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与何德顺 其一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二、《苏文忠公全集》卷六○ 创作地点:海南省海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儋州市
某白道士何君足下:辱书,并抱朴子小神丹方,极感真意。此不难修制,当即服饵。然此终是外物,惟更加功静观也。何苓之更长进。后会无期,惟万万自重。不宣。
与何德顺 其二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二、《苏文忠公全集》卷六○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邓先生闻入山后回,如见,为致意。独往真长策也。惟早决计。
乞于原渭德顺增买军马奏(熙宁三年十二月) 北宋 · 王诲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二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八、《宋史》卷一九八《兵志》一二
嘉祐六年以前,秦州上京券马岁不下万四五千匹。嘉祐七年置买马司于原、渭、德顺三州军,皆选良马,售以高价。于是券马法坏,类多死损,枉费钱帛。请令原、渭、德顺增买,岁共一万匹,使臣优加酬奖,及出钱帛以偿马价。
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方德顺和贫士韵人赋一章(按:此题下各诗分注季申、尧翁、彦融、仲宗、彦锡、德顺、子立七人名,是否系李弥逊和以上七人诗,诗题疑不能明,姑仍按原状编入。) 其一 季申 宋 · 李弥逊
押词韵第三部
崔嵬孔明柏,结阴众所依。
移根天衢上,曾抚日月晖。
如何去大厦,却绕乌鹊飞。
终当烦万牛,挽取廊庙归。
郑公泽既远,何以慰调饥。
公其踵前修,一洗贫士悲。
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方德顺和贫士韵人赋一章(按:此题下各诗分注季申、尧翁、彦融、仲宗、彦锡、德顺、子立七人名,是否系李弥逊和以上七人诗,诗题疑不能明,姑仍按原状编入。) 其二 尧翁 宋 · 李弥逊
押词韵第七部
夕郎富文采,早岁从君轩。
承明久厌直,著书效文园。
十年坐兰若,鼻观参晨烟。
撑肠正患多,教外多(明本、四库本作更)穷研。
岂惟寄绝交,对客今忘言。
肯违莲社友,来从竹林贤。
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方德顺和贫士韵人赋一章(按:此题下各诗分注季申、尧翁、彦融、仲宗、彦锡、德顺、子立七人名,是否系李弥逊和以上七人诗,诗题疑不能明,姑仍按原状编入。) 其三 彦融 宋 · 李弥逊
押侵韵
宁生但叩角,马卿亦能琴。
托物写孤愤,举世谁知音。
敲门唤良友,舍木森十寻。
茶瓯荐甘荠,索酒那得斟。
非无膏粱子,此药圣所钦。
谁知半刺史,而有尊尧心。
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方德顺和贫士韵人赋一章(按:此题下各诗分注季申、尧翁、彦融、仲宗、彦锡、德顺、子立七人名,是否系李弥逊和以上七人诗,诗题疑不能明,姑仍按原状编入。) 其四 仲宗 宋 · 李弥逊
押尤韵
一言悟汉祖,千户遂封娄。
士穷必有遇,荣悴交相酬。
堂堂张公子,谢事岁几(四库本作几岁)周。
不作折腰能,每怀糊口忧。
才华贾马上,风味陶谢俦。
舌(原作古,据四库本改)在吾不患,已矣勿浪求。
