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敕治光宅寺 陈朝 · 陈叔宝
出处:全陈文卷四
光宅是梁武龙潜之地,不整处多,今敕缮量,随由就功一二,罗阐取来意(同上。)。
景星寺碑铭 初唐 · 卢藏用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八
盖天地无私。穷理者惟性。阴阳不测。寓形者曰神。飞龙御乾。固洗心于密。大鹏运海。亦止气于符。致言乎寥廓之场。抑有幽兆。会精于寂灭之域。罔窥成宪。岂礼乐仁义。渐渍之速相资。将受相行识。明昧之功互用。粤我元圣。于照竺乾。知生生不生。以一乘为贞实。体灭灭不灭。以三身为去来。示八万法门。应乎六道。运百千方便。极乎兆域。小枝小叶。洒甘露而俱沾。非想无想。覆慈云而毕润。四天为界。鞠轮斯掷。十地登庸。大车以载。然后示凡遗化。即色归空。亡筌于善逝之名。脱屣于无馀之分。虽薪尽火灭。菩提无可作之期。而影谢灯传。智惠有不止之寿。舍利形像沙界。满于文提。修多文字泉宫。演于科目。则言非理适。而理必因言。见异真诠。而真固凭见矣。容州都督府景星寺者。高宗天皇大帝所建也。高宗继文嗣武。缵历登枢。淳化洽于无垠。至德覃于有截。缉熙庶绩。平章百姓。沐雨思理。窅然姑射之风。顺风闻真。邈矣崆峒之野。金绳玉检。跻日观而告成功。宝篆瑶缄。禅云亭而肃明祀。灵茅瑞鲽。海岳之珍毕萃。气象讴歌。天人之心允接。增封东岱。有景星垂象。制诸州置寺。仍景星为名。盖恒星幽感。金人应梦之兆也。是时天子接千岁之统。揖九牧之符。日月告休。风雨时若。人是用息。化臻俾人。故列岳之建刹者。罔不揆日庀徒。仪星起构。欂栌嶷而争耸。瑶碧焕以相辉。而此邦荒服权舆。墉隍草创。虽琁题可访。而金地犹芜。时都督乐处元。以式遏为心。未遑经始。后长史陈善宏。以薰修为念。颇加薙剪。于是香缘法侣。听钟梵而知归。飞锡上方。仰幡花而发行矣。垂拱中。有寺主僧伏僯者。密行称独。解空无二。法云持诵。即降天花。惠风宴坐。允飞灵液。厥有甘露。泫于庭柯。都督李行裒具状以闻。中旨宣谕。赐天柱纳一条。由是归依檀度者。日有之矣。天授中。改为大云寺。移额于城西焉。五纬韬光。三灵改贶。法因事起。修塔庙而依然。名随代迁。仰丝纶而已替。星辰可望。尚想衣冠。栋宇无瞻。鞠为禾黍。通天中。贼谢策陈隐等干纪叛换。纵兵郊郭。虔刘邑居。焚爇城市。尊仪法宇。复成煨烬。惟阿育王像。并夹侍菩萨。不堕烘燎。夫元精冲隐。非拟议所及。道真密趣。岂知识能究。然而即体均化。所契者莫殊。就物同如。彼适者谁拒。山河信隔。我念不疲。金石自流。外缘罔易。法身宝相。理则固然。像教遗形。曷以臻此。抑灵姿密会。神明之所扶持也。御史李令质具状以闻。有敕褒异。仍令农隙缮葺。圣历之际。都督沈仁果将事开拓。审曲面势。规模博敞。移置于城。矩臬所图。有仪式矣。神龙初。为龙兴寺。道以不住为名。事以无常为体。海桑频变。询故老而犹存。星榆既往。访宾实而无所。故景星之号。沦于再祀矣。今都督光府君名楚客。乐安郡人也。昔光曜契理于元言。光音造灵于真位。自兹厥后。英迈联华。公实济之。不坠其绪。夫其瑰姿雅量。贞操峻节。朗若登昆邱而剖虹玉。自为庙廊之宝。錧秘匣而见龙泉。即成军国之器。精识粹理。婉词奥学。又似武库居府。图象莫遗。文轩在藻。庭黼斯备。始以孝廉擢第。倅西城尉。历增城南海令韶州司马广州都督府长史兼经略副使。制加朝散大夫。充岭南五府安抚经略副使。以功倅游骑将军。