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堂邑令费凤碑(熹平六年九月)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三
惟熹平六年岁𢓜于大荒无射之月,堂邑令费君寝疾卒。呜呼哀哉。于是夫人元弟故□□□守卜胤追而诔之。其辞曰:君体履柔和,温其如玉。修孝友乎闺阈,执忠謇于王室。立迹州郡,仕更右职。举直错枉,强御□贰。贡孝三署,勋誉有则。出宰近甸,民怀厥德。色斯轻翔,翻然高洁。王人述职,分□班爵。台□□招,助鼎调物。退己进弟,不营荣禄。栖迟历稔,项领滞畜。鄣士不庭,黔民佗虐,命君(缺二字,)政化□行。从善迁恩,三(期)致道。有耻且格,牧守旌功,转左堂邑。垂拱不言,而民帅伏。三时之间,卒以□洽。旻天不吊,命也早殁。春秋六十六。梨仪瘁伤,泣涕连漉。岂爱我躬?命不可赎。临终迷□□内发。祖业良田,亩直一金,推予弟息。辞位让财,行义高邵,卓不可及。名实相副,有始有卒。□□人善,痛兮切恻。故吏鄣施业字世坚,义民堂邑戚忠,忠年十有一,慈考早陨丧,以备于礼制,蓬首而□□□坏而消辟地□□□行母氏以□□□□而悼伤,服□菲五五,缞杖其未除。广陵之郡守,东海□□闻寝疾而终卒。凡百普悲□□□□舜化比屋之馀庆,随□棺柩车哀以而逆之,祖载已毕迄,还返其故乡。君□其节操,悲其有□□每以□□□□□其老亲,忠□君顾德,念君之仁恩,闻君之陨隧,剥断而辛酸,复截缞麻杖□君之柩棺,扶号而竭□泣涕其(缺八字)甫于岐山□□其从之迷君而到官上书而荐君,尽禽息之□□□君之□□□君□三(缺七字)于山□列种嘉奇树,特为之润鲜,忠业与□□犹君恩使。虽君有大化,孰能尔者难。子丧之终□□□思其颜,而□死可赎,不爱□□人。今君□于彼。卓谲而超伦,吏氏慕高踪,来者其如雨。伟名建磐石,垂示于□□(《隶释》九)。
与诸兄弟方山别诗 东晋 · 王彪之
押词韵第八部
脂车总驰轮,泛舟理飞棹。
丝染墨悲叹,路歧杨感悼(○《初学记》十八。《诗纪》三十二。)。
邻里相送至方山诗 南朝宋 · 谢灵运
押词韵第十八部
只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
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
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
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
积痾谢生虑,寡欲罕所阙。
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
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李善本《文选》注云。蔑一作灭。○《文选》二十。三谢诗。《诗纪》四十七。又《类聚》二十九引越、发、月、歇四韵。《初学记》十作引越、发、月、歇四韵。草堂诗笺八崔驸诗注引别一韵。)。
侍游方山应诏诗 南梁 · 沈约
押支韵
清汉夜昭皙,扶桑晓陆离。
发歌摐阳下,建羽朝夕池。
摐金浮水若,耸跸诏山祗。
一沾九霄露,藜藿终自知(○《初学记》十三。《诗纪》七十四。)。
侍游方山应诏诗 南齐 · 王融
押霰韵
巡躅望登年,帐饮临秋县。
日羽镜霜浔,云旗落风甸。
四瀛良在目,八宇婉如见。
小臣窃自嘉,预奉柏梁燕(○古文苑九。《诗纪》五十七。)。
下方山诗 南梁 · 何逊
押尤韵
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
