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楚钟铭 先秦 · 阙名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二
隹王五十又六祀,𬨞(疑赴,旧释徙,非)自卤□(疑即昜,汉志江夏有西阳)楚王(吟即吟,借为熊)章乍曾侯乙宗彝,寘之于卤□,其永□(时)用享(《钟鼎款识》,又见王复齐《钟鼎款识》。)
九章 其三 战国楚国 · 屈原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吾以行。
郢都而去闾兮,其焉极?
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心婵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
风波从流兮,焉洋洋而为
阳侯之氾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絓结不解兮,思
运舟而下浮兮,而下江。
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州土平乐兮,悲遗风
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
承欢汋约兮,荏弱而难持。
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
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伪名
愠惀脩美兮,好夫人之忼慨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九章 其六 思美人 战国楚国 · 屈原
思美人兮,揽涕而伫伫眙
媒绝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
烦冤兮,陷滞而不发。
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沈菀而莫达。
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
因归鸟而致辞兮,羌高而难当
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
变节以从俗兮,愧易初屈志
独历年而离悯兮,羌冯心犹未化。
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
知前辙之不遂兮,未改此度。
车既覆而马颠兮,独怀此异路。
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
次而勿驱兮,聊假日以须
嶓冢之西隈兮,与纁黄以为期。
开春发岁兮,白日之悠悠。
吾将荡志愉乐兮,遵江夏娱忧
揽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
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
萹薄杂菜兮,备以为交佩
佩缤纷以缭转兮,遂萎绝而离异
吾且儃佪娱忧兮,观南人之变态。
窃快在中心兮,扬厥凭而不俟。
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
郁郁其远承兮,满内而外扬。
情与质信可保兮,羌居蔽而闻章。
薜荔以为理兮,惮举趾而缘木
因芙蓉而为媒兮,惮濡足
登高吾不说兮,入下吾不能。
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与而狐疑。
广遂前画兮,未改此度也。
命则处幽,吾将罢兮,愿及白日之未暮。
独焭焭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
元后诔 西汉 · 扬雄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四
新室文母太后崩,天下哀痛,号哭涕泗,思慕功德,咸上柩,诔之铭曰:
惟我有新室文母圣明皇太后姓出黄帝西陵昌意
实生高阳纯德虞帝
孝闻四方,登陟帝位。
禅受伊唐,爰初胙土。
陈田至王,营相厥宇。
度河济旁,沙麓之灵。
太阴之精,天生圣姿。
豫有祥祯,作合于汉。
配元生成,孝顺皇姑。
圣敬齐庄(《古文苑》作「承家尚庄」),内则纯备(《古文苑》作「被」)
后烈丕光,肇初配元。
天命是将,兆征显见。
新都黄龙汉成既终。
胤嗣匪生,哀帝承祚。
惟离典经,尚是言异。
大命俄颠,厥年夭陨。
大终不盈,文母览之。
千载不倾,博选大智。
新都宰衡,明圣作佐。
与图国艰,以度厄运
徵立中山,庶其可济。
博采淑女,备其侄娣。
(一作「亲」)礼高禖,祈庙嗣继。
靡格匪天,靡动匪地。
穆穆明明,昭事上帝。
弘汉祖考,夙夜匪懈
兴灭继绝,博立侯王。
亲睦庶族,昭穆序明。
帝致友属,靡有遗荒
咸被祚庆,冀以金火。
赤仍有央,勉进大圣。
上下兼该,群祥众瑞。
正我黄来,火德将灭。
惟后于斯,天之所坏。
人不敢支,哀平夭折。
百姓分离,祖宗之愆。
终其不全,天命有托。
谪在于前,属遭不造。
(一作「策」)极而迁,皇天眷命。
黄虞之孙,历世运移。
属在圣新,代于汉刘。
受祚于天,汉祖承命。
赤传于黄,摄帝受禅。
