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桑弘羊等请屯田轮台诏征和四年 西汉 · 汉武帝
 出处:全汉文 卷四
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
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
轮台西于车师千馀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
诸国兵便罢,力不能复至道上食汉军。
汉军破城,食至多。
然士自载不足以竟师,强者尽食畜产,羸者道死数千人。
朕发酒泉驴橐驼负食,出玉门迎军。
吏卒起张掖,不甚远,然尚厮留甚众。
曩者,朕之不明,以军侯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丐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师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
古者卿大夫与谋,参以蓍龟,不吉不行。
乃者以缚马书遍视丞相史二千石大夫郎为文学者,乃至郡属国都尉成忠、赵破奴等,皆以「虏自缚其马,不祥甚哉」!
或以为「欲以见强,夫不足者视人有馀」。
《易》之卦,得《大过》,爻在九五,匈奴困败。
公车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匈奴必破,时不可再得也。
又曰「北伐行将,于釜山必克」。
卦诸将,贰师最吉。
故朕亲发贰师下釜山,诏之必毋深入。
今计谋卦兆皆反缪,重合侯得虏候者,言「闻汉军当来,匈奴使巫埋羊牛所出诸道及水上以诅军。
单于遗天子马裘,常使巫祝之。
缚马者,诅军事也」。
又卜「汉军一将不吉」。
匈奴常言「汉极大。
然不能饥渴,失一狼,走千羊」。
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
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
今朕不忍闻。
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
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
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逢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
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
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汉书·西域传》下《渠犁城传》:搜都尉桑弘羊丞相御史奏田轮台,上乃下诏,深陈既往之悔,由是不复出军。又略见《后汉·樊准传》注。)
上书谏击匈奴右地 西汉 · 魏相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九
臣闻之,救乱诛暴,谓之义兵,兵义者王;
敌加于己,不得已而起者,谓之应兵,兵应者胜;
争恨小故,不忍愤怒者,谓之忿兵,兵忿者败;
利人土地货宝者,谓之贪兵,兵贪者破;
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此五者,非但人事,乃天道也。
间者匈奴尝有善意,所得汉民辄奉归之,未有犯于边境,虽争屯田车师,不足致意中。
今闻诸将军欲兴兵入其地,臣愚不知此兵何名者也。
今边郡困乏,父子共犬羊之裘,食草莱之实,常恐不能自存,难以动兵。
「军旅之后,必有凶年」,言民以其愁苦之气,伤阴阳之和也。
出兵虽胜,犹有后忧,恐灾害之变因此以生。
今郡国守相多不实选,风俗尤薄,水旱不时。
案今年计,子弟杀父兄、妻杀夫者,凡二百二十二人,臣愚以为此非小变也。
今左右不忧此,乃欲发兵报纤介之忿于远夷,殆孔子所谓「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愿陛下与平昌侯乐昌侯平恩侯及有识者详议乃可(《汉书·魏相传》:元康中匈奴遣兵击汉屯田车师者,不能下。上与后将军赵充国等议,欲因匈奴衰弱,出兵击其右地,使不敢复扰西域上书谏。)
郑吉安远侯神爵二年 西汉 · 汉宣帝
 出处:全汉文 卷六
都护西域骑都尉郑吉,拊循外蛮,宣明威信,迎匈奴于于从兄日逐王众,击破车师兜訾城,功效茂著。
其封安远侯食邑千户(《汉书•郑吉传》,又见《御览》二百引《会稽典录》。)
上书请益车师田卒 西汉 · 郑吉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三
车师去渠黎千馀里,间以河山,北近匈奴,汉兵在渠黎者势不能相救,愿益田卒(《汉书·西域传》下)
上昭帝书 西汉 · 乌孙公主解忧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匈奴发骑田车师车师匈奴为一,共侵乌孙,惟天子救之(《汉书·常惠传》,又见《西域传》下:昭帝时公主上书。)
上书谏勿许单于 其二 西汉 · 扬雄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二
臣闻《六经》之治,贵于未乱,兵家之胜,贵于未战。
二者皆微,然而大事之本,不可不察也。
单于上书求朝,国家不许而辞之,臣愚以为汉与匈奴从此隙矣。
本北地之狄,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制,其不可使隙甚明。
臣不敢远称,请引秦以来明之:
秦始皇之强,蒙恬之威,带甲四十馀万,然不敢窥西河,乃筑长城以界之。
会汉初兴,以高祖之威灵,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士或七日不食。
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卒其所以脱者,世莫得而言也。
高皇后尝忿匈奴,群臣庭议樊哙请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曰:「可斩也,妄阿顺指」!
