转箸之敏。未见称奇。
聚米之能。无闻播美。
张苍之善算国用。讵肯留情。
冯勤之巧计军储。曾何介意。
回长作短。赵达之精心。
变近成遥。殊顾潭之屈指。
蒲陕之布。却入渔阳
幽易之缣。反归关陇。
同北辕之适越。类东走之望秦。
人之情乎。繄独无也。
细绢称以纳库。粗布贮以充军。
非直运者苦劳。抑亦兵家贾怨。
宜从削黜。以肃愚顽。
沧瀛等州申称神龙元年百姓遭水奉旨贷半租供渔阳军许折明年又遭涝免无租可折至三年百姓诉州以去年合折不许百姓不伏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二
沧瀛等州。频遭水涝。
泥牛转盛。滂沛成河
石燕争飞。霖霪变浦。
当时奉旨。令贷半租。
此日蠲科。仍闻款诉。
准旨有明年之语。据条无三年之文。
以此狐疑。莫能龟决。
明年复涝。乃是折空。
后岁总徵。元无折处。
菖蒲去蚤虱。而蚰蜓竟来。
矾石止龋痛。而牙根遽折。
所益全少。所损愈多。
徵一丁之半租。招百姓之深怨。
是则国家之信。不及于豚鱼。
王者之仁。不流于行苇。
得原失信。文公之所不为。
献鼎弃言。展季由其未许。
有家有国。乍可去食而去兵。
大车小车。不可无輗而无軏。
譬如洞庭之屿。彭蠡之湖。
添只雁不为之多。去双凫不为之少。
货藏天下。何必前徵而后徵。
物寄人间。终是楚弓楚得
元贷未折。许折还徵。
涣汗发而却收。丝纶抽而复返。
四方取则。百姓何凭。
政在养民。理从矜折。
张丞相登荆城楼因寄蓟州(一作苏台张使君浪泊戍主刘家 盛唐 · 孟浩然
五言排律 押寒韵
蓟门天北畔,铜柱日南端。
出守声弥远,投荒法未宽。
侧身聊倚望,携手莫同欢。
白璧无瑕玷,青松有岁寒。
府中丞相,江上使君滩
兴尽回舟去,方知行(一作兹)路难。
唐故幽州都督河北节度使燕国文贞张公遗爱颂 盛唐 · 孙逖
四言诗 押麌韵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二
有唐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丞太师燕国文贞公讳说字道济。张氏。圣文神武皇帝佐命之臣也。开元六祀。宅于幽朔。及公既殁。御撰丰碑。以为用公于是邦。当革弊之举。讯彼故老。徵于前事。有以见圣人之情见于辞矣。夫渤碣之北。有山戎焉。乍臣乍骄。或息或纵。镇之以大府。府有都督。威之以大军。军有节度。二者之任。万邦之屏。弥缝其阙。必有宗臣。曩者天册之初王尚书不反命。则我天后纳言狄公领之。先天之际。孙将军不振旅。则我睿宗太尉宋公为之。洎陉口之役。嶭公小衄。后数稔。伤痍未平。易置诸将。少有称者。则我皇帝注意于文贞公。社稷之固。生民之杰。伊昔徇节。未尝顾身。面折二竖。辩邪正于君侧。首谋四凶。决安危于天下。勇于义。力于忠。虽有。不能夺已。自受命处此。声振殊俗。终公之代。不敢近边。圣人金城。其在是矣。先是公之未至也。军实耗斁。边储匮少。帑藏乏中人之产。革车无百驷之偫。将欲丰之。不其难也。公问以谣俗。因而化之。命卝人采铜于黄山。使兴鼓铸之利。命杼人斩木于燕岳。使通林麓之财。命圉人市骏于两蕃。使颁质马之政。命廪人搜于塞下。使循平籴之法。物有其官。官赡其事。如川之至。以莫不增。一年而财用肃给。二年而蓄聚饶羡。军声武备。百倍于往时矣。犹以为不一劳者不久逸。不暂费者不永宁。既庶且富。人可用也。于是堑山泽。起亭障。塞鸡鸣之阨。守阜陵之冲。遮大夏之路。距卢龙之口。延袤千里。横绝一方。以顺天地之心。且为华夷之限。命下之日。修塞之后。人到于今赖焉。夫戎狄远却。暴禁矣。货食滋至。财丰矣。封守以固。人安矣。师徒不劳。兵戢矣。武有七德。我其四焉。坐致必胜之道。以销未形之患。是公之深计远虑所致也。初公之大用。实以词宗。虽亟持国钧。而未执兵柄。及台揆中废。荆衡外牧。上将复内用。因以为将。惟幽都克慎厥始。惟大原克和厥中。惟朔方克成厥终。三驾而时靡有争。繇是复践中枢之任矣。文武为宪。斯之谓欤。乔岳告成。遂登仲虺之相。金华念旧。仍遵尚父之师。高朗令终。固其宜也。昔周有张仲。是称孝友。汉有留侯。见推筹画。太守飞声于朔野。司空迈绩于西晋。及公之贵。世德其昌。光于祖考。则庆州都督刑部尚书追孝于前烈。友于兄弟。则国子祭酒怀州刺史致美于当代。施于祚允。则兵部侍郎驸马都尉缵戎于后叶。人臣尊宠。举集其门。岂伊朱轮之盛。方继缁衣之好。辩其谱系。范阳之大族也。叙其封略。燕国之名都也。徵其政理。幽州之良牧也。美数多矣。斯人之德。与夫班伯之荣故郡。买臣之惊守邸。盖不侔矣。蓟县父老某乙等。感之所致。久而益思。远诉不才。追书盛德。徽音已隔。空悲梁木之歌。碑颂独存。应堕岘山之泪。仍系辞曰。
