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授房光义光禄卿713年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门下。
上卿之贵。
爰因德选。
终献之礼。
必由才致。
宣威将军上柱国光义
承冑绪。
地联姻戚。
雅容端操。
惟玉有温。
择行践言。
复圭无玷。
顷祗班序。
尤称望实。
兰锜趋职。
已仗于谁何。
梁赋诗。
俾闻于总领
太中大夫光禄卿
勋如故。
主者施行。
朝议大夫梁州都督上柱国徐府君神道碑铭770年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
自古遭圣明而功不立。
都卿相而名不称者。
盖有之矣。
其或丕搆而继志不忘。
在下位而能伸其道。
克扬前烈。
以承后昆。
其唯徐君乎。
君讳秀(唐书宰相世系表作琇)
东海郯人也。
其先出于伯益
实掌舜虞。
裔孙偃王
躬行仁义。
遂因国命氏焉。
厥后乐以文侍金门。
稚以礼优尘榻。
仙人寄傲于贤圣
伟长首冠于应刘。
英达相仍。
有自来矣。
宋有中书侍郎逵之司空羡之。
秘书监钦之。
钦之子尚书仆射中书令湛之
湛之黄门侍郎聿之。
聿之生齐太尉孝嗣
孝嗣侍中绲。
绲生陈五兵尚书君敕
君敕生丹阳尹温。
司空巳还。
四为上公
五降帝女。
尹生民部侍郎唐赠秘书监讳恕
监生金紫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礼部尚书讳筠
尚书库部郎中万年令太子詹事讳昕宰相世系表云孝嗣生齐侍中绲绲生陈常侍君敷君敷通事舍人荣荣生尚食直长恕生春官尚书枝江公筠筠生昕)
皆以盛德济美。
垂于世家。
君即詹事第三子也。
幼而聪悟。
笃学能属文。
事继亲以孝称。
十馀岁时。
父友凤阁侍郎姚元崇示君五百字诗。
一览便诵。
姚公奇之。
因谓纳言狄公曰。
徐子珠华玉洁。
后但不知命何如耳。
年十五。
为崇文生应举。
考功员外郎沈佺期再试东堂壁画赋。
公援翰立成。
沈公骇异之。
遂擢高第。
调补幽都县
相国尚书赵彦昭方节度判官
以事去职。
又历蔡州参军
御史宋遥关内覆囚判官
公锐精鞫讯。
多所全活。
宋公以为言。
公正色谓之曰。
仆从祖父司刑天授中详理冤狱。
振雪者七十馀家。
今子孙犹困于襄陵
岂忍以束湿之事以自便也。
因顿首请去。
宋谢而留之。
无何。
或讼冤于执事者。
召公问状。
则他判官之为也。
宋欲别白旌公。
公曰。
仆虽不材。
岂可藉人之过以为巳功乎。
论者休之。
户部侍郎徐知仁请为招慰南蛮判官。
奏课居最。
瀛州司法参军
侍御史赵颐贞宣慰判官
湖州德清长城润州丹阳县令
天宝二载春二月朝散大夫
敕摄新安郡别驾
采访使齐浣梁升卿并奏为判官
六载秋七月临淮郡长史
朝请大夫
九载夏四月济南郡司马
朝议大夫
十二载春三月信都郡长史
不幸感疾。
天宝十三载秋七月九日
终于郡之官舍。
春秋七十。
公先世茔垄。
宅于京师少陵原。
詹事府君巡按河南
薨于洛汭。
因葬于缑氏县西南大寇原。
公启手足也。
顾命其子今侍御史演曰。
吾家代俭约。
不欲华众。
归全之后。
其以布车一乘。
虔祔先茔。
演泣而奉之。
及其葬也。
茔小无便地。
于次东马鞍山下得紫龙饮乳冈之原。
龟筮从也。
夫人南阳县樊氏。
户部尚书子盖之曾孙。
袁州刺史文器之孙。
庐江太守季节之女。
仁孝柔明。
娴于礼度。
左右图史。
雅善琴棋。
中外孤弱。
躬自收视。
俾夫远近咸怀安之。
春秋六十有八。
弃堂帐于相州安阳
天宝十五载秋八月十有四日
爰遵周公之典而合祔焉。
礼也。
广德二年春二月
皇帝有事于南郊。
追赠君都督梁州诸军事梁州刺史
夫人南阳郡太君
盖以演簪白笔于赤墀。
董材赋于巴汉。
是用有永锡之宠。
纡褒崇之命。
哀荣之盛。
不其至矣。
君凡四为纲佐。
奉使轩。
所至之邦。
必闻异绩。
举天下之政事。
莫不资折中焉。
性嗜清贫。
室无长物
孤茕丛萃。
皆仰于君。
既婴沈痼之疾。
绵历三载。
演请就上国之医。
庶其逢吉。
君曰。
阖门之资者寸禄也。
今疾剧命也。
吾不以一身易百口。
竟不从而殁。
识者哀之。