立为真皇,允受(一作「执」)厥中。
以安黎众,汉庙黜废,移定安公。
皇皇灵祖,惟若孔臧
降兹圭璧,命服有常。
为新帝母,鸿德不忘。
钦德伊何,奉命是行。
菲薄服食,神祗是崇。
尊不虚统,惟祗惟庸(一作「惟垣惟墉」)
隆循(一作修)人敬,先民是从。
承天祗家,允恭虔恪。
丰阜庶卉,旅力不射。
恤民于留,不皇诡作。
别计十邑,国之是度。
还奉于此,以处贫薄
罢苑置县,筑里作宅。
以处贫穷,哀此嫠独,起常盈仓,五十万斛。
诸生储,以劝好学。
志在黎元,是劳是勤。
春巡灞浐,秋臻黄山
夏抚鄠杜,冬恤泾樊。
大射飨饮,飞羽之门。
绥宥耆幼,不拘妇人。
刑女归家,以育贞信。
玄冥季冬,搜狩上兰。
寅宾出日,东秩旸谷。
鸣鸠拂羽,胜降桑木(《古文苑》作「戴胜降桑」失韵)
蚕于茧馆,躬执筐曲。
帅导群妾,咸修(《古文苑》作「循」)蚕蔟。
分茧理丝,女工是敕。
遐迩蒙祉,中外禔福。
自京逮海,靡不仰德。
成类存生,秉天地经。
无物不理,无人不宁。
尊号文母,与新有成。
世奉长寿,靡堕有倾。
著德太常,注诸旒旌
呜呼哀哉,以昭鸿名。
享国六十,殂落而崩。
四海伤怀,擗踊拊心。
若丧考妣,遏密八音。
呜呼哀哉,万方不胜。
德被海表,弥流魂精。
去此昭昭,就彼冥冥。
忽兮不见,超兮西征。
既作下宫,不复故庭。
爰缄伊铭,呜呼哀哉(《艺文类聚》十五、《古文苑》。)
京师黄香 汉 · 无名氏
 押东韵
《后汉书》曰:黄香字文强江夏人。博学经典。究精道术。京师号曰:
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白帖》作。《御览》或作。《初学记》或作国士瞻重。○《后汉书》本传。《初学记》十一、十七。《白帖》六。《御览》二百十五、三百八十四、四百九十五、六百十六并引东观《汉记》。《诗纪》九作江夏黄童。)
孙叔敖碑阴延熹三年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九
延熹三年岁在□□中夏之节,政在封表。
期思长光视事一纪,访问国中耆年旧齿,素闻孙君楚时良辅,本起此邦,垂名于后。
博求遗苗,曾玄孙子,考龟吉辰,五月辛卯,宜以存废,可立碑祀。
招请诸孙都会国右郭西道北,处所显好,兴上罕祭,倡优鼓舞,式序其胄,授之端首,光以不肖,贪追贤烈,以自荣宠。
时丞左冯翊姓如讳武尉京兆周陵详集共造,户曹掾裒腾令史
相君有三嗣,长子即封食邑固始,少子在江陵,中子居三□虚袭□业缭材二宗,则其苗胄也。
相君卒后十有馀世,有渤海太守字武伯,武伯有二子,长子字伯尉,少子字仲尉,仕郡为掾。
史伯尉有一子,字世伯,举江夏孝廉,城门侯。
仲尉有二子,长子字孝伯荆州从事
弟世信仕□□掾功曹,会乎、哀之间,宗党为贼寇所杀,世伯、孝伯、世信□各遗一子,财八九岁,微弱不能仕学。
世伯子字子仲,治产于缭虚,有六男一女,大子字长都,次子卿,次弟字仲阳,次弟字叔通,次弟字卫公,次弟字刘卿,此缭宗六父也。
孝伯子字文□亦不仕学,治产于材虚,亦有六男一女,大子字惠明,次弟字次卿,次弟字圣公,次弟字稚卿,次弟字仕卿,次弟字少都,此材宗六父也。
世信一子相承,季陵、文卿、孝公,此。
□虚一父别其高祖,与材高祖父亲兄弟孙氏族别□谱纪也(《隶释》三)
荆州从事苑镇碑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六
汉故荆州从事范君,讳镇字仲弓南阳筑阳人也。
其先出自范何?
为晋乐正,世掌朝礼之制,失其官次,侈以自攒,□采替绌。
《春秋》录微,撰祖诸世。
有苑子园,实能阴阳之理,其称微而显□名著遂兹盛建功,子孙爰居,来宅筑阳,君即其胄也。
君肇建仁义之基,始创五福之衢,韬律大杜,综皋陶甫侯之遗风,故《易》称「师出以律」,五用是纲,平不柱理,政以宪循,须律定纪,功绩希□德□州里。
水蓄流速,行著即仕,先公门之忠,尽节君父,遂登朝阶,为郡督、邮列掾,膺姿管、苏,靖供卫上,方平不阿,严而不□清介之□,皦然发越。
州伯是闻,备礼招纳,以部江夏
过郡历县,莫不云披风靡,畏威怀德,垂芳遗藻,纪歌于今。
当陟泰阶,配耀岳嵩,寿不极旄,早世陨终。
景胙之胤,二叶州郡,官有世功,位即绝伦。
于是乃钦树玄石,甄德表勋。
其辞曰:
于惟从事,茂德翔芊。
构基崇业,堂。
洁拟季文,仁若春风。
义以继志,礼为宗匡。
虏□慈爱,与世无伤。
上德不德,身翳名章。
灵永迈矣,享斯荣光(《隶释》十二)
黄香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六
延陵慈父,葬于嬴博。
孟光贞妇,窆夫于(《苏州志》:「宋乾道初梅里苏忠翊直卜葬,得古冢,乃黄香,碑刻隶书。」案:黄香江夏安陆人,而葬于梅里,故碑文为此语。)
风俗通义佚文卷四:氏姓上 其九十八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九
苍氏,八凯苍舒之后。
汉有江夏太守苍英,子孙遂为江夏人(《通志·氏族略》)
将校部曲文 东汉末 · 陈琳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二、文选卷四十四
年月朔日,子尚书令彧,告江东将校部曲及孙权宗亲中外:盖闻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夫见机而作,不处凶危,上圣之明也;
临事制变困而能通,智者之虑也;
渐渍荒沈,往而不反,下愚之蔽也。
是以大雅君子,于安思危,以远咎悔;
小人临祸怀佚,以待死亡。
二者之量,不亦殊乎!
