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九成宫醴泉碑铭 隋末唐初 · 魏徵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一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
皇帝避暑于九成之宫。
此则隋之仁寿宫也。
冠山抗殿。
绝壑为池。
跨水架楹。
分岩竦阙。
高阁周建。
长廊四起。
栋宇胶葛。
台榭参差。
仰视则𨔴𨘬百寻。
下临则峥嵘千仞。
珠璧交映。
金碧相辉。
照灼云霞。
蔽亏日月。
观其移山回涧。
穷泰极侈
以人从欲。
良足深尤。
至于炎景流金。
无郁蒸之气。
微风徐动。
有凄清之凉。
信安体之佳所。
诚养神之胜地。
汉之甘泉。
不能尚也。
皇帝爰在弱冠。
经营四方。
逮乎立年
抚临亿兆。
始以武功一海内。
终以文德怀远人
东越青邱。
南踰丹徼。
皆献琛奉贽。
重译来王。
西暨轮台。
北拒元阙。
并地列州县。
人充编户。
气淑年和。
迩安远肃。
偫生咸遂。
灵贶毕臻。
虽藉二仪之功。
终资一人之虑。
遗身利物。
栉风沐雨。
百姓为心。
忧劳成疾。
同尧肌之如腊。
甚禹足之胼胝。
针石屡加。
腠理犹滞。
爰居京室。
每弊炎暑。
偫下请建离宫。
庶可怡神养性。
圣上爱一夫之力。
惜十家之产。
深闭固拒。
未肯俯从。
以为隋氏旧宫。
营于曩代。
弃之则可惜。
毁之则重劳。
事贵因循。
何必改作。
于是斲彫为朴。
损之又损。
去其太甚。
葺其颓坏。
杂丹墀以砂砾。
间粉壁以涂泥。
玉砌接于土阶。
茅茨续于琼室。
仰观壮丽。
可作鉴于既往。
俯察卑俭。
足垂训于后昆。
此所谓至人无为。
大圣不作。
彼竭其力。
我享其功者也。
然昔之池沼。
咸引谷涧。
宫城之内。
本乏水源。
求而无之。
在乎一物。
既非人力所致。
圣心怀之不忘。
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已亥。
上及中宫
历览台观。
閒步西城之阴。
踌躇高阁之下。
俯察厥土。
微觉有润。
因而以杖导之。
有泉随而涌出。
乃承以石槛。
引为一渠。
其清若镜。
味甘如醴。
南注丹霄之右。
东流度于双阙。
贯穿青琐。
萦带紫房。
激杨清波。
涤荡瑕秽。
可以导养正性。
可以澄莹心神。
鉴映偫形。
润生万物。
同湛恩之不竭。
将元泽之常流。
匪惟乾象之精。
盖亦坤灵之宝。
谨按礼纬云。
王者刑杀当罪。
赏锡当功。
得礼之宜。
醴泉出于阙庭。
鹖冠子曰。
圣人之德。
上及太清。
下及太宁。
中及万灵。
醴泉出。
瑞应图曰。
王者纯和。
饮食不贡献。
醴泉出。
饮之令人寿。
东观汉纪曰。
光武中元元年
醴泉出于京师
饮之者痼疾皆愈。
然则神物之来。
实扶明圣。
既可蠲兹沈痼。
又将延彼遐龄。
是以百辟卿士
相趋动色。
我后固怀撝挹。
推而弗有。
虽休勿休。
不徒闻于往昔。
以祥为惧。
实取验于当今。
斯乃上帝元符。
天子令德。
岂臣之末学。
所能丕显。
但职在记言。
属兹书事。
不可使国之盛美。
有遗典策。
敢陈实录。
爰勒斯铭。
其词曰。
惟皇抚运。
奄壹寰宇。
千载应期。
万物斯睹。
功高大舜。
勤深伯禹
绝后光前。
登三迈五。
握机蹈矩。
乃圣乃神。
武克祸乱。
怀远人
书契未纪。
开辟不臣。
冠冕并袭。
琛贽咸陈。
大道无名
上德不德。
元功潜运。
几深莫测。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靡谢天功。
知帝力
上天之载。
无臭无声。
万类资始。
品物流形。
随感变质。
应德效灵。
介焉如响。
赫赫明明。
杂遝景福。
葳蕤繁祉。
云氏龙官。
龟图凤纪。
日舍五色。
乌呈三趾。
颂不辍工。
笔无停史。
上善降祥。
上智斯悦。
流谦润下。
潺湲皎洁。
蓱旨醴甘。
冰凝镜澈。
用之日新。
挹之无竭。
道随时泰。
庆与泉流。
我后夕惕。
虽休勿休。
居崇茅宇。
乐不般游。
黄屋非贵。
天下为忧。
人玩其华。
我取其实。