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方德顺和贫士韵人赋一章(按:此题下各诗分注季申、尧翁、彦融、仲宗、彦锡、德顺、子立七人名,是否系李弥逊和以上七人诗,诗题疑不能明,姑仍按原状编入。) 其五 彦锡 宋 · 李弥逊
押词韵第七部
广文负才名,闭户众莫干。
长安不肯近,讵肯卑小官。
爨无欲清人,日昃未及餐。
借书纷满席,不顾坐客寒。
斯人抱长饥,我辈亦厚颜。
何当置君侧,用表贤士关。
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方德顺和贫士韵人赋一章(按:此题下各诗分注季申、尧翁、彦融、仲宗、彦锡、德顺、子立七人名,是否系李弥逊和以上七人诗,诗题疑不能明,姑仍按原状编入。) 其六 德顺 宋 · 李弥逊
押词韵第一部
方子困海江,长松隐蒿蓬。
多能隐所长,最喜五字工。
好古远可(四库本作所)绍,结友久益恭。
寒饥了不愠,清坐(四库本作问)与我同。
纵今四壁立,未效一钱通。
长镵斸山云,君去吾亦从。
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方德顺和贫士韵人赋一章(按:此题下各诗分注季申、尧翁、彦融、仲宗、彦锡、德顺、子立七人名,是否系李弥逊和以上七人诗,诗题疑不能明,姑仍按原状编入。) 其七 子立 宋 · 李弥逊
押尤韵
枢君有美子,酷爱柳柳州(原作州柳,据明本、四库本改)。
作诗陋元白,欲拟晋魏俦。
情知鸾凤穴,不宿燕雀流。
简编正在目,冠冕奚足忧。
传家一经力,造物行见酬。
江蓠与辟芷,终当荐灵修。
论诸军见攻德顺独王彦未到状 宋 · 王之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五四、《汉滨集》卷六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臣自十一月十三日金人离德顺军,将入水洛城一带作过,已具状劄录探报事,申三省枢密院机速房去讫。见今贼马只在彼处,去秦州五七十里,中间更无关隘。秦州见令兵守治平寨,贼出没剽掠,附近新民却皆顺蕃。德顺军人马平安,粮草不阙,只是正路阻隔,银牌马由间道往来,亦有被擒者。此寇初来,未敢轻进,我久无兵马救援,遂宿留修城下寨,渐为住计。欲断德顺粮道以迫秦州,吴璘、吴拱、王彦、李师颜诸帅皆在此,而兵少不能进发。王彦之军早来,则德顺攻寨之时,吴璘已出,彼必遁去。及初犯水洛城一带时,若有官军迫逐,亦须却回。王彦之师至今未报起发月日,自商州到此计程一月,正使即日已来,亦须半月以后可到,即今已是误事。臣问吴璘有何方略,吴璘云已令间道往德顺抽兵六千人、马三四千匹来秦州。此间除守杀金平、和尚原等处外,、吴拱、李师颜兵及秦州守戍,共有万二三千人。欲于秦州臈家城治平寨诸处摆布,候彼续更抽德顺军人马会合。若吴璘师出,更藉吴拱等声势,敌或可退,不然须至决战。观吴璘之意,其出须在旬日之后。据节次探报,敌众约有三万、马二万匹,亦自疲弊,别无生兵。吴璘语臣不须忧,终无所害,但深恨王彦军马后期,致失机会。夏人只在会州上下,吴璘云但得金人退,夏人易与,不足虑也。臣见在河池,所有德顺军功赏书填告劄事,缘德顺军三月间获捷,虽已推排,未曾奏明给据。八月以后立功之人,皆在军前守御,推排未得。吴璘之意,欲并前后功书填,少减超转,而事有窒碍,商量未定,兼为军务丛冗,工力不及,以此尚未报应。臣见不住催促,及出榜晓谕,须至奏闻者。
请勿轻去德顺退守蜀口疏(绍兴三十二年) 南宋 · 虞允文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八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三六、《右编》卷二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五八