或谓君曰。
君奉养嫠姊。
用度万钱。
□粻诸姑。
缣才五两。
姑见君□□□笑而不答。
退谓演曰。
吾见其抚孤。
不见其怨德。
教义之士。
有以见其用心也。
君恬淡寡欲。
雅好摄生。
新安或指灵叟于洞。
君斋心四日
深入其阻而后觌之。
讯其由来。
陈思王东阁祭酒蒋觊也。
说魏时事。
历历可听。
君稽首而蕲之。
叟曰。
从我乎。
必可度世。
君以王事靡盬。
退而辞焉。
比回顾。
则为茅草矣。
初君上计济南
展偫祖之墓。
松槚森然。
徽猷莫纪。
留居论撰。
时日以成。
先德之不忘。
繄是举也。
呜呼。
君体聪颖之上姿。
恬旷之夷度。
宽明足以济众
和义足以长人。
口绝莠言。
目无还视。
立身先张仲之志。
与朋服子路之言。
内行可以质神明。
清规可以励风俗。
宜克享胡耇
天之龙。
光辅乎汉之得人。
高视乎周之列位。
而道之将丧。
命不偶时。
屈舆骥于身前。
堕岘碑于殁后。
吁足叹也。
春秋贵九世卿族。
汉史称七叶珥貂
陪臣于下士卑僚。
绝属于天潢戚里。
岂比夫登台者四世。
尚主者五人。
焜耀于数朝之间。
蝉联于百代之下。
可同年而语矣。
演懿文懋学。
峻节清标。
天宝末
陷居贼中。
为伪命连辟。
辞疾不起。
使家人与本朝通计。
为部曲所发。
遂遭禁诘。
一日之中。
议刑者数焉。
俄而官军大至。
贼党奔北。
由是获免。
乾元中
奉使巴渝。
段子璋搆逆。
流辈十人。
皆被屠害。
以演高名。
欲留同恶。
期之以死。
承剑不回。
时诸道徵求。
人不堪命。
演至之邦。
仁信。
如期而毕。
则□□□将崇必复之矣。
宁止当朝之望。
碑铭功伐。
敢坠斯文。
其辞曰。
益为帝虞。
偃不异途。
世表东海
其惟徐乎。
或文或武。
或哲或儒。
休美后昆。
厥德不孤。
猗那都督
克懋远图。
邦国四佐。
輶轩六徂。
树声长世。
与道为徒。
爰觌幽光。
无宁集枯(阙八字)
仁义都尽。
曷殊。
所嗟人纪。
莫展嘉谟。
马鞍山北
龙乳冈隅。
于焉崇祔。
先志靡渝。
丰碑崔嵬。
宰树萦纡。
□沾濡□。
梁州张都督 盛唐 · 崔颢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一作不)南侵。
出塞(一作碛)清沙漠,还家拜羽林。
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
为语西河使,知余(一作君)报国心。
张直公南郑拜省 唐 · 岑参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北堂 七步才
夫子思何速,世人皆叹奇。
万言不加点,七步犹嫌迟。
对酒落日后,还家飞雪时。
北堂应久待,乡梦征期
柳录事梁州767年 唐 · 岑参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英掾柳家郎,离亭酒瓮香。
折腰思汉北,随传过巴阳。
江树连官舍,山云到卧床
知君归梦积,去去剑川长。
梁州陪赵行军龙冈北庭泛舟宴王侍御(得长字)766年 唐 · 岑参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汉中市龙冈寺
谁宴霜台使,行军粉署郎。
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花香。
酒影摇新月,滩声聒夕阳。
江钟闻已暮,归棹绿川长。
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766年 唐 · 岑参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陕西省汉中市
引用典故:弹冠
汉中二良将,今昔各一时。
韩信此登坛尚书复来斯。
手把铜虎符,身总丈人师。
错落北斗星,照耀黑水湄。
英雄若神授,大材济时危。
顷岁遇雷云,精神感灵祇。
勋业振青史,恩德继鸿私。
羌虏昔未平,华阳积僵尸。
人烟绝墟落,鬼火依城池。
巴汉空水流,褒斜惟鸟飞。
自公布德政,此地生光辉。
百堵创里闾,千家恤茕嫠。
层城重鼓角,甲士如熊罴。
