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冯盛明” 相关资源
人物库 清朝
冯铨明末清初 1595 — 1672
维基
冯铨(1595年—1672年)字伯衡又字振翁号鹿庵
直隶涿鹿中卫籍(今河北涿州市昌黎县人
明末清初政治人物,两朝皆官至大学士
冯铨为蓟兵备道冯盛明之子。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
春坊赞善谕德,转少詹事
天启间附和魏忠贤,参与杀害杨涟熊廷弼等,充《三朝要典》总裁官
礼部侍郎,协办东阁太学士,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
天启六年(1626年)回籍閒住,崇祯元年(1628年)削籍,家居十七年
清顺治元年(1644年),受多尔衮徵用,以大学士原衔入内院,佐理机务。
后累官礼部尚书,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弘文院大学士,加少师太子太师
上疏请恢复明朝票拟旧制,与谢升议定郊社、宗庙乐章。
曾参与《三国演义》翻译成满文的工作,1650年刊印。
顺治十三年以年老离职,仍留备顾问。
康熙十一年(1672年)卒于涿州
谥文敏
曾光斗
全台诗
曾光斗(?
~?
),字璧东又字星斋福建古田人
道光十九年(1839)举人咸丰二年(1852)进士
同治二年(1863),戴潮彰化光斗提督林文察渡海,佐助军务,事平后以知府补用。
光绪初,应台湾兵备道梦元之邀,任引心书院山长三年,及门数百人。
光绪七年(1881)岑毓英任闽省巡抚,延访备顾问。
光斗性寡谐,每闭门谢客,所居池馆,林木荫翳,时闻诗声与禽声相上下。
卒年八十三。
吕汝玉清末民国初 1851 — 1925
全台诗
吕汝玉(1851~1925)名文衡,官章赓虞号缦卿璞山舜邻,以字行。
神冈三角仔吕炳南长子。
光绪七年(1881)提督学政梦元举为博士弟子员,入庠邑为生员。
家豪富,购书两万馀卷,筑筱云轩藏之。
师事吴子光
与其弟吕汝修吕汝诚合称「海东三凤」。
光绪十五年(1889)与士绅吴鸾旂等人倡建「宏文书院」。
乙未割台后,先明义表诚,明治廿九年(1896)协助日方镇抚台湾反抗势力有功,于明治卅年(1897)四月授绅章,卅一年获特叙勋六等。
卅八年(1905)任台中厅参事,大正元年(1912)初辞职。
优游閒居,以诗书自娱 。
著有《璞山诗卷》(光绪年间印行,今不可见)、《海东三凤集》(合著)、《竹溪唱和集》(合著)。
其中《海东三凤集》,据王国璠《台湾先贤著作提要》称,系吕氏三兄弟合著,光绪十五年(1889)北京刊行,由许南英丘逢甲作序,吕汝诚之子吕伯先担任校刻,计四卷,惜今已不可见。
民国七十年(1981)台湾史迹研究中心得到一批吕氏兄弟残稿,是否即《海东三凤集》,难以判定,后仍以《海东三凤集》名义梓行。
该书所收录者共有四个部分:《海东三凤集》、《餐霞子遗稿》、《竹溪唱和集》、《草庐居文稿》。
其中《海东三凤集》多为试帖诗,作者虽系吕氏兄弟,但逾半数的诗作未署名。
书中所收诗多有重复,排版偶见错简,应非光绪十五年之梓行本
竹溪唱和集》则为光绪七年(1881)吕氏兄弟和丘逢甲傅于天等人同游台南时的唱和之作。
兹以台湾史迹研究中心出版的《海东三凤集》、《竹溪唱和集》为底本,参照馆森鸿、尾崎秀真《鸟松阁唱和集》、鹰取田一郎《寿星集》、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