于是大臣权书遗之,然后匈奴之结解,中国之忧平。
孝文时匈奴侵暴北边,候骑至雍甘泉,京师大骇,发三将军屯细柳、棘门、霸上以备之,数月乃罢。
孝武即位,设马邑之权,欲诱匈奴,使韩安国将三十万众侥于便地,匈奴觉之而去,徒费财劳师,一虏不可得见,况单于之面乎!
其后深惟社稷之计,规恢万载之策,乃大兴师数十万,使卫青去病操兵,前后十馀年。
于是浮西河,绝大幕,破窴颜,袭王庭,穷极其地,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以临瀚海,虏名王贵人以百数。
自是之后,匈奴震怖,益求和亲,然而未肯称臣也。
且夫前世,岂乐倾无量之费,役无罪之人,快心于狼望之北哉?
以为不壹劳者不久佚,不暂费者不永宁,是以忍百万之师,以摧饿虎之喙,运府库之财,填卢山之壑,而不悔也。
至本始之初匈奴桀心,欲掠乌孙,侵公主,乃发五将之师十五万骑猎其南,而长罗侯乌孙五万骑震其西,皆至质而还。
时鲜有所获,徒奋扬威武,明汉兵若雷风耳。
虽空行空反,尚诛两将军
故北狄不服,中国未得高枕安寝也。
逮至元康神爵之间,大化神明,鸿恩溥洽,而匈奴内乱,单于争立,日逐、呼韩邪携国归化,扶伏称臣,然尚羁縻之,计不颛制
自此之后,欲朝者不距,不欲者不强。
何者?
外国天性忿鸷,形容魁健,负力怙气,难化以善,易隶以恶,其强难诎,其和难得。
故未服之时,劳师远攻,倾国殚货,伏尸流血,破坚拔敌,如彼之难也;
既服之后,慰荐抚循,交接赂遗,威仪俯仰,如此之备也。
往时尝屠大宛之城,踏乌桓之垒,探姑缯之壁,籍荡姐之场,艾朝鲜之旃,拔两越之旗,近不过旬月之役,远不离二时之劳,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云彻席卷,后无馀灾。
惟北狄为不然,真中国之坚敌也,三垂比之悬矣,前世重之兹甚,未易可轻也。
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国家虽费,不得已者也。
奈何距以来厌之辞,疏以无日之期,消往昔之恩,开将来之隙!
夫款而隙之,使有恨心,负前言,缘往辞,归怨于汉,因以自绝,终无北面之心,威之不可,谕之不能,焉得不为大忧乎!
夫明者视于无形,聪者听于无声,诚先于未然,即蒙恬樊哙不复施,棘门、细柳不复备,马邑之策安所设,卫、霍之功何得用,五将之威安所震?
不然,壹有隙之后,虽智者劳心于内,辩者毂击于外,犹不若未然之时也。
且往者图西域,制车师,置城郭都护三十六国,费岁以大万计者,岂为康居、乌孙能逾白龙堆而寇西边哉?
乃以制匈奴也。
夫百年劳之,一日失之,费十而爱一,臣窃为国不安也。
惟陛下少留意于未乱未战,以遏边萌之祸(《汉书·匈奴传》)
兵事议 东汉 · 耿秉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一
孝武时,始事匈奴
匈奴援引弓之类,并左衽之属,故不可得而制也。
汉既得河西四郡,及居延、朔方,徙民以充之,根据未坚,匈奴犹出为寇。
其后羌胡分离,四郡坚固,居延、朔方不可倾拔,虏遂失其肥饶畜兵之地。
惟有西域,俄复内属,呼韩邪单于请款塞,是故其势易乘也。
今有南单于形势相似,然西域尚未内属,北虏未有舋作。
臣愚以为光先击白山,得伊吾,破车师,通使乌孙诸国,以断其右臂,未可先击匈奴也。
伊吾亦有匈奴南呼衍一部,破此复为折其左角。
观往者汉兵出,匈奴辄为乱,单于争来,必不以五将出之故也。
今可先山,以观其变,击匈奴,未晚也袁宏《后汉纪》十)
班超(六年) 东汉 · 汉和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
往者匈奴独擅西域,寇盗河西,永平之琳,城门昼闭。
先帝深悯边氓婴罹寇害,乃命将帅中地,破白山,临狝类,取车师,城郭诸国震慑响应,遂开西域,置都护
焉耆王舜子忠独谋悖逆,恃其险隘,覆没都护,并及吏士。
先帝重元元之命,惮兵役之兴,故使军司马班超安集于寘以西。
遂愈领,迄县度,出入二十二年,莫不宾从。
改立其王舜而绥其人。
不动中国,不烦戎士,得远夷之和,同异俗之心,而致天诛,蠲宿耻,以报将士之仇。
《司马法》曰:「赏不逾月,欲人速睹为善之利也」。
