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晋陵王无后庙祭议 南朝宋 · 庾蔚之
出处:全宋文卷五十二
既葬三日,国臣从权,制除而释,灵筵犹存,朔望及期忌,诸臣宜还临哭,变服衣帢央,使上卿主祭。王既未有后,又无三年服者,期亲服除之,而国尚存,便宜立庙,为国之始祖。服除之日,神主暂祔食祖庙,诸王不得祖天子,宜祔从祖庙,还居新庙之室,未有嗣之前,四时飨荐,当使上卿主之(《宋书·礼志》四,大明六年十月,太常丞庾蔚之议,又见《通典》五十二。)。
晋陵国庙祭议 南朝宋 · 庾蔚之
出处:全宋文卷五十二
缌不祭者,据主为言也,晋陵虽未有嗣,宜依有嗣致服,依阙祭之限,衡阳为族伯缌麻,则应祭三月(《宋书·礼志》四,大明七年十一月,太常丞庾蔚之议。)。
晋陵国庙祭议 南朝宋 · 颜僧道
出处:全宋文卷五十五
《礼记》云:「所祭者亡服则不祭」。今晋陵王于衡阳小功,宜依二国同废。《宋书·礼志》四,大明七年十一月,有司奏,晋陵国刺孝王庙依庐陵平王等国例,一岁五祭,二国以王三卿,主祭,应同有服之例与不。博士颜僧道议。
往晋陵联句 南梁 · 何逊
押陌韵
临别我伤悲,送归子自适。
刘金不可散,卜盖何由惜。
从来重分阴,未曾轻尺璧。
故任情一异,于是望三益。
尔自高楼寝,予返东皋陌。
寄语落毛人,非复平原客。
问舍且求田,音乱无可择。
胜门成好事,盘纡欲何索(爽○本集二。《诗纪》八十四。)。
示晋陵弟诗 南梁 · 萧纲
押屑韵
零雨岐路悲,送归临水节。
时事虽为舛,离忧等闲别(○《类聚》二十九。《诗纪》六十九。)。
奏请议晋陵国庙祭 南北朝 · 有司
出处:全宋文卷五十九
晋陵国刺孝王庙,依庐陵平王等国例,一岁五祭,二国以王且有衡阳王服,今年内不祠,寻国未有嗣王,三卿主祭,应同无服者之例与不(《宋书·礼志》四,《通典》五十二,大明七年十一月,有司奏。)?
晋陵太守王励德政碑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十一
若夫睢陵世传,已详载德之华,徐州先贤,亦著清风之美,伟哉文献,光启中兴,郭茎表其深源,何筹惭其远庆,岂惟桓氏之鸣玉,张家之珥貂,袁姓之朱衣,杨宗之华毂?又有佽飞遮列,班弓夹门,濯龙俯望,缇骑盈道,奕世如此,何其盛哉!君以蓝田美玉,大海明珠,灼灼美其声芳,英英照其符彩,风神雅淡,识量宽和,既有崔琰之须眉,非无郑玄之腰带,烂烂如高岩下电,骚骚若长松里风,势利无扰于胸襟,行藏不概于怀抱,家门雍睦,孝友为风,上交不谄,下交不渎,脱貂救厄,情靡矜吝,释马穷途,唯济危殆。至于网罗图籍,脂粉艺文,学侣挹其精微,词宗称其妙绝。出为仁武将军、晋陵太守,五鸡三彘,勤恤有方,问羊知马,钩距兼设,济北移树,累政之所未治,汝南争水,连年之所无断,一朝明决,曾不留滞,四民商贩,咸用殷阜,铭曰:
康哉宝运,美矣良臣。渭自澧水,源于洛滨。公侯世及,宰辅相因。曰我民秀,山川降神。风情穆穆,孝友恂恂。学则经笥,文为世珍。高风远矣,旷代难伦。鼎铉虚职,台阶未臻。安知霜霰,遽夭松椿。碣石斯表,民情既陈。徒然下拜,何报阳春(《艺文类聚》五十二。)。
和樊晋陵伤妾诗 陈朝 · 阴铿
