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清朝
清诗别裁集
字浒文,江南金坛人。诸生。○云衢王丈不肯轻许人,而于浒文独下东野之拜,今读其遗集,每负奇气,宁瑕疵,无庸近,故是徐文长一辈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安徽巢县人,寓苏州,字笠人。逸笔花卉,师陈道复、徐渭。间作山水,所画仕女亦妍雅。兼善隶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僧。湖北江夏人,俗姓黄,字铁舟,号木石山人。善鼓琴,书法近苏、米,竹石花卉近徐渭,间作山水。渡江而东,名噪吴越。寓沪甚久,富室巨商以及酒楼妓馆,无不乞其笔墨。卒于苏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山东安邱人,字树本,号立庵。诸生。善诗古文词。喜《徐文长集》。抑郁不得志而死。有《花石山房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6—1696
【介绍】:
清广东南海人,字山带,号虎泉,初名文炜,字仪汉。康熙三十二年举人。肆力于诗古文辞,工画竹石花卉,画成辄题诗。论者谓风韵不减徐渭。有《金茅堂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山阴人,字兰谷。晚年为僧,名兰头陀。能鉴别金石,工篆、隶、真、草,墨竹师管仲姬,兰师郑思肖,颇脱时习。性嗜酒,曾以旧纸摹徐渭尺幅,诈称真迹,用以易酒资,人不能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6—1762
【介绍】:
名或作觯。清江苏兴化人,字宗扬,号复堂,又号懊道人、墨磨人、木头老子等。康熙五十年举人,官山东滕县知县,以忤大吏罢归。善画,花鸟为蒋廷锡弟子,又师事指头画家高其佩,并取法徐渭、朱耷、石涛。所画以破笔泼墨见长。曾任宫廷画师数年,以不容于画院,乃卖画扬州,为“扬州八怪”之一。
全台诗
林朝英(1739~1816)小名耀华,或作夜华,字伯彦,别署一峰亭,又号梅峰、鲸湖英。原籍福建漳州府海澄县,祖父林登榜自康熙卅二年(1693)携家带眷渡台,创立「元美」号,经营布匹、砂糖的海运生意,事业蒸蒸日上。林朝英幼年聪明伶俐,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年长喜读书,作文别出新裁,惜考运不佳。乾隆四十三年(1778),林朝英在台南三界坛兴筑宅第,名曰「蓬台书室」,悬挂「一峰亭」木匾,才华洋溢的他在这里尽情地创作,蕉石白鹭、风荷影梅的潇洒泼墨,擅长运用竹叶体行楷、鹅群体草书,将豪放奇秀的笔意镕铸于绘画之中,大胆粗犷的飞白用笔,恰与明代徐渭的狂逸线条一脉相承。舞文弄墨的同时,他也挥刀运斧,拿起竹头木瘿入手,不仅飞禽走兽,栩栩如生,巧夺天工;而且经过他刀下整治的招幌广告、对联匾额,让街坊乡亲爱不释手,成为传家宝贝。林朝英也将《秋兴法帖》、《鹅群法帖》、《真草篆隶》、《草书》、《鹅群书》、《四时花鸟》、《竹》等字帖画稿,审慎校对,再雕刻在木板上,仔细拓印,分享同好。林朝英为人重义疏财,乐善好施,做了很多体恤穷困、解危救溺的事迹。嘉庆九年(1804)有鉴于台南孔庙老旧破败,乃慷慨解囊赞助重修,历经三年完工,地方政府联名提报奖励,结果获得皇帝颁赠「重道崇文」石坊,加以表扬。晚年他还因为力谏天理教首林清,晓以大义放弃造反,一派忠心蒙获召见。然而,历经四次考试不第,早已视富贵如浮云,他以年老眼病的藉口婉谢不赴,留在台南继续造福乡里,直到嘉庆廿一年(1816)寿终正寝,年七十八岁,受清廷谥封「谦尊」,留给后世「海外才子」的典范。 林朝英殁后其子林瀛刊《一峰亭林朝英行略》,惜未录诗。民国五十五年(1966)卢嘉兴发表〈清代台湾唯一的艺术家林朝英〉、民国六十二年(1973)再发表〈清代台湾艺术家林朝英〉,民国六十五年(1976)何政广辑《清代台南府城书画展览专集》。民国七十三年(1984)陈奇禄主持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曾经策画精刊《明清时代台湾书画》,收录林氏存世知见书画作品,以下选摘前列诸文并参考蜕萒老人《大屯山房谭荟》及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辑录林氏诗作计三首。(杨永智撰)
词学图录
舒位(1765-1816) 字立人,小字犀禅,号铁云,室名瓶水斋、瓶笙馆。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乾隆举人。家贫,以馆幕为生。曾随王朝梧至贵州作宾客。博学,善书画,尤工诗、乐府。书各体皆工。作画师徐渭,诗与王昙、孙原湘齐名。著有《瓶水斋诗集》、《皋桥今雨集》等。另有《瓶笙馆修箫谱》收杂剧《卓女当垆》、《博望访星》、《樊姬拥髻》、《酉阳修月》等。
重刻瓶水斋集·序
退之有言:士有旷百世而相感,诚不自知其何心。苟非世之所稀,胡为使予欷歔而不可禁。乃有文章之应求,同于风义之感激者。宗啸吾司马,生有轶才,雅好诗歌,亦既不懈而入于古矣,流连作者之林,读《瓶水斋诗》而笃好之。铁云先生天才亮特,超乎尘壒之外,冠剑远游,与奇气相发,诗篇雄峻,畦町独辟。同时朋辈既无与抗手,即求之高、岑、欧、梅,且变化匪由于拟议也。风徽未沫,诗卷流传之本渐稀。阳湖黄仲则、秀水王仲瞿丰才啬遇,略等先生,顾数十年中,遗集皆四五刻,纸贵蓺林。《瓶水斋集》则不绝如线,啸吾锐意覆刻行世,然而薄宦羁栖,铅椠不易。就同志诸君谋之经岁,工未及半,啸吾遽捐馆舍。玄文在箧,以待侯芭,而《瓶水》一刻,又君未竟之绪。边竹潭鹾尹再谋之同志,乃得告成,时宗君之逝已将一年。昔袁中郎得徐文长遗草于故纸中,赏奇感叹,作叙有「微至」之言;今舒氏遗集得啸梧而益广其传,吾尤望世有袁中郎其人,以传文长者传啸梧也。然而幽奇磊落之士,生而连蹇,不得已以空文自见。铁云之落魄戎幕,略似文长;啸梧之浮沉下位,差类仲则。则夫数寸之遗书传与不传,要之不必为酱瓿之覆,亦仅同骏骨之求而已。可胜慨哉!仁和谭献仲仪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