孙权小子,未辨菽麦,要领不足以膏齐斧,名字不足以洿简墨
譬犹鷇卵,始生翰毛,而便陆梁放肆,顾行吠主。
谓为舟楫足以距皇威,江湖可以逃灵诛,不知天网设张,以在纲目,爨镬之鱼,期于消烂也。
若使水而可恃,则洞庭无三苗之墟,子阳荆门之败,朝鲜之垒不刊,南越之旌不拔。
夫差阖闾远迹,用申胥之训兵,栖越会稽,可谓强矣。
及其抗衡上国,与晋争长,都城屠于勾践武卒散于黄池,终于覆灭,身罄越军。
吴王濞骄恣屈强,猖猾始乱,自以兵强国富,势陵京城
太尉帅师,甫下荥阳,则七国之军,瓦解冰泮之骂言未绝于口,而丹徒之刃以陷其胸。
何则?
天威不可当,而悖逆之罪重也。
且江湖之众,不足恃也。
董卓作乱,以迄于今,将三十载。
其间豪桀纵横,熊据虎跱,强如二袁,勇如吕布,跨州连郡,有威有名,十有馀辈。
其馀锋捍特起鹯视狼顾,争为枭雄者,不可胜数。
然皆伏鈇婴钺,首腰分离,云散原燎,罔有孑遗。
近者关中诸将,复合聚,续为叛乱,阻二华,据河渭,驱率羌胡,齐锋东向,气高志远,似若无敌。
丞相秉钺鹰扬,顺风烈火,元戎启行,未鼓而破,伏尸千万,流血漂橹,此皆天下所共知也。
是后大军所以临江而不济者,以韩约马超逋逸迸脱,走还凉州,复欲鸣吠
逆贼宋建,僭号河首,同恶相救,并为唇齿。
镇南将军张鲁,负固不恭。
皆我王诛所当先加。
故且观兵旋旆,复整六师,长驱西征,致天下诛。
偏将涉陇,则建约枭夷,旌首万里;
军入散关,则群氐率服,王侯豪帅,奔走前驱。
进临汉中,则阳平不守,十万之师,土崩鱼烂,张鲁逋窜,走入巴中怀恩悔过,委质还降
夷王朴胡賨邑侯杜濩,各帅种落,共举巴郡,以奉王职
钲鼓一动,二方俱定,利尽西海,兵不钝锋。
若此之事,皆上天威明,社稷神武,非徒人力所能立也。
圣朝宽仁覆载,允信允文,大启爵命,以示四方。
及胡濩皆享万户之封,之五子,各受千室之邑,胡濩子弟部曲将校为列侯将军已下千有馀人。
姓安堵,四民反业。
而建约之属,皆为鲸鲵;
之妻孥,焚首金城,父母婴孩,覆尸许市。
非国家钟祸于彼,降福于此也,逆顺之分,不得不然。
夫鸷鸟之击先高,攫鸷之势也;
牧野之威,孟津之退也。
今者枳棘剪捍,戎夏以清,万里肃齐,六师无事。
故大举天师百万之众,与匈奴南单于呼完厨及六郡乌桓丁令屠各,湟中羌僰,霆奋席卷,自寿春而南。
又使征西将军夏侯渊等,率精甲五万,及武都氐羌,巴汉锐卒,南临汶江,扼据庸蜀。
江夏襄阳诸军,横截湘沅,以临豫章,楼船横海之师,直指吴会。
万里剋期,五道并入,权之期命,于是至矣。
丞相衔奉国威,为民除害,元恶大憝,必当枭夷
至于枝附叶从,皆非诏书所特禽疾。
故每破灭强敌,未尝不务在先降后诛,拔将取才,各尽其用。
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翘足引领,望风响应。
袁术僭逆,王诛将加,则庐江太守刘勋先举其郡,还归国家。
吕布作乱,师临下邳张辽侯成,率众出降。
还讨眭固,薛洪樛尚,开城就化
官渡之役,则张合高奂举事立功。
后讨袁尚,则都督将军马延、故豫州刺史阴夔、射声校尉郭昭临阵来降。
围守邺城,则将军苏游反为内应,审配兄子开门入兵。
既诛袁谭,则幽州大将焦触攻逐袁熙,举事来服
凡此之辈数百人,皆忠壮果烈,有智有仁,悉与丞相参图画策,折冲讨难,芟敌搴旗,静安海内,岂轻举措也哉!
诚乃天启其心,计深虑远,审邪正之津,明可否之分,勇不虚死,节不苟立,屈伸变化,唯道所存,故乃建丘山之功,享不訾之禄,朝为仇虏,夕为上将,所谓临难知变,转祸为福者也。
若夫说诱甘言,怀宝小惠,泥滞苟且,没而不觉,随波漂流,与熛俱灭者,亦甚众多。
吉凶得失,岂不哀哉!
昔岁军在汉中,东西悬隔遗守,不满五千,权亲以数万之众,破败奔走,今乃欲当御雷霆,难以冀矣。
夫天道助顺,人道助信,事上之谓义,亲亲之谓仁。
孝章,君也,而权诛之,孙辅,兄也,而权杀之。
贼义残仁,莫斯为甚。
乃神灵之逋罪,下民所同雠
辜雠之人,谓之凶贼
是故伊挚去夏,不为伤德;
飞廉,不可谓贤。
何者?
