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呼和浩特街头夜饮 当代 · 陈仁德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边城史迹自堪誇,犹有残墙半委沙。
孤月苍茫生塞外,一鞭寂寞指天涯。
明妃泪落西江冷,商女歌残北斗斜。
夜市烤羊灯影黯,且凭杯酒说胡笳。
呼和浩特二○○六年 当代 · 伯昏子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苍原牧骑去翩然,白骨几朝堆九边。
濯濯青山屏北漠,扬扬黑水下中天。
古祠雨细功碑畔,残巷灰寒战垒前。
敕勒川歌声已息,停车颙望尽官田。
八声甘州 榆林镇吊诸忠烈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押词韵第十一部
大黄河、万里卷沙来,沙高与城平
教红城明月,白城积雪,两不分明。
恨绝当年搜套,大举事无成。
长把秦时塞,付与笳声。

最好榆林雄镇,似骆驼横卧,人马皆惊。
更家家飞将,生长有威名。
为黄巾、全膏原野,与玉颜、三万血花腥。
忠魂在,颐君为厉,莫逐流萤榆林镇,流寇号为骆驼城,马见而畏。)
金河乾隆乙亥 清 · 弘历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五十七
金河之水高玉河,灌输町圳蓄流波。
其初一渠可步踱,岁久淤塞滋芦莪。
疏泉因为广其壑,益开稻畦千亩多。
金河宽乃足行舸,溯洄乘便延缘过。
鳞塍蔚左昆明右,万寿山屏叠翠螺。
玉泉其遥云莅止,江南之景誇则那。
宁为斯乎一图展,祝振古兮万箱罗。
受降 西汉 · 谷永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六
汉兴匈奴数为边害,故设金爵之赏以待降者。
单于诎体称臣,列为北藩,遣使朝贺,无有二心,汉家接之,宜异于往时。
今既享单于聘贡之质,而更受其逋逃之臣,是贪一夫之得而失一国之心,拥有罪之臣,而绝慕义之君也。
假令单于初立,欲委身中国,未知利害,私使伊邪莫演诈降以卜吉凶,受之亏德沮善,令单于自疏,不亲边吏;
或者设为反间,欲因而生隙,受之适合其策,使得归曲而直责。
此诚边竟安危之原,师旅动静之首,不可不详也。
不如勿受,以昭日月之信,抑诈谖之谋,怀附亲之心,便(《汉书·匈奴传》下:河平元年,右皋林王伊邪莫演言欲降,下公卿议。议者或言宜如故事,受其降。光禄大夫谷永议郎杜钦以为云云,对奏,天子从之。)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754年 唐 · 岑参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
引用典故:斩楼兰 定远侯 喜鹊捧金印 霍嫖姚
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
大夫匈奴,前月西出师。
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
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
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
却笑霍嫖姚,区区徒尔为。
西郊候中军,平沙悬落晖。
驿马从西来,双节夹路驰。
喜鹊捧金印,蛟龙盘画旗。
如公未四十,富贵能及时。
直上青云,傍看疾若飞。
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
天子日殊宠,朝廷方见推。
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
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
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
夜上受降城闻笛(一作戎昱诗) 中唐 · 李益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入夜思归(一作归思)切,笛声清更哀。