守右骁卫翊府右郎将兼检校广州都督府长史。以亲累贬授藤州司马。守之晏如也。寻授朝散大夫。守邕州都督长史。未几。擢授检校邕州都督。充开马援古路使。北转安南副都护贺州刺史。累充边隅。任参文武。张纲静寇。攘敚载清。魏绛和戎。威怀允辑。安仁作赋。初直虎贲之省。马援言边。复绾狼荒之郡。朝廷以容山诸越。鬼门多梗。博选吴逋。佥归望实。倅正议大夫检校北府都督兼管内经略使。公至则宣皇明。颁时令。修战守之备以与权。示威信之成以谕物。夷梗翕然革心矣。又以俗殊政异。氓风不一。因人设范。违方或二。难以虑始。可使由之。阜成日用之功。克就月将之渐。以为食者人之天。食不足焉。未可以训时。则度其川原。分其高下。田畯至喜。是铚是穫。岁以有成矣。以为礼义者德之舆。礼义兴而人伦厚。然后修其丧祭。节其宾嘉。夫夫妇妇。兄兄弟弟。庶及乎教矣。以为学校者行之府。学校立而邪枉措。时则理其庠序。敦其弦咏。青青子衿。在城阙矣。夫如是。郛廛之閒。坰野之外。典章器服。粲然可观。复有幽洞负阻。荒闬凭深者。瞠目骇心。灭木閒分。封其林坞之固。时为道路之虞。公则奉国庙之威灵。恭武臣之貔豹。隮险冒毒。深入不毛。故振古未宾。如思蕃古往者。莫不风举雷烁。鱼溃鸟散矣。威加陬落。声被县道。联虚均化。列郡同风。抑前载之所阙也。然后亲视闾阎。询问耆老。披图牒以望古。缉典宪以考详。则知兹寺久芜也。是用稽骘坠记。虔心帝藉。捧乔岳之遗芳。馀威可戴。守疑山之旧綍。熙载思扬。今天子嗣守丕构。开元立极。修废祀。秩无文。同符三王。超越五帝。将以轶包牺之化。洽葛天之风。而煌煌祖业。翳于遐甸。岂有司恭守率由之节也。是亦为政。敢不勤职。遂于城北废祠。复建兹寺。即栋宇之遗趾。因庶人之子来。经之营之。是版是筑。法堂迥构。画刹孤标。雁塔分身。初疑踊出。蜂台合势。更自飞来。清梵晨吟。龙象森而成列。华钟夜吼。魔鬼瞑而不作。此地南驰日户。北走石门。海陆当天下之冲。琛赆总寰中之贵。珠还浦媚。商旅之所往来。桂长岩芬。隐沦之所栖息。故乘缘趣业睹皆因者。斯亦众矣。寺主僧惠云上座法练大云寺主僧小车上座神卫都维𨙻空空隆兴寺主僧灌顶上座道昌等。越金之粹。冰玉之英。探丹果于九部。见青莲于一念。思惟佛影。感圣后之仁慈。栖息宝桥。愧贤臣之护属。窃惧德充位博。功高名遂。后之来者。莫继斯文。若夫金石之坚。赞述之美。庶乎故事不朽。则精舍可以长存矣。相与斲石建表。祈之篆刻。而作者盖阙。故历稔未刊。长史知经略副使上柱国河东薛惟鉴。宏量厚德。器博才赡。一言所趣。山河罔千里之艰。片善相依。风雨投百年之分。录事参军邓武龙工曹贾长源仓曹朱皓户曹房燕客兵曹苏奭法曹庾德从参军周仁昉黎重炎宗庭玼普宁令曹风贺川令王眺渭龙令赵大贤欣道令陈令高北流令李奖陆川令黎伯倍陵城令严崇甫随安令泰行儒罗豆令胡行楚宕昌令成𧦬等。学古入官。励精祗务。声高列寀。化洽为邦。藤州刺史李伟之义州刺史陈大焕禺州刺史陈吴客白州刺史覃崇位党州刺史莫怀毅平琴州刺史周圭岩州刺史陈越客牢州刺史耿仁忠窦州刺史陈仁玘蔚林州刺史何乾遇等。或位以材授。或职因地奖。化浃海壖。绩扬朝听。乡人前豆州怀德县令杨诞平琴州福杨县丞丁行忠前白州周罗主簿覃云方蔚林州兴业县令卢丞祐等百有馀人。或文以干□或武以成节。并深悟缘起。虚怀赞叹。属鄙人罹忧五宅。投速九真。心依鹫岭之恩。路出鸢江之徼。众君子博我以道德。访我以文章。昔常掌言西掖。载笔东观。必闻其政。岂直是邦。乃靳小音。无非喜舍。其词曰。