押支韵
画梁朝日尽,芳树落花辞。
忽以千金笑,长作九泉悲。
镜前尘剧粉,机上网多丝。
户馀双入燕,床有一空帷。
名香不可得,何见返魂时(○本集。《类聚》三十四。文苑英华三百二作和悼亡。《诗纪》九十九。)。
贺常州龙见表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一
臣某言。臣闻圣人作而万物睹。神灵滋而百宝用。是以飞龙御天。五云胜彩。潜龙涵池。四海夷波。轩帝由其受图。太昊以之为纪。莫不游泳宫沼。騑服舆銮。玉牍丹文。与会昌而契合。金绳绿错。候休明而降祥。伏惟皇帝陛下道极上苍。功成下武。重光焕箓。体睿凝图。至德充于两仪。大孝刑于四表。网地张天之谓武。制礼裁乐之谓文。惟几惟深。运神枢而不测。无为无事。致宝历于平分。故能网络九重。琢磨三代。溥天之下。用至道而不知。怀生之伦。荷大造而无谢。于是湛恩洋溢。休气氤氲。上格天。下漏泉。不私其照。日月为之扬彩。不爱其道。鳞介所以腾文。神物有徵。于斯不忒。伏见常州别驾终文英表称。所部晋陵县尉信都叔卿等七人。以六月十三日于县城南云雨之际。见有青龙。长数十丈。大八九围。久之乃没。谨按熊氏瑞应图曰。有仁圣君子在外不肖斥退则见。惟皇作极。感而遂通。惟德动天。无远不应。是使四灵嘉瑞。叶千祀之登期。五色荣光。高万古之灵贶。方且以兹嘉祉。造类云亭。颂其徽猷。归功清庙。岂与夫鱼生露鼎。蔡上荷心。竹苇凝珠。晨昏合璧。校其优劣。何可同年而语哉。臣等运偶明时。预闻灵庆。不任凫藻之至。
常州剌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 初唐 · 王勃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五
某州县洪飙未翔。灵凤垂翼。景云不烛。神龙宛颈。岂非时不可以苟遇。道不可以虚行。圣人作而万物睹。神功资而百宝用。是非山川倒徙。太阶怀息乱之臣。天地乖离。元首伫康时之具。则有得其数者。于平原公见之矣。自星虹沓沚。开宝箓于轩图。雷电窈冥。载休徵于鲁谶。龙骧凤起。霸图存玉垒之云。紫盖黄旗。王迹著金陵之野。故得卿才表秀。謺彩骈踪。卑盖朱幡。连州比郡。公侯必复。子孙承百代之基。馀庆不忘。仁义应千龄之运。公鼎门疏照。穴岫翔辉。分岳秀于樊侯。禀辰精于傅说。折旋儒馆。以六艺为笙簧。轩翥翰林。用两京为鼓吹。经邦化俗。涉游夏之门庭。减灶麾兵。得孙吴之阃奥。皇天眷命。圣武膺图。睹物怀人。思功去罪。寰中有事。曹参希执帛之荣。阃外多虞。周緤企中军之宠。见危授命。藏器及时。攀凤羽于九霄。候龙颜于千里。萧王内寝。频献雅诚。韩信斋坛。屡迁优秩。武德三年授中郎将。俄迁大将军。秦王统军。皇基肇辟。天步犹难。宸扆应上相之荣。仙梦受中权之寄。被庐讲将。实赖宏图。今日佥谋。先应时望。于是弄兵窃举。犹勤甲冑。吞沙饵石。尚阻河梁。公制变以奇。荡除以杀。七擒三捷之略。绪著辕门。拔旗穿札之能。勋在盟府。五年六月加上柱国。随班列也。剪桐疏爵。分茅建社。下断物土。上格星躔。唐虞著其升降。周汉明其损益。所以羽仪帝室。蕃卫王畿。惩恶劝善。庸贤叙德。高祖勋逾黜夏。业擅戡黎。置酒醴于南宫。扬旌旆于东府。建皇帝之号。安不忘危。