去就之道,各有宜也。
丞相深惟江东旧德名臣,多在载籍。
近魏叔英秀出高峙,著名海内;
虞文绣砥砺清节,耽学好古;
周泰明当世隽彦,德行脩明。
皆宜膺受多福,保乂子孙。
而周盛门户无辜被戮,遗类流离,湮没林莽,言之可为怆然,闻魏周荣虞仲翔各绍堂构,能负析薪。
及吴诸顾陆旧族长者,世有高位,当报汉德,显祖扬名
及诸将校孙权婚亲,皆我国家良宝利器,而并见驱迮,雨绝于天,有斧无柯,何以自济?
相随颠没,不亦哀乎!
盖凤鸣高冈,以远罻罗,贤圣之德也。
鸋鴂之鸟,巢于苇苕,苕折子破,下愚之惑也。
江东之地,无异苇苕,诸贤处之,信亦危矣。
圣朝开弘旷荡,重惜民命,诛在一人,与众无忌,故设非常之赏,以待非常之功。
霸夫烈士奋命之良时也,可不勉乎!
若能翻然大举,建立元勋,以应显禄,福之上也。
如其未能,笇量大小,以存易亡,亦其次也。
系蹄在足,则猛虎绝其蹯;
蝮蛇在手,则壮士断其节。
何则?
以其所全者重,以其所弃者轻。
若乃乐祸怀宁,迷而忘复,闇大雅之所保,背先贤之去就,忽朝阳之安,甘折苕之末,日忘一日,以至覆没,大兵一放,玉石俱碎,虽欲救之,亦无及已。
故令往购募爵赏,科条如左。
檄到,详思至言。
如诏律令。
奸谗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八
佞邪秽政,爱恶败俗。
国有此二事,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序首二十一字从《意林》加。)
何进灭于吴匡、张璋,袁绍亡于审配郭图刘表昏于蔡瑁、张允。
孔子曰︰「佞人殆」。
信矣!
古事已列于载籍,聊复论此数子,以为后之监诫,作奸谗。
中平之初大将军何进,弟车骑苗,并开府
近士吴匡、张璋,各以异端有宠于,而苗恶其为人。
、璋毁苗而称进,闻而嘉之,以为一于己。
灵帝崩,进为宦者韩悝等所害。
、璋忌苗,遂劫进之众,杀苗于北阙,而何氏灭矣。
郑昭公杀于渠弥,鲁隐公死于羽父,苗也能无及此乎!
夫忠臣之事主也,尊其父以重其子,奉其兄以敬其弟,故曰爱其人者,及其屋乌,况乎骨肉之间哉!
独何嘉焉。
袁绍之子谭,长而慧(三国志袁绍传注作惠。古书皆以惠为慧字。),尚少而美。
妻爱尚,数称其才,亦雅奇其貌,欲以为后,未显而死。
别驾审配护军逢纪,宿以骄侈不为谭所善,于是外顺妻,内虑私害,矫绍之遗命,奉尚为嗣。
颍川郭图、辛评,与配、有隙,惧有后患,相与依谭。
盛陈嫡长之义,激以绌降之辱,劝其为乱,而谭亦素有意焉,与尚亲振干戈,欲相屠裂。
王帅承天人之符应,以席卷乎河朔,遂走尚枭谭,禽配馘
二子既灭,臣无馀(句有脱文。)
遇因运,得收英雄之谋,假士民之力,东苞巨海之实,西举全晋之地,南阻河,北有劲弓胡马,地方二千里,众数十万,可谓威矣。
当此之时,无敌于天下,视霸王易于覆手,而不能抑遏愚妻,显别嫡庶,婉恋私爱,宠子以貌。
其后败绩丧师,身以疾死,邪臣饰奸,二子相屠,坟土未乾,而宗庙为墟,其误至矣。
刘表长子曰琦,始爱之,称其类已。
久之,为少子琮纳后妻蔡氏之侄。
至蔡氏有宠,其弟蔡瑁、表甥张允,并幸于,惮琦之长,欲毁之。
而琮日睦于蔡氏,允、为之先后。
琮之有善,虽小必闻;
有过,虽大必蔽。
蔡氏称美于内,、允叹德于外,日然之,而琦益疏矣,出为江夏太守,监兵于外。
、允阴司其过阙,随而毁之,美无显而不掩,阙无微而不露。
于是忿怒之色日发,诮让之书日至,而琮坚为嗣矣。
故曰容刀生于身疏,积爱出于近习,岂谓是邪。
泄柳申详,无人乎穆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君臣则然,父子亦犹是乎!
后表疾病,琦归省疾。
琦素慈孝,、允恐其见,父子相感,更有托后之意,谓曰︰「将军命君抚临江夏,为国东藩,其任至重。
今释众而来,必见谴怒,伤亲之欢心(心字依三国志刘表传注加。),以增其疾,非孝敬也」。
遂遏于户外,使不得见,琦流涕而去,士民闻而伤焉。
易牙、杜宫,竖牛虚器,何以加此。
琦岂忘晨凫北犬之献乎!