圣出贤睹,为师为辅
大国宗文,殊方畏武。
帝谓幽朔,人思镇抚
受命再瞻,聿来兹土。
谋猷既壮,阙漏咸补。
守固邦宁,财丰人聚。
四牡既驾,三边无侮。
又何与之,元衮及黼。
范阳宗邑,燕垂守宇。
德被塞翁,恩深召父。
琢彼遗爱,传于终古。
贞石不骞,蓟邱之下。
渔阳762年 唐 · 杜甫
 创作地点: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
引用典故:系书 渔阳突骑
渔阳突骑犹精锐,赫赫雍王(一作前)节制。
猛将飘然恐后时,本朝不入非高计。
禄山北筑雄武城,旧防败走归其营。
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宝应元年九月鲁王适改封雍王,为天下兵马元帅,统河东、朔方及诸道行营回纥等兵十馀万,讨史朝义,会兵于陕州。甫在梓闻王授钺,作此诗以讽河北诸将。飘然而来,犹恐后时,乃拥兵不朝,岂高计乎?末又举禄山往事以戒之)
对燕弓矢舞判燕国子以弓矢舞乐师巡列将挞之曰视瞭诏来瞽皋) 唐 · 解贲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
国有大会。式敷燕礼。
大乐允釐。万舞斯列。
或陈干戚。或执羽旄。
与天地而同和。在神人以咸若。
惟彼国子。师于胶庠。
将谐搏拊之节。遂列弓矢之制。
实遵古典。岂紊彝章。
乐师所巡。奚妄加挞。
祭用蕤姑。徵羽乃遗其一声。
飨以空桑。孤竹或全于九变。
春秋兴废。盖宗伯之常礼。
尊卑抑扬。实伶官之本职。
何懵大体。忽寘深尤。
审乐不愆。子焉斯得。
惟刑是恤。师也则忘。
视瞭称过于师旷。知音曷同于季札
滥罚之咎。明以刑书
唐故范阳郡仓曹参军京兆韦公墓志铭766年5月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永泰二年五月七日
有唐故衢州刺史鲁县京兆韦璆第三子范阳郡仓曹参军讳元诚葬于少陵原先茔。
夫人范阳卢氏祔焉。
从周礼也。
公少时为坊州参军
襄州司法
试守枣阳县
真授蒙城
凡五迁至范阳仓曹
安禄山范阳叛。
劫胁元元。
以杀整众。
士之因官因居而困窘颠踬堕围中者数千计。
凶威所及。
不死则污。
掾吏也。
在伪署伍中。
溷迹佯狂。
冀以病免。
盗憎之。
乃加害焉。
春秋若干。
夫阳九厄会。
天地鞠凶。
燎火炎冈。
玉石何诉。
是岁天宝十五年也。
呜呼。
人皆筮仕。
必以廉平公干于州里。
人谁无死。
死则名不辱。
志不夺。
不咽盗哺以易其生。
生且不苟。
其事亲事君之礼。
不待史氏而自明矣。
在官必闻。
则居家正身。
与朋友临财之节可知矣。
有子曰彤。
龙钟崎岖于险阻之中。
十年不克返葬。
哀有何极。
岁在乙已某月。
始跋涉太行恒山之路。
以公之丧至自某郡。
公季吏部郎中元曾既得吉卜。
痛天伦之欢莫之追也。
愿以兄之忠于君恪于官友于家之德之美。
以播后嗣。
庶几陵岸迁而德音不磨。
谬以及为习于礼者。
故使之为志。
其词云。
天地横隤。
二象霾兮。
枭獍择肉。
鸑鷟惧兮。
明夷于飞。
罹其故兮。
美玉宁折。
质不污兮。
子子孙孙。
馀裕兮。
范阳郡悯忠寺御史大夫史思明奉为大唐光天大圣文武孝感皇帝敬无垢净光宝塔颂 唐 · 张不矜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三
惟唐绍统兮岁作噩。天宅幽都镇戎索。
彼命启与禅虞。继凤举而龙跃。
驭阊阖而朝南面。服日月而升宝殿。
在璿衡以正乾坤。握金镜兮临宇县。
东宅四水。西都八川。
天应景福。亿万斯年。