其封定远侯,虽千户(《后汉·班超传》)
议救西域延光二年 东汉 · 陈忠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二
臣闻八蛮之寇,莫甚北虏。
汉兴高祖平城之围,太宗屈供奉之耻。
孝武忿怒,深惟久长之计,命遣虎臣,浮河绝漠,穷破虏庭。
当斯之时,黔首陨于狼望之北,中国弊于卢山之壑,府库殚竭,杼柚空虚,算至车船,赀及六畜。
夫岂不怀,虑久故也。
遂规酒泉敦煌四郡,以隔绝南羌,开三十六国,妻以公主,以断其右臂。
是以单于孤持,窜遁远藏。
至于宣、元之世,遂备蕃臣,关徼不闭,羽檄不行。
由此察之,戎狄可以威服,难以化洽。
西域内附日久,区区东望扣关者数矣,此其不乐匈奴慕汉之效也。
今北虏已破车师,势必南攻鄯善,弃而不救,则诸国从矣。
若然,则北虏财贿益增,胆势益殖,威临南羌,与之交连。
如此,河西四郡危矣。
河西既危,不得不救,则百倍之役兴,不訾之费发矣。
今议者但念西域绝远,恤之烦费,不见先世苦心勤劳之意也。
方今边境守御之具不精,内群武卫之备不修,敦煌孤危,远来告急,复不辅助,内无以慰劳吏民,外无以威示百蛮。
蹙国减土,经有明诫。
臣以为敦煌宜置校尉,案旧增四郡屯兵,以西抚三十六国。
建屯益兵,宣扬雷风,冀以折冲万里,震怖匈奴袁宏《后汉纪》十七,又《后汉·西域传》)
镡显等难镡显字子诵郪人。为长乐卫尉,进侍中光禄大夫。) 东汉 · 班勇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六
乐卫尉镡显、綦母参,司隶校尉崔据难曰:「朝廷前所以弃西域者,以其无益于中国,而费难供也。
车师匈奴鄯善不可保信,一旦反覆,班将能保北虏不为边害乎」?
勇对曰:「今中国置州牧者,以禁郡县奸狂风盗贼也。
州牧能保盗贼不起者,臣亦愿以要斩保匈奴之不为边害也。
今通西域,则虏势必弱,虏势必弱,则为患微矣。
孰与归其府藏,续其断臂哉!
今置校尉以捍抚西域,设长史以招怀诸国,若弃而不立,则西域望绝
望绝之后,屈就北虏,缘边之郡将受困害,恐河西城门必复有昼闭之儆矣。
今不廓开朝廷之德,而拘屯戍之费,若北虏遂炽,岂安边久长之策哉(《后汉·班勇传》)」!
上书陈西域三策 东汉 · 张珰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八
臣在京师,亦以为西域宜弃,今亲践其土地,乃知弃西域,则河西不能自存,谨陈西域三策,今北虏呼衍王等展转蒲类秦海左右。
可发张掖酒泉,属国之吏士义从合三千五百人(《后汉·西域传》作常展转蒲类秦海之间,专制西域共为寇钞,今以酒泉属国吏士二千馀人。)
集昆仑塞,先击呼衍王,绝其根本,因发鄯善兵五千人胁车师后部,此上计也。
若不能出兵,可置军司马将士五百人,四部供其谷食,出据柳中,此中计也。
如亦不能,则弃交河城,收鄯善等,悉使人塞,此下计也袁宏《后汉纪》十七,延光二年,又见《后汉·西域传》少篇首三十六字。)
黄钺铭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四
孝桓之季年,鲜卑入塞杪,盗起匈奴左部,梁州叛羌逼迨兵诛,淫衍东移,高句丽翮子百固逆谋并发,三垂骚然为国忧念,西府表乔公,昔在梁州,柔远能尔,不烦军师,而车师克定,及在上谷汉阳,连在营郡,膂力方刚,明集御众,徵拜度辽将军,始受旄钺钲鼓之任,捍御三垂。
公以吏士频年在外,勤于奔命,人马疲羸挠钝,请且息州营横发之役,以补困惫,朝廷许之。
于是储廪丰饶,室罄不悬,人逸马同,弓劲失利,而经用省息,官有馀资,执事放散之尤,簿书有进入之嬴,治兵示威,戎士勇跃,旌旗曜日,金鼓霆奋,守有山岳之固,攻有必克之势,羌戎授首于西疆,百固冰散于东邻,鲜卑收迹,烽燧不举,视事三年,马不带鉂,弓不受驱,是用镂石,作兹钲钺军鼓,陈之东阶,以昭公文武之勋焉。
铭曰:「帝命将军,执兹黄钺。
威灵振耀,如火之烈。
公之莅止,群狄斯柔。
齐斧罔设,介士斯休(本集,艺文类聚》六十八,《北堂书钞》一百十五引此篇为《鼎铭》)
太尉乔玄碑阴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七
光光列考,伊汉元公