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
鳞鳞逆去水,㳽㳽急还舟。
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
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本集二。《诗纪》八十三。)。
长安还至方山怆然自伤诗 陈朝 · 沈炯
押庚韵
秦军坑赵卒,遂有一人生。
虽还旧乡里,危心曾未平。
淮源比桐柏,方山似削成。
犹疑屯虏骑,尚畏值胡兵。
空村馀拱木,废邑有颓城。
旧识既已尽,新知皆异名。
百年三万日,处处此伤情(○《类聚》三十四。《诗纪》百一。)。
谒方山灵岩寺诗 隋 · 杨广
押侵韵
梵宫既隐隐,灵岫亦沈沈。
平郊送晚日,高峰落远阴。
回(广弘明集作迥。注云。三本、宫本作回。)幡飞曙岭,疏钟响昼林。
蝉鸣秋气近,泉吐石溪深。
抗迹禅枝地,发念菩提心(○广弘明集三十。《诗纪》百二十。)。
奉和方山灵岩寺应教诗 隋 · 诸葛颖
押先韵
名山镇江海,梵宇驾风烟。
画栱临松盖,銮牖对峰莲。
雷出阶基下,云归梁栋前。
灵光辨昼夜,轻衣数劫年。
一陪香作食,长用福为田(○广弘明集三十。《诗纪》百二十五。)。
大唐扬州大都督府六合县冶山祇洹寺碑 唐 · 房翰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三
昔者迦维诞圣。兜率降灵。鸡足岩门。以一音成佛。象头山上。以三事教人。舒慧日之光。无幽不烛。洒甘露之法。随器皆盈。谈法界之虚空。演妙门之真实。及夫涅槃示灭。舍利传灵。金人见于汉宫。白马来于西国。由是绵花奥旨。贝叶真文。流行域中。遍满天下。国城聚落。多葺禅宫。山水园林。散开精舍。黄金布地。则龟甲成文。紫玉为阶。则龙鳞謺彩。希向者六根俱净。住持者五蕴皆空。或有漏之良因。得无生之法忍。则知佛之教也。其大矣哉。夫扬州六合县冶山祇洹寺者。创自吴朝。初为像塔。洎乎梁代。更立道场。以地若祇洹。故寺标美号。宋国公镇吴州之日。绀殿初营。隋皇帝为晋王之辰。白楼方立。其后隋室板荡。玉石俱焚。唐运中兴。土木重建。钟应霜而复响。炉含烟而更芬。时有比邱僧智口惠悊等。望攀澄什。德冠卿云。精修六通。妙达三昧。想千花之帐。怀四极之台。乃复营为。便成结□座飞万鹤。门结千龙。僧坊若须达所营。佛刹如匿王所造。香台窈窕。影殿阴岑。凤跂雕甍。龙盘绣柱。三百閒之邃宇。赪垩昭明。十八变之云图。丹青炳焕。大乘法藏。饬以七珍。广座真容。装以百宝。灵仙掣曳于梁栋。若往若来。神鬼□䫜于户窗。或俯或仰。入海功就。岂惟舍卫国人。动山力成。何必商那长者。能使毒龙作礼。屡集法筵。乳鸟来驯。每游禅窟。忍辱之草。垂晓露以翻光。欢喜之花。摇春风而散彩。其地则棠邑东岭。广陵西岩。背淮面江。倚山枕壑。铁冶腾光而赫赫。上烛霞空。石梁激溜而洄洄。旁亘烟野。涧溪豁险。岩岫纚连。丰草罗生。□林□解脱塔□大师经行之地。二上人并勤修净行。高视法朋。践无垢之清尘。谈不□之胜躅。识我相非相。知色空是空。乘慈惠力。解烦恼縳。其时□人八百。因立村名。世界三千。俱传法号。或悲薪尽。山门为之洞开。或叹芝焚。庭树为之彫落。真仪灭已。图像俨然。可以导利迷途。可以发明觉路者矣。复有门人昙影。心内珠融。法侣多文。掌中印发。实道门之龙象。为法海之舟航。并结念四禅。澄襟八解。幽灵已度。盛德仍传。今上座怀亮寺主惠勖都师德本道裕元逸惠瑳等。扬袍净域。鼓枻法流。发四谛之良音。辩百非之妙旨。游遨寂境。乘绀马而济时。出入真门。驾白牛而拯俗。菩提树下。脱落嚣尘。般若路旁。修持行果。蹈如来之阃域。度菩萨之津梁。虽佛在虚空。固难闻见。而人瞻影像。或易依凭。