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宜丰新泉 唐 · 灵一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泉源新涌出,洞澈映纤云。
稍落芙蓉沼,初淹苔(一作碧)藓文。
素将空意合(一作了将空色净),净(一作素)与众流分。
每到(一作若对)清宵月,泠泠(一作然)梦里闻。
筠州新昌县瑞芝亭记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二三
晋陵邵君叶为新昌宰,视事之三月,灵芝五色十二生于便坐之室,吏民来观,无不动色,相与言曰:「吾令君殆将有嘉政以福我民乎!山川鬼神其与知之矣,不然,此不莳而秀,不根而成,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何也」?乃相与廓其室,四达为亭,命曰「瑞芝」,奔走来谒记于豫章黄某。某曰:予观《神农草木经》,青芝生泰山,赤芝生衡山,黄芝生嵩山,白芝生华山,黑芝生常山。皆久食而轻身,延年而不老。盖序列养生之药,不言瑞世之符。又其传五芝曰: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而世之所名芝草,不能若是也。故尝考于信书,自先秦之世,未有称述芝草者。及汉孝武厌饫四海之富贵,求致神仙不死,天下骚然。元封中乃有芝草九茎连叶,生甘泉殿斋房中,于是赦天下,作《芝房》之歌。孝宣兴于民间,励精万事,事无过举,然庙享数有美祥,颇甘心焉,故复修孝武郊祀,以瑞记年。元康中,金芝九茎又产函德殿铜池中。然此芝不生于五岳,果《神农经》所谓芝者邪?予又窃怪汉世既嘉尚芝草,而两汉循吏之传未有闻焉,何也?岂其所居民得其职,所去民思其功,生则羽仪于朝,没则烝尝于社,则是民之凤凰麒麟醴泉芝草也邪?抑使民田亩有禾黍,则不必芝草生户庭;使民伏腊有鸡豚,则不必麟凤在郊棷。黠吏不舞文,则不必虎北渡河;里胥不追扰,则不必蝗不入境。此其见效优于空文也邪?昔黄霸引上计吏问兴化之条,有鹖雀来自京兆舍中,飞集丞相府上,霸以为皇天降下神雀,欲图上奏。京兆尹张敞言:「郡国计吏,窃笑丞相之仁厚,智略有馀,而微信奇怪也。恐丞相兴化之条,或长诈伪,以败风俗」。天子嘉纳焉。刘昆为江陵令,连年火灾,昆辄向火叩头,多能反风降雨。迁弘农太守,驿道多虎,崤渑不通,昆为政三年,虎负子渡河。乃召入为光禄勋。诏问昆:「江陵反风灭火,弘农虎北渡河,行何德政而致是」?对曰:「偶然耳」。左右皆笑其质,帝叹曰:「是乃长者之言」。由君子观之,张敞之笃论,世祖之知言,建成之文,不如光禄之质也。虽然,新昌之吏民爱其令君,将徼福焉,焉可诬也?又尝试论之,古之传者曰:上世盖有屈轶指佞,萐莆扇庖,蓂荚纪历,嶰竹生律,既不经见,后世亦不闻有之,则前世之有芝草,特未定也。邵君家世儒者,诸父兄皆以文学行义表见于荐绅。邵君又喜能好修,求自列于循吏之科,故即其气燄而取之,异草来瑞。使因是而发政于民,惨怛而无倦,民将尽力于田,士将尽心于学,则非常之物,不虚其应,且必受赐金增秩之赏,用儒术显于朝廷矣,岂独夸耀下邑而已乎!故并书予所论芝草、循吏之实,使归刻之(《山谷全书·正集》卷一六。又见《圣宋文选》卷三一,《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三九,《全芳备祖》后集卷一一,《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别集卷五五。)。
「前」字原脱,据右引及《全芳备祖》补。
寄题筠州钱有文明府新昌小道院 其一 南宋 · 范成大
六言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忠厚平生心学,敏明随处民功。