克明克哲,实睿实聪。
如渊之浚,如岳之嵩。
威壮虓虎,文繁雕龙。
抚柔疆垂,戎狄率从。
敷教中夏,五教攸通。
帝谓我后,朕嘉君功。
命君三事,时亮天功。
公拜稽首,翼翼惟恭。
左右天子,祗厥勋庸。
庶绩既熙,黎民时雍。
上下谧宁,八方和同。
否显伊德,作宪万邦。
公讳玄,字公祖
少辟孝廉辟司徒大将军府,为侍御史,牧一州,典五郡(《文选·沈约安陆王碑》注引此二语。)
出将边营,入掌机密,历三卿,同三司
享年七十五,光和七年夏五月甲寅,以太中大夫薨于京师。
朝廷所以吊赠,如前傅之仪。
九月乙酉,葬于某所。
三孤故臣门人,相与述公言行,咨度礼则,文德铭于三鼎,武功勒于钲钺,官簿第次,事之实录,书于碑阴,俾尔昆裔,永有仰于碑阴云。
乔氏之先,出自黄帝
帝葬于桥山,子孙之绍基立姓者,咸以为氏。
汉兴,世以礼乐为业。
高祖讳仁,位至大鸿胪,列名于儒林。
侍中广州相。
东莱太守
公秉性贞纯,幼有弘姿,刚而不虐,威而不猛,闻仁必行,睹义斯居,文以典术,守以纯固。
弱冠从政,当官而行。
刺史周公,辟举从事,所部二千石,受取有验。
公纠发赃罪,致之于理。
时有椒房桂戚之托,周公累息,公不为之动。
史鱼之劲直,山甫之不阿,于是始形。
举孝廉,除郎中洛阳左尉。
特进颍王梁不疑河南尹,当事以对,是时畏其权宠而为屈辱者多矣,公不折节,解印绶去。
辟司徒,举高第,补侍御史,以诏书考司隶校尉赵祁事。
廷尉郭贞,私与公书,非接使衔命之仪。
公封书以闻,贞以文章得用。
鬼薪公,离司寇,辟大将军梁公幕府,屡以救正,干其隆指将军嘉之,无言不雠。
又高第补侍御史,在职旬月,羌戎匪茹,震惊陇、汉。
西府举公,拜凉州刺史,威名克宣,凶虏革心,清风席卷,至则无事。
车师后部阿罗多卑居相与争国,兴兵作乱。
公遗从事牛称、何傅举轻骑奉辞责罪,收阿罗多卑居,系敦煌正处以闻。
阿罗多为王,卑居侯。
称以奉使副指,除侯部侯,不动干戈,挥鞭而定西域之事,人以为美谈。
又值馑荒,诸郡饥馁。
公开仓廪,以贷救其命。
主者以旧典宜先请。
曰:「若先请,民以死」。
廪讫乃上之。
诏报曰:「边谷不得妄动。
玄擅出于是,玄有汲黯忧民之心,后不以为常」。
公达于事情,剖断不疑,皆此类也。
迁齐相,视民如保赤子,讨恶若赴水火,刑明赏遂,民知劝惧。
临淄赂财赃多,遂正其罪,受鞠就刑,没齿无怨。
以不先请免官。
徵拜上谷太守
民有父子俱行,凶人恶言当道,晓之不止,其子杀人。
公捕得,见其侮辨,不举文书,以遇赦令。
蕃县帝舜,以故事斋祠。
户曹史张机有惩罚,货祠巫自托,以舜命约公,云不得谴。
觉其奸态,收考首伏,即日伏辜。
汉阳太守
上令皇甫贞,赃罪明审,收考髡钳,死于冀市。
后以病去。
徵拜议郎司徒长史
循王悝,桓帝同产,以怀逆谋,黜封瘿陶王
以公长于襟带,拜钜鹿太守
悝畏怖明宪,检于静息。
将作大匠徵,未到而章谤先入,故转拜议郎,遂用免官。
徵度辽将军,迁河南尹,少府、大鸿胪司徒司空,托病而去,悉引众灾,虽非己负,公皆以自劾。
逊位岁馀,拜尚书令
河间盖升,以朝廷在藩国时邻近旧恩,历河南太守太中大夫,在郡受取数亿以上,创毒深刻。
公表贪放狼籍,不顾天纲,损辱国家,为上招怨,当肆市朝,以谢兆民。
幸遇赎令,罪除恶在,可免升官,禁锢终身,没入财赂非法之物,以充帑藏,惩戒群下。
「连表上不纳,而升迁侍中
公称病辞。
徙拜光禄大夫,复拜太尉,如前逊位。
复拜少府,病不就职。
太中大夫
凡所获禄,皆公府所特表选。
临难受位,自九列之后,咸以明公纪纲张弛,勇决不回,析见是非,明作达于事机。
燕居从容,申申夭夭和乐宽裕,爱士亲仁。
凡见公容貌。
闻公声音,莫不熙怡悦怿,思乐模则,来者忘归,去者愿还。
雅性谦克,不吝于利欲。
虽众子群孙,并在仕次,曾无顺媚一言之求,身没之日,无获大位,在百里者,莫得好县,北方公孙,未有若兹者也。
初公为舍于旧里,弟卒,推与其孤,至于即世,柩殡无所,清俭仁与之劾,于斯为著。
巍巍乎若德,允世之表仪也已(本集案:《文选·景福殿赋》注引此碑云:「克明克哲,实睿实聪。」《齐安陆王碑》注引此碑云:「牧一州,典五郡。」是唐初本《蔡集》有之。又案此碑先铭后叙,明初仿北宋本如此。据文云「书于碑阴」,「仰于碑阴」,知此文为碑阴,故与他碑体例不同。明乔世宁张溥等刻本割移次第,以「公讳玄」一段置「允世之表仪也已」之后,又臆补「铭曰」二字,以铭词一段置篇末,非也。)
