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姜特立南宋 1125 — ?
全宋诗
姜特立(一一二五~?
),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
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
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为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
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
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
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
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
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
八十岁时尚存世。
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
有《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
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山小稿》(简称小稿)。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复灞桥风雪间思也。
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鸡肋,不忍弃也。
故录之,名曰《续稿》。
胡晋臣南宋 ? — 119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3 【介绍】: 蜀州人字子远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
孝宗朝数入对,论时弊,累迁侍御史
林栗朱熹傲慢,晋臣上疏留而排,时论归重。
光宗绍熙元年,除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
帝自南郊后久不御朝,晋臣留正同心辅政。
四年知枢密院事
卒谥文靖
陈琦南宋 1136 — 118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1184 【介绍】: 临江军清江人字择之号克斋
孝宗乾道二年进士
张栻游,负用世才,甚重之。
赣县,政最,知兴国县
留正帅蜀,辟为机宜,革除官吏索贿等弊端。
朝议欲用为郡,会病卒。
有《克斋》。
全宋诗
陈琦(一一三六~一一八四)字择之号克斋临江军清江(今江西清江西南)人。
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
张栻游。
衡阳簿、赣县
留正帅蜀,辟掌机宜文字
淳熙十一年卒于官,年四十九。
事见《诚斋》卷一二九《陈择之墓志铭》,《宋史翼》卷二一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五八四三
陈琦(一一三六——一一八四)字择之临江军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
乾道二年进士及第
尝与张栻游,甚重之。
留正帅蜀,辟为机宜,颇有贤能,交口赞之。
淳熙中,除袁州刑狱参军
朝议欲用为郡,会病卒,时淳熙十一年,年四十九。
见《诚斋》卷一二九《陈择之墓志铭》。
舒璘南宋 1136 — 1199
全宋文·卷五八四七
舒璘(一一三六——一一九九)字元质一字元宾号广平明州奉化(今浙江奉化)人。
补入太学
张栻陆九渊朱熹吕祖谦游。
乾道八年进士
淳熙中信州教授,继为江西转运司干办公事
绍熙中徽州州学教授丞相留正称之为当今第一教官
庆元二年平阳县
五年通判宜州,寻卒,年六十四。
淳祐中追谥文靖
所著有《舒文靖》。
杨简舒元质墓志铭》(《舒文靖公类稿》附录),《宋史》卷四一○有传。
赵惇南宋 1147年9月4日 — 1200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赵惇 光宗 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温文皇帝 1189年—1194年
绍熙 1190年—1194年 五年七月宋宁宗即位沿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7—1200 【介绍】: 即宋光宗
孝宗第三子。
孝宗时封恭王
乾道七年立为皇太子
淳熙十六年即位,次年改元绍熙
独任留正为相,与金通好,武备渐弛。
皇后李氏请立嘉王赵扩太子孝宗不许。
惑于李氏言,疑孝宗有废主之意,由是不朝孝宗
五年孝宗死,称疾不出执丧。
太皇太后吴氏用赵汝愚之请,奉嘉王扩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在位六年。
全宋文·卷六四一五
宋光宗赵惇(一一四七——一二○○)孝宗第三子,母成穆皇后郭氏。
绍兴二十年,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
三十二年,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
乾道七年,立为太子
淳熙十六年二月,受内禅,即帝位。
独任留正为相,与金通好,渐弛武备。
绍熙元年皇后李氏请立皇子嘉王赵扩太子孝宗不允,遂惑李后之言,与孝宗矛盾日深,渐成水火不容之势。
自此政治日昏,孝养日怠,不朝孝宗
五年孝宗崩,称疾不出执丧,朝中骚动。
太皇太后吴氏用赵汝愚韩侂胄赵彦逾等所请,奉皇子嘉王即帝位,遂尊为太上皇,居寿康宫
在位六年,年号绍熙
庆元元年上尊号曰圣安寿仁太上皇帝
六年崩,年五十四,庙号光宗
见《宋史》卷三六《光宗纪》,《两朝纲目备要》卷一至卷三。
赵扩南宋 1168年10月19日 — 1224
全宋文·卷六八八九
宋宁宗赵扩(一一六八——一二二四)光宗第二子。
乾道五年,授右千牛卫大将军
淳熙五年,迁明州观察使封英国公十年,始预朝参;十二年,迁安庆军节度使,封平阳郡王十六年封嘉王
绍熙五年孝宗死,光宗称疾不出执丧,宰相留正以疾辞去,赵汝愚韩侂胄遂定策立为帝,逼光宗退位。
初任赵汝愚为相,未几,韩侂胄专政,罢赵汝愚等,禁道学。
嘉泰中弛禁,复诸贬者。
时议北伐,追封岳飞鄂王,追夺秦桧王爵
开禧二年下诏北伐。
然东、中战场宋军受挫,西帅吴曦叛,遂向金求和。