乃修饬殿台。洒扫院宇。擎法鼓以警俗。声杂雷霆。然慈灯以著明。光耀日月。以为雪山童子。妙赞神功。阿斯仙人。能宣佛教。于是求翠锦之石。既已琢磨。假黄绢之词。方希笔削。翰学惭初日。才愧凌云。舅氏能诗。无因酷似。家庭闻礼。有恨阙如。空调单父之弦。弥乏河阳之藻。辞不获已。敢作铭云。天大地大。乃圣乃神。感生诸佛。觉悟黎人。三千世界。八万由旬。咸□性相。俱超至真。龙宫西秘。象译东阐。贝叶假言。贯花妙典。四禅备习。三藏俱衍。□勤诚□善棠邑之甸。冶山之旁。宏开佛刹。大启僧坊。徘徊广院。窈窕修廊。日暖冬屋。风清夏堂。庄严成就。相好具足。体色开金。毫光散玉。十地部众。四大眷属。仰瞻尊颜。护持芳躅。□石耸□香泉流砌。竹林烟积。庵果云洗。狂象来驯。毒龙作礼。青莲夜开。赤莲昼启。□□上德持律名僧。行超惠远。道冠□朝游锡杖□坐□虔奉真教。规模法朋。蠢蠢氓□明明惠智。一心向佛。五体投地。悔过罪销。□福至□宁非我利。
送六合林明府清白名闻上都赴选序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八
今之为邑者。祗事趣办而已矣。之子独以公廉不苛闻于朝廷。夫公则能力。廉则不苟。不苛则无害。六合之人。饱是三德。故家肥人让。而名随之。其黜陟考绩之日。首冠贤能之选也宜哉。夫上方勤恤人隐。渴良吏如不及。之子令闻。将与位偕。行将见函洛春物。迎马首于千里之外。勿谓芜城衰草。足怆远别。二三子何以持赠。其歌诗乎。
大唐扬州六合县灵居寺碑 唐 · 叔孙矩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五
观乎范围之大者。莫廓落于乾坤。著明之高者。无辉映于日月。回斡不已者。莫变化于阴阳。然而造诸数极。未尝不几乎息矣。曷若兆朕于胚浑之前。昭临于曦舒之表。运化俾阴阳不测。巍巍荡荡。无得而称者。其惟我西方圣人欤。洎玉象降于率陀。金仙诞于刹利。万灵翊卫。百福庄严。遂奄有大千。纂承正觉。乃诞膺灌顶。作大法王。茂绩鸿勋。历僧祇不朽。乃神乃圣。随感应无差。不然。何以仪形中天。俾是则是效。列刹东土。而作福作威者哉。灵居寺者。肇自齐天统元年创也。盖珠标榜。为古伽蓝。绵周历隋。或兴或废。暨有唐高宗御宇之代。上元元年。特降天书。赐题寺额。增我圣教。煜然有光。至若舍宅布金。倾财施树。前志磨灭。不可复知。故阙如也。古老云。其居地灵。有如地肺。环广泽。惟下潦怀山自浮。不知有力者负之然耶。将为福地自尔耶。我等策名。实由斯得。其𱴰也□厚地。距崇墉。右挟鸡岑。左带乌阜。荫牛宿。藩麝山。压华沛之上源。龙缠绀菀。吞漕口以流恶股。引清滁。壮矣哉。难得而具论矣。详其占龟食墨。揆景端星。徵杼匠子来。感福财辐辏。而后喻筏隘海。瑰材积山。乃运神工。摅妙思。绳以正木。斤以成风。高殿岩岩。列三尊而俨若。端门奕奕。容双驾而豁然。步庑鸾舒。飞楼蜃涌。窣回合以云矗。崒凌兢而星倚。朱柱离立。若内地龙升。修鲵载铿。疑中天雷落。将欲宏尽饰道。补梵居阙。不只荫释侣警泥牛而已。入自门右。开净土坊。芬华台。敷叶座。揖九品圣。礼无量尊。挂宝铎吟风。引金绳界道。念佛念法。见水鸟树林。若天若人。献香花仙乐。忽如断百亿国土于陶家轮上。又何以十万八千里为远而。入自门左。辟僧伽院。从颇黎地。涌窣堵波。焚牛头旃檀。普薰五浊。储福祥休佑。大庇四生。凡所投诚。其应如响。覃不思议救护力。良可与覆载校优劣乎。当大殿后。厥搆讲堂。森浮柱以星悬。抗雄梁而虹翥。层覆云勃。重檐翼张。绰文轩洞开。疏绮寮虚豁。至诞一佛日。设八斋辰。瑞表优昙。馧传薝卜。于以考大法鼓。吹大法螺。礼天神师。升师子座。八部倏睒以云会。四众缤纷而雨集。我大法师方凭曲几。撝谈柄。辨腾电策。音扑海潮。狻猊吼而香象魄消。霹雳震而樵种甲拆。地神赑屃以捧足。