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
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
平明独惆怅,落(一作飞)尽一庭
受降城 中唐 · 李观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五
古之帝天下者。七德震曜。四夷威怀。有汉孝武焉。祖作之。父述之而巳。因其资。皇哉铄乎。犹可以颂其馀。昔孔子云。无忧者其惟文王乎。然孝武亦庶而俦之。始乎高皇勤功。功阶乎天。累圣重光。光烛乎泉。解殷之罗。要民以轻刑。沃秦之焚。以起民于焦原。故国无困民。民无异心。孝武即既安之朝。而得安其安。驭无为之民。而得为其为。游心大中而陋八区。旁目不庭而叱九军。诏大司马曰。王师有征。其礼若何。大司马历级而言。王师无校。谓莫敌也。征乃可服。柔服以德。所谓善政不战。善战不陈。圣人不易之道也。帝曰吁。周之衰。秦之亡。皆不由之。故龟鼎用迁。乃出元宫。登皇车。骛六龙。建九旒。人马骈驷。戎车击辀。非六月之师。异瑶池之游。云挠雷厉。风行川浮。震震耀耀。而入于苦寒之陬。胡有高台。登台而观兵。兵不血锋。筑城而受降。阃绝垠而为墉。径空碛而作防。然后回鸣鸢。饰中权。饮至庙庭。勒功于鼎铭。以遗子孙。以恢纪经。壮乎哉。而难断之。尝闻天子有道。守在四夷。知守者非殚师远征。穷徼成城。害元元之生。黩明明之灵。盖在义以讨。仁以扰。虞舜以之归有苗。姬发以之合孟津。秦乃反之。民共愁辛。孝武何哉。复踵是焉。重难蓄之民。城无用之夷。脱内不勤。而外安足保之。不其危欤。夫四极之裔。日月所薄。获其土不可以丰财。俘其人不可以化迁。而王者必绥之。欲其知所尊而不思乱华。何必征而降之。降而城之。若然者。三方之夷皆可降。而城何独一陲。此所谓反无外伤无私。不可为后王之规。愚学古。敢陈铭云。
天长匪民,苍苍有北。
穷兵之弊,播德之克。
武皇以兵,而不以德。
聚师万甲,悬磬四国。
男悲远征,女泣夜织。
死生其苦,木石其力。
古无降城,顾乃重伤。
城不可转,夷居无常。
前有浊河浊河自流。
后有黑山黑山自高。
堙堑尸委,崩乌号。
居者匪居,劳者荐劳。
我思古人,疾首用搔。
受降城碑铭 中唐 · 吕温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
夏后氏遏洪水。驱龙蛇。能御大菑。以活黔首。周文王城朔方。逐猃狁。能捍大患。以安中区。若非高岸峻防。重门击柝。虽有盛德。曷观成功。然则持璿玑而弛张万象。昊穹之妙用。扼胜势以擒纵八极。王者之宏图。道虽无外。权则有备。变化消息。存乎其人。三受降城。皇唐之胜势者也。昔秦不量力。北筑长城。右扼临洮。左驰碣石。生人尽去。不足乘障。两汉之后。颓为荒邱。退居河浒。历代莫进。矫亡秦之弊则可矣。尽中国之利则未然。唐兴因循。未暇经启。有拂云祠者。在河之北。地形雄坦。控扼枢会。虏伏其下。以窥域中。祷神观兵。然后入寇。甲不及擐。突如其来。鲸一跃而吞舟。虎数步而择肉。塞草落而边氓惧。河冰坚而羽檄走。爰自受命。至于中兴。国无宁岁。景龙二年默啜强暴。渎邻构怨。扫境西伐。汉南空虚。朔方大总管韩国公张仁愿蹑机而谋。请筑三城。夺据其地。跨大河以北向。制胡马之南牧。中宗诏许。横议不挠。于是留及瓜之戌。斩奸命之卒。六旬雷动。三城岳立。以拂云祠为中城。东西相去各四百里。过朝那而北辟。斥堠迭望。几二千所。损费亿计。减兵万人。分形以据。同力而守。东极于海。西穷于天。纳阴山于寸眸。拳大漠于一掌。惊尘飞而烽火耀。孤雁起而刁斗鸣。涉河而南。门用晏闲。韩公犹以为未也。方将建大旆。提金鼓。驰神笇。鞠虎旅。看旄头明灭。与太白进退。小则贡琛赆。受厥角。定保塞一隅之安。大则倒狼居。竭瀚海。空苦塞万里之野。大略方运。元勋不集。天其未使我唐无北顾之忧乎。厥后贤愚迭任。工拙异势。刚者黩武。柔者败律。城隳险固。寇得淩轶。或驱马饮河而去。或控弦劘垒而旋。吾知韩公不暝目于地下矣。今天子诞敷文教。茂育偫生。戢兵和亲。北狄右衽。然而军志有受降如敌。大易有安不忘危。崇墉言言。其可弛柝。亦宜镇以元老。授之庙胜。俾述旧职。而恢遗功。外勤抚绥。内谨经略。使其来不敢仰视。去不敢反顾。永詟猛气。无生祸心。耸威驯恩。禽息荒外。安固万代。术何加焉。敢勒铭城隅。庶儆复隍。而光烈不昧。铭曰。
韩侯受命,志在朔易。