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 前秦 · 释道安
 出处:全晋文
昔在汉阴十有五载,讲放光经岁常再篇。
及至京师,渐四年矣,亦恒岁二,未敢堕息。
然每至滞句,首尾隐没,释卷深思,恨不见护公叉罗等。
建元十八年,正车师前部王名弥第来朝,其国师字鸠摩罗跋提,献梵天品一部,四百二牒言二十千首卢,首卢三十二字,梵数经法也。
即审数之,就十七千二百六十首卢,残二十七字,都并五十五万二千四百七十五字(案,此数不合,当有脱误。)
天竺沙门昙摩蜱执本,佛护为译,对而检之,慧进笔受,与放光光赞同者,无所更出也。
其二经译人所漏者,随其失处,称而正焉。
其义异不知孰是者,辄并而两存之,往往为训其下,凡四卷。
其一纸二纸异者,出别为一卷,合五卷也。
译梵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梵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
二者,梵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
三者,梵经委悉,至于叹咏,叮咛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
四者,梵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
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己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
然般若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俗有易(案此二语有脱字。)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
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
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裁,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岂将不知法者勇乎?
斯三不易也。
涉兹五失,经三不易,译梵为秦,讵可不慎乎?
正当以不闻异言,传令知会通耳,何复嫌大匠之得失乎?
是乃未所敢知也。
前人出经,支谶世高审得梵本难系者也;
叉罗支越斫凿之巧者也,巧则巧矣,惧窍成而混沌终矣。
若夫以《诗》为烦重,以《尚书》为质朴,而删令合今,则马、郑所深恨者也。
近出此撮,欲使不杂,推经言旨,唯惧失实也。
其有方言古辞,自为解其下也。
于常首尾相违句不通者,则冥如合符,厌如复析,乃见前人之深谬,欣通外域之嘉会也。
于九十章,荡然无措疑处,毫芒之间,泯然无微疹,已矣乎(《释藏迹》八。)
辩道论 曹魏 · 曹植
 出处:全三国文 卷十八
夫神仙之书,道家之言,乃言传说上为辰尾宿,岁星降下为东方朔
淮南王安诛于淮南,而谓之获道轻举。
钩弋死于云阳,而谓之尸逝柩空。
其为虚妄,甚矣哉!
中兴笃论之士有桓君山者,其所著述多善。
刘子骏尝问言:「人诚能抑嗜欲,阖耳目,可不衰竭乎」?
时庭下有一老君山指而谓曰:「此树无情欲可忍,无耳目可阖,然犹枯槁腐朽,而子骏乃言可不衰竭,非谈也」。
君山援榆喻之,未是也。
何者(案:此下有脱文)
余前为王莽乐大夫,《乐记》云:「文帝魏文侯乐人窦公,年百八十,两目盲,帝奇而问之,何所施行。
对曰:『臣年十三而失明,父母哀其不及事,教臣鼓琴。
臣不能导引,不知寿得何力」。
君山论之曰:「颇得少盲,专一内视,精不外鉴之助也」。
先难子骏,以内视无益;
退论窦公,便以不外鉴證之,吾未见其定论也。
君山又曰:「方士有董仲君,有罪系狱,佯死数日,目陷虫出,死而复生,然后竟死」。
生之必死,君子所达,夫何喻乎?