还淳反本。
代文以质。
居高思坠。
持满戒溢。
念兹在兹。
永保贞吉。
曲赦醴泉县 初唐 · 高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一
朕恭膺大宝。
嗣隆景业
虔奉成则。
光阐宏猷。
昧旦兢怀。
宵分动虑。
苍昊垂祐。
宗社降灵。
顺黎元之心。
藉忠贤之力。
俗登仁寿。
道暨升平。
远肃迩安。
时康俗阜。
履端受节。
阳和肇气。
亲率庶僚。
奉谒陵寝。
遗弓永慕。
切终身之忧。
抚镜缠悲。
兴寒泉之思。
敬深如在。
哀隆罔极。
荐享既毕。
精禋获申。
式表因心。
宜宏恺泽。
可曲赦醴泉县
并行从人。
大辟罪以下。
皆赦除之。
百姓宜免今年租调。
右监门员外将军常基在此宿卫
进爵一等。
陵令陵丞各加一阶。
节级赐物。
留守庆山醴泉696年7月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言。臣闻至德洞微。
天鉴不远。休徵秘景。
时和则见。是知绵代旷历。
庆牒祥经。帝王有必感之符。
神灵无虚应之瑞。伏惟天册金轮圣神皇帝陛下金镜御天。
璿衡考政。钦若元象。
宏济苍氓。茂功将大造混成。
纯化与阳和俱扇。朝百神之乐职。
宅万国之欢心。嘉气内充。
淫雨外息。岂止摇风纪月之草。
列莳于阶除。仪箫衔箓之禽。
相鸣于户阁而已。固有发祯厚载。
抽贶泉源。表元德之潜通。
显黄祇之昭报。臣于六月二十五日得所部万年县郑国忠状。
称去六月十四日。县界霸陵乡有庆山见。
醴泉出。臣谨差户曹参军孙履直对山中百姓检问得状。
其山平地涌拔。周回数里。
列置三峰。齐高百仞。
山见之日。天青无云。
异雷雨之迁徙。非崖岸之骞震。
歘尔隆崇。巍然蓊郁。
阡陌如旧。草树不移。
验益地之祥图。知太乙之灵化。
山南又有醴泉三道。引注三池
分流接润。连山对浦。
各深丈馀。广数百步。
味色甘洁。特异常泉。
比仙浆于轩后。均愈疾于汉代
臣按孙氏瑞应图曰。庆山者。
德茂则生。臣又按白武通曰。
醴泉者。义泉也。
可以养老。常出京师
礼斗威仪曰。人君乘土而王。
其政太平。则醴泉涌。
潜潭巴曰。君臣和德。
道度协中。则醴泉出。
臣窃以五行推之。六月土王。
神在未母之象也。土为宫。
君之义也。水为智。
土为信。水伏于土。
臣之道也。水相于金。
子之佐也。今土以月王而高。
水从土制而静。天意若曰。
母王君尊。良臣善相。
仁化致理。德茂时平之应也。
臣又以山为镇国。水实利人。
县有万年之名。山得三仙之类。
此盖金舆景福。宝祚昌图
邦固不移之基。君永无疆之寿。
永昌之后。迄于兹辰。
地宝屡升。神山再耸。
未若连岩结庆。并泌疏甘。
偫瑞同区。二美齐举。
高视古今。曾无拟议。
信可以纪元立号。荐庙登郊。
彰贲亿龄。愉衍万宇。
臣辱司京尹。忝寄留台
西夏之疲人。东蕃之馀宠。
游泳鸿露。震悚明神。
禧祉有归。光启兹部。
喜睹殊观。实百恒流。
踊跃一隅。驰诚双阙。
伏请宣付史馆。颁示朝廷。
无任凫藻之至。谨遣某官绘图奉进。
行次昭陵唐太宗昭陵醴泉县九嵏山西北,时甫诏许之鄜州视家,道里所经。)750年 唐 · 杜甫
五言排律 押虞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
引用典故:鼎湖 洪炉 虎狼都 绝足 玉衣自举
旧俗疲庸主,群雄问独夫。
谶归龙凤质,威定虎狼都
天属尊尧典唐高祖谥神尧,以其传位如让禅也),神功协禹谟。
风云随(一作逸),日月继(一作享)高衢。
文物师古,朝廷半老儒。
直词宁戮辱,贤路不崎岖。
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
指麾安率土,荡涤抚洪炉
壮士悲陵邑,幽人拜鼎湖
玉衣自举,铁(一作石)马汗常趋潼关之战,贼兵时见黄旗军掠阵,是日奏昭陵前石人马俱流汗)
松柏瞻虚(一作灵)殿,尘沙立(一作暗)
寂寥开国日,流恨满山隅。
醴泉东溪程皓元镜微入(得寒字)745年 唐 · 岑参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
引用典故:噀雨