天运而下。元精隐曜。地静而升。默化潜召。通才缀象。中枢演妙。含粹蕴和。会真体要。对越前觉。应速乘时。昧定凝照。虚融宴持。即体惟密。同如则悲。有感斯赴。攸称大师。业著功扬。缘空识谢。独园善属。双林税驾。贤劫千名。尘沙万化。惠炬方皎。传灯不夜。昔在高宗。文思作主。珍图辑瑞。瑶坛稽古。璧合珠连。云台策府。实感真梦。元开法宇。帝乡厌代。乔山弃秘。象韬精荣。河改名录。归授手谶。假神足福。地还金灵。豪变王官。议识旧邦。其命维新。珠纬虽复。璇题尚沦。轩除莫究。钟梵谁亲。匪我良牧。畴皆胜因。我牧伊何。光分作捍。懿文经武。绥边静乱。胜因伊何。画刹仍贯。遗纶可仰。故趾无换。帝典还揖。王城重开。氓风则阜。人亦子来。班尔税式。林虞效材。峥嵘法架。肃穆香台。列岳惟良。大藩英寀。邑称髦俊。封美贤宰。刻颂金石。扬名山海。奉国承家。忠孝斯在。因以事起。功以铭宣。理以词著。教以言传。见色祈信。观文趣缘。道场永久。我业无边。
更定补荫之法诏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七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二、《太平治迹统类》卷二九、《玉海》卷四二
见任二府、使相、宣徽、节度使、御史知杂悉罢乾元节恩荫。学士以下,遇郊听荫大功亲,再遇郊荫小功亲。郎中、带职员外郎,初遇郊听荫子若孙,再遇郊荫期亲,四遇郊荫大功以下亲。初该荫而年六十无子,听荫期亲。皇族大功以上妻。再遇郊亦听荫期亲。广南东西路转运使、提点刑狱奏子孙若亲兄弟一人。益、梓、秦、延、并、广知州,陕西、河东、河北、广西带一路安抚使知州,及益、梓、利、夔路转运使、提点刑狱,听奏亲属已有官入优便地一人,若子孙仍升一资,京朝官升一任。其员外郎知州而理监司资序旧得荫者罢之。尝任两府分司致仕,遇郊奏听旨。分司大两省官以上降一等,郎中以上子孙未有官许荫一人止。凡致仕恩,大两省以上降一等。郎中、员外郎许奏子孙若弟侄一人,毋得奏同宗无服之亲。三丞以上,止与亲属徙优便官。科场取士,以皇祐四年进士限四百人,诸科毋得过其数。罢南省特奏名。百司入流,必如吏部格,无得叙劳减年及换武。其武臣閤门使已上,至节度观察留后、统军上将军、枢密都承旨及管军节度观察留后、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捧日天武龙神卫左右厢主带遥郡团练使已上,遇郊荫大功亲,再遇郊荫小功亲。诸卫大将军、诸司使、枢密副都承旨、副承旨、诸房副都承旨已上,再遇郊乃听荫子若孙及期亲。初该荫者遇郊即听,或已该荫而子孙今未有官者亦准此,自后须再遇郊始听之。诸卫将军、诸司副使、枢密院逐房副承旨以上,再遇郊乃听荫子若孙。陕西、河东、河北缘边部署,听奏亲属有官入优便地一人,若子孙与减磨勘年。诸路钤辖,除广东、西及知邕、宜州听荫子孙及期亲外,益、梓、利、夔四路但听奏有官亲属入优便地,子孙与减磨勘年。诸司使除诸卫大将军致仕听荫子若孙一人,如无子孙,降等荫期亲,或子孙已有官,愿升资者亦听。馀并依累降条约。
宿木宗驿(涪州武龙界) 北宋 · 韦骧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暮投荒驿傍岩隈,更柝声频梦易回。
半夜忽惊飞霰急,凌晨还喜冻云开。
雪凝山表平如截,梅发林坳迥若堆。
问俗观风何所补,勤劳唯有马虺隤。
