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杨基元末明初 1326 — 1378
字孟载,其先嘉州人,家于吴,为张士诚记室
初安临濠,旋徙河南,放归。
起为荣阳知县,召至,改太常典簿,再谪钟离
被荐为江西行省幕官,以省臣得罪,落职。
复起,奉使湖南广西,授兵部员外郎,出为山西按察副使,进按察使,夺官输作,卒于工所。
有《眉庵》十二巷。
陶宗仪书史会要》:杨基正书师钟元常,行草师二王。
画史会要》:孟载善山水竹石。
麓堂诗话》:杨孟载《春草》诗最传,其曰:「六朝旧恨斜阳外,南浦新愁细雨中。
」曰:「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诚佳。
然「绿迷歌扇,红衬舞裙」已不能脱元诗气习,至「帘为看山尽卷西」,更过纤巧,「春来帘幕怕朝东」,乃艳词耳。
南濠诗话》:世称高、杨、张、徐,孟载诗律尤精。
如云「花无桃李非春色,人有笙歌是太平」,「一官不博三竿日,万事无过两鬓星」,予爱其闲旷。
及「乱世身如危处立,异乡人似梦中来」,「千金已废床头剑,一字无存架上书」,则又叹其困穷。
如云「红雨落花来衮衮,绿波芳草去迢迢」,「六朝旧恨残阳里,南新愁细雨中」,予爱其含蓄。
及云「柳色嫩于鹅破壳,藓痕斑似鹿辞胎」,「小雨透花青见萼,轻雷催碧抽尖」,则又惊其新巧。
至「翠袖锦筝邀上客,画船银烛照归人」,「高楼锦瑟花连屋,深巷珠帘映桥」,则又见其情致之绮麓矣。
宣王石鼓青苔涩,武帝金盘玉露多」,「八阵云开屯虎豹,三江潮落见鼋鼍」,则又见其气象之突兀矣。
他如「半醉半醒花冉冉,闲愁闲闷雨沈沈」,「恨不发如春草绿,笑曾花似面颜红」,「万里归心鸥送客,片时残梦鸟惊人」,则又优柔痛快而无牵合排比,其亦诗人之豪者哉!
诗薮》:杨孟载《结客少年行》,用沈君攸体。
如「豪名独擅秋千社,侠气平欺蹴鞠场」,「白璧一双酬剑客,明珠千斛买胡娘」,「金丸挟弹章台左,宝骑闻筝太液旁」,「梅子隔墙羞掷果,桃花深院笑求浆」等语,视沈作远过之。
又《岳阳》一首,壮丽欲亚孟浩然,其末句「何入夜吹笛?
风急雨冥冥」,尤为脍炙。
《明诗别裁》:杨孟载七言短古,原本李颀常建诸公。
田按:孟载少负诗名,杨铁崖来吴下,于坐上属赋《铁笛歌》,即效铁体歌云:「铁崖道人吹铁笛,宫徵嚼含太古音。
一声吹破混沌窍,一声吹破天地心。
一声吹开虎豹闼,彤庭跪献丹扆箴。
问君何以得此曲?
妙谐律吕,可以召阳而呼阴。
都将春秋》一百四十二年笔削手谱成,透天之窍价重双南金
掉头玉署不肯入,直入弁峰绝顶俯瞰东溟深。
王纲正统著高论,唾彼传癖兼书淫。
时人不识我不厌,会有使者徽球琳。
具区下浸三万六千顷之白银浪,洞庭上立七十二朵之青瑶岑。
莫邪老铁作龙吼,丹山凤舞江蛟吟。
勖哉宗彦吾所钦,赤泉之盟犹可寻。
更吹一声振我清白祖,大鸣盛世载赓阜财解愠南风琴
铁崖得此诗大喜,挟与俱东,谓从游者曰:「吾在吴又得一铁,优于老铁矣!
」此诗虽不见工,然对客挥毫,可以想其豪宕之气矣。
眉庵》中不乏冲雅之作,特才华烂漫,时伤纤巧。
弇州摘其「判醉望愁醒,愁因醉转增」,是词中《菩萨蛮》语。
「尚短如新折后,已残花似未开时」,是《浣溪沙》调语。
诧附和之,摘至数十联。
昔人评苏子瞻词是诗,秦少游诗是词。
弇州、诧所云,固未损其声价。)
朱高炽明 1378 — 1425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朱高炽 仁宗 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昭皇帝 1424年—1425年
洪熙 1425年—1425年 元年六月明宣宗即位沿用
仁宗讳高炽成祖长子,建元洪熙
在位一年崩,葬献陵。
有御制文集二十卷,诗集二卷。
杨士奇《三朝圣谕录》:永乐七年赞善王汝玉每日于文华后殿道说赋诗之法。
一日,殿下顾臣士奇曰:「古人为诗者,其高下优劣如何?
