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黄霸颍川太守 西汉 · 汉宣帝
 出处:全汉文 卷六
制诏御史:其以贤良高第扬州刺史霸颍川太守,秩比二千石
居官赐车盖,特高一丈,别驾主薄车,缇油屏泥于轼前,以章有德(《汉书•循吏•黄霸传》)
颍川敕吏捕钟威赵季李款 西汉 · 何并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五
三人非负太守,乃负王法,不得不治。
钟威所犯多在赦前,驱使入函谷关,勿令污民间,不入关,乃收之。
赵、李桀恶,虽远去,当得其头,以谢百姓(《汉书·何并传》)
颍川儿歌 汉 · 无名氏
《汉书》曰:灌夫不好文学。喜任侠。已然诺。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有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颍川颍川儿歌之曰:
颍水清,灌氏宁。
颍水浊,灌氏族(○《史记》灌夫传。《汉书》灌夫传。《白帖》七。《御览》六十三。环宇记七。《诗纪》八作颍川歌。)
颍川荀爽 汉 · 无名氏
 押江韵
《后汉书》曰:字慈明。幼而好学。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徵命不应。颍川为之语曰:
荀氏八龙,慈明无双(《后汉书》荀淑传。《御览》三百八十五引荀氏家传、四百九十五引续《汉书》。《诗纪》九作荀氏八龙。)
颍川杜安 东汉 · 乐恢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一
干主求禄,非平生操也袁宏《后汉纪》十三)
颍川太守王立义葬流民颂 东汉 · 蔡邕
四言诗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四
哀此骼骴,惋彼孤魂。
遭水为泥,逢风成尘。
殓以时服,葬于洛滨(《北堂书钞》三十九)
颍川一年田租诏黄初二年正月壬午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
颍川先帝所由起兵征伐也。
官渡之役,四方瓦解,远近顾望。
而此郡守义,丁壮戈,老弱负粮。
汉祖秦中为国本,光武河内王基,今朕复于此登坛受禅,天以此郡翼成大魏(《魏志·文帝纪》注引《魏书》)
颍川豫章庙主不毁议 东晋 · 贺循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八
礼,兄弟不相为后,不得以承代为世。
殷之盘庚不序阳甲,汉之光武不继成帝,别立庙寝,使臣下祭之,此前代之明典,而承继之著义也。
惠帝无后,怀帝承统,弟不后兄,则怀帝自上继世祖,不继惠帝,当同殷之阳甲,汉之成帝
议者以圣德冲远,未便改旧。
兹如此礼,通所未论。
是以惠帝尚在太庙,而怀帝复入,数则八。
八之礼,由惠帝不出,非上祖宜迁也。
下世既升,上世乃迁,迁毁对代,不得相通,未有下升一世而上毁二世者也。
惠怀二帝俱继世祖,兄弟旁亲,同为一世,而上毁二为一世。
今以惠帝之崩已毁豫章怀帝之入复毁颍川,如此则一世再迁,祖位横折,求之古义,未见此例。
惠帝宜出,尚未轻论,况可轻毁一祖而无义例乎?
颍川既无可毁之理,则见神之数居然自八,此尽有由而然,非谓数之常也。
既有八神,则不得不于七室之外权安一位也。
至尊于惠怀俱是兄弟,自上后世祖,不继二帝,则二帝之神行应别出,不为庙中恒有八室也。
武帝初成太庙时,正神止七,而杨元后之神亦权立一室。
永熙元年,告世祖谥于太庙八室,此是苟有八神,不拘于七之旧例也。
又议者以景帝俱已在庙,则惠怀一例。
景帝盛德元功,王基之本,义著祖宗,百世不毁,故所以特在本庙,且亦世代尚近,数得相容,安神而已,无逼上祖,如王氏昭穆既满,终应别庙也。