蜀郡路漫漫,梁州七盘
二人来信宿,一县醉衣冠。
溪逼春衫冷,林交宴席寒。
西南喷酒,遥向雨中看。
夏初醴泉南楼太康颜少府745年 唐 · 岑参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
何地堪相饯,南楼出万家。
可怜高处送,远见故人车。
野果新成子,庭槐欲作花。
爱君兄弟好,书向颍中誇。
春日醴泉杜明府承恩五品宴席上赋诗745年 唐 · 岑参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
引用典故:凫舄
凫舄旧称仙,鸿私降自天。
青袍移草色,朱绶夺花然。
邑里雷仍震,台中星欲悬。
吾兄此栖棘,因得贺初筵。
栎阳县醴泉767年10月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四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等言。伏见京兆尹李勉奏。
栎阳县醴泉涌出。饮之者痼疾皆愈。
臣闻王者泽周庶类。则神降百祥。
天地之心。去人不远。
陛下厚德载物。与坤同符。
以善利人。如水润下。
故后土献瑞。涌泉疗疾
灵源酌而不竭。沈痼饮而皆痊。
勿药之喜。万人是赖。
仰窥天意。岂不以是彰陛下之德施乎。
不然。何众庶禺禺。
强名圣水。彼丹井朱草
白麟赤雁。徒称太平之瑞。
未闻功施于人。方之圣泉
岂踰神异。臣等无任喜庆之至。
中书门下醴泉 唐 · 常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十六
臣等伏以西京栎阳县有泉水于平地涌出。洁诚饮者。
痼疾咸痊。稽之图牒。
是曰醴泉。臣闻和气上感。
湛恩下浃。则有休徵。
以彰至化。近在雨金之地。
特启英泉之瑞。无源独涌。
平地滂流。当神明之积高。
表阴阳之不测。其气香洁。
其味甘醇。抱华清而荡邪。
资灵化以除秽。积年之疾。
一饮皆愈。挈瓶而至。
重趼相望。日以万计。
酌而不竭。齐庄之诚益厉。
神达之效愈彰。伏惟陛下宏父母之深仁。
纳黎元于寿域。感此灵液。
助其生成。疾苦假除。
夭昏不作。勿药有喜。
爱人斯甚。可以见天地之心。
可以明帝王之德。昔唐尧至圣。
光武中兴。沛然发祥。
千岁一睹。启我昌运。
居然合符。鸿休无疆。
天下庆幸。臣等谬司近密。
喜倍常情。无任忻庆之至。
中书门下醴泉白鹿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四
臣某等言。今日中使某乙至。
奉宣进止。示臣等醴泉县镇遏使康志宁于建陵柏城外得一白鹿者。
谨按孝经援神契曰。王者德至禽兽。
白鹿见。又孙氏瑞应图曰。
王者惠及下民则至。伏惟皇帝陛下圣德广运。
与天合符。尊祖敬宗
爱人育物。含灵效祉。
叶赞休明。惟此仁兽。
式彰孝理。皎然玉质。
俯近轩台。独麌麌以不偫。
亦呦呦而遂性。汉得之于槐里
齐获之于敏邱。呈祥瑞圣。
岂比今日。臣等谬列台司
无补时化。每承灵贶。
徒竭欢心。无任欣抃踊跃之至。
伏请宣付史馆。谨奉表陈贺以闻。
徐登醴泉821年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六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
徐登
京兆尹前为泾阳
清廉直。
奉法爱人。
请补醴泉
再考其绩。
子路理蒲。
仲尼诲曰。
爱而恕。
可以容困。
温而断。
可以抑奸。
醴泉人与蒲相类。
宜用此道。
训养之。
岁时之间。
期于报政。
醴泉县
醴泉无源赋(王者之瑞,何有本原。)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二、《小畜集》卷二、《历代赋汇》卷五四、《古今图书集成》坤舆典卷三四
泉本灵长,皆从滥觞。
何无源而自涌,应有德以呈祥。
厥味孔甘,可饮九苞之凤;
其波不浊,宁朝百谷之王。
岂不以地乃至柔,水惟善下,不爱其宝,于以光乎圣人;
感而遂通,于以归乎王者?
