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孙觉北宋 1028 — 109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8—1090 【介绍】: 高邮人字莘老
少从胡瑗学。
仁宗皇祐元年进士
嘉祐中编校昭文馆书籍,授馆阁校勘
神宗即位,历右正言知谏院同修起居注知审官院。
熙宁中因反对青苗法,谪知广德军历湖、庐等州,后召为太常少卿,改秘书少监
哲宗立,拜御史中丞
以疾提举舒州灵仙观。
有文集、奏议、《易传》、《春秋经解》等。
全宋诗
孙觉(一○二八~一○九○)字莘老高邮(今属江苏)人。
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明嘉靖《维扬志》卷一九),调合肥主簿
嘉祐中,进馆阁校勘
神宗即位,直集贤院,为昌王府记室
右正言,徙知通州
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知谏院审官院
王安石,出知广德军
四年,徙湖州(《嘉泰吴兴》卷一四)。
六年,移庐州(同上)。
历知、徐诸州及应天府,入为秘书少监
哲宗立,兼侍讲,迁右谏议大夫,进御史中丞
以疾请罢,提举舒州灵仙观。
元祐五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八),年六十三。
有文集四十卷、《荔枝唱和诗》一卷(《宋史·艺文志》),已佚。
东都事略》卷九二、《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今录诗十五首。
全宋文·卷一五八二
孙觉(一〇二八——一〇九〇),字莘老高邮(今江苏高邮)人。
胡瑗受学,登皇祐元年进士第,调合肥主簿
嘉祐中,进馆阁校勘
神宗即位,直集贤院,擢右正言
通判越州,徙知通州
熙宁二年,诏知谏院同修起居注知审官院。
因条奏青苗法病民,与王安石异议,出知广德军,徙知、庐、苏、福、、徐等州,知应天府,入为太常少卿易秘书少监
哲宗即位,兼侍讲,迁右谏议大夫,进吏部侍郎
御史中丞,以疾请罢,除龙图阁学士侍讲提举醴泉观,求舒州灵仙观以归。
元祐五年卒,年六十三。
有文集、奏议六十卷,《春秋经社要义》六卷,《春秋经解》十五卷(存),《春秋学纂》十二卷等。
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主要活动
  • 1049年,进士
  • 1049年-1053年,京西北路河南府河南(河南洛阳),主簿,登进士第,为河南县主簿。
  • 1054年-1058年,江南东路宣州太平(安徽黄山市),县令,合肥簿满秩,任宣州太平县令。与王令唱和。王令有诗《答孙莘老见寄》
  • 1059年-1065年,京畿路开封府汴京(河南开封),编校,编校昭文馆书籍。与王令唱和。王令有诗《杂诗效孙莘老》
  • 1066年,两浙路苏州吴江(江苏吴江),县令,出为吴江令。修垂虹桥。
  • 1067年,京畿路开封府汴京(河南开封),右正言,直集贤院,擢右正言。
  • 1068年,京畿路开封府汴京(河南开封),检讨官,正月,诏修《英宗实录》,与曾巩充检讨官。神宗将大革积弊,先生上言。
  • 1068年,两浙路越州越州(浙江绍兴),通判,疏论邵亢,夺官两级,判越州。
  • 1068年,京畿路开封府汴京(河南开封),右正言,复右正言,以言事忤帝意,罢去。
  • 1068年,淮南东路通州通州(江苏南通),知州,徙知通州。有诗。
  • 1069年,京畿路开封府汴京(河南开封),知谏院,自通州召还,知谏院,同修起居注。
  • 1069年-1070年,京畿路开封府汴京(河南开封),知审官院,改知审官院。疏论滕甫。
  • 1070年-1071年,江南东路广德军广德(安徽广德),知军,贬知广德军。张戬与台官王子韶论新法不便,乞首召还先生,不听。
  • 1071年-1074年,两浙路湖州湖州(浙江湖州),知州,移知湖州,适大水,岁饥,觉赈仓廪,民甚德之。为屯田郎中俞汝奇作墓表。
  • 1075年,京畿路开封府汴京(河南开封),右司谏,改右司谏,值集贤院。秦观、僧道潜皆有《怀莘老司谏》诗。
  • 1075年-1082年,两浙路润州润州(江苏镇江),知州,十月辛亥,旋诏知润州。
  • 1082年-1083年,京东西路应天府宋州(河南商丘),知府,诏知应天府。张舜民来遇。
  • 1083年,京畿路开封府汴京(河南开封),太常少卿,入为太常少卿。秦观有诗《寄孙莘老少监》,参寥有诗《寄莘老》
  • 1083年-1085年,京畿路开封府汴京(河南开封),秘书少监,会李常为礼部侍郎,觉与李有隙,易为秘书少监。
  • 1085年-1086年,京畿路开封府汴京(河南开封),右谏议大夫,供右谏议大夫职,兼侍讲。有文
  • 1086年,京畿路开封府汴京(河南开封),给事中,在右谏议大夫职,兼侍讲。迁给事中,孙觉疏辞,乞留谏职。
  • 1086年,京畿路开封府汴京(河南开封),右谏议大夫,诏复为右谏议大夫,兼侍讲。疏论安焘。
  • 1086年,京畿路开封府汴京(河南开封),给事中,诏为给事中兼侍讲。
  • 1086年-1088年,京畿路开封府汴京(河南开封),吏部侍郎,进吏部侍郎。
  • 1088年,京畿路开封府汴京(河南开封),御史中丞,擢御史中丞,兼侍讲。秦观有贺孙觉文。
  • 1088年-1090年,京畿路开封府汴京(河南开封),提举醴泉观,先生引疾求罢,诏为龙图阁直学士,提举醴泉观兼侍讲。刘攽有文《御史中丞孙觉可龙图阁直学士提举醴泉观依旧兼侍讲制》。黄庭坚送杖,李公择寄草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