隔户牖而不达,何言千里之中山?
嗟乎!
父子之閒,何至是也?
卒,琮竟嗣立,以侯与琦,琦怒投印,伪辞奔丧,内有讨、允之意。
会王师已临其郊,琮举州请罪,琦遂奔于江南
昔伊戾、费忌,以无宠而作谗,江充、焚礼(焚礼当考。),以负罪而造蛊,高、斯之诈也贪权,躬宠之罔也欲贵,皆近取乎骨肉之閒,以成其凶逆。
悲夫!
匡、璋、配、、允之徒,固未足多怪。
以后监前,无不烹菹夷灭,为百世戮试(旧校云试恐当作诋。)
然犹昧于一往者,奸利之心笃也。
其虽离父子,隔昆弟,成奸于朝,制事于须臾,皆缘厓隙以措意、托气,应以发事,挟宜愠之成画,投必忿之常心。
势如憞怒,应若发机,虽在圣智,不能自免,况乎中材之人。
若夫爰盎之谏淮南田叔之救梁孝杜邺之绐二王,安国之和两主,仓唐之称诗,史丹之引过,周昌犯色以廷争,叔孙切谏以陈诫,三老抗疏以理冤,千秋托灵以寤主,彼数公者,或显德于前朝,或扬声于上世,或累迁而登相,或受金于帝室。
其言既酬,福亦随之,斯可谓善处骨肉之閒矣(群书治要卷七。)
疾病上疏 孙吴 · 陆抗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九
西陵建平,国之蕃表,既处下流,受敌二境。
若敌泛舟顺流,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悬也。
此乃社稷安危之机,非徒封疆侵陵小害也。
臣父逊昔在西垂陈言,以为西陵国之西门,虽云易守,亦复易失。
若有不守,非但失一郡,则荆州非吴有也。
如其有虞,当倾国争之。
臣往在西陵,得涉逊迹,前乞精兵三万,而至者循常,未肯差赴。
步阐以后,益更损耗。
今臣所统千里,受敌四处,外御强对,内怀百蛮,而上下见兵财有数万,羸弊日久,难以待变。
臣愚以为诸王幼冲,未统国事,可且立傅相,辅导贤姿,无用兵马,以妨要务。
黄门竖宦,开立占募,兵民怨役,逋逃入占。
乞特诏简阅,一切料出,以补疆场受敌常处,使臣所部足满八万,省息众务,信其赏罚,虽复生,无所展巧。
若兵不增,此制不改,而欲克谐大事,此臣之所深戚也。
若臣死之后,乞以西方为属。
愿陛下思览臣言,则臣死且不朽(《吴志·陆抗传》)
荆州刺史东武戴侯杨使君 西晋 · 潘岳
 出处:全晋文
字秀初荣阳人(《文选·怀旧赋》注。)骁骑府君之嫡孙,领军肃侯之嗣子(《文选·杨荆州诔》注。)
君诞保灵和,继期载德,宣哲清朗,直道高尚。
若乃嘉号推贤,博爱济众,邦党服其义,而搢绅慕其风(《艺文类聚》五十。)
嘉平初(《文选·杨荆州》诔注。)治书侍御史(同上。),兼统大理之任(同上。),除野王典农中郎将(同上)
于时文后历数在躬,相国幕府,实允华夏,九德咸事,俊乂在官,成君名器,纳字参军(《艺文类聚》五十,又《文选·杨荆州诔》注作「为参军」。)
五等初建,封东武子(《文选》注同上。)
皇祖之始,典戎武卫(同上。),以清宫勋劳,进封东武伯(同上。),领东莞荆州刺史(同上。),加折冲将军(同上。)
宏略被于南国,美化行乎江汉。
西陵之役,悬军深入,亲薄寇垒,躬行天诛;
既而救兵不进,粮尽道穷,因乃怃然回虑,殿其众而返。
虽为法受黜,勋庸未崇,而天下服其勇,世主思其忠(《艺文类聚》五十。)
薨,天子悯焉,遣谒者祠以太牢,谥曰戴侯(《文选·诔》注,又略见《怀旧赋》注。)
平吴颂 西晋 · 张载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五
闻之前志,尧有丹水之阵,舜有三苗之诛,此圣帝明王,平暴静乱,未有不用兵而制之也。
夫大上成功,非颂不显;
情动于中,非言不彰。
猃狁既攘,出车以兴;
淮夷既平,江汉用作:斯故先典之明志,不刊之美事,乌可阙欤?