武龙道中 北宋 · 韦骧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四十年前前进士,三千里外外官人。
手提邦宪平冤抑,敢不公心报大钧。
岑公洞 北宋 · 冯山
押词韵第七部
武龙南浦南,秀拔异众山。
下有岩洞幽,嵌虚隐玄关。
岑公江陵来,一寓不复还。
养神脱尘滓,百岁如童颜。
至今遗像存,寂寞空幢幡。
老柏壮人气,清泉绕回环。
暂为物外游,偷向壶中閒。
叟其静者欤,深藏厌喧烦。
或将避扰攘,甘此石穴艰。
不虞身后闻,夐若高难攀。
万事皆偶尔,多在功名间。
涪州石鱼题名 北宋 · 姚珏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七三、《涪州石鱼文字所见录》卷上
元祐癸酉正月中浣前一日,郡守姚珏率幕宾钱宗奇、涪陵令杜致明、主簿张微、县尉蒲昌龄、武龙令袁天倪游览,因记岁月。巡检王恩继至。
涪州石鱼题记(淳熙六月正月) 南宋 · 朱永裔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二、《涪州石鱼文字所见录》卷下
诗人以梦鱼为丰年之祥,非比非兴,盖物理有感通者。涪郡石鱼出而有年,验若符契。比岁频见,年亦屡丰。今春出水几四尺,乃以人日躬率同僚教官相台李衍、郡幕七闽曾稷、秋官武信胥挺、武龙簿东平刘甲来观,知今岁之复稔也,因识其喜云。是岁淳熙己亥,假守阆中朱永裔书。
按:同治《涪州志》卷一四,同治九年刻本。
挽武龙蹇巡检 其一 南宋 · 阳枋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仁者寿宜得,王臣忠可嘉。
功名虽有约,云月自为家。
义粟饥中粜,慈梁雨后斜。
百年回首处,溪冷欲梅花。
挽武龙蹇巡检 其二 南宋 · 阳枋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叩户忆曾识,升堂期再寻。
仙游诚绝往,俗虑苦盈襟。
菡萏晚犹好,荼蘼霜不侵。
思君望阡陇,远树白云深。
沁园春 送杨伯可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押词韵第三部
雨足江皋,月满中秋,使客将归。
看扁舟空载,贫无长物,破囊收贮,富有新诗。
清白传家,怀金不受,洁已从来畏四知。
民何幸,尽相安南里,乐业熙熙。
谁知经界良规。
是三代相传古法遗。
要讲明有素,施行不扰,宽严相济,表里无私。
惭愧偏州,久淹老子,却怪朝家选用迟。
公子去,定致身鹓序,接武龙墀。
当弩渝新福歌一首 明 · 黄省曾
光华舜日,烂熳尧云。
照帝紫极,覆帝彤庭。
左之礼造,右之乐兴。
神武龙飞,海内康宁。
题画为李宫詹子蕃 其二 明 · 黎民表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武龙清斋太乙宫,上林舞处不春风。
遥知绛节随王母,青鸟飞来御苑中。
李甥汝一(武龙)闻喜宴(并小序) 清 · 柳栻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近窝先生文集卷之一
汝一孝友笃行。傍习程文。克追先业。余心切奇爱。于其到门之日。猥随诸君子之后。与同其喜。咸谓余不可无一言。遂忘拙仅搆芜词以识。是癸酉复月九日也。
思乐芹宫一步臻,荣光此日动乡邻。
工词自是渠勤学,馀庆从来世积仁。