天仙嫖姚而雨花。一建胜幢。不惟动于六种。再见舌相。宁只覆于大千。故知洒醍醐。澍甘露。无不长兹善根力者也。次讲堂后。式建天厨。百味飶芬。八珍芍药。萐脯不扇而清暑。蔗浆不肃而凄寒。善吉持盂。免造乎无垢。菩萨捧钵。不上于诸天。觊食肥腻牛。无妨施乳。业工巧子。有时献供焉。厨西序列宾客省。厨东序陈香积库。厨乾维启仓廪地。厨艮背广臧获院。次净土坊后。式创律堂。下压放生之池。坐观水族。上临簨业之阁。时听风镛。懿夫肃草。系楫护鹅。保浮囊无亏。持油钵不坠。韫行六万。习仪三千者。允升于此堂焉。且源至清。流必长。地至灵。人必杰。我寺昔大德法师禺公者。童真出家。洞明三藏。讲涅槃法华净名等经。各至数百。声振八表。名盖五都。实梵宇栋梁。天人领袖。贤禅师者。沧州人也。于至德元载。隶名此寺。德超鸯窟。学最鹏耆。达一乘心。宜绍佛种。摄无量众。有过蜂王。积衣钵馀。崇常住业。置鸡笼墅肥地庄。山原连延。亘数十顷。诚功绩大者。亮福田不赀。光禅师者。越州人也。自永泰元年。飞锡戾止。气禀稽山之粹。量涵镜水之清。死生一盂。寒暑一衲。口虽纵辩。非道不言。身虽任缘。非律不动。以禅念馀力。营建旧帐下西行廊焉。泗州开元寺大僧正明远者。谯郡酂人也。于元和八年。来憩兹寺。略见隳废。良用怃然。思效补天之功。遂假建瓴之力。乃请前县大夫郑继。戮力合谋。相与经始。仍于泗上迎僧伽大师真身。并移厨置库。迁净人院。刱常住仓。客省营。律堂设。功用大备。实有可观。上人戒德侵冰。神仪耀玉。韵含律吕。学究天人。加之扇道飙。均法雨。演毗尼藏。传木义灯。北暨两河。南被五岭。莫不高山仰止。望景趋风。连帅稽首以传香。诸侯接足而施禄者矣。时同□葺僧常演少良法空志远□遵惠兴如筠道通南约等。禀僧正成规。受缁俗礼请。乃悉心缔构。期著厥功。至九年。起檀度门。剖方便法。大致资货。遂收复常住旧典赁田三千馀顷。铸大粥镬。写大香炉。矻矻然尽力惟持。迄今未已。我太和皇帝陛下纂元元。登紫极。炳焕日月。恢拓寰宇。铜雀鸣而九有清。玉烛调而八纮泰。将宏十善之化。是阐大仙之教。扬州大都督府也史京兆公。列宿降灵。为唐国桢。入践台庭。赞一人之庆。出分符竹。播二南之风。不然。何能作炎天霖。为旱岁谷也。朝散郎守令崔儇。代袭圭组。声高闻望。清逾照胆。□剧佩韦。驯雉舞鸾。我无忝于先哲。兰风长雨。尔何彰乎灌坛。知袁伯仁钟离意不得专美于兹邑也。矧乃崇信释教。顿了性宗。□清境于六虚。凝白云之一点。何独盖缠之内。涌没自由哉。且权见宰官。终次补金粟。故我释士。繄赖良多。主簿钱文尉史公素尉杜珣。并琼林青翠。鸾鷟羽仪。佐制锦。材挥茜。练霜刃。赞鸣琴。化牵的皪。朱丝必当。鼓翅九霄。喷沫千里。岂婴梅福滞仇香而已乎。镇遏兵马使赵君诚。庆演凿门。勋崇受钺。力宣虎旅。煞敌旄头。白虹摽贯日之诚。黑槊得彼军之号。故能为江山弹压。呈相府爪牙也。上座大沙门道孚。风骨卓然。神韵遒拔。戒轮高据。非八法可摇。律镜沈明。何偫妖敢见。宁惟提振纲领。抑扬人物者欤。寺主大苾刍道通。识度格物。风道期人。处烦指水月为心。厉行以冰霜表节。都维那僧令宗。佛乘表准。道品轨仪。携抚缁徒。博延寮寀。内库典座僧令翛。以历落为心。风云满抱。南库典座僧省幽。以沈默适性。谦冲在怀。悉能重德好贤。进退有度。继□修葺。星劫是期。邑客前徐州蕲县丞赵曾士林馆□知官同十将王从一邑人处士吕鉴前杭州富阳□主簿吕康武前试左卫率府兵曹参军胡复言□□嘉王府主簿胡正言齐州录事参军胡审言等。□瑰意琦。当代乏偶。德行高敏。与日而升。或委质□□奉身牵彼。或放心云水。涤性疏神。匪尘雾可婴。指松筠见节。方之人物。禀茂高土风。校以词华。得承叔儒雅。悉舍诸缚著。回向菩提。树福田良缘。为檀那上首。矩词浅意陋。学不常师。将整思含毫。若神解虚质。孚公不以蹇才曲艺。谬辱见知。尔犹清风寄韵于修篁。白日呈规于浅濑。既不我弃。敢无词乎。略举一端。以为斯说。彼日月既有。庶徽猷不泯。幸请银钩。挥洒翠埦。拟诸乱曰。而作偈言。其词曰。