江左幕中荒政,江西县里仁风。
寄题筠州钱有文明府新昌小道院 其二 南宋 · 范成大
六言诗 押江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勿云私淑小邑,可以匹休大邦。
健笔谁能后赋,向来江夏无双。
新昌南岩 南宋 · 释文珦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大禹未疏凿,此山为海门。
试从樵径上,犹有钓车存。
佛屋栖灵窦,仙坟荫远村。
岩头一滴水,居者不知源。
回新昌吴宰(君佐)馈满考劄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七、《本堂集》卷七二
瓜戍既圆,将反雪溪之棹;花封相近,忽贻云朵之笺。灿台篚之分来,划罗门之乍破。讱意孔厚,揆己非宜。汗颜甲而拜登,镂心铭而知感。山青水绿,犹阻谢于琴帘;月白风清,或寻盟于尊酒。敬先申覆,仰冀丙原。
书新昌杜黄山王心月骚坛集后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一一、《本堂集》卷四五
地因人重,重则名随之。尧山、舜井不可尚矣,严子陵以高节名滩,郑康成以行义名乡,陶渊明以清旷名石,古迄今若是者满天下。王心月家杜黄山,欲祠杜工部、黄太史,以实其山之名。名必以实,吾谓山称杜黄,昔或自有二姓居此者。工部、太史有知,必不肯如王安石争墩祠之将吐矣。然心月攀敬二诗宗,是志于诗良切。自今而后,能追其风雨驰骋焉,则此山当有易名王山者,又何必借古人为重哉?于其来访,辄书所见为谢。著雍困敦孟春望日,丹霞陈某书。
九日黎明发新昌望天姥峰 宋末元初 · 谢翱
押词韵第五部
南明剡东山,亏蔽草与莱。
前冈接远阜,树石如苔莓。
西南见天姥,旭旭云日开。
下有采药径,仙人招我来。
手持白菊花,泛以青螺杯。
倾杯化灵药,蕤芳入客怀。
俛视浮爨居,白气为尘埃。
凉风吹脱巾,一往不愿回。
便投此策竹,骑龙下天台。
淳熙戊申丘寿隽新昌石氏本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颇如画手善传神,绝喜他乡见似人。
俯仰之间已陈迹,如何千载尚如新(自注:江阴丘府此本,甲于东南。永和九年癸丑,至今大德戊戌,九百四十六春矣。)。
新昌道上 宋末元初 · 林景熙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江湖犹是客,岁月已成翁。
仙路重云外,人家落木中。
山痕经烧黑,土脉入泉红。
又得春风信,孤花照驿东。
新昌大石佛 宋末元初 · 黄庚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倚天岩石费雕镌,佛相分明在眼前。
莫与嘉州争(原作事,据四库本改)大小,法身充满本无边。
哭节斋陈公五诗(时为浙东宣慰使按行属邑回过新昌值群盗被害年五十有六至元丁丑九月七日事也) 其一 元 · 王恽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秋涧集卷十八
夷门樽酒罄平生,谁料终凶在此行。
颅发有灵通帝梦,越戈无识断由缨。
救时誉在何多得,忧道深思耻近名。
南望两行知已泪,西风吹却又纵横。
哭节斋陈公五诗(时为浙东宣慰使按行属邑回过新昌值群盗被害年五十有六至元丁丑九月七日事也) 其二 元 · 王恽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秋涧集卷十八
笑谈鞍马最从容,远自南阳到洛中。
廷议有方先大节,丹心无间总清忠。
馀人老去初何惜,四海经纶共望公。
何日下车倾腹痛,桥玄林墓哭秋风。