以今方之,既轻重义异,又七庙七世之亲;
昭穆,父子位也。
若当兄弟旁满,辄毁上祖,则祖位空悬,世数不足,何足于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然后成七哉!
今七庙之义,出于王氏。
从祢以上至于高祖,亲庙四世,高祖以上复有五世六世无服之祖,故为三昭三穆并太祖而七也。
世祖郊定庙礼,京兆颍川曾、高之亲,豫章五世,征西六世,以应此义。
今至尊继统,亦宜有五六世之祖,豫章六世,颍川五世,俱不应毁。
今既云豫章先毁,又当重毁颍川,此为庙中之亲惟从高祖已下,无复高祖以上二世之祖,于王氏之义,三昭三穆废阙其二,甚非宗庙之本所据承,又违世祖祭征西、豫章之意,于一王定礼所阙不少(《晋书·贺循传》)
阳翟新声 南齐 · 王融
 押庚韵
怀春发下蔡含笑阳城
耻为飞雉曲,好作鹍鸡鸣(○《乐府诗集》七十四。《诗纪》五十七。)
重与安定公启请于颍川为行台治 北周 · 王思政
 出处:全北齐文卷二
求与朝廷立约,贼若水攻,乞一周为断,陆攻请三岁为期,限内有事,不烦赴援,过此已往,惟朝廷所裁(《周书·崔猷传》,初思政顿兵襄城,欲于颍川为行台治所,奉启陈之,并致书于论将移之意,复书,莫若顿兵襄城思政重启许之,及颍川陷没,太祖深追悔焉。)
大唐河南府阳翟县善才寺文荡律师塔碑铭 唐 · 卢涣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
昔者混元既辟。生法世始。舟车莫用。言教不施。爱憎之心未生。争夺之源未起。则昔□劫如来无为而化者矣。其后人怀恶念。资变淳风。刀俎遍于三界。生死繁于六道。我慈氏大怜庶品。宏兹秘藏。甘露正法。爰启□石之资。身肉手足。竭其负担之用。披地舆而考胜。列龟谋而定域。或陟在巘。或降在原。倘佯焉。仿徨焉。而得于夏城之隅□□观其后背增岩。前临平野。居然旷望。四时有霜雨递来。直置孤标。千里与云虹竞秀。信安神之妙境。有塔之宏□者焉。越□开元十一年十月十七日已酉。奉迎律师全身宁于兹塔。寺主昔承灌顶。今为□则天伟之。乃移法服。授以荣班。拜游击将军。非其好也。寺主道风素远。天爵自高。朱绂方来。雅操难夺。固让朝命。愿复缁衣。则天多之。□特□敕授善才寺主。并赐内府绢一百匹。杂䌽三十段。仍许至寺大□法会。以光其业。寺主常以为徒宏愿衣服卧具甘□明昏拯溺。虽报如来之恩。芜没茔园。未尽师资之礼。于是撞钟定策。糺面□门恒沙众生。咸从顶受。其有位阶十地。身现四生。守遮制之科。宫墙莫测。□运慈悲并行。广大难思者。其惟我律师乎。俗姓药氏河南密人也。□正见家含天仁性。清心自乐。宴坐穷年。纳而偫有顿无。观身而众妙皆尽。若是乎。律师常持金刚经。心禅口诵。不舍须臾。□□则天乐自鸣。中夜则异香频降。故为道俗之所欣然。人天之所归仰也。春秋七十有五。以大唐开元七年五月九日夜□□悟色相之皆空。示生灭而警众。呜呼。风云昏闇。众鸟悲鸣。朝野悽惨。神龙震惊。以其年五月十一日。权殡于夏城□有大弟□寺主八智。俗姓张氏清河郡人。德业宏深。风神秀远。所作巳办。在邦必闻。證圣中则天闻而嘉焉。召见于同明殿。因济国安人之道。□神足复于塔右置立香园。率诸门徒□□□扫。手植千有馀株。寺主早悟色空。念兹生灭。观石火之非久。叹芭蕉之不坚。预于下层。自托终制。诫门弟子曰。吾自幼出家。奉事和上和上者则我慈父。生我法身。吾欲万劫归依。两肩负荷。既没之后。无背吾言。故其塔下层。即寺主之所宅也。至矣哉。寺主之为道。仁不忘本。孝极尊师。自非六行总持。十力无畏。安能预于斯乎。次有弟子延祐等三十人。□嵩颍名家。法门□宝。戒珠清静。心猿调伏。咸能叶赞封树。同规祠塔。佥共谋可久之迹。垂无穷之纪。恐汗简之难存。勒高碑而播美。铭粤。
至哉圣觉。渊乎调御。
开拓慧境。昭融昏趣。
演偈孤园。全功双树。
魔风不竞。法流长注(其一)(一章)