遂作颂曰:
上哉仁圣,曰惟皇晋。
光泽四表,继天垂胤。
帝道焕于唐尧,义声邈乎虞舜
蠢尔鲸吴,凭山阻水。
肆虐播毒,而作豺虺
菁茅阙而不贡,越裳替其白雉。
正九伐之明典,申号令之旧章。
布亘地之长罗,振天网之修纲。
制征期于一朝,并箕驱而慕张。
尔乃拔丹阳之峻壁,屠西陵之高墉。
日不移晷,群丑率从。
望会嵇而振铎,临吴地而奋旅。
众军竞趣,烽飙具举。
挫其轻锐,走其守御(《艺文类聚》五十九)
辩亡论上下二首 其二 西晋 · 陆机
 出处:全晋文、文选卷五十三
武烈既没,长沙桓王才命世,弱冠秀发
招揽遗老,与之述业。
神兵东驱,奋寡犯众。
攻无坚城之将,战无交锋之虏。
诛叛柔服,而江外厎定
饰法脩师,则威德翕赫
宾礼名贤,而张昭为之雄;
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
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聪哲
故同方者以类附,等契者以气集,而江东盖多士矣。
将北伐诸华,诛锄干纪。
旋皇舆于夷庚,反帝座乎紫闼。
挟天子以令诸侯,清天步而归旧物。
戎车既次,群凶侧目,大业未就,中世而殒。
用集我大皇帝
以奇踪袭于逸轨,睿心因于令图。
从政咨于故实,播宪稽乎遗风。
而加之以笃固,申之以节俭。
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束帛旅于丘园,旌命交于涂巷
豪彦寻声而响臻,志士希光而景骛
异人辐凑,猛士如林。
于是张昭为师傅,周瑜陆公鲁肃吕蒙之俦,入为腹心,出作股肱;
甘宁凌统程普贺齐朱桓朱然之徒奋其威;
韩当潘璋黄盖蒋钦周泰之属宣其力。
风雅诸葛瑾张承步骘,以名声光国
政事则顾雍潘浚吕范吕岱,以器任干职;
奇伟则虞翻陆绩张温张惇,以讽议举正;
奉使赵咨沈珩,以敏达延誉;
术数则吴范赵达,以禨祥协德。
董袭陈武,杀身以卫主;
骆统刘基,彊谏以补过。
谋无遗谞,举不失策。
故遂割据山川,跨制荆吴,而与天下争衡矣。
魏氏尝藉战胜之威,率百万之师,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众,羽楫万计,龙跃顺流锐骑千旅,虎步原隰,谟臣盈室,武将连衡,喟然有吞江浒之志,一宇宙之气。
周瑜驱我偏师,黜之赤壁,丧旗乱辙,仅而获免,收迹远遁
汉王亦凭帝王之号,帅巴汉之民,乘危骋变,结垒千里,志报关羽之败,图收湘西之地。
而陆公亦挫之西陵,覆师败绩,困而后济,绝命永安。
续以濡须之寇,临川摧锐;
蓬笼之战,孑轮不反。
由是二邦之将,丧气挫锋,势衄财匮,而吴莞然坐乘其弊。
故魏人请好,汉氏乞盟,遂跻天号,鼎跱而立。
西屠庸益之郊,北裂淮汉之涘,东包百越之地,南括群蛮之表。
于是讲八代之礼,搜三王之乐。
告类上帝,拱揖群后,虎臣毅卒,循江而守,长棘劲铩,望飙而奋。
庶尹尽规于上,四民展业于下。
化协殊裔风衍遐圻
乃俾一介行人抚巡外域。
巨象逸骏,扰于外闲;
明珠玮宝,耀于内府
珍瑰重迹而至,奇玩应响而赴。
輶轩骋于南荒,冲輣息于朔野。
齐民免干戈之患,戎马无晨服之虞。
而帝业矣。
大皇既殁,幼主莅朝。
奸回肆虐,景皇聿兴,虔修遗宪,政无大阙守文之良主也。
降及归命之初,典刑未灭,故老犹存。
大司马陆公以文武熙朝,左丞相陆凯以謇谔尽规,而施绩范慎以威重显,丁奉离斐以武毅称,孟宗丁固之徒为公卿,楼玄贺劭之属掌机事,元首虽病,股肱犹存。
爰及末叶,群公既丧,然后黔首有瓦解之志,皇家有土崩之衅。
历命应化而微,王师蹑运而发。
卒散于阵,民奔于邑
城池无藩篱之,山川无沟阜之势。
非有工输云梯之械,智伯灌激之害,楚子筑室之围,燕人济西之队,军未浃辰,而社稷夷矣。
虽忠臣孤愤,烈士死节,将奚救哉?
曹刘之将,非一世所选;
向时之师,无曩日之众。
战守之道,抑有前符
险阻之利,俄然未改。
而成败贸理,古今诡趣,何哉?
彼此之化殊,授任之才异也。
魏武帝 西晋 · 陆机
 出处:全晋文、文选卷六十
元康八年,机始以台郎出补著作,游乎秘阁,而见魏武帝遗令,忾然叹息,伤怀者久之。
客曰:夫始终者,万物之大归;
死生者,性命之区域。
是以临丧殡而后悲,睹陈根而绝哭。
今乃伤心百年之际,兴哀无情之地,意者无乃知哀之可有,而未识情之可无乎?
机荅之曰:夫日食由乎交分,山崩起于朽壤,亦云数而已矣。
然百姓怪焉者,岂不以资高明之质,而不免卑浊之累;
常安之势,而终婴倾离之患故乎?
夫以回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内;
济世夷难之智,而受困魏阙之下。
已而格乎上下者,藏于区区之木;
光于四表者,翳乎蕞尔之土。
雄心摧于弱情壮图终于哀志。
长算屈于短日,远迹顿于促路。
呜呼!