坐啸风自调,行春雨仍随。
芃芃麦苗长,蔼蔼桑叶肥。
浮客相与来,群盗不敢窥。
何幸承嘉惠,小年即相知。
富贵情易疏,相逢心不移。
置酒宴高馆,娇歌杂青丝。
锦席绣拂庐,玉盘金屈卮。
春景透高戟,江云彗长麾。
枥马嘶柳阴,美人映花枝。
门传大夫印,世拥上将旗。
承家令名扬,许国苦节施。
戎幕宁久驻,台阶不应迟。
别有弹冠士,希君无见遗。
梁州对雨怀曲二秀才便呈曲大判官时疾赠余新诗766年 唐 · 岑参
 押词韵第五部 创作地点:陕西省汉中市
引用典故:老莱
江上云气黑,𡷛山昨夜雷。
水恶平明飞,雨从嶓冢来。
濛濛随风过,萧飒鸣庭槐。
隔帘湿衣巾,当暑凉幽斋。
曲生住相近,言语阻且乖。
卧疾不见人,午时门始开。
终日看本草,药苗满前阶。
兄弟早有名,甲科皆秀才
二人事慈母,不弱老莱
昨叹携手迟,未尽平生怀。
爱君有佳句,一日吟几回。
秋夜兵曹同宿二首 其一 唐 · 钱起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一笑不可得,同心相见稀。
摘菱频贳酒,待月未扃扉。
星影低惊鹊,虫声傍旅衣
卑栖岁已晚,共羡雁南飞。
秋夜兵曹同宿二首 其二 唐 · 钱起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好欲(一作饮)弃吾(一作真)道,今宵又遇君。
老夫相劝酒,稚子待题文。
月下谁家笛,城头几片云。
如何此幽兴,明日重离群。
兵部郎中上奏事既毕还幕府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七
元年夏
相国凉公将城汧阳百里二城。
即戎于境。
先命从事兵部郎中安平梁公镇如京师请王命。
且料民以调兵食。
五月甲戌
至自雍。
危冠上前。
手画地图。
以兵机军储。
屈指而条奏。
上甚悦。
事下三府。
六月庚戌
以玺书还雍。
改辕而西。
既犯軷。
于是有追而送之者。
皆赋以美。
使臣将命而往者不辱命。
而又专对以直。
君遣使臣以礼。
诗之所由作也。
且公亦尝郎中昭应矣。
昭应之奏绩也。
赋惟均而人惟和
参事于相府。
相府穆穆。
元帅七萃之士万计。
以王命伐不庭。
章甫其冠。
缦胡其缨。
咨诹乎辕门。
惟慎惟严。
靡不尽乃心。
布乃谋。
敷乃心腹肾肠。
讨军实而申儆之。
咸莫不指臂其宜也。
手足之捍头目也。
戎政所举。
蔑不以济。
票卫之制胜在我。
营平之威谋越人
子姑佐之。
固亦整军经武而为干城之赖者。
唯王室是奖。
夫岂徒以一介之末。
区区乎载骤四骆。
皇华原隰之谓也欤。
秋晚䈥劲。
陇关雪下。
企予望吾子。
班固之笔札。
崆峒山而还。
悠悠我思。
章句以赠之。
司马画马歌 唐 · 顾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一 兽类
画精神,画筋骨,一团旋风瞥灭没。
仰秣如上贺兰山,低头欲饮长城窟。
此马昂然独此(一作出)群,阿爷是龙飞入云。
黄沙枯碛无寸草,一日行过千里道。
展处把笔欲描时,司马一騧赛倾倒。
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 其一 中唐 · 李益
七言绝句 押屋韵
行人夜上西城宿,听唱梁州双筦逐。
此时秋月满关山,何处关山无此曲。
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 其二 中唐 · 李益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鸿雁新从北地来,闻声一半却飞回。
(一作交)戍客(一作卒)肠应断,更在秋风百尺台。
李将军南郑林园观妓 中唐 · 刘长卿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引用典故:秦家女
郊原风日好,百舌弄何频。
小妇秦家女将军天上人。
鸦归长郭暮,草映大堤春。
客散垂杨下,通桥车马尘。
梁州兴元府洋州望州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三