夫至神不过天地,不能使蛰虫夏潜,震雷冬发,时变则物动,气移而事应。
仲君者,乃能藏其气,尸其体,烂其肤,出其虫,无乃大怪乎?
世有方士,吾王悉所招致,甘陵甘始庐江左慈阳城有郗俭。
能行气导引,晓房中之术,俭善辟谷,悉号三百岁
本所以集之于魏国者,诚恐斯人之徒,挟奸宄以欺众,行妖隐以惑民,故聚而禁之也。
岂复欲观神仙于瀛洲,求安期海岛,释金辂而履云舆,弃六骥而羡飞龙哉?
自家王与太子及余兄弟咸以为调笑,不信之矣。
然始等知上遇之有恒,奉不过于员吏,赏不加于无功,海岛难得而游,六绂难得而佩,终不敢进虚诞之言,出非常之语。
余尝试郗俭绝谷百日,躬与之寝处,行步起居自若也。
夫人不食七日则死,而俭乃如是。
然不必益寿,可以疗疾而不惮饥馑焉。
左慈善修房内之术,差可终命,然自非有志至精,莫能行也。
甘始者,老而有少容,自诸术士,咸共归之。
然始辞繁寡实,颇有怪言
余尝辟左右,独与之谈,问其所行,温颜以诱之,美辞以导之,语余:「吾本师姓韩,字世雅
尝与师于南海作金,前后数四,投数万斤金于海」。
又言:「诸梁时,西域胡来,献香罽腰带、割玉刀,时悔不取也」。
又言:「车师西国,儿生,擘背出脾,欲其食少而努行也」。
又言:「取鲤鱼五寸一双,令其一著药,俱投沸膏中,有药者奋尾鼓鳃,游行沉浮,有若处渊,其一者已熟而可啖」。
余时问:「言率可试不」?
言:「是药去此逾万里,当出塞,不自行,不能得也」。
言不尽于此,颇难悉载,故粗举其巨怪者。
若遭秦始皇汉武帝,则复为徐韨栾大之徒也。
殊世而齐恶,奸人异代而等伪,乃如此邪?
又世虚然有仙人之说。
仙人者,倘猱猿之属与,世人得道,化为仙人乎?
夫雉入海为蛤,燕入海为蜃。
当其徘徊其翼,差池其羽,犹自识也。
忽然自投,神化体变,乃更与鼋鳖为群,岂复自识翔林薄巢垣屋之娱乎?
牛哀病而为虎,逢其兄而噬之,若此者何贵于变化邪?
夫帝者,位殊万国,富有天下,威尊彰明,齐光日月。
宫殿阙庭,焜耀紫微,何顾乎王母之宫,昆仑之域哉?
夫三鸟被致,不如百官之美也;
素女常娥,不若椒房之丽也;
云衣雨裳,不若黼黻之饰也;
驾螭载霓,不若乘舆之盛也;
琼蕊玉华,不若玉圭之洁也。
而顾为匹夫所罔,纳虚妄之辞,信眩惑之说。
隆礼以招弗臣,倾产以供虚求。
王爵以荣之,清闲馆以居之,经年累稔终无一验。
或没于沙丘,或崩于五柞。
临时虽复诛其身,灭其族,纷然足为天下一笑矣。
若夫玄黄所以娱目,铿锵所以耸耳,媛妃所以绍先,刍豢所以悦口也。
何必甘无味之味,听无声之乐,观无采之色也。
然寿命长短,骨体强劣,各有人焉。
善养者终之,功扰者半之,虚用者夭之,其之谓矣(《博物志》,《后汉·甘始传》注,《魏志·华佗传》注,《艺文类聚》七十八,《御览》三百七十六,又八百十一,又《辨正论》,《广弘明集》,《集古今佛道论衡实录》一)
遂古篇 南梁 · 江淹
 出处:全梁文卷三十四
仆尝为造化篇,以学古制。今触类而广之,复有此文。兼象天问,以游思云尔。
闻之遂古,大火然兮。
水亦溟幸,无涯边兮。
女娲炼石,补苍天兮。
共工所触,不周山兮。
河洛交战,宁深渊兮。
黄炎其斗,涿鹿川兮。
女岐九子,为氏先兮。
蚩尤铸兵,几千年兮。
十日并出,尧之间兮。
羿乃毙日,事岂然兮。
姮娥奔月,谁所传兮。
丰隆骑云,为灵仙兮。
夏开乘龙,何因缘兮。
传说托星,安得宣兮。
夸父邓林,义亦艰兮。
建木千里,鸟易论兮。
穆王周流,往复旋兮。
河宗王母,可与言兮。
青鸟所解,路诚亶兮,五色玉石,出西偏兮。
昆仑之墟,海此闲兮。
去彼宗周,万二千兮。
山经古书,乱编篇兮。
郭释有两,未精坚兮。
上有刚气,道家言兮。
日月五星,皆虚悬兮。
倒景去地,出云烟兮。
九地之下,如有天兮。
土伯九约,宁若先兮。
西方蓐收,司金门兮。
北极禺强,为常存兮。