览彻侯之籍。荣而思报。以公乃诚匪懈。原始要终。望严雪而识寒松。观疾风而知劲草。九年封望都县男。贞观元年改封县侯。文貔禁旅。实著趫雄。清道启行。允兹多士。自非誉高朝讽。价重人谣。仍窥博望之仪。必乱钩陈之选。公早陪戎律。夙简帝心。扬历二宫。当仁不让。授左卫中郎。俄迁右虞侯率。葱山狄壤。蒲海蛮陬。信要服之外区。乃匈奴之右地。境邻蛇泽。乘劲敌而雕腾。郡迩酒泉。候宵尘而鹗视。天子乃停旒侧听。负扆晨惊。振洪策于古今。溢严勋于覆载。将使八纮昭泰。银台应益地之图。九县平夷。瑶水流寻仙之驾。贞观某年授高昌道行营总管。公道凝三略。功标五才。逸气纵横。雄精贯月。象物而动。鼓鼙肃战士之容。推信而行。歌舞表将军之德。裹粮坐甲。轻死等于鸿毛。投袂冲冠。重义均于熊掌。鉴空归惠。荒度来宾。收郑吉之前踪。复张骞之故事。庙堂颂德。魏阙畴庸。光赞六条。非公莫可。某年授某州剌史。寻以江沲奥域。衡霍名区。楚情剽狡。吴风浇竞。火耕水耨。郡阙婺女之精。竦剑危冠。人寻鱄诸之弊。分宣演化。卧理切于宸襟。易俗迁讹。行吟伫于人望。贞观某年迁睦州剌史。政刑不慝。考绩连最。俄授使持节松州都督。今上钧台嗣历。鼎邑凝图。百城劳晋武之心。千里扬汉宣之诏。玺书加秩。礼缛诸藩。纶焕层班。事高恒典。永徽中改沙州剌史。属鳌山乱德。鸿水稽诛。扶桑落日之滨。妖朋蚁结。孤竹寻云之际。孽党蜂腾。百济遗黎。托悬巢而斩气。三韩别种。附危幕而游魂。玉帐蒐兵。伫责苞茅之贡。金坛令律。将收楛矢之琛。龙朔年中授公熊津道总管。公昔从幕府。早厕戎行。览兵法于轩辕。受阴阳于吕望。三门五垒。得破敌之奇谋。火舰云梯。总行军之妙法。故得战无全阵。野靡坚城。摐金将跃马暂临。衔璧与牵羊相继。岂惟秋方息乱。遥闻定远之名。春谷投心。遐想度辽之策。若斯而已矣。及三军献捷。诸将论功。帝嘉乃勋。作镇炎野。授公广州都督。改封平原公。以途邻北户。地接南池。珠崖魑魅之乡。铜柱贪残之境。累藩斯寄。历任称难。于是受以春风。临以夏日。明冠婚于县邑。布庠塾于闾阎。薤本诛强。奸豪屏气。棠阴察狱。茕独申哀。理龚遂之乱绳。解虞卿之错节。黄霸得循良之誉。绩未衒于边城。陈汤有方面之勋。位不登于剌举。兼方具美。其式兹乎。朝廷以公屡参伯牧。骏历班条。吏不忍欺。人无胥怨。伏情驭极。留连稷野之童。托义训毗。惆怅耶溪之老。虽有黄槐紫棘。无以易尧。盛岳名都。犹闻借寇。麟德元年改授金紫光禄大夫常州剌史。既而天机忽爽。大渐弥留。白玉徒煎。黄金难化。台阶侧席。方膺雉冕之尊。玉女停机。俄逢鹊衣之变。以某年某月日。春秋若干。薨于公舍。鸣呼哀哉。惟公间气呈姿。灵和叶庆。凤鸣千仞。鹏搏万里。情关峻远。得意于众妙之门。性宇沈凝。忘筌于毁誉之境。因心以至。孝悌表于乡闾。临义而行。禄赐均于宗族。故得虬骤蠖屈。服冕乘轩。归汉于缔构之辰。游梁于骇乱之际。章沟雾辟。曳鹖尾而晨趋。甲馆烟开。奉旄头而夜警。鸣鼙出塞。进李牧之奇诚。露冕巡方。受苏章之直笔。方当献纳黄屋。揖拜青墀。入东寺而掌壶。处南台而曳履。不谓藏舟夜涉。负杖朝兴。丹邱之化未寻。元扃之痛俄及。故怨深撤乐。悲躔罢市者乎。谨状。