北方之强,制以全策。
亘汉横塞,揭兹雄壁。
如三斗龙,跃出大泽。
并分襟带,各闭风雷。
俯视阴山,仰看昭回。
一夫登陴,万里洞开。
日晏秋尽,纤尘不来。
时维韩侯,方运神妙。
观衅则动,乃诛乃吊。
廓乎穷荒,尽日所照。
天乎未赞,不策清庙。
我圣耀德,罢扃北门。
优而柔之,用息元元。
曷若完守,推亡固存。
于襄于夷,永裕后昆。
受降城使序 中唐 · 沈亚之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五
清河张生。少以善言语应对闻。
长又好六符神略。尝从奇丈夫游至北边。
历塞。经受降城
宗人蒙幸于上将军受降城扼塞。
得与方镇列。方镇诸侯。
时节更置其使通殷勤。生以善言语故。
遂得居使者位。今年夏。
生使于夏。得其欢而还。
夫以节度尚书公专声重义。为天下望者重目。
故以四方使其来者难如此。不必言受降城上将军之善应对不辱。
于此而见其不辱也。不必言尚书公专声重义。
于此而见其专重也。六月壬子
尚书公饯使者于阳平楼。命幕府宾佐相与追诗以为赠。
不以亚之不知言者。皆愿以亚之言为首。
代贺受降 宋 · 翟汝文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一○、《忠惠集》卷五、《南宋文范》卷二七
伏睹制诏,出师问罪西羌,擒首领辖正臧精布固等,并青唐、隆赞两国纳土乞降,建西安州等,皇帝御殿,百官称贺者。
于铄王师,恭行天罚。
执讯获丑,大诘于戎兵;
取乱侮亡,不杀之神武。
肃陈环列之卫,昭举受俘之仪(中贺。)
憬彼种羌,旧为汉塞。
属中原之云扰,顾西夏之日攘,弃山川于外区,陷苍黎于边徼。
笃生上圣,坐奠九躔。
究观舆地之图,大斥河湟之境。
皇天既付中国,乱越我家;
维后克绥厥猷,有指疆土。
孰云小丑,欲事故常,遣将受成,选徒出狩。
戎车既饬,王征有闻以无声;
猾贼就擒,天网虽疏而不漏。
绥厥士女,取彼凶残,既戡定以毕来,曰旋归而振旅。
辟雍献馘,遹睹在泮之虎臣;
晟乐告成,大合凯旋之金奏。
然而震威以明伐叛,宥罪以广好生,终从蛮隶之归,爰贷藁街之戮。
恭惟皇帝陛下日跻睿圣,天锡智谋,绎兹先后之迷,制乃短长之命。
其谁狡众,敢拒大邦!
以万民惟正之供,用设都于禹之绩;
凡四方有辞于罚,唯简在上帝之心。
虽曰示威,岂其觌武。
裕陵之伐,成宁考之图功;
荐清庙之勋,在武丁之孙子。
是惟无竞,畴有不承。
臣等虽云机政之闻,蔑预理戎之略。
案图积石,已穷汉使于河源;
布度明堂,复继周书之王会。
令所司各详辖正隆赞已下赴阙受降仪注及合行事件以闻诏元符二年闰九月丙子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一六
辖正、隆赞已下相次赴阙,御宣德门受降,以诸班直上四军排列仗卫,诸军素队自顺天门陈列至宣德门
其辖正、隆赞已下各服蕃服引见,传宣审问,德音放罪讫,各等第赐幞头袍带,宰臣率百官称贺,再御紫宸殿赐宴。
令所司各详具仪注及合行事件以闻。
受降如受敌赋(以「受降之际,亦当严备」为韵。)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攻愧集》卷八○
上将甚武,神机独潜。
虽在受降之际,亦如待敌之严。
纳夫授首之人,敢矜已胜;
类彼临戎之日,以备无厌。
夫惟兵收决胜之功,将有防微之智。
谓寇之穷也,虽已见于屈服;
而心之险也,犹未知其诚伪。
彼既降矣,曾无自满之心;
如受敌然,必谨非常之备。
于时大敞坚壁,旁标碧幢,抚丑类胁从之众,纳渠魁肉袒之降。
如将受夫大敌,惧见欺于小邦。
方陈释缚之仪,深虞变诈;
若处交绥之地,敢恃敦厖?
莫不肃我军容,严予兵卫。
虽残寇之臣附,犹两军之交际。
非惟伸大将之威,盖恐堕敌人之计。
受其璧,焚其,豫防一旦之危;
称尔戈,比尔干,阴养六师之锐。
议者曰:「彼之降也,既挺身而至矣;
我之受也,当开心而待之。
何必招携之日,乃同御侮之时」?
盖念犬戎之难信,深恐狼心之或欺。
与其有变以无备,孰若居安而虑危?
岂不见行俭审兹,果能平夫突厥
公明此,遂终定乎车师
彼有坑既降者,固出诈谋;
使自缚者,尤非善画。
曷若我外弛金鼓,内严矛戟,深防祸起于所忽,亦虑敌乘夫吾隙。
彼如犯顺以欲为,我则称兵而将亦。
伐崇因垒,既施文考之威;
就塞筑城,兼取武皇之策。
因知力角于锋镝者敌尚能御,变生于肘腋者患何可当?