金人邀以诛首谋,杨皇后遂与史弥远等谋杀韩侂胄
嘉定元年与金订立和议:与金世为伯侄之国,增岁币,函韩侂胄苏师旦首畀金,易淮陕侵地,国体以亏。
自后史弥远专政,朝纲日坏,国势日衰。
嘉定十七年闰八月卒,年五十七。
在位三十年,年号四:庆元嘉泰开禧嘉定
见《宋史》卷三七至四○《宁宗纪》,《两朝纲目备要》卷三至一六等。
留元刚
全宋诗
留元刚(一作纲),字茂潜,晚自号云麓子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恭子,正孙。
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试中博学宏词科,特赐同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二之二四)。
嘉定元年(一二○八),除秘阁校理二年,为太子舍人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
直学士院三年,兼太子侍讲,除起居舍人,以母忧去(《宋中兴学士院题名录》)。
起知温州清乾隆温州府志》卷一七),移赣州,以事罢,筑圃北山以终。
有《云麓集》,已佚。
事见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六《留正传》附。
今录诗七首。
全粤诗·卷二九
留元刚字茂潜晚年自号云麓子
祖籍泉州,落家归善(今惠州市)
留正之孙,留恭之子。
宋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试,中博学宏词科,特赐同进士出身
嘉定元年(一二○八),除秘阁校理
二年,授太子舍人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直学士院
三年,兼太子侍讲,除起居舍人,以母忧去。
起知温州,移赣州
以事罢。
筑圃北山以终。
有《云麓集》,已佚。
事见《宋史》卷三九一《留正传》附录、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六《留正传》附录。
诗七首。
全宋文·卷七二一二
留元刚(一一七九——?
),字茂潜号齐云山人泉州永春(今福建永春)人,留正孙。
开禧元年博学宏词,特赐同进士出身
国子监学录秘书省正字太子舍人
嘉定初秘阁校理
累迁起居舍人,兼权直学士院,以内艰去。
起知温州,移知赣州,除起居舍人,旋奉祠
十三年,褫职罢祠,筑圃北山号云麓子
有《云麓集》,《颜鲁公年谱》(存)。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五二、七五之二四,《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三一。
留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泉州永春人字伯礼
留正子。
历官通判广州,秩满改知南康军
提举浙西常平
时境内大饥,悉力振恤,全活数十万。
又历知绍兴府广州,号称循吏。
直徽猷阁奉祠,复起知建宁府
留元崇南宋
全宋诗
留元崇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筠子,正孙。
以荫仕,尝为广东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时至罗浮山游(《罗浮山志会编》卷六)。
宁宗嘉定间通判兴化军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九四)。
事见《福建通志》卷一七六《留正传》附。
今录诗十首。
全粤诗·卷二九
留元崇,祖籍泉州,落家归善(今惠州市)
留正之孙,留筠之子。
以荫仕,尝为广东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时至罗浮山游。
宋宁宗嘉定间通判兴化军
诗十首。
留筠南宋
全宋诗
留筠(一作𥵣),字端父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正子
宁宗嘉泰四年(一二○四)通判漳州清康熙漳州府志》卷九)。
邵州(《后乐集》卷一二《列荐徐筠朱著留筠乞赐甄擢状》)。
嘉定九年(一二一六)使金贺生辰(《宋史》卷三九《宁宗纪》三)。
提点湖南刑狱。
十二年,移知广州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一六)。
十三年提点江西刑狱(《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五之二七)。
十五年,自广东经略罢领宫观(同上书职官七五之三一)。
事见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六《留正传》附。
今录诗六首。
全粤诗·卷二九
留筠字端父
祖籍泉州,落家归善(今惠州市)
留正次子。
宋宁宗嘉泰四年(一二○四)通判漳州,调知邵州
嘉定九年(一二一六)使金贺生辰。
提点湖南刑狱。
十二年,代兄恭知广州军州事。
十三年提点江西刑狱。
十五年,自广东经略罢领宫观
宋理宗端平间复任广东提点刑狱
清阮元道光刊《广东通志》卷一六、清宋广业康熙五十六年刊《罗浮山志会编》卷六有传。
诗六首。
留硕南宋
全宋诗
留硕字季膺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正子
南剑州通判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七),宁宗嘉定间南恩州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一六)。
改知岳州,入为大理寺丞
历知永州建昌军
事见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六《留正传》附。
今录诗五首。
全粤诗·卷二九
留硕字季膺一字仲志
祖籍泉州,落家归善(今惠州市)
留正之季子。
历官南剑州通判
宋宁宗嘉定间南恩州,处心公平,兴利除害,民感其德。
改知岳州,入为大理寺丞
历知永州建昌军
清阮元修道光刊《广东通志》卷二三九有传,又见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六《留正传》附。
诗五首。
留𥵣
全宋文·卷六八一八
留𥵣字端父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留正第三子。
历知邵州,入为司农寺丞
使金,察其势必亡,归陈边五策,除度支郎官提点湖南刑狱,寻移江西,改知广州
端平中直龙图阁奉祠,卒。
见《闽中理学源流考》卷三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