」对曰:「诗所以言志。
『明良喜起』之歌,『南薰』之诗,是唐、虞之君之志,最为尚矣。
后来如汉高大风歌》,唐太宗『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之作,则所尚者霸力,皆非王道。
汉武帝秋风辞》,志气已衰,如隋炀帝陈后主所为,则万世之监戒也。
如殿下于明道玩经之馀,欲娱意于文事,则两《汉诏》令亦可观,非独文词高简近古,其间亦有可裨益治道。
如诗人无益之诗,不足为也。
」殿下曰:「太祖高皇帝有诗集甚多,何为诗不足为?
」对曰:「帝王之学所重者不在作诗。
太祖皇帝圣学之大者,在尚书注诸书,作诗特其馀事。
于今殿下之学,当致力于重且大者,其馀事可姑缓。
」殿下又曰:「世之儒者亦作诗否?
」对曰:「儒者鲜不作诗。
然儒之品有高下,高者道德之儒,若记诵词章,前辈君子谓之俗儒,人主尤当致辨于此。
杨士奇东里文集》:仁庙好文重士,乐善有诚,时节宴群臣,间赐诗奖谕,悉识以东宫图书。
尹直《謇斋琐缀录》:仁庙在东宫时,尝观二内侍象戏,因命曾子先生应制,诗云:「兴尽计穷征战罢,松阴花影满残枰。
」仁庙和云:「等闲识得军情事,一著功成见太平。
」君臣之器量见矣。
《双槐岁钞》:仁厨潜心经学,礼重宫寮,文仿欧阳,诗尚《选》体。
名山藏》:仁宗有典有则,模范雅训,不啻学士。)
毛澄明 1461 — 1523
维基
毛澄(1460年—1523年)字宪清号白斋,晚年更号三江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今属江苏昆山市)人。
明朝状元,官至礼部尚书
毛澄早年丧父,由祖父毛弼抚养,明孝宗弘治六年(1494年)癸丑一甲一名进士状元),当年祖父正好百岁,双喜临门,地方官建造“人瑞状元坊”。
后授翰林院修撰,预修《明会典》,后在皇帝身边担任讲官
明武宗即位后,晋升左庶子
正德四年(1509年),因刘瑾诬陷,贬为侍读
之后再升侍讲学士学士,掌院事,历任礼部侍郎
正德十二年(1517年)六月,拜为礼部尚书
正德十四年(1519年)二月明武宗南巡之争中,毛澄冒死上疏谏言,在一片反对声中,南巡终于作罢。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武宗猝死“豹房”,死后无子。
毛澄武宗汉武帝一样威服外夷为由,定庙号武宗
不久,毛澄大学士梁储寿宁侯张鹤龄驸马崔元太监韦霦等至安陆朱厚熜即位,是为明世宗嘉靖皇帝
朱厚熜想给自己亲生父母立尊号,但毛澄等人坚持“兴献帝不宜加皇号”,抗疏力争,史称“大礼议”。
朱厚璁派太监去见毛澄,向毛澄长跪叩头请求,又赂以重金。
毛澄以老病为由,接连上疏乞归,都被慰留。
嘉靖二年(1523年)春,获准归休,在回太仓途中病逝。
谥文简
王九思明 1468 — 1551
九思字敬夫鄠人
弘治丙辰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
吏部主事,历郎中,坐刘瑾党降寿州同知,寻勒致仕。
有《渼陂》十六卷、《续集》三卷。
(《艺苑卮言》:王敬夫诗如汉武求仙,欲根正染,时复遇之,终非实境。
敬夫名位少亚对山,而才情胜之。
倡和章词,流布人间,遂为关西风流领袖
国史唯疑》:王九思《游春记》,或谗之,云「内李林甫长沙杨国忠新都,贾婆婆拟临颍」,当国惧甚。
王实寓意于此。
时处分逆党,独待对山、渼陂过严,宜无以服其心。
《国雅》:王敬夫才隽思逸,锐于绮丽,譬之湖外碧草,东红云,流彩夺目。
其五言如「云压岭头树,草连烟际村」,「金马当朝彦,银鱼隔岁焚」,「云睛见楚,烟树远浮秦」,「飞鸟三峰外,孤城落照前」。
七言如「天外行云难入梦,手中团扇易惊秋」,直造盛唐隹境。
田按:刘瑾建义武安王陕西兴平县马嵬镇
仍乞颁敕防护立碑,碑文李茶陵笔也。
王敬夫马嵬废庙》诗云:「秋风落日马嵬道,道南废庙颜色新,立马踟蹰问野叟,野叟须臾难具陈。
请予下马坐树底,展转欲语还悲辛。
正德丙丁戊己年,寺人气焰上薰天。
寺人原是马嵬人,大筑栋宇求福田。
马嵬镇东岳祠,一时结构何参差。
渎神媚鬼意未休,浸淫及汉寿亭侯
占民畎亩不与直,费出帑藏多蟊贼。
工徒淋漓血满肤,昼夜无能片时息。
东楼西观对南山,巍巍新庙成何棘。
翩翩羽客招呼至,考钟击鼓空坐食。
更有文章颂功德,穹碑大书为深刻。
我本田家孟诸野,但认犁耙字不识。
往往才士过吟哦,尽道台臣与秉笔。
听来依稀记姓李,云是文章名第一。
豪华转眼不足恃,乾坤变化风雷异。
寺人已作槛中囚,道路忽传邸报至。
当日台臣尚秉钧,寄语县官碑可掊。
横曳碎击亟掩藏,至今文石埋郊薮。
子闻野叟言,坐来生感激。
赫赫台臣苟如此,寺人微细何嗟及!