帝之二女,游湘沅兮。
霄明烛光,向煌煌兮。
太一司命,鬼之元兮。
《山鬼》、《国殇》,为游魂兮。
迦维罗卫,道最尊兮。
黄金之身,谁能原分。
恒星不见,颇可论兮。
其说彬炳,多圣言兮。
六合之内,心常浑兮。
幽明诡性,令智昏兮。
《河图》、《洛书》,为信然兮。
孔甲豢龙,古其传兮。
禹时防风,处隅山兮。
春秋长狄,生何边兮。
临洮所见,又何绿兮。
蓬莱之水,浅于前兮。
东海之波,为兮。
山崩邑沦,宁几千兮。
石生土长,必积年兮。
汉凿昆明,灰炭全兮。
魏开济渠,螺蚌坚兮。
白日再中,谁使然兮。
北斗不见,藏何闲兮。
建章凤阙,神光连兮。
未央钟虡,生华鲜兮。
铜为兵器,秦之前兮。
丈夫衣彩,六国先兮。
周时女子,出世闲兮。
班君丝履,游太山兮。
人鬼之际,有隐沦兮。
四海之外,孰方圆兮。
沃沮肃慎,东北边兮。
长臂两面,亦乘船兮。
东南倭国,皆文身兮。
其外黑齿,次裸民兮。
侏儒三尺,并为邻兮。
西北丁零,又乌孙兮。
车师月支,种类繁兮。
马蹄之国,善腾奔兮。
西南乌弋,及罽宾兮。
天竺、于阗,皆胡人兮。
条支、安息西海漘兮。
人迹所极,至大秦兮。
珊瑚明珠,铜金银兮。
琉璃玛瑙,来杂陈兮。
砗磲水精,莫非真兮。
雄黄雌石,出山垠兮。
青白莲华,被水滨兮。
宫殿栖观,并七珍兮。
穷陆沧海,又有民兮。
长股深目,岂君臣兮。
丈夫女子,及三身兮。
穿胸反舌,一臂人兮。
跂踵交胫,与羽民兮。
不死之国,皆何因兮。
茫茫造化,理难循兮。
圣者不测,况庸伦兮。
笔墨之霞,为此文兮。
薄暮雷电,聊以忘忧,又示君兮宣城本《隐陵集》五,《释藏》驾七,《广弘明集》三。)
上书乞赈救 南北朝 · 车师国王车夷落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八
臣亡父僻处塞外,仰慕天子威德,遣使表献,不空于岁。
天子降念,赐遣甚厚。
及臣继立,亦不阙常贡。
天子垂矜,亦不异前世。
敢缘至工私艰,臣国自无讳所攻击,经今八岁,人民饥荒,无以存活
贼今攻臣甚急,臣不能自全,遂舍国东奔,三分免一,即日已到焉耆东界,思归天阙,幸垂赈救(《魏书·车师国传》。真君十一年,车师王车夷落遣使琢进薛直上书。)
高昌王沙弥及国书绫绢等启 初唐 · 玄奘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七
闻江海遐深。济之者必凭舟楫
偫生滞惑。导之者实假圣言。
是以如来运一子之大悲。生兹秽土。
镜三明之慧日。朗此幽昏。
慈云荫有顶之天。法雨润三千之界。
利安已讫。舍应归真。
遗教东流。六百馀祀。
腾会振辉于吴洛。谶什钟美于秦凉。
不坠元风。咸匡胜业。
但远人来译。音训不同。
去圣时遥。义类差舛。
遂使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
他化不二之宗。㭊为南北两道。
纷纭争论。凡数百年。
率土怀疑。莫有匠决。
宿因有庆。早豫缁门。
负笈从师。年将二纪。
名贤胜友。备悉咨询。
大小乘宗。略得披览。
未尝不执卷踌躇。捧经侘傺。
望给园而翘足。想鹫岭而载怀。
欲一拜临。启伸宿惑。
然知寸管不可窥天。小蠡难为酌海。
但不能弃此微诚。是以束装取路。
经涂荏苒。遂到伊吾
伏惟大王禀天地之淳和。资二仪之淑气。
垂衣作王。子育苍生。
东抵大国之风。西抚百戎之俗。
楼兰月氏之地。车师狼望之乡。
并被深仁。俱沾厚德。
加以钦贤爱士。好善流慈。
忧矜远来。曲令引接
既而至止。渥惠逾深。
赐以话言。阐扬法义。
又蒙降结娣季之缘。敦奖友于之念。
并遗书西域二十馀番。煦饰殷勤。
令递饯送。又悯西游茕独。
雪路凄寒。爰下明敕。
沙弥四人。以为侍伴。
法服绵帽。裘毯鞋袜。