臣自秦州同吴璘商量措置,促王彦、杨从仪合兵以图凤翔,又德顺四十里内并令清野,及调发人马以助军势,已于九月二十日奏知去讫。近据杨从仪申,合喜走入渭州。及据探事使臣伏宏申,虏于九月二十五、六间再以游骑于剥马岭一带,抄略无所得,至晚归寨。臣于三十日到河池,伏见近降指挥,令吴璘退守蜀口,此固根本而后进,乃自古不易之至论也。臣初与吴璘约,只令分兵守德顺之险,身以重兵居秦亭,为不可测之势,正谓如此,已尝两具始末奏知。然璘之往德顺,先留兵二万人在蜀口,以万人在杀金平,以万人守大虫岭之天池。天池在大散关之前,与和尚原相对,山形犹峻阻,有水草之利,又界于入蜀二大路之间,可以腹背当敌。璘云和尚原止可以扼一路,以前措置有未尽者,今年五月亲行大虫岭始得之,殆天赐也。至如德顺之险,自今春用尽兵力然后得之,势须必争,理当固守。若一旦弃去,不独失三路之地,而三路之兵、三路之粮尽资于敌。盖弓箭手二万乃土著之人,不肯徙家于近里州县,而官军所因之粮尽仰给于新边。自去岁九月用兵出秦州,未尝自河池运一粒米出关以给军食,而诸州县城寨日下所管,见在尚三十馀万硕,而就籴之数不与焉。所以七月间身往德顺,方择地利捍防,适与虏值,不免须用兵力,摧虏之锋,以争北山、东山堡之胜势。今壕堑深固,虏多死伤,德顺可以必守。但每恨兵力不足,不能大破虏军,成大功耳。璘与臣说如此,臣博采舆论,酌以愚见,在今日之势诚不可轻弃德顺,退守蜀口。且璘自八月末与虏相持,已近七十日,三大战之后,虏不能有吾丈尺之地。自虏回河池,今又半月,虏之智力又不能有所逞,则是璘规模措置可以固守,已有明效,必能上宽西顾之忧。今士夫之论,以谓一弃德顺则虏复收三路兵粮,而窥蜀口之路愈多矣。自德顺至仙人关下皆平墁土坡,现尽耕种,而路皆方轨,虏兵可以长驱。当甲寅之春,虏至仙人关,才住十二日而成都之民已奔逃山谷,不能一日安居,往事尚可鉴也。数年以来,吾所以有阶、成、西和州,恃南北之要约耳。今两界堠在秦州之皂郊平川中,无一水一阜之可凭,有目者皆可见也。臣比者亲行此数郡,见士夫之论诚为不诬。若朝廷必欲弃新复之地,臣尝具申乞别选官付以此事,臣决不敢卖国为苟容之计。念自陛下嗣位,未尝得一望清光,遽蒙睿慈察臣孤忠,不肯徇大臣意,赐以庇覆生全之恩,尚付以夔之方面,感极涕零,愈当誓死以报。方其解去,不敢缄默为一身谋。伏惟陛下圣明,录臣万里惓惓,不胜大幸。
犒设差出德顺屯戍官兵诏(隆兴元年四月十七日)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一一、《宋会要辑稿》兵五之二○(第七册第六八四九页)
令四川总领所将诸军昨差出德顺屯戍官兵在寨老小当时的实数目,依三衙等处差出官兵例支给犒设,仍出榜晓谕。
隆德县德胜寨 元 · 陈宜甫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五代以来陇右之地为吐蕃所有宋祥符间曹武穆公复其地筑寨屯兵以守之古碑犹在李时杰请予赋诗以纪勋臣之遗迹焉
将军拓边地,曾此立奇勋。
野草生空寨,荒城锁暮云。
山留旧耕迹,苔暗古碑文。
得失如翻掌,后人徒忆君。
隆德县望火台 元 · 陈宜甫
近山一台突兀势,远山一台出天际。
何时筑此望烽火,留及如今太平世。
六十年来无甲兵,西方乐土边陲清。
君王神武今混一,藩篱大剖无金城。
尚馀此台屹山顶,照月愁风拄孤影。
昔人触目心胆寒,今日空迷野烟瞑。
行歌为我重悲伤,愿台万年无火光。
众妙堂(在玄妙观中,道士何德顺建,苏文忠公记。) 明 · 张诩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吾闻玄妙观,中有众妙堂。