常州刺史伯父东平杨公墓志铭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五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杨氏之先。其来尚矣。在皇为皇轩。在帝为帝喾。在王为周武。在霸为晋文。此之谓不朽。西京为丞相。东汉为司徒。魏室为九卿。晋朝为八座。此之谓世禄。公讳德裔。宏农华阴人也。即常州刺史华山公之元孙。左卫将军武安公之长子。生而岐嶷。代不乏贤。事亲以孝闻。在乡党恂恂如也。始以父任为太子左千牛备身。转秀容华亭福昌雒四县令。诏封东平公。策勋上柱国。是时也。天子仄席求贤。励精为化。以公屈临小县。焉用牛刀。处治中别驾之任。方展其骥足耳。擢拜颍州幽州二司马。宽以济猛。严而不残。每行县录囚徒。其所平反者十八九。诏徵尚书郎御史中丞。謇謇谅直。有王臣之节。寻以公事去官。复拜饶州括州越州都督府三州长史。在会稽引陂水溉田数千顷。人获其利。于今称之焉。迁棣曹恒常四州刺史。历政清白。为当时所重。于是览先贤之言。知止足之分。罢归初服。告老私庭。乃率偫从子弟。营别业于宜神乡之望仙里。其制宅也。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喟然而言曰。古人所谓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者。吾知之矣。维文明元年夏四月某日。薨于正寝。春秋八十有五。呜乎哀哉。公简贵不交流俗。非礼不动。非礼不行。望之俨然。听其言也厉。博观史籍。不学书生寻章摘句而巳。至于台阁旧事。法令科条。莫不成诵在心。若指诸掌。几为尚书郎二年。御史中丞满岁。宰人者四县。上佐及专城者九州。盛德形容。被于歌咏。门生故吏。遍于天下。永淳二年。舆驾幸东都。召见公于金城。顿访以得失。公采摭偫言。悉心以对。高宗嗟叹者良久。赐几杖粟帛。乡里荣之。一子令珍。早亡。朝夕温凊者四女。公慨然有丧明之痛。因不豫。弥留遗命。以弟之子神毅为后。越垂拱元年春二月某日。与夫人陇西李氏合葬于某原。礼也。远近会葬千馀人。操笔而为诔者以百数。呜乎哀哉。其铭曰。岩岩华山。峻及于天。上侵神气。下固穷泉。夫惟积德。生我大贤(其一)。
滔滔河水。中国之纪。派别九都。经营万里。夫惟积润。生我君子(其二)。
惟忻之城。惟华之亭。宜阳之地。益部之星。公为其宰。不殒其名(其三)。
汝阴之国。蓟门之北。陂水朝黄。燕云夜黑。公为其佐。日宣其德(其四)。
入践郎官。含香握兰。来居白室。直绳明笔。潘子一除。士师三黜(其五)。
邑号鄱阳。山名括苍。东南之美。吴会之乡。展其骥足。实赖王祥(其六)。
四州之大。是称都会。千里之荣。即分麾盖。言旋旧国。保兹耆艾(其七)。
生为贵臣。死为贵神。阴堂是夜。古木非春。邓攸无子。天道何亲(其八)。
对县令有惠化判(晋陵县人王茂于访察使所称县令任志有惠化终日清谈职务修理每行笞罚惟以蒲鞭举请升进使司以为宽疏不依令式欲科县令不伏) 唐 · 康廷芝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