一气混茫。是称大易。三才爰兆。两仪将辟。有物妙万。藏神至赜。寂然不动。动而常寂。与化推移。未尝今昔。粤无上士。应运来觌。德證泥洹。道超光宅。功充幽爽。业摄元白。体一如来。大千藉藉。金言宝偈。布在方册。大哉真人。焕矣垂迹。重辉謺庆。蝉联舄奕。代御金轮。功悬玉策。宏阐象教。永昌皇历。于惟地居。普赖天泽。惟唐建刹。因齐旧迹。郁兴台殿。造化开拆。下控安流。上侵凝碧。懿诸龙象。继武筹画。天意昭宣。鸟篆光额。惟扬大都。地望雄极。辍我宰辅。建旟邦伯。化被中和。妖氛荡涤。彼美县尹。才哉政绩。由今况古。绰有宏益。冯蜂台之九重。望龙刹之百尺。想文物以储思。疑世界之来掷。庶福门之悠久。任扬尘于朝夕。寄神工而刊刻。永流芳于金石。
渡淮后却泗州秦处士 唐 · 李郢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淮上风吹别酒醒,淮南潮落见沙汀。
正愁客路逢山雨,更忆云外卧草亭。
野鹭独飞仙嶂绿,农田□植晚苗青。
何人得及秦居士,药化丹砂剑有灵。
维扬秋日牡丹因寄六合县尉郭承范 北宋 · 潘阆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绕栏忽见思傍徨,造化功深莫可量。
稼艳算无三月盛,残红更向九秋芳。
万家珠翠还争赏,一郡笙歌又是狂。
惆怅东篱下黄菊,有谁来折泛瑶觞。
前真州六合县主簿陈乙可潭州湘阴县主簿制 北宋 · 宋庠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八、《宋元宪集》卷二二
久违铨集,自便家居。冒隐地征,占扰闾左。虽罪繇狱具,而罚以赦原。宜因佐邑之资,且为去里之役。勉修来效,用赎往罪。可。
送史寺丞赴真州六合县 北宋 · 王圭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南国江山好,仍闻聚六峰。
归心急春浪,别梦怅晨钟。
手泽存遗爱(自注:先大夫尝宰是邑。),民歌接旧封。
凉秋鼓予楫,文酒待相从。
吴六合道原席上 北宋 · 韦骧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单舸西来六月初,偶逃远役且踌躇。
幽寻古寺情(四库本作尘)怀放,高会虚堂暑气除。
地主延留情已厚,故人邂逅乐何如。
回头陈迹无寻处,姓字閒于壁上书。
游六合定山真如寺(达摩第一道场。己巳十二月赋) 北宋 · 贺铸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
只履西归远,何年此布金。
地寒苍桧老,岁宴白云阴。
烧隔溪冰断,樵穿径雪深。
祖心无处问,俗驾晚骎骎。
发云山近岐亭望(吕本下有光蔡山三字)光蔡接尉氏 北宋 · 张耒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白草黄茅间瘦田,郊原残暑已萧然。
泽连楚梦悲秋野,山近尧封望日天。
浓绿远陂铺晚稼,幽香秋水折残莲。
热行更益相如渴,怅望华陵陆子泉(吕本注:道上乏甘井,竟陵有陆羽井,清且甘,殊益茶。竟陵又名华陵。)。
六合县相僧 宋 · 赵鼎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门外江南道,潇然谁与同。
禅心达生死,道眼识穷通。
聊为机缘起,悬知色相空。
有人真勇退,不到急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