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甘州/八声甘州 余客燕山,心传曾君携日观葡萄见示,辄倚玉田甘州韵,形容墨妙之万一云 北宋 · 刘沆
 押词韵第二部
爱累累、万颗贯骊珠,特地写幽芳。
想黄昏云淡,夜深人静,清影横窗。
冷淡一枝两叶,笔下老秋光。
参透圆明相,日观开荒。

最是柔髭脩梗,映风姿雾质,雅趣悠长。
更淋漓草圣,披玩墨犹香。
好珍重、卷藏归去,枕屏间、偏称道人床。
江南路,后回重见、同话凄凉。
初过白沟北望燕山 北宋 · 苏颂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青山如壁地如盘,千里耕桑一望宽。
虞帝肇州疆域广,汉家封国册书完。
因循天宝兴戎易,痛惜雍熙出将难。
今日圣朝恢远略,偃兵为义一隅安。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燕山1089年 北宋 · 苏辙
 押词韵第七部 创作地点: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燕山
燕山如长蛇,千里限夷汉。
首衔西山麓,尾挂东海岸。
中开哆箕毕,末路牵一线。
却顾沙漠平,南来独飞雁。
居民异风气,自古习耕战。
上论召公奭,礼乐比姬旦
次称望诸君,术略亚狐管。
子丹号无策,亦数游侠冠。
割弃何人斯,腥臊久不浣。
哀哉汉唐馀,左衽今已半。
玉帛非足云,子女罹蹈践
区区用戎索,久尔縻郡县。
从来帝王师,要在侮亡乱。
攻坚甚攻玉,乘瑕易冰泮。
中原但常治,敌势要自变。
会当挽天河,洗此生齿万。
燕山告功表1123年 北宋 · 蔡京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六三、《铁围山丛谈》卷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虑终而不虑始,知守而不知通,有腼初心,徒欣盛烈。
燕山闻杜鹃 北宋 · 张舜民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六部
晓色千峰杳未分,声声哀怨出云根。
举头忽见思乡岭,何不他时别处闻。
乞议燕山一路之费奏宣和六年 宋 · 吕颐浩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七、《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九四、《景定建康志》卷四八
燕山一路,费用如此,虽穷天下之力,竭天下之财,必无以善其后。
愿诏三省枢密院博议久长之策。
贺太师燕山 宋 · 翟汝文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一四、《忠惠集》卷九、《永乐大典》卷九一七
伏审告廷大号,正位上公
远冒山河,拥百灵之交卫;
进游廊庙,膺多福之鼎来。
凡逮有生,孰不同庆
恭惟某官三朝元老,四辅宗臣,忠诚动乎冕旒,威信行乎华夏。
谋深辟国,无如召公
道懋格天,有若伊尹
由是致二帝三王之治,用能专五侯九伯之征。
奇功屡书,已在鼎彝之上;
胜算迭用,不出帷幄之中。
乃眷燕云,久湮沙漠,累圣未遑于问罪,斯人自致于渝盟。
当宁请行,乘机抚定,貔貅万旅,正十六州疆埸之初;
烟火一家,复二百年版图之旧。
庙略已定,凯旋而归,勒名重崖,舍爵清庙。
固宜备非常之典册,然后称不世之勋劳。
锡盾彫戈,亟上元戎之节;
衮衣赤舄,首登真相之班。
益峻臣邻,永熙帝载。
某方驰骖驿,莫造钧庭,闻社稷之殊休,增搢绅之懦气。
辄陈固陋,敢冒近严(云云。)词语渎烦,欲尽刍荛之谠;
体貌间绝,愿宽鈇钺之诛。
谢宰执(往燕山日) 宋 · 王安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五六、《初寮集》卷七
入备纲维,莫赞舞干之化;
出当屏翰,忽叨授节之荣。
睿渥之便蕃,抚懦衷而震惕。
窃以设旄建旐,南仲所以城朔方;
乘马路车,韩侯所以受北国。
矧全燕之奥壤,实中夏之故封。
保大定功,诞布惠绥之术;
折冲禦侮,益宣道德之威。
宜得宏才,往分重寄。
伏念某学不足以穷奥,智不足以识微,自参丞弼之联,居积岁时之久。
圣神继志,独观万化之原;
辅相协谋,决胜千里之外。
曾乏壮猷之助,幸观伟绩之成,敢意简求,俾当镇抚
此盖伏遇某官栋梁帝室,冠冕儒林。
建不拔之基,既懋经邦之业;
当非常之事,亟收辟国之勋。
遂使懦庸,猥蒙临遣。
奉中宸之筹画,已怀弗职之忧;
上将之威仪,终负逾涯之愧。
第布宣于皇泽,期遂复于民常。
上马据鞍,自叹伏波之老;
轻裘缓带,但追羊祜之风。
行日祭神文(往燕山日 宣和五年正月 宋 · 王安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六一、《永乐大典》卷二九五一
维宣和五年正月乙卯朔二十五日己卯,具位王某谨以牲酒祭于神。
奉诏抚师,涓日戒道。
仰承圣算,远震天声。
旌纛前陈,将士贾勇。
惟神阴相,利用遄行。
尚享。