哭节斋陈公五诗(时为浙东宣慰使按行属邑回过新昌值群盗被害年五十有六至元丁丑九月七日事也) 其三 元 · 王恽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出处:秋涧集卷十八
德音宣畅介麟沾,远调曾辞瘴海炎。
寒谷变春方煦妪,含沙窥影已阴潜。
峰摧天柱山虽坏,桂折秋风气𨺗严。
伸雪绛冤谁有疏,吞声空向九天瞻(煦妪一作燠休燠威喻反休虚喻反昭三年晏子曰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燠休云痛而念之也若小儿痛父母以口就之曰燠休代其痛也)。
哭节斋陈公五诗(时为浙东宣慰使按行属邑回过新昌值群盗被害年五十有六至元丁丑九月七日事也) 其四 元 · 王恽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秋涧集卷十八
盛气横空盖代勋,挥摩旌垒张吾军。
乘时熟计利不利,为善但忧闻未闻。
千里魂归关塞黑,百年精在死生分。
临风痛泻长河泪,洒断江东日暮云。
哭节斋陈公五诗(时为浙东宣慰使按行属邑回过新昌值群盗被害年五十有六至元丁丑九月七日事也) 其五 元 · 王恽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秋涧集卷十八
恶棘枭鸾苦未分,挺身东拟下䲔吞。
义醢不信雄貙惨,死守庶全君父恩。
冤碧意凝东粤血,大招空返北邙魂。
恢恢三木遗犹在,尽是君侯未没存。
任从义寄惠新昌石鼎以诗谢之 元末明初 · 宋禧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庸庵集卷七
石鼎斲来天姥骨,江头寄到野人家。
难逢道士重联句,可待先生为煮茶。
饥岁不堪烹故纸,老夫亦欲炼丹砂。
得随采药寻仙去,却用相携入紫霞。
采烟山长歌寄赠新昌周铭德 元末明初 · 宋禧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庸庵集卷二
采烟山者越之新昌之名山也隐者周铭德居其上上有良田美圃绵亘三十馀里与平陆无异地虽僻而有利及远朔南医家所用白术其产也铭德贤而好读书以孝友称于乡其友胡汝州史孟通为予道其为人又为索予诗予以汝州辈之言足信而嘉铭德之为人遂作采烟山长歌一首书以遗之异日或一往游其山过剡见故人王公玉许时用二先生宁不为我助屝屦之需乎歌曰
吾闻沃州天姥间,又有采烟之高山。
山上之冈三十里,平视沃姥浮青鬟。
其中隐者吾所羡,身世长与浮云闲。
种术可疗九州疾,种稻自给千家餐。
橘柑枣栗与桑柘,种者不少资者繁。
鸡犬走巷陌,鹿豕游林园。
官府无事日,人家总平安。
乃知桃源在兹土,渊明所记欲往难。
周郎一何乐,居此胜居官。
昼则治家事,夜则经史观。
其人天性孝且友,与弟同财慈母欢。
择交朋友重高谊,急难可托输肺肝。
我恨不一见,今秋过江干。
胡史二生喜告我,世有斯人为长叹。
北阁高楼送吾目,采烟远在青云端。
嗟我老病畏尘俗,剡中乘兴逢时艰。
故人倘见招,舟楫宁吾悭。
丹枫叶冷风袅袅,清溪水落滩漫漫。
此时过门见王许,青鞋从此跻岩峦。
作歌订约在秋晚,岂待娥江风雪寒。
送陈士瞻归新昌 明 · 胡广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四十五
金门琐闼集群儒,雠校应过汉石渠。
投老却辞天府驷,好贤空赋谷中驹。
閒门修竹开三径,何处扁舟入五湖。
迢递江南看天姥,翠微千片白云孤。
新昌莲峰吕山人夜携鱼酒过访丘中因有此作 明 · 李元昭
日入林壑晦,乳犬吠檐隙。
下榻爇兰膏,邂逅沧浪客。
菰条贯溪鲂,瓦瓶挈村醳。
傲睨不作礼,苍霞飘短掖。
班坐肆吟笑,河汉倚寒席。
墟落交广风,松篁自相戛。
优游尘外怀,秉此杯中适。
第觉五情爽,冥然会玄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