沸渭以出焉,奚疏凿之谓也!
神化难知,汪洋在兹。
视之者孰分似带,挹之者咸谓如饴。
匪自高山,非贰师之刺矣;
不居绝塞,岂耿恭而拜之?
有以见德及于地,不期而至。
其润也,齐乎圣泽;
其涌也,偕乎睿知。
浪井不凿,我则同出而异名;
灵芝无根,我则重祥而叠瑞。
稽夫是泉也,其源不见,于义则那?
其味且旨,在理云何?
得非源之隐也,与凡流而有异;
味之美也,表圣德而靡他?
不然,又安得匪因掘地,而自可蠲痾者哉!
出鸟鼠者非吾之耦,产蛟龙者亦孔之丑。
鄙河水之九曲,笑泾泥之一斗。
自然而然,非有而有。
考乎枝派,应居水府之先;
效彼休祯,合列祥经之首。
是何不在高原,波腾浪翻。
孰知乎桐柏,孰谓乎昆崙?
大禹之功深,宁归畎浍
张骞之力尽,曷识根源。
士有自立身谋,非因世本。
桴学海以斯久,导言泉而渐远。
期作瑞于昌朝,免常流之一混。
泰山醴泉发赦兖州禁囚制大中祥符元年六月庚戌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宋大诏令集》卷一五一、《宋会要辑稿》礼二二之一三(第一册第八八九页)
门下:王者奉天贶以临民,聿敦至治;
顺鸿禧而布泽,式表殊私。
顾以眇躬,嗣承丕构,守位敢忘于日慎,保邦期致于时雍。
乃者秘箓诞章,舆情固请,愿举勒成之典,肃陈昭报之仪。
瞻彼岱宗,首冠群岳。
因高展采,将有事于云封;
永祚垂文,荐诸祥于宝检。
当甘泉发源之地,显圆丘眷命之仁。
既福应以荐臻,见明灵之昭格。
斋慄躬膺于景贶,寅威益励于丹衷。
式是鲁邦,介于东夏,属锡封而告瑞,思与物以同休。
幸推在宥之恩,用洽自天之庆。
兖州禁囚死罪、十恶,官典犯正入己赃奏裁;
其加役流罪,并免役一年,徒以下并放。
岳下巡检厢军等支赐,管内居民常切安抚,不得别有差扰。
应缘封禅所阙,或以官物充,或以官钱收市,无得科率。
军民负罪逃匿者,许一月内首露。
所部祠庙,宜令精洁致祭
赐文武百寮泰山醴泉(云云。)
于戏!
不测之神,灵祗之顾諟;
曲成之道,俾乐土以昭苏
谅尔众心,体予行惠,主者施行。
醴泉观涵清殿上梁文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文恭集》卷二八
儿郎伟,国家出神明之后,浚发灵源;
受天人之归,勃兴炎历。
轶夏商而拓迹,介河洛以造邦。
混并八纮,传序四叶。
皇帝绍祖功宗德之烈,躬神武圣文之姿,大明烛于六幽,至仁孚于群品。
运陶甄而范俗,丕变中和;
偃戈革以靖民,洽臻昭泰。
大秩百神之祀,上躐三灵之休。
天瑞格思,坤珍至止。
眷言京室,粤在巽隅,有龟蛇合体之精,显水土北方之异。
蟠居息壤,毖涌荣泉,色华清以荡邪,味甘饴而蠲疾。
祥闻神隩,惠洽都人。
有悦宸心,爰稽瑞牒,即其爽垲,峙厥灵祠。
严香火之薰修,极规模之壮丽。
郁攸弗戒,岂冥数之有常?