自昔多虞。顺时而动。
古公避狄。兆永祚于岐下。
高帝徙蜀。建雄图于汉中
王迹所兴。子孙是奉。
睹迁居于遐阻。知致君之艰难。
矧天下为家。不常厥邑
王者所至。四方会同。
崇号设都。于是乎在。
朕遭罹寇难。播越梁岷。
烝庶烦于供亿。武徒勤于捍卫。
凡百执事。各奉厥司。
人皆竞劝。物以丰给。
嘉乃成绩。予怀不忘。
今大憝已除。京邑甫定。
将旋法驾。展敬园陵。
眷于是邦。复我兴运。
宜其崇大。以示将来。
古者天子省方。则问耆年。
恤百姓。以颁庆赐。
以茂勋劳。用宏布泽之恩。
式慰来苏之望。宜改梁州兴元府
其署置官资望。一切与京兆河南府同。
南郑县升为赤县。诸县并升为畿县。
见在州县官各令终考秩。至考满日放选。
依本资处分。耆寿与板授五品官。
仍并赐绯。先已赐绯
赐紫典正等各赐勋五转。
百姓除先减放税钱外。更给复一年。
洋州宜升为望州。见任州官亦并令终考秩。
诸县官等各减两选。无选可减者各加三阶。
山南西道节度下将士。除扈从迎驾已经改官者。
馀并即与甄叙。呜呼。
古先哲王。东征西怨。
顾予不德。重予勤人。
抚心咎已。良增愧叹。
宣示有众。明知朕怀。
驾幸梁州论进献瓜果人拟官状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九
右。
钦溆奉宣圣旨。
自发洋州已来。
累路百姓进献果子胡瓜等。
虽甚微细。
且有此心。
今拟各与散试官
卿宜商量可否者。
伏以爵位者。
天下之公器。
而国之大柄也。
唯功勋才德。
所宜处之。
非此二途。
不在赏典。
恒宜慎惜。
理不可轻。
若轻用之。
则是坏其公器。
而失其大柄也。
器坏则人将不重。
柄失则国无所恃。
起端虽微。
流弊必大。
缘路所献瓜果。
盖是野人微情。
有之不足光圣猷。
无之不足亏至化。
量以钱帛为赐。
足彰行幸之恩。
因馈酬官。
恐非令典。
谨奏。
补阙文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八
维贞元九年岁次癸酉十一月朔日。
左补阙权德舆等。
谨以清酌庶羞之奠。
敬祭于故右补阙礼部郎中梁君之灵。
我思古人。
乃得敬之。
今则不见。
呜呼噫嘻。
贤哲之生。
作瑞于时。
中立不倚。
大道甚夷。
人或多方。
以取世资。
君惧其至。
泊然灵龟。
游夏远矣。
文章运衰。
风流不还。
作者盖希。
君得其门。
独斥浇醨。
遐蹈古始。
六经为师。
冠章甫
在江之浒。
忘形交臂。
或出或处。
久要之契。
吻然相与。
直谅切劘。
旷怀无阻。
汉庭虚左。
尺一旁午
心与云闲。
翼随风举。
恬漠虚白。
环中之枢。
笃厚诚明。
君子之儒。
精义入神。
英华发舒。
人所景行。
君之绪馀。
补衮职
乃侍皇储。
北宫密命。
东观直书。
致用无方。
迎刃皆虚。
渐渍教化。
闇然而孚。
文武宪章。
典谟。
空结时望。
令图。
宜锡华皓。
以极其道。
钟美实多。
归全太早。
子渊之仁。
叔度之贤。
皆厚其才。
而夺之年。
吁嗟敬之。
今亦已焉。
孰司化工。
不与其全。
凡我同人。
官次周旋。
微言嘉话。
恍若目前。
吾欲问苍苍而诉冥冥。
索夫子于重泉。
末如之何。
从古以然。
平生一樽。
哭奠灵筵。
魂气何往。
空伤绝弦。
尚飨。
洪孺卿梁州回途中经骆谷见野果有闽中悬壶子即同采摘因呈之洪亦闽人 中唐 · 欧阳詹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青苞朱实忽离离,摘得盈筐泪更垂。
上德同之岂无意,故园山路一枝枝。
授崔郁南郑县等制 唐 · 崔嘏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六
敕。前蓝田崔郁前登封倚前陆浑李元夔前京兆尹户曹李庑等。
抚鳏茕。奉陵寝。
本于廉白。藉彼恪勤。
爰因参调之资。是奉选求之命。
铨衡之下。虽欲抡材。
资品之间。固难专授。
勉膺奖任。无俾蔑闻。
郁可兴元府南郑县。倚可凤翔府天兴县
元夔可庄陵令。庑可高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