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重到惠山798年 唐 · 李绅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无锡市
再到石泉寺内,有禅师鉴玄影堂,在寺南峰下。顷年与此僧同在惠山十年,鉴玄在寿春相访,因追旧欢。
碧峰依旧松筠老,重得经过已白头。
俱是海天黄叶信,两逢霜节菊花
望中白鹤怜归翼,行处青苔恨昔游。
还向窗间(一作竹窗)名姓下,数行添记别离愁(万首绝句分为二首)
惠山 唐 · 李郢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乳洞阴阴碧涧连,杉松六月冷无蝉。
黄昏飞尽白蝙蝠,火数星山寂然。
惠山若冰师集因题故院 其一 唐 · 李骘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引用典故:白雪
五天何处望,心念起皆知。
化塔留今日,泉鸣自昔时。
古苔生石静,秋草满山悲。
莫道声容远,长歌白雪词
惠山若冰师集因题故院 其二 唐 · 李骘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高怀逢异境,佳句想吟频。
月冷松溪夜,烟浓草寺春。
浮云将世远,清听与名新。
不见开岩日,空为拜影人。
惠山若冰师集因题故院 其三 唐 · 李骘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景物搜求歇,山云放纵飞。
树寒烟鹤去,池静水龙归。
暗榻尘飘满,阴檐月到稀。
何年灯焰尽,风动影堂扉。
惠山若冰师集因题故院(一作「故园」) 其四 唐 · 李骘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阴阴垂露迹,苔壁几年书。
种树青松老,传衣白发居。
字工穷八体,诗律继三闾
岂是多年学,真空任性馀。
惠山若冰师集因题故院(一作「故园」) 其五 唐 · 李骘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常闻凿洞碑,此立为师。
意刻山泉解,功深造化疑。
碧云终一谢,飞锡久无期。
惆怅人间世,空传乐府词(元《无锡县志》卷四上《辞章咏歌》、又明《弘治无锡县志》二八《词章》)
惠山至吴下寄酬南徐从事 唐 · 李骘
 押阮韵
引用典故:白云巘
不接芳晨游,独此长洲苑
风颜一成阻,翰墨劳空返。
悠悠汀渚长,杳杳蘋花晚。
如何西府欢,尚念东吴远。
瑶音动清韵,兰思芬盈畹。
犹及九峰春,归吟白云巘
惠山听松庵 唐 · 皮日休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
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
谢乔职方惠山 北宋 · 魏野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山菜寻常见眼明,使君偏赐况新生。
野人屈指皆知性,老圃从头不识名。
五鼎减来为异味,一箪添出称闲情。
儿童笑道真嘉馔,诗思因餐觉转清。
惠山庆上人 北宋 · 燕肃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陆羽泉边倚瘦筇,参差台殿映疏松。
五天讲去春骑虎,一钵擎来昼伏龙。
像阁磬敲清有韵,苏庭云过静无踪。
相逢多说游方话,知老灵山第几峰明周邦杰万历无锡县志》卷二一)
惠山 北宋 · 宋祁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遇酒忘忧闻乐喜,世人未到惠山前。
泉供胜味轻糟曲,献清音异管弦。
陆子旧文残琬琰,湛家馀迹抚云烟。
珍禽幽石应容我,翠麓亭深晚更便。
长生惠山大殿之东,长十馀丈) 北宋 · 苏绅
七言排律 押阳韵
几年飞锡倦寻芳,云衲斓斑掩竹房。
一榻夜禅蒲座稳,满盂春供药苗香。
汲泉岩畔惊猿饮,裁苇池边引鹭翔。
像室雾昏灯焰小,石楼风度罄声长。
攀萝别岭冲寒雾,扫叶前林趁晓霜。
大抵僧居遗俗虑,此中身世更清凉明王㒜毗陵志》卷二三)
谢君实端明惠山蔬八品 北宋 · 邵雍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八品山蔬尽药萌,何山采得各标名。
山翁惊受霜台贶,即命山妻亲自烹。
惠山煮茶1051年 北宋 · 蔡襄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江苏省无锡市
此泉何以珍,适与真茶遇。
在物两称绝,于予独得趣。
鲜香箸下云,甘滑杯中露。
当能变俗骨,岂特湔尘虑。
昼静清风生,飘萧入庭树。
中含古人意,来者庶冥悟。
惠山泉记 北宋 · 聂厚载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
水之甘苦,犹人之贤愚。
人生禀气清则贤,浊则愚;
水流因地洁则甘,秽则苦。
石脉至洁,山泉悉甘,而斯泉胜诸泉者,以其感锡之气也。
苦井投黑锡于其中,久而则甘。
李和铅霜食之,则美。
盖锡能变味致甘也。
兹山当周秦间大产铅锡,岂非假其馀味乎!
或云:「茍锡能致甘,则山下诸泉味当一矣,而独美者何也」?
曰:山一而源异也。
他泉脉浅发于山表,斯泉源深出于山骨,故积霖而不溢,久旱而不竭。
承平之代,锡乃深藏,故源深而得其液焉。
不然,则何以滑于众泉,重于诸水?
或云:「古时锡产东峰,非泉脉矣」。
惠山本也,东峰枝也,未有本亡而枝有者也。
利物之外,尤资茗荈
陆先生尝奇之,美名始振。
夫食味别声,人之常也;
甘辛爽口,婴耋一致。
至若水之淡薄,其味各别,能于淡薄之中,纪其优劣,峻其等级,非奇人不能臻乎妙。
亦犹金丝睦耳,清浊易辨,其或审兴衰、察治乱,非贤者罕极其奥。
审声之奥,夔季而下,世有能者;
别味之妙,生民以来,先生一人耳。
且夔季于乐,听于心而不听于耳;
先生于水,别于心而不别于口。
后之慕先生名、悦水之味者,又不别于口,别于耳也。
噫!
别于耳者众矣,非独水之难别也。
先生未生,泉味非苦;
先生生后,泉方有誉。
信乎,蔡邕辨薪而爨,伯乐骏而增价。
天下之山,珠联栉比,山中之泉,丝棼发委,先生不登之山、未尝之泉多矣。
其间揖康洞而抗兰谷者有之,不偶奇识,滔滔于污潦之间,惜夫!
且以无情之水,遇至鉴汲引,尚能纪名于简册,分甘于郡国;
有道之士,遇知己振发,岂不能泽润生民,道济天下,焕令名于今古哉!
前所谓水犹贤者,言非过也。
感物而动,与泉作序。
按:《无锡县志》卷四中。又见弘治《重修无锡县志》卷三二,《古今图书集成》坤舆典卷三四、山川典卷九八,康熙无锡县志》卷三八,《锡山景物略》卷一,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卷三五。
卢申之惠山泉二斗为赠因忆南仲周友二首 其一 北宋 · 强至
 押侵韵
旧年拂石坐松阴,曾与周郎共访寻。
沦落人间少知味,一逢瓶榼便伤心。
卢申之惠山泉二斗为赠因忆南仲周友二首 其二 北宋 · 强至
 押萧韵
文园病渴酒难浇,望见南泉意已消。
买得来无铫煮,只将清泠送箪瓢。
惠山花菜 北宋 · 韦骧
五言律诗 押盐韵
铃下雕盘送,山蔬雅惠沾。
乱丝银鲫鲙,交叠玉龙髯。
日膳荣分美,晨羞见添。
题诗授来使,珍重岂知餍。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1073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无锡市惠山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流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