神祗肸蚃而丕祐。风化洋溢而昭宣
凝心姑射。既迈黄轩之理。
端思真境。高抚洪崖之肩。
迥出三界。超居四禅。
御史大夫忠而孝。哲而贤。
裨我唐祚。崇斯福田。
昔在棘城。结愿已修于宝塔。
属兹版荡。除恶务尽于幽燕。
开拓郡县。驰突戈鋋。
威力。扫逆清边。
树兹幢相。游刃忘筌。
割净赀以檀舍。施珍俸于慈缘。
爰居爰处。载询载度。
薙金界于祇园。择伽蓝之胜托。
郢匠。稽朴斲。
具钩绳。备丹雘。
才生明而畚锸攸萃。月贞朔而陶瓬斯作。
暨峻砌而崛起堂皇。聚桢干而上干寥廓。
尔其庀徒有节。力工惟时。
隐金椎以雷动。走瓴甋以星驰。
椓之登登。斗栱磊硌以扶卫。
筑之阁阁。甃甓和罗而缉熙。
密石以疏趾。齐玉珰以镇陲。
班间布白。九隅八维。
风伯雨师。扣灵坛而请命。
雷公电女。拥仙座以忘疲。
熠如聚雁。赫若奔螭。
岌嶪天假。髣髴神资。
千龛栉比以攒构。万塔凌兢而护持。
观其扪重扃。披藻井。
鸿蒙异状。咄咤灵影。
霞駮云蔚。阳舒阴静。
游三界而须臾。视一劫而俄顷。
示大方便。开大法境。
闻偈而刀轮折锋。承风而火阱收猛。
嶷若蜃楼之孤秀。皎类扶桑之回映。
莲花吐日。攒太华之三峰。
香炉抱云。矗庐岩之一顶。
若乃八部经行。万方委辂。
离火宅。启筏喻。
鱼贯争上。雁行齐赴。
隮穹崇。陟回互。
嗜真如者拾级聚武而跼行。慕释猷者阽虚悉倅而徐步。
攀棼橑以失视。援井干以增惧。
龙象翕赫。扶欂栌而蓄威。
鬼神睢盱。扪赪壁以含怒。
将以经启万祀。永代作固。
置咒于梵刹之中。释网于毗耶之路。
启招提之胜果。祛樊笼之缁蠹。
行善者技痒而争趍。为恶者震慄而忧怖。
逗塔影者洽背而魂竦。闻铃音者叩头而心注。
是用敬我天威。保我唐祚。
彼幢相之徼福。无疆之率裕也。
客有扣虚幕府。忝掾神州。
愧三语之默对。归八解之禅流。
岿然宝塔。永赞鸿猷。
护鹅珠以守戒。持鸽珍以精修。
刻字金版。垂芳朔幽。
云行雨施。自公乃侯。
永锡难老。厥德允修。
恭察视之严命。敢不拜扬王休。
燕国相公挽歌二首 其一 唐 · 李嘉祐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引用典故:留侯 文若
文若为全德,留侯是重名。
论公(一作功)长不宰,因病得无生。
大梦依禅定,高坟共(一作仰)化城
自应怜寂灭,人世但伤情。
燕国相公挽歌二首 其二 唐 · 李嘉祐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引用典故:折槛
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槛时。
蜀侯(一作臣)供庙略,汉主缺台司
车马行仍止,笳箫咽又悲。
今年杜陵(一作,殄瘁百花迟。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中唐 · 刘长卿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渔阳795年 中唐 · 张籍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北京市
塞深沙草白,都护领燕兵。
放火烧奚帐,分旗筑汉城
下营看岭势,寻雪觉人行。
更向桑乾北,擒生问碛名。
蓟州耆旧语(题拟) 唐 · 佚名
 押庚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燕山石鼓,鸣则有兵(《太平寰宇记》卷七十。)
渔阳将军 唐末 · 张为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霜髭拥颔对穷秋,著白貂裘独上楼。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太宗渔阳 后周至宋初 · 李昉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玉壶清话》卷一
臣闻古哲王之制,国方五千里,务安诸夏,不事要荒。
岂威德不能加乎?