月明骑马陟前冈,仰天一笑秋空碧。
茶陵于东德涵、王敢夫为馆师德涵丧母,人谓铭表碑传必求当时钜公。
德涵曰:「传其亲者,在文章耳,官爵何为?
」自述状遍送诸公。
德涵又与李空同倡为文必秦、汉,诗必汉、魏、盛唐之说,诋茶陵为靡弱。
由是茶陵益憾康生。
逆瑾诛,德涵坐落职,敬夫亦牵连降免。
德涵以救空同得大名,又坐事彰著,敬夫因事波及,于茶陵不能无深望。
感事诗云:「中林有巨鸟,自矜毛羽贵。
一朝振翮飞,忽与飘风会。
展转万馀里,下息丹山背。
栖止青桐柯,渴饮醴泉濑。
久假不自知,殊非惊鹭类」。
又《漫兴》绝句云:「不有李康持藻鉴,豪杰争趋怀麓堂。
」又《答王德徵书》云:「自归里舍,有所述作,拟为传奇,纾情畅志。
不意亲朋指摘瑕颣,投诸馆阁,发怒起祸,幸以消阻。
」盖指《游春记》事也。
敬夫于乐府为当家,诗亦富有才情,惜质地粗漫,未尽脱秦声耳。)
陈霆明 1479 — 1560
字声伯德清人
弘治壬戌进士
刑科给事中,谪判六安州,历山西提学愈事。
有《水南稿》十九卷。
(《四库总目》:诗意境颇为萧洒,而才气坌涌;信笔而成,故往往不暇检点。
惟诗馀一体较工,其豪迈激越有苏、辛遗范。
末附诗话一卷,中间论词一条,谓明代骚人,多不务此,间有知者,十中之一二。
则其自负亦不浅矣。
陈霆两山墨谈》:六安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馀,例馈权贵与朝士之故旧者。
《玉堂联句》有云:「七碗风清自六安,每随佳兴入诗坛。
纤芽出上春雷动,活火当炉夜雪残。
陆羽旧经遗上品,高阳醉客避清欢。
何时一酌中冷水,重试君谟小凤团。
」观此则一时赏重可知矣。
予谪宦六安,见频岁春冻,产不能广,而中贵镇守者私徵倍于官贡,有司督责,头芽一斤至卖白金一两,山谷窭民有鬻产卖子以买充者。
六安始若利民,而今为民害,则甚。
汉武帝南巡,以衡山远阻不及登燎,即州南之霍山行礼,遂封为南岳
山有汉时拜郊台、淩霄树,宦游其地者,每纵登览以快一时之观。
然而供给飞挽,山民告病久矣。
正德辛未,予召还秋曹,朝除以江右刘某者为守。
刘起举人,临行请益,予赠之诗云:「曾作少年游』高入青冥一鹗
匣剑久韬冲斗气,郡符新下梦刀州
雨前纲茗春阳早,笏外南山爽气浮。
相送一言烦记取,大廷方简富民侯
」)
李默明 1494 — 1556
维基
李默(1494年—1556年)字时言号古冲福建建宁府瓯宁县人
福建乡试第五十七名举人
正德十六年(1521年)第三甲第四十六名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
嘉靖元年(1522年),任户部主事,升任兵部员外郎,改吏部文选司吏部验封司郎中
嘉靖八年,担任会试同考官
嘉靖十一年(1532年)任武会试同考官
出京任宁国府同知,累升广东按察司佥事云南提学副使江西左参政湖广按察使、浙江左布政使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七月,任太常寺卿掌南京国子监祭酒事
嘉靖二十八年任礼部右侍郎
嘉靖二十九年,任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
嘉靖三十年,任吏部尚书,因事被革职为民。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再任吏部尚书
嘉靖三十三年,兼任翰林学士
总督杨宜被免职,严嵩赵文华想起用胡宗宪李默却推荐王诰,于是严嵩甚恨之。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春正月赵文华江南回到北京,升为工部尚书,加授太子太保
赵文华检举李默,并从部选策题“汉武征四夷而海内虚耗,唐宪复淮、蔡而晚业不终”之句。
上奏李默诽谤。
世宗览奏大怒,下李默锦衣卫狱拷讯。
礼部及法司奏称“偏执自用,失大臣体;所引、唐事,非所宜言”。
最后李默死于狱中。
隆庆初,诏复官遣官谕祭营葬如例。
万历年间赠太子太保
刘翼明明末清初 1607 — 168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7—1688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诸城人字子羽号镜庵
贡生
胶东王朱僩慕其诗名,以诗来唱和,并无深交。
后闻僩为人所杀,即赴胶东,向官府控告,置凶手于法。
晚年官利津训导
有《镜庵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