五十馀事。及绫绢金银钱等。
令充二十年往还之资。伏对惊惭。
不知启处。决交河之水。
此泽非多。举葱岭之山。
方恩岂重。悬度淩溪之险。
不复为忧。天梯道树之乡。
瞻礼非晚。倘蒙允遂。
则谁之力焉。王之恩也。
然后展谒众师。禀承正法。
归还翻译。广布未闻。
剪邪见之稠林。绝异端之穿凿。
补像化之遗阙。定元门之指南。
庶此微功。用答殊泽。
又前涂既远。不获久留。
明日辞违。预增悽断。
不任铭。谨启谢闻。
纪功碑 唐 · 司马太贞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二
匈奴殄灭。窦将军燕山之功。
闽越泯清。马伏波铜柱之迹。
然则振英风于绝域。申壮节于殊方。
莫不腾茂实于千载。播芳猷于万古者矣。
大唐德合二仪。道高五帝。
握金镜以朝万国。调玉烛以驭兆民。
济济衣冠。煌煌礼乐。
车书顺轨。扶桑之表俱同。
治化所沾。濛汜之乡咸暨。
天山而池瀚海。内比户以静幽都。
莫不解辫发于槁街。改左衽于夷陋。
高昌国者。乃是西汉屯田之壁。
遗兵之所居。曲文泰即其苗裔也。
往因晋室多难。偫雄竞驰。
中原乏主。边隅遂隔。
问届我于𥩄多拔王磨局至吟靡遗启政。自皇威远被。
稽颡来庭。虽沐仁风。
情怀首鼠。杜远方之职贡。
阻重译之往来。肆豺狼之心。
起蜂虿之毒。若德聚庶贼盛无已。
圣上慜彼苍生。申兹吊伐。
乃诏使持节光禄大夫吏部尚书上柱国陈国公侯君集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副总管左屯卫大将军上柱国永安郡开国公薛万均副总管左屯卫将军上柱国通川县开国男姜行本等。爰整三军。
张行天罚。但妖氛未殄。
将军逞七纵之威。百雉作固。
英奇申九攻之略。以通川公深谋间出。
妙思纵横。命前军营造攻具。
乃统沙州刺史上柱国望都县开国侯刘德右监门中郎将上柱国淮安县开国公衡智锡左屯卫中郎将上柱国富阳县开国伯屈昉左武候郎将李海崖前开州刺史时德衡右监门长史王进威等。并率骁雄。
鼓行而进。以贞观十四年五月十日
师次伊吾时罗漫山北登里绀所。未尽旬月。
尅成奇功。伐木则山林殚尽。
叱咤则川谷荡薄。冲梯暂整。
百𣙠冰碎。机旝一发。
千石云飞。墨翟之拒无施。
公输之妙讵比。大总管运筹帷幄。
继以中军。铁骑亘原野。
金鼓动天地。高旗蔽日月。
长戟彗云霓。自秦汉出师。
未有如斯之盛也。班定远之通西域
故迹罕存。郑都护之灭车师
空闻前史。雄图世著。
彼独何人。乃勒石纪功。
传诸不朽。其词曰。
于赫大唐。受天明命。
化济得成。功宁山境。
荒服犹阻。夷居不定。
乃拜将军。殄兹枭獍。
六奇动思偫雄逞力。阵开龙胜营□庶星光旗明日色。
扬旌塞表。振威西极。
峨峨峻岭。眇眇平原
塞云暝结。朝风昼昏。
长纪洛雪。高树□今据铭功赞
请拔安东 初唐 · 狄仁杰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九
臣闻先王疆理天下。
皆是封域之内。
制井田出兵赋。
其有逆命者。
因而诛焉。
罪其君。
吊其人。
存其社稷。
不夺其财。
非欲土地之广。
非贪玉帛之货。
人有四支者。
所以捍头目也。
君有四方者。
所以卫中国也。
然而蝮蛇在手。
既以断节全身。
狠戾一隅。
亦宜弃之存国。
汉元帝罢珠厓之郡。
宣帝车师之田。
非恶多而好少也。
知难即止。
是为爱人。
今以海中分为两运。
风波飘荡。
没溺至多。
准兵计粮。
犹苦不足。
且得其地不足以耕织。
得其人不足以赋税。
臣请罢薛讷
安东镇。
三韩君长。
高氏为其主。
诚愿陛下存亡继绝之义。
复其故地。
此之美名。
高于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