山川孕人物,星斗焕文章。
隆德 明末 · 陈子壮
五言排律 押灰韵
真成隆德变,时事已焉哉。
大算纵横失,中兴翅翼摧。
自天生有血,出世战成灰。
二士殉皆去,孤忠兀不回。
和戎羞五利,骂贼愤三灾。
莽莽冲星剑,萧萧筑将台。
秦庭七日哭,宋玉九秋哀。
只为麒麟绝,何年绘画来。
早发隆德过六盘 清 · 卞三元
押词韵第十一部
客怀苦难昧,归心促邮程。
饰马立檐下,晨鸡犹未鸣。
跨鞍出郊埤,征鞭不少停。
野犬隔村吠,宿鸦绕树惊。
隐隐双林侧,涓涓溪水声。
登山不见月,举首已侵星。
苍茫云雾起,良久曙光生。
千峰拱翠壁,万壑入川平。
忽觉高天际,已忘人世情。
陕甘总督福康安奏𠞰洗隆德底店山梁贼匪诗以志事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
狂回倡新教,潢池煽孽氛。
绿旗兵多懦,是用遣重臣。
巴图鲁侍卫,速领扫边尘(甘省逆回田五等倡兴新教纠众滋扰自四月十五日起事至今两月该督提等虽屡经杀贼并歼毙贼目田五等而总督李侍尧不早赴军营督剿提督刚塔不严筹邀截又绿营兵丁懦怯无能致贼匪于马家堡马营街两次翻山逃窜复得纠党肆出于隆德静宁伏羌之底店鹿鹿山石峰堡等处勾结抢掠因命尚书福康安与领侍卫内大臣海兰察率领巴图鲁侍卫等带领西安旗兵及檄调宁夏阿拉善等处官兵进𠞰并即命福康安为陕甘总督督兵𠞰贼)。
次第发京兵,健锐火器军。
统之以宿将,威名天下闻(福康安既启行复先后命大学士阿桂尚书复兴带领健锐火器营劲旅二千名分队前进以期迅扫贼氛)。
虽彼小么么,何足称敌人。
肆掠其罪重,迅靖期安民。
福康安先至,旗鼓乃一新(兹福康安已于六月初七日先抵隆德军营即命传旨将李侍尧革职戴罪军前效力刚塔革职拿问整顿兵力定期进𠞰军威壮盛壁垒一新)。
逆贼慑丧胆,巢穴保死频。
石峰厥巢穴,底店为户门。
恃此为守御,蚁聚更蜂屯。
四路直进攻(逆贼分窜至伏羌城外即据五岱等歼戮三百馀名又据傅玉奏于鹿鹿山杀贼六七十名而底店及潘陇等山梁均劄有贼营为贼人门户其巢穴则在石峰堡先是屡经传谕福康安先洗隆德底店等处之贼再以次捣石峰堡贼巢兹据福康安奏于十一日丑刻挑选奋勇弁兵三四千名分为四路令凉州镇总兵苏灵参领阿满泰带固原凉州兵由正路进攻总兵策卜坦三品职衔法灵阿巴图鲁章京等带延绥肃州宁夏兵为一路攻其左巴图鲁参领巴达玛副将和伦带撒拉尔旧教回兵为一路攻其右阿拉善公多尔济色布腾带兵为一路攻其傍海兰察带领巴图鲁侍卫等在各路诱贼𠞰杀复令侍卫台斐英阿福宁领兵往来邀截并分兵于后联络放卡又旺沁班巴尔带宁夏满兵阿拉善兵在大兵后策应莽古赉催攒进𠞰官兵乾粮并火药铅弹并知会五岱同日进攻福康安仍带领巴图鲁侍卫督催各路指示攻𠞰机宜),一可当百群。
大鞣与大膊,辰战至酉申。
贼众乃大败,逃窜迸纷纷。
营卡夺十馀,山梁据以陈(官兵分作四路前进合力截杀至辰刻会齐士气振奋鎗箭齐发拜唐阿萨克丹布鎗毙骑马贼目一人官兵等奋勇追击杀死贼人二百馀名生擒贼三十馀名夺得贼人所佔山梁贼营四座卡营十馀处器械帐房牛羊粮食无算海兰察等追赶败窜馀贼又杀死一百馀名是日官兵即于所得贼营屯劄并于左右山梁放卡驻守搜捕馀贼以清粮道即统兵进攻石峰堡直捣贼巢此次福康安海兰察等带领官兵初次进𠞰即能迅速扫清底店贼匪可嘉之至因各赏给大小荷包并命查明出力员弁分晰具奏交部议叙)。
将进攻石峰,指日捷音臻。
送李令德顺(东遇)宰三陟 其一 清 · 蔡济恭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樊岩先生集卷之十六
敛迹人间万马场,凤饥犹自不谋粱。
向来多病缘明主,此去灵丹问述郎。
峒俗时供三寸葚,吏跫稀入七分堂。
瑶琴缓奏南陔曲,海上春晖尽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