建章乃营,在旧文而可作。
集班倕之巧匠,饬荆楚之美材。
考工程能,庶民献力。
天老练其日策,石申候其星经。
抗华殿以正基,架修梁而结宇。
雄虹晨挂,采翟朝飞。
耸层构以凌云,成新宫于不日。
道旁盛于舆马,观者同于堵墙。
饫赐之丰,既覃于微皂;
欢谣之美,敢采于游童
且庆落成,用陈善祝。
儿郎伟,抛梁东,石桥观日任施功。
三韩百济归封内,方丈蓬莱在日中。
儿郎伟,抛梁西,青云可上不须梯。
雪山葱岭人无外,宛马蒲桃路不迷。
儿郎伟,抛梁南,赫赫王灵海外覃。
薰风养物深仁被,鳀壑无波至德涵。
儿郎伟,抛梁北,天子威灵操斗极。
单于搅酒奉欢盟,潢水占风朝有德。
儿郎伟,抛梁上,路近银河翻碧浪。
阳乌戢翼过犹疑,金雀栖觚镇相向。
儿郎伟,抛梁下,郁郁祥氛遍朝野。
九龙于此护灵泉,六甲相将扶大厦。
伏愿抛梁以后,帝图益大,天历弥长。
区宇嘉靖,岁物蕃昌。
乾刚增九五之吉,本支茂千亿之祥。
惟威神之馆御,佑鼎祚以无疆。
醴泉观雅饰真君圣像祭告青词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永乐大典》卷一八二二四
伏以神泉有开,閒馆惟旧,绍营秘寝,修奉睟容。
祗告于灵,尚监兹志。
按:《文恭集》卷三二,四库传抄本。
醴泉观真君殿祈福青词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一
伏以朱火适中,庚金向伏,思顺晏阴之序,用迎妙气之和,祈福祐之降康,舍渊宗而安仰?
乃涓日策,载祓琳庭,讲治醮仪,宾廷真驭。
冀蒙灵照,孚鉴冲诚,资岁物于蕃昌,跻民风于仁寿。
按:《文恭集》卷三二,四库传抄本。
醴泉观真君殿开启年交道场青词十一月二十四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一、《欧阳文忠公集》卷八二
伏以元气均调,运三正而并用;
岁功肇序,谨五始之惟初。
爰敞福庭,恭陈净醮。
伏冀精衷上达,灵鉴甫回。
却凝阴伏沴之馀,顺和气发生之造。
旁沾庶物,并集多休。
岂惟眇冲,膺此纯嘏。
醴泉观本观三门上梁文至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二、《欧阳文忠公集》卷八三、《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三、《文章辨体汇选》卷三九
儿郎伟
我国家膺三灵之眷命,革五代之荒屯。
多垒削平,包干戈而偃武
四夷面内,解辫索以承风。
逮先圣之抚临,跻群生于富寿,乃欲追羲、轩以并轨,款云、亭而勒成。
容典交修,遂举旷古难行之礼;
瑞应来集,有非人力可致之祥。
卿云裔露之光,纷纶而杂委;
朱草灵芝之秀,焜耀而丛生。
爰有神泉,涌兹福地,甘如饮醴,美可蠲痾。
湛灵液以渊渟,敞琳宫而崛起。
岁时游豫,顺民俗之乐康
栋宇翼严,表京师之壮丽。
近以有司不谨,飞焰延灾。
皇上爱物推仁,因民所利,顾遗基之岿尔,回圣虑以恻然,爰饬良工,载新有作。
损其土木之费,所以宽民;
适其奢俭之中,俾之可久。
用涓吉日,构此修梁。
盍效欢讴,形于善祝。
儿郎伟
抛梁东,危构岧峣彩露中。
欲识圣君仁及物,灵源一勺本无穷。
儿郎伟
抛梁西,金碧相辉俯仰迷。
万瓦寒光浮瑞露,层檐晚景挂晴蜺。
儿郎伟
抛梁南,善利深功不可谈。
但喜斯民无疾疠,谁知灵液有馀甘。
儿郎伟
抛梁北,观者如云来九陌。
四方万国会京师,有类众星环斗极。
儿郎伟
抛梁上,栋宇规摹摽大壮。
落成行即庆良辰,望幸何时来䌽仗?
儿郎伟
抛梁下,祈福为民崇广厦。
四时和气致休祥,万国多欢洽朝野。
伏愿上梁以后,三辰顺轨,百谷丰登。
卉服雕题,咸被垂衣之化;
行歌戴白,永为击壤之氓。
皇帝万岁!
皇帝万岁!
皇帝万万岁!
醴泉观感通殿开启为民祈福道场青词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二、《欧阳文忠公集》卷八五
伏以瑞泉涵液,湛一勺之灵源;
琳馆凝华,严众真之福地。
眷兹炎郁,闵彼蒸黔。
俾肃按于仙科,冀导迎于善气。
伏愿紫清昭鉴,飙歘来临。
旁均海县之遐,下逮翾蠕之细。
并蒙道荫,咸被时禧。
祈雪宿斋醴泉1057年 北宋 · 韩琦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醴泉观
愆阳经腊恻皇情,遍走灵祠达意诚(原作情,据明刻本改)
马殆始知仙府迥,露寒如到月宫清。
甘泉既久蠲民瘼,惠泽非难涤厉萌。
日待神龙兴热窟,一吁嘉雪满寰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