盖不欲以四夷劳中国。
陛下岂不闻秦戍五岭,汉事三边,道殣相枕,户籍消减,一人失道,亿兆惟毒!
然而开远夷,通绝域,必因魁杰之主,济以好事之臣。
所以张骞凿空,班超投笔,或以重宝结之,或以彊兵慑之,投躯于万死之地,快志于一朝之愤。
炀帝规模广远,欲吞秦、汉,自劳万乘,亲出玉关,关右流沙骚然,民不聊生。
观陛下又欲事炀帝、秦汉之事。
七言和王微之渔阳 北宋 · 沈遘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 地理类
燕山自是汉家地,北望分明掌股间。
休作画图张屋壁,空令壮士老朱颜。
平燕河北河东路燕山府涿易檀顺景蓟州云中府武应朔蔚奉圣归化儒妫等州曲赦宣和五年四月二十七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五、《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六、《宋大诏令集》卷二一九
门下:制军诘禁,昭帝王之极功;
发政施仁,体天地之大德。
朕祗膺骏命,嗣守鸿图。
聿臻熙洽之期,克保盈成之业。
皇天全付所覆,可忘疆理之脩?
先王启佑后人,宜笃经营之念。
万邦作乂,四裔咸宾。
惟羯胡之旧邻,侵中华之名壤。
虽北谓八狄,同蛮陌之外区;
而燕曰幽州,与青徐为王土。
割赂自五季始,盗据垂二百年。
艺祖之肇基,洎裕陵之复古,圣哲垂虑,谟训具昭。
肆予纂承,敢事怠忽!
澶渊结誓之后,守其信书;
河朔息战以来,重其兵举。
人心久郁,神作有开。
相彼虏酋,虐用夷种。
赋敛暴刻,众怀离散之思;
刑罚峻深,人抱怨咨之戚。
内亲争叛,强敌肆侵。
遗穹帐以逋逃,轻前盟而背覆。
五都溃决,诸姓骇惊。
用遄将相之行,往护封圻之宇。
殆天所授,其众自归。
箪食壶浆,迎王师而来保;
旱霓时雨,慰民望以咸苏。
靡勤锐旅之攻,尽复连城之聚。
一方黎献,初还礼义之乡;
千里山河,重载版图之籍。
言念征徒暴露之久,转饷调发之劳,并及新民,曲覃庆宥。
可曲赦(云云。)于戏!
师直为壮,既昭无敌之功;
道化久成,斯致丕平之利。
咨尔有众,体予至怀。
渔阳道中 金 · 赵秉文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盘山曾借上方眠,落月苍苍响石泉。
夜半峰头听鸣鹿,半崖松子落阶前。
渔阳赵光祖二诗 其一 金末元初 · 耶律楚材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岩廊深责忝疑丞,位重材轻负宠荣。
猾虏七擒输葛亮,奇谋六出愧陈平
未行礼乐常如歉,欲挂衣冠似不情。
何日对君言我志,夜阑秉烛笑谈倾。
渔阳赵光祖二诗 其二 金末元初 · 耶律楚材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生民垂欲陟春台,南斗妖氛绝点埃。
典礼已随前代废,遗音犹怨后庭哀。
十年叹我垂垂老,万里怜君得得来。
此语纵无多忌讳,缄题未可对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