任志庆偶千龄。荣登万室。弹弦作宰。动宓贱之芳声。制锦无伤。追尹何之美政。浃辰行化。方类子平。终日清谈。更同夷甫。有耻且格。宁收槚楚之威。以德代刑。但示蒲鞭之罚。王茂幸编名数。预奉弦歌。欣承赤子之恩。喜沐慈君之惠。属以皇明远散。天使遐巡。思甄三异之能。式举一同之善。访察使官膺珥笔。任总方书。饮骢马于江城。集霜乌于海树。埋轮纠忒。岂谢张纲。揽辔澄清。何惭孟博。眷言褒贬。当适古今。傥昧激扬。遂乖彰瘅。徵刘宽之故事。仁迹斯存。览任志之清猷。嘉声可挹。既称良吏。雅合名闻。忽见吹毛。便亏直指。铜章有术。久垂桃李之阴。铁柱无谋。且寝梧桐之问。
送武进郑明府(一作徐坚诗) 初唐 · 宋之问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引用典故:弦歌 缁衣
弦歌试宰日,城阙赏心违。
北谢苍龙去,南随黄鹄飞。
夏云海中出,吴山江上微。
氓谣(一作歌)岂云远,从此庆缁衣。
常州刺史平君神道碑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安阳市
公讳贞慎。字密。一字閒从。燕国蓟人也。盖晋之公族有韩国者。列于世家。韩之馀子食平邑者。因为氏姓。有汉丞相。改造绣衣。在魏蓟侯。宅兹元社。故瓜瓞绵于三辅。枝叶盛乎两燕。魏齐之閒。世济其美。公即北齐司空公鉴之曾孙。秘书郎子敬之季孙。故偃师令直容之叔子。钟积庆之洪允。包太和之粹灵。敦庞沈静。直方易。仁义根心。政理率性。度以礼义。文以诗书。户部尚书清河崔知悌。朝望人伦。公之文友。深赏延誉。远近宗焉。始以司成馆进士补卢州慎县尉。刺史卢宝允举器藏下僚。转冀州大都督府曲沃县尉。换晋州洪洞县主簿。北平阳道昕。气尚标举。河东裴知礼。鉴裁精拔。阳推以孝友资身。裴亦荐以经邦兴化。徙雍州新丰县尉。卢少儒引为检点判官。差卒选校。小大推允。休议登闻。擢监察御史里行。奉使黔中监选。有牂柯谢凤节仁奏罢汉官。专任首领。公上其挟奸树党。俶扰蕃落。天子悟焉。再使置吏。远夷骚而旋定。旧贯改而复完。又駉牧在野。攘窃是繁。耗以岁月。莫之禁禦。公轺车上陇。偫慝毕露。表监官斛斯果之辈。夺职者九人。没赃者万计。牧圉知禁。思无邪矣。开耀閒吐蕃侵境。师旅不给。乃购运酬勋。募耕入选。利之所在。诈亦居焉。公与大理正王守一。于河兰鄯廓四州。推获僦籴王希古卢种王诞。其徒二千馀人。正处其罪。爰得我直。授监察御史。内难去职。居丧过毁。死孝贻忧。光宅初。肇建两台。分典百郡。服阙。授右台监察御史。巡察河南。澄清郡邑。升贤弊罪。能执其中。类功最。加两阶。拜右肃政殿中侍御史。郎官法天。古难其选。具美斯在。再拜司勋员外郎。永昌中。遭凶党网罗。为周兴所奏。贬温州固安令。州特举清白。改鸿州栎阳令。邑多猾人。屡宰败驾。公威有素。诚结无欺。率是而行。人用不扰。狱犴自静。狼戾反悫。诏书嘉誉。加朝散大夫。又罗密徒贝锦。为河内所鞠。降括州员外司仓。寻而事白。进吉州司马。神龙中兴。官反旧政。穷鳞沛而纵壑。堕羽翼而顺风。拜司门郎中兼卫王司马。无何。正除卫王司马。拜太子左庶子。以节悯之祸。出为涪州刺史。未往。又转卢州司马。致仕久之。景龙中复起左谕德兼荣文馆学士。诏曰。公缙绅书彦。操履清淳。令誉播于始终。嘉绩宣于中外。储闱谕论。雅望尤高。宜申朝典。俾加徽服。可银青光禄大夫。又摄詹事东都留守。拜常州刺史。居岁馀。优诏致仕。享年八十。先天元年仲冬。薨于河南之正平里第。遗令近地便葬。