燕山帅幕家侄季高一首 宋 · 刘一止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畴昔江湖自在身,而今骑马犯边尘。
宁无楚尾吴头梦,历遍燕南赵北春。
壮士似渠终有遇,衰年如我尚谁亲。
屈州抑县不伸里,老此嵚嵚可笑人。
燕山僧寺壁 北宋 · 赵佶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九叶鸿基一旦休,猖狂不听直臣谋。
甘心万里为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宋庄绰《鸡肋编》卷中)
百官上表贺燕山来归答诏宣和四年十月十三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四、《三朝北盟会编》卷一○
朕嗣纂丕图,日新庶政,思加大信,式协万邦。
每敦邻国之欢,用遵带砺之约。
岂意酋虏自叛宗盟,命帅出师巡边备寇。
天戈压境之未久,土宇来附者无馀。
伪后知几,遣使露封而纳款;
燕民效顺,束身请命以来归。
将尽复燕云之故疆,聊共成祖考之昔志。
君臣有庆,中外交欢。
成此肤功,赖予良弼;
丕扬伟绩,实系嘉谋。
据览贺章,举闻欣快。
蔡攸少师燕山宣和五年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四、《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四
王师顺天地之动,无战而有征;
幽都望云之苏,克奔而弗迓。
降书踵至,捷奏日闻。
鼓貔貅百万之威,势如破竹;
收河山九郡之险,易若振枯。
悉求涂炭之伤,咸袭衣冠之盛。
气振雁门之北,令行沙漠之陬。
建社稷不朽之图,奋祖宗未雪之耻。
实资妙策,迄建殊庸。
京师运米往燕山宣和七年二月八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九、《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三之一二(第六册第五五七八页)
燕山阙粮,可自京师运米五十万斛,令工部侍郎孟揆亲往措置。
燕山复置漕臣一员诏宣和七年八月五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二一、《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九之三三(第六册第五六五○页)
燕山漕臣复置一员,起复朝散郎李与权燕山府路转运副使
宰执燕山甘露表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五○、《北海集》卷二七
车书混同,浸恩波于远俗;
天地相合,洒瑞露于新疆
俯元命之前期,委上真之秘宇。
帝心昭著,圣历绵长。
臣某(中贺。)臣闻和气所以致祥,仁声所以柔远。
阳胜者,则散而为雨露,盖上天化育之功;
阴衰者,其应在于蛮夷,实中国安彊之證。
眷彼全燕之地,久沦亡寇之区。
运极数终,罪盈恶稔。
弃遗氓而莫抚,戴元后以知归。
威武张皇,大慰云霓之望;
惠慈渗漉,尽离涂炭之辜。
霈膏泽于立苗将槁之馀,濯清凉于执热如焚之际。
人渐厚德,天锡珍符。
肆卜瑞于殊庭,用荐休于景祚。
珠凝玉蕊,异霄降之金茎;
脂润饴甘,疑朝和于琼液。
繄一人之有庆,协六合以同风。
大美何言,嘉祥可验。
恭惟皇帝陛下道兼覆载,德遍群黎。
扬九庙之明灵,追继丕承之烈;
五关之要塞,坐收不战之功。
民怀有仁,天不爱道。
洽彼湛恩之施,格兹膏露之祥。
边徼永宁,迈○庭之著异;
神祇并贶,陋托号之誇奇
臣等获遘昌时,荐逢盛事。
太和充塞,已观天下之一家;
休应彰明,更祝圣人之万寿。
次律持节燕山且调两河兵赋喜而作诗 其一 宋 · 沈与求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伯也吾宗秀,心期万里侯
燕民方筑郡,汉使果鸣驺。
更借牙筹计,聊宽玉座忧。
平生挥翰手,此意莫淹留。
次律持节燕山且调两河兵赋喜而作诗 其二 宋 · 沈与求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中年情绪恶,远别信音疏。
闻道阴山路,贪迎使者车。
骑羊厌鸣镝,佩犊欲扶锄。
愿上螭(原作需,据四库本改)头奏,烦苛一切除。
仆夫自燕山来云有次律兄书被盗失去 宋 · 沈与求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投晓平安使,仓皇扣倚庐。
修涂幸及此,细语问何如。
云自三关道,曾持一纸书。
崎岖经寇难,只影到乡闾。
寄显之太尉使燕山 宋 · 毛友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三年淮海静妖氛,老上龙庭又勒勋。
塞外争看真太尉,行间犹识旧将军
尘清漠北烽烟断,风落山前号令闻。
预想归时如定远,争持白玉上青云清厉鹗《宋诗纪事》卷三八引宋《古今合璧事类前集》)
按:查原书未见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