岂特瞽史之异阙景,黔黎之怪颓岸乎?
观其所以顾命冢嗣贻谋四子,经国之略既远,隆家之训亦弘。
又云:「吾在军中,持法是也。
至小忿怒,大过失,不当效也」。
善乎达人之谠言矣!
持姬女而指季豹以示四子曰:「以累汝」!
因泣下。
伤哉!
曩以天下自任,今以爱子托人
同乎尽者无馀,而得乎亡者无存。
然而婉娈房闼之内,绸缪家人之务,则几乎密与!
又曰:「吾婕妤妓人,皆著爵台
于台堂上施八尺床,繐帐,朝晡上脯糒之属。
月朝十五,辄向帐作妓。
汝等时时登爵台,望吾西陵墓田」。
又云:「馀香可分与诸夫人。
诸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卖也。
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
吾馀衣裘,可别为一藏。
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既而竟分焉。
亡者可以勿求,存者可以勿违,求与违不其两伤乎?
悲夫!
爱有大而必失,恶有甚而必得;
智惠不能去其恶,威力不能全其爱。
故前识所不用心,而圣人罕言焉。
若乃系情累于外物,留曲念于闺房,亦贤俊之所宜废乎?
于是遂愤懑而献吊云尔。
接皇汉之末绪,值王途之多违。
伫重渊以育鳞,抚庆云而遐飞。
运神道以载德,乘灵风而扇威。
摧群雄而电击,举勍敌其如遗。
指八极以远略,必剪焉而后绥。
釐三才之阙典,启天地之禁闱。
举脩网之绝纪,纽大音之解徽。
扫云物以贞观,要万途而来归。
大德以宏覆,援日月而齐晖。
济元功于九有,固举世之所推。
彼人事之大造,夫何往而不臻。
将覆篑于浚谷,挤为山乎九天。
苟理穷而性尽,岂长算之所研。
临川之有悲,固梁木其必颠。
建安之三八,实大命之所艰。
虽光昭于曩载,将税驾于此年。
惟降神之绵邈,眇千载而远期。
信斯武之未丧,膺灵符而在兹。
虽龙飞于文昌,非王心之所怡。
西夏以鞠旅,溯秦川而举旗。
镐京而不豫,临渭滨而有疑。
冀翌日之云瘳,弥四旬而成灾。
咏归途以反旆,登崤渑而朅来。
次洛汭而大渐,指六军曰念哉。
伊君王之赫奕,寔终古之所难。
威先天而盖世,力荡海而拔山
厄奚险而弗济,敌何彊而不残。
每因祸以禔福,亦践危而必安。
迄在兹而蒙昧,虑噤闭而无端。
躯命以待难,痛没世而永言。
抚四子以深念,循肤体而颓叹
迨营魄之未离,假馀息乎音翰。
执姬女以嚬瘁,指季豹而漼焉。
气冲襟以呜咽,涕垂睫而汍澜。
违率土以靖寐,戢弥天乎一棺。
宏度之峻邈,壮大业之允昌。
思居终而恤始,命临没而肇扬。
援贞咎以惎悔,虽在我而不臧。
惜内顾之缠绵,恨末命之微详。
纡广念于履组,尘清虑于馀香。
结遗情之婉娈,何命促而意长!
陈法服于帷座,陪窈窕于玉房
宣备物于虚器,发哀音于旧倡。
戚容以赴节,掩零泪而荐觞。
物无微而不存,体无惠而不亡。
庶圣灵之响像,想幽神之复光
苟形声之翳没,虽音景其必藏。
徽清弦而独奏,进脯糒而谁尝?
悼繐帐之冥漠,怨西陵之茫茫。
爵台而群悲,眝美目其何望?