敛以终服。开元二年冬。卜葬于伊阙之西。夫人河东县君柳氏祔焉。礼也。公出入四朝。历官二十。其进也。皆择能录勤。惟德是与。其退也。必含垢受屈。在涅不淄。子文之量。从可知矣。凡撰淳孝友悌传各一篇。以匡储后。撰先君亲友传十卷。以笃故旧。撰家谱家志各十卷。以明系本。撰河南巡察记十卷。以辨风俗。非通理博物。立诚锡类。其孰能见志以著书。因事以设诫。若斯之盛也。有文集十卷行于代。初公侍祠清庙。有髦士之宜。而先考偃师赠蒲州长史。自祖考三叶。茔无碑记。公咨诸通儒。而追建铭碣。幽赵之士。以为美谈。夫为子则颂德以尊祖。饰终以荣亲。孝之大也。为臣则不枉毫发以顾私。不避豺狼以挠法。忠之至也。洁志则利不涉口。欲不萌心。清之源也。履道则不俛眉以悦势。不屈色以苟容。正之方也。诗曰仲山甫举之。公有其德。传曰左邱明耻之。公有其直。总是四善。远齐二贤。于是芬苾令问。优游眉寿。惠风激于胜流。丕绩敷于哲后。然以忤彼权贵。保兹介特。不登三阶。以正四国。贞白之士。慨焉太息。其孤总授。充穷泣血。靡所寘怀。俾予作颂。布哀丰石。恭惟先人之寮友。常奉长者之话言。公雅珍确实。不尚华靡。敬慎风规。直纪行事。业广词褊。万无髣髴。少子授。八分之妙。独善当时。公平日惠爱。故存之刊刻。词曰。
峨峨淑德。克生休命。履孝蹈忠。含清体正。如玉之洁。如金之镜。高明洵美。学以润之。官方正事。静以镇之。严严宪府。公三峻之。赫赫储宫。公三训之。道有行废。时有泰否。三入三出。无愠无喜。鼓缶而歌。悬车致仕。全归葬俭。允也君子。西山幽幽。东川悠悠。云过坟阙。风薄松楸。人亡道存。荣往哀留。贻世作则。行归于周。
登岘山亭寄晋陵张少府 盛唐 · 孟浩然
五言绝句 押微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岘山
引用典故:张翰
岘首风湍急,云帆若鸟飞。
凭轩试一问,张翰欲来归。
和常州崔使君寒食夜(一作沈佺期诗) 盛唐 · 孙逖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闻道清明近,春庭(一作闱)向夕阑。
行游昼不厌,风物夜宜看。
斗柄更初转,梅香暗里残。
无劳秉华烛,清(一作晴)月在南端。
和常州崔使君咏后庭梅二首 其一 盛唐 · 孙逖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闻唱梅花落,江南春意深。
更传千里外,来入越人吟。
弱干红妆倚,繁香翠羽寻。
庭中自公日,歌舞向芳阴。
和常州崔使君咏后庭梅二首 其二 盛唐 · 孙逖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引用典故:五马
梅院重门掩,遥遥歌吹边。
庭深人不见,春至曲能传。
花落弹棋处,香来荐枕前。
使君停五马,行乐此中偏。
咏木槿树题武进文明府厅 唐 · 刘庭琦
五言绝句 押支韵
物情良可见,人事不胜悲。
莫恃朝荣好,君看暮落时。
送裴陟归常州 盛唐 · 皇甫冉
五言绝句 押微韵
夜雨须停棹,秋风暗入衣。
见君尝北望,何事却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