今也勍敌虽闻其詟服,祸心犹恐其包藏。
惟吾之为备也,既自严密;
则彼虽好乱也,乌能陆梁?
且异夫魏子会秦,卒受欺于商鞅;
唐臣盟狄,果见劫于平凉
噫,屈膝而服也,人固畏威;
噬脐何及也,吾当虑后。
毋弛禁以自忽,必整军而后受。
方今将军纳降众而献俘于庙焉,不废严兵之守。
受降台记 南宋 · 李诵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五九
德以柔中国,威以镇八蛮,言异用也。
叛则伐之,服则舍之,以从宜也。
靖州中洞姚民敖等背叛,攻烧来威、零溪两寨,环地百里,合为一款,抗敌官军,侵攘境土。
统制逢原被旨讨捕,壮国家之威灵,秉宪台方略,三令出师,一战破贼,戮其渠魁,焚其巢穴。
既复两寨,群蛮皆恐惧屈服,号呼请命主将不忍尽诛,乃筑降台于来威洞前高阜,瘗白羊白豕于其下,以受其降。
又从夷俗,斫铁歃血,而誓之曰:「凡尔诸团,自今既誓之后,各毁尔牌甲,弃尔标弩,平尔壕堑,散尔徒党,无贪我省地,无害我省民,无若民敖之首乱,以自取灭亡,则尔诸团亦得永保室家。
如或敢怀奸诈,始服而终叛,暂顺而旋逆,则将剿绝尔类,虽悔何及!
尔尚敬听之,至于子子孙孙勿忘」。
乃摭其词为受降台记。
按:康熙靖州志》卷六,康熙二十三年刻本。又见《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二八八,嘉庆湖南通志》卷一八一,光绪靖州直隶州志》卷一一。
云中郡云中一首 元初 · 魏初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云中近代称名郡,楼阁风烟亦可观。
一上官庭传德语,文书如涌事如攒。
托克托景颜 元 · 萨都剌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市酒泻糟清似水,湖鱼出网白如银。
买鱼沽酒丹阳郭,落日江南逢故人。
乙未二月十九日喜雪适间道有赍至托克托太师出征诏因赋 元 · 袁泮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七十九
纷纷朔雪南飞夜,万里山河总汉朝
铁马渡江春阵合,玉龙吹海曙光摇。
中天气正妖氛豁,南国春深瘴疠消。
最喜天威行肃杀,布衣无分乐渔樵。
寄浙西廉访托克托使君(字清卿西夏人 元 · 乃贤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银床清夜忆高谭,寄食门墙每自惭。
久望旌麾来阙下,忽闻骢马渡江南。
宦情秋水人空老,世事浮云总不堪。
独有苏公堤,春来依旧绿毵毵。
都水大监托克托清卿使君奉命塞白决河 元 · 乃贤
七言排律 押尤韵
黄河汹汹决中州,三策深烦贾让时用工部尚书贾鲁之议)
圣主忧勤过舜禹,相君勋德并
渠通故道鱼龙避,木斩空山虎豹愁。
十七万人齐举锸,一千馀里总安流。
皇天蚤出图书瑞,赤子行歌麦秋
白璧遣官祠岳渎,黄金当殿赐公侯。
使君世重无双论,太史功书第一筹。
绣衮从今登两府,更将忠孝辅皇猷。
送刘簿归云中 明 · 童冀
 押词韵第二部
阴山六月天雨霜,大碛草白塞云黄。
边民肉食无稻粱,追逐水草随牛羊。
刘郎家居古定襄少年走马临战场。
上功幕府羞戎行,束书甘作省郎
将命专对行四方,朅来佐邑东海傍。
幡然挂冠归故乡,北风吹沙鸿雁翔。
黄河十月冰无梁,问君远行奚所望。
关河酒绿蒲匋香,臂鹰走犬猎近冈。
归来马上悬两狼,后车捆载兔与獐。
割鲜行酒据胡床酒酣耳热起徬徨。
少年此乐无时忘,方今四夷尽来王。
塞上有土皆耕桑,五风十雨时岁康。
归去欢乐殊未央,人生百年谁短长。
镜中赢得双鬓苍,君今已谢名利缰。
笑我未识閒中忙,冷官十年坐寒窗。
吾伊五夜声琅琅,三径松菊日就荒。
把酒送君增慨慷,仰视云汉何茫茫。
明年诣阙上封章,圣恩若许归沧浪,白首击壤歌虞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