睎古以遗累,信简礼而薄葬。
彼裘绂于何有,贻尘谤于后王。
大恋之所存,故虽哲而不忘。
遗籍以慷慨,献兹文而悽伤。
扬都 东晋 · 庾阐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八
子未闻扬都之巨伟也,左沧海,右岷山
龟鸟津其落,江汉演其源。
碣金标乎象浦,注桐柏乎玄川。
昔旬吴端委,延州俪臧。
高让殆于庶几,英风亚乎颍阳
土映黄旗之景,峦吐紫盖之祥。
岩栖赤松之馆,岫启缙云之堂。
龙府涣而夏德兴,群神萃而玉帛昌也。
天包龙轸,地奄衡霍
玄圣所游,陟方所托。
我皇晋之中兴,而骏命是廓。
灵运启于中宗,天网振其绝络。
于是乎源泽浩瀁,林阜隐荟。
彭蠡吞江,荆牙吐濑。
三峡之隘,洞九川之会。
判五岭而分流(判本作泮,从《水经·漓水注》校改。),鼓沱潜而碎沛。
漨渤泪滃,潢漾拥涌。
惊波霆激,骇浪川动。
东注尾闾,呼噏洞庭
芒若云汉,窈若青城
其山则重冈峨㞦,峻岭嵏岂崿。
阳侯鳞萃,龙涛绮错。
嵭岪磊埼,嵬峗鄱薄。
旁带千犀下同万壑。
苍梧之岭,峻极丹霄。
潜稽,绝岸陵乔(此四句从《书钞》一百五十八补。)
木则灌以杞梓,被以沙棠。
□□□□廆木荟于豫章(此句从《艺文类聚》十补。)
结根九疑,布叶天柱。
林为五岳之苑,材为八都之府。
埽飞虹,亏阳景。
拂白雪而增翠,凌广莫而敷颖。
则䉁风箘簬,筱荡林﹄。
单棘箜𬕍,蓊蔚萧疏。
贞条捎风,劲节集雾。
望之猗猗即之倩倩。
苍浪之竿,东南之箭。
其林可游,其芳可荐。
草则陵苕海藻,山英江蓠,纶组菁茅,繁露卷施。
兽则騊駼狻猊,锯牙披蹄。
登重巇,蹲嶪𡵌,噫气则风生,喷沫则雨洒,其间则有腾猿夭峤,闪倏柯杪。
风母果然,星流电迁。
或凌虚赴绝,或缭绕希间。
鸟则鹪䳟孔翠,丹穴之羽。
鸣凤自歌,翔鸾自舞。
鱼则鲛鳣鳍鲔,比目鲿鲨,修鲲横海,澄鲸偃波。
□□□□鳄鳞霜牙(此句从《初学记》三十补。)
其中则有灵蛟白鼋之族,种繁六眸。
类丰三足鹦螺蜕骨,寄居负壳。
馀泉如轮,文蚳如琢。
□□□□□□蛇公沈光于海曲(此句从《御览》九百四十九补。)
果则黄甘朱橙,杨桃琵琶。
林蔚八桂之丛,色耀三珠之华。
目龙荔支,王坛丹橘(此句从《御览》九百七十四补,下文尚有阙佚。)
尔其宝怪则有瑶琨琅玕,青碧素珉。
阳珠散火,阴甲潜珍。
云英水玉,错耀龙鳞。
焕若金膏,晃若烛银。
琉璃冰朗而外映,珊瑚触石而构翘。
牙簟裂文于象齿,火布濯秽于炎焱。
西岨石城,则舟车之所混并。
东尽金塘,则方驾之所连箱。
其中则有龙坻华屋,晨凫之舸。
青雀飞舻,馀皇鼓柂。
鹢首铺于黄宫,盘蛟缠于赤马
云旆委蛇,层楼巍峨(此二句从《书钞》一百七十三补。)
爰有兰堂华室,高门重构。
罗鼎玉食,丝竹并奏。
龙骥汗血于广途,朱轮击毂而辐凑(《艺文类聚》六十一)
云虎之门,双竿内启。
祥乌司飙,丹墀竟陛(《御览》九)
芳尘于绮疏(《文选·月赋》注,又江淹《杂体诗》注作「绮席」。)
负钟岩以结宇,溯阳潭以开江
方山之磐崿,竦白石之灵峰
汇青溪之浚壑,枕百堵之层墉。
横朱雀之飞梁,豁九逵之遐冲(《初学记》二十四)
入洞穴,出苍梧(《御览》五十四)
岁惟元辰,阴阳代纪。
履端归馀,三朝告始。
万国鸣銮,有客戾止。
皇帝乃坐露寝,御组(《书钞》作翡。)帷。
冠华冕,戴翠蕤。
袭日月,佩玉緌,怀六茎,纫文龟(《书钞》一百三十二,又一百五十五,《御览》二十九,又七百。)
桓桓勇武,堂堂硕佐。
运筹则渊回,抱麾则虎步。
临机如公瑾,遗爱如子布
是以朝宗江汉,廓落王祚(《书钞》一百十五)
温挺义之标,庾作民之俊。
方响则金声,比德则玉润(《世说·文学篇》)
建康宫北十里有蒋山,舆地图谓之钟山元皇帝未渡江之年,望气者云,蒋山上有紫云,时时晨见(《艺文类聚》七引庾阐扬都赋》注,未审他人为之注,抑自注也。今录附赋末,下三条放此。)
烽火以炬置于孤山头,皆绿江相望,或百里,或五十里,或三十里,寇至则举以相告,一夕可行万里。
孙权时,合暮举烽于西陵,鼓三竟达吴郡南沙(《吴志·孙权传》注,《艺文类聚》八十,《御览》三百三十五,并引庾阐扬都赋》注。)
太湖东注为松江,下七十里有水□,水流东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为东江,与松江而三也(《水经·沔水注》引庾仲初扬都赋》注。)
作金珰二枚,大似耳珰(《书钞》一百三十五)
西陵观涛诗 东晋 · 苏彦
 押词韵第七部
(一作江。)涛奔逸势,骇浪驾丘山。
訇隐振宇宙,漰磕津云连。
酬从弟惠连 其一 南朝宋 · 谢灵运
 押词韵第一部
《诗纪》云。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诗见本集。
寝瘵谢人徒,灭迹入云峰
岩壑寓耳目,欢爱隔音容
永绝赏心望,长怀莫与同。
末路令弟开颜心胸
西陵遇风献康乐 其一 南朝宋 · 谢惠连
 押月韵
我行指孟春春仲尚未发。
趣途远有期,念离情无歇。
成装候良辰,漾舟嘉月
瞻途意少悰,还顾情多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