猗欤硕德。像教护持。
禅薰广被。戒静难思。
经穷贝叶。劫尽天衣。
高灯正朗。坠露俄晞(其二)(二章)

爰有上人。心源猛利。
摈落朝组。周旋了义。
邱首垂仁。骈胝答施。
尊师踊塔。如佛无异(其三)(三章)

岌岌孤秀。迢迢削成。
金绳□缀。宝铎风鸣。
香烟作雨。伏槛流星。
房廊绕护。花药经行(其四)(四章)

夏后城池。至今犹在。
此□□□。千里岂改。
有道贫贱。浮生危殆。
托遗迹于后贤。傥斯文之可采。(五章)

送从舅赴阳翟 唐 · 于邵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二十八
昔者秦赋渭阳之诗。
盖孟公子之出祖也。
绵历千祀。
颂声不泯。
幼失慈爱。
于斯为苦。
未尝不废卷抚膺。
书绅自勉。
以为罔极之报。
祭在如存之礼。
不其然欤。
自幽燕称乱。
伊洛内覆。
爰我舅党。
举族东迁
祏室无祀。
名园何在。
永怀展敬。
渴日无缘。
叔舅十年过江。
三命作吏。
庆垂必复。
休有令闻。
使车斯来。
辄不自意。
阳翟骏选。
天书宠光。
思同昼游有日矣。
伯舅京剧先鸣。
曷游偕往。
小子江华罢守。
未离系滞。
指途惜别。
卜胜初筵。
献岁之方春。
对上林之晴雪。
兴酣景晏。
欲罢不能。
则叔舅之慈惠钟于我也。
良可知矣。
望钧台旧都。
伊川故里。
出鄢长道。
控河淮要冲。
于焉驰名。
于以在我。
况清白以世业留遗。
贞干以天资自许。
鸿鹄之举。
云霄可期。
惭无酷似。
拜命之辱。
叙离道念。
庸不喻乎。
司勋员外郎郑昌缔。
邵同等也。
实为首倡。
其或继之者。
则以多为贵尔。
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 唐 · 贾至
 押阳韵
引用典故:沧浪
今日霖雨霁,飒然高馆凉。
秋风吹二毛,烈士加慨慷。
忆昔皇运初,众宾俱龙骧。
解巾幕府脱剑升明堂。
郁郁被庆云,昭昭翼太阳。
鲸鱼纵大壑,鸑鷟鸣高冈。
信矣草创时,泰阶速贤良。
一言顿遭逢,片善蒙恩光。
我生属圣明,感激窃自彊。
崎岖郡邑权,连骞翰墨场。
天朝富英髦,多士如圭璋。
盛才溢下位,蹇步徒猖狂。
闭门对群书,几案在我旁。
枕席相远游,聊欲浮沧浪
八月白露降,玄蝉号枯桑
舣舟临清川,迢递愁思长。
我有同怀友,各在天一方。
离披不相见,浩荡隔两乡。
平生霞外期,宿昔共行藏。
岂无蓬莱树,岁晏空苍苍。
阳翟张主簿之任 唐 · 独孤及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引用典故:䌽服
旧闻阳翟县,西接凤高山。
作吏同山隐,知君处剧闲。
少年当效用,远道岂辞艰。
迟子扬名后,方期䌽服还。
黎六郎阳翟少府 中唐 · 韦应物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试吏向嵩阳,春山踯躅芳。
腰垂新绶色,衣满旧芸香。
乔树别时绿,客程关外长。
祗应传善政,日夕慰高堂
送黎燧尉阳翟 中唐 · 卢纶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引用典故:潘县花 金声 梅家鹤
玉貌承严训,金声称上才。
列筵青草偃,骤马绿杨开。
县花添发,梅家鹤暂来。
谁知望恩者,空逐路人回。
杨少府阳翟(即舍人之弟) 中唐 · 李端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引用典故:潘岳 入洛
冠带仁兄后,光辉寿母前。
陆云入洛潘岳更张筵。
井邑嵩山对,园林颍水连。
东人欲相送,旅舍已潸然。
黎少府阳翟 中唐 · 李端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引用典故:倒玉 金谷
诗礼称才子,神仙是丈人。
玉山那惜醉,金谷已无春。
白马如风疾,青袍夺草新。
不嫌鸣吠客,愿用百年身。
送苗赟(一作斌)阳翟 唐 · 耿湋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夕阳秋草上,去马弟兄看。
年少初辞阙,时危远效官。
山行独夜雨,旅宿二陵寒。
诗兴生何处,嵩阳羽客坛。
谨移义成军一千五百人镇阳翟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七
准今月十七日敕。移义成军一千五百人镇阳翟县
伏奉今月二十日诏敕。淮西未宁。
东都兵少。今诏□平发步军一千五百人。
阳翟县镇守。令权取臣指撝。
与次元计会。差官专往勾当供顿。
及排比兵马下处。善于绥抚。
无失机宜。如淮夷奔冲。
即逐便除讨。若无侵掠。
但且防遏。优恤之间。
必资得所者。诏命自天。
睿奖稠謺。捧戴惶悚。
若无所容。伏以东畿之中。
阳翟最重。地非岩险。
境接淮夷。斯为要冲。
实在捍蔽。兵力素少。
疆场是虞。忽承天书。
已在睿算。分滑台之坚甲。
佐甸邑之偏师。戎行贾勇。
河洛增气。臣以懦劣。
素乏才谋。陛下权令指撝。
假以威重。谨当下竭庸管。
上禀睿谋。循已何堪。
省躬知惧。应缘置顿及到县下处。
臣已与次元计会排比。差官勾当
其于抚绥。必冀便安。
候将士等到镇。续具闻奏。
谨奉状陈谢以闻。谨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