晓色初开三手乐,天心始动一阳春。
呼新面面人争贺,更愿金昆蹑后尘。
与吕梦瑞(武龙)共赋 清 · 李钟祥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定轩先生文集卷之一
官门尽日辟双扉,好纳情宾与翠微。
不耐西山长拄笏,知应南国已催衣。
吾人合席何能易,是岁逢辰亦自稀。
明月黄泥今不远,愿君从我莫相违(是岁是月。即壬戌十月。)。
阻风洞庭登君山纪事感怀得三十八韵并寄都门诸友 清 · 杨彝珍
五言排律 押东韵
狐兔纵横里,龙蛇战斗中。
勋名诸将显,事业腐儒空。
横草功难就,穿杨技未工。
无能夸汗马,只解悟雕虫。
不免文惊众,难辞谤集躬。
高冠峨自异,奇服指从同。
甘作支离叟,凭嘲潦倒翁。
茫茫存老眼,郁郁抱微衷。
戌卷归旗白,林销夕燧红。
芳情驰泽国,茧足倦烟丛。
欲向水云老,将随渔钓终。
生涯凭舴艋,锋镝避艨艟。
浩荡如浮梗,飘飖若断蓬。
矶方迎白马,浦早过青枫。
舟滞君山雨,帆禁石女风。
杖藜寻古寺,导径得奚童。
匝树惊禽噪,蹲岩异兽雄。
书疑藏委宛,仙拟遇崆峒。
为采斑斓竹,欲縆摧折桐。
余凄含帝子,轶事说龙公。
苔藓侵残座,鼪鼯窜旧宫。
遗珠抛的砾,怪石拾玲珑。
乌影千群集,鸥波四面通。
微飔生拂拂,落景惜匆匆。
忆昨黄巾乱,沿湖赤羽充。
岸排旌旆直,渚爇菼葭丰。
指授文儒略,飞腾上将功。
军声摧箨陨,士气饮醪融。
伟伐中兴烈,殊庸常武隆。
拟投湘浦甲,欲挂楚人弓。
忽渍沾巾泪,徒传刺臂忠。
将星宵顿陨,蚩雾昼犹蒙。
笳鼓喧江介,戈鋋接海东。
守关无虎豹,捕虏少罴熊。
未见清和理,惟虞反侧讧。
且忧螟害稚,兼虑莽兴戎。
台阁多鹓鹭,郊原尽雁鸿。
能令有环堵,不惜杜陵穷。
武隆山 清 · 贝青乔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半行庵诗存稿卷六
步出县西门,访古忻平寺。
磅礴指崇冈,李唐事可记。
应谶在武隆,女主钟王气。
唐山忽改称,复辟中宗世。
天下属谁家,二姓争此地。
我来陟荒麓,风云有馀愧。
鹦翅折不飞,龙种起相嗣。
嗟尔川岳灵,猥为牝朝瑞。
新丰有庆山,名亦伪周赐。
何如五镇荣,明皇遣官祭。
挽曾国荃联 清末 · 俞樾
对联 出处:曾忠襄公荣哀录
耀旂常虎武龙文,溯始事于楚,告成功于吴,又有大造于晋,至去年霖雨奇灾,仁粟义浆,兼施两浙;
钟灵秀三湘七泽,予谥法者五,建专祠者四,晋赠太傅者二,数列代凌烟盛迹,玉昆金友,足冠千秋。
茅山杂诗七首 其四 清末民国初 · 缪荃孙
清磬一声崇福宫,老柏骨立显青葱。
赵碑戴记不可见,俗口竞说洪武龙。
山回路转深林薇,又到许公栖隐地。
景昭大师犹有灵,莓苔浓护贞元字。
水龙吟 当代 · 邱登成
押词韵第十八部
壬辰春暮,予赴武隆,得过天生三硚。徜徉古道,俯仰桑田。盈目则森崖合壁,奇绝无双;荡胸则悬瀑霏烟,空灵有致。洵大钧之陶冶,幻蜃海之嵚崟。一夕快游,足资朗咏。聊赋此阕,略申雅怀云尔
人间几度沧桑,潜龙尽化青山骨。
蓬莱飞降,风来太古,籁生天末。
悬瀑霏烟,流泉漱玉,赏心云物。
漫依徊驿道,森崖闭合,惊魂处,真雄崛。
一霎灵明孤绝。
算襟怀、祇如冰雪。
倩谁相问,媚春花鸟,甚时消歇。
纵不清狂,登临还念,凤歌能发。
会吟边把袂,凭虚酹酒,慰肝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