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元朝
张弘范元初 1238 — 1280
弘范字仲畴河内人蔡国公柔第九子也。
中统初,授行军司马,以平济南李璮功,进顺天路管民总管,移守大名
六年,授益都淄莱等路行军万户
十一年,北兵渡江,弘范为前锋,长驱至建康
屡败宋师,上其功,改亳州万户
赐名拔都,从中书左丞董文炳由海道会丞相伯颜,进次近郊,宋主上表降,师还,授镇国上将军江东道宣慰使
十五年,张世杰立广王炳于海上,授弘范蒙古汉军都元帅,往平之。
十六年正月庚戌,由潮阳港发舶入海。
辛酉二月甲申,战于厓山,宋师大溃,陆秀夫抱宋主赴水死,岭海悉平,磨厓山之阳,勒石纪功而还。
十月入朝,未几疾作,端坐而卒,年四十三。
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谥武略
至大四年,加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齐国公改谥忠武
延祐六年,加封淮阳王谥献武
仲畴善马槊,颇能为歌诗,幼尝学于郝信使经,故属意文事为甚。
邓侍郎光荐曰:公天分英特,虽观书大略,率意吐辞,往往踔厉奇伟。
据鞍从横,横槊酾酒,叱咤风生,豪快天纵,类楚汉烈士语。
许治书从宣曰:王以事业之馀,适其情性,而聊以见之吟咏。
雅韵清辞,雍容谐协,固非服介冑者所能及。
至其读韩信李广传诸作,英气伟论,卓荦发扬,又岂拘拘律度之士所能道哉。
宋无宋末元初 1260 — ?
全宋诗
宋无(一二六○~?
),原名尤字晞颜,宋亡后易名,改字子虚吴(今江苏苏州)人。
少从欧阳守道学,致力于诗。
,随欧阳至台州,识邓光荐,为邓器重。
曾举茂才,以奉亲辞。
以诗跋涉南北,世祖至元末至燕,识赵孟頫,赵为其诗作序。
晚年隐居翠寒山,自删定其诗为《翠寒集》。
卒年八十馀。
事见本集卷首赵孟頫序。
顺帝至元二年(一三三六)自序,明正德姑苏》卷五四、《宋季忠义录》卷一五有传。
 宋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毛氏汲古阁《元人十集》本(简称汲古阁本)。
张圭元 1264 — 13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4—1327 【介绍】: 元易州定兴人字公端号澹庵
张弘范子。
少受学于邓光荐
年十六摄管军万户,未几,拜昭勇大将军,治所统军建康
成宗大德初,历浙西肃政廉访使,劾罢郡长吏以下三十余人,府史胥徒数百,征赃巨万计。
仁宗时累拜中书平章政事,忤铁木迭几,被诬受杖责,谢病家居。
英宗时起为集贤大学士,复拜中书平章政事
泰定元年,与枢密院御史台翰林、集贤两院官,极论得失奏之。
泰定帝不能从。
旋以翰林学士承旨病归。
字公瑞自号澹庵弘范子。
至元十七年,拜昭勇大将军管军万户
弘范卒,屡著战功。
二十九年入朝,拜镇国上将军江淮枢密副使
大德三年,擢江南行台侍御史,换文阶中奉大夫
迁浙西廉访使,入佥枢密院事,拜江南行台中丞,谢病归。
至大初,召为太子谕德,进宾客,拜御史中丞
皇庆初,迁枢密副使
延祐初,拜中书平章政事,后以大司徒谢病家居。
至治间,起为集贤大学士,寻复入中书封蔡国公,知经筵事。
泰定二年,得旨暂归。
三年,复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继得旨还家,四年薨。
初,淮阳王平广海,得宋礼部侍郎邓光荐,命公瑞师事之。
光荐尝遗一编书,目曰《相业语》,曰:熟读此,后必赖其用。
故其为学不尚章句,务求内圣外王之道。
学书,腕力尤健,端重严劲,无惭笔谏之臣。
真能世其家者也。
张宏范
淮阳》一卷;附录《诗馀》一卷。
·张宏范撰。
宏范字仲畴易州定兴人汝南忠武王柔之第九子也。
官至镇国上将军蒙古汉军都元帅
将兵入闽广,灭宋于厓山
师还而卒。
累赠太师淮阳王谥宪武
事迹具《元史》本传。
其遗诗一百二十篇,词三十馀篇。
燕山王氏尝刻之敬义堂,故宋礼部侍郎庐陵邓光荐为之序。
光荐,即宏范南征时被获不屈,因命其子圭,事以为师者也。
后其曾孙监察御史旭重刋。
明正德中公安知县周钺又重刋之。
此本即从刻传录,盖犹旧帙。
宏范从事郝经,颇留心儒术。
其诗皆五七言近体,虽沿南宋末派,然大抵爽朗可诵,如“中酒未醒过似病,搜诗不得胜如愁”,置之江湖集中不辨也。
亦无愧曹景宗之赋竞病矣。
曩者,天兵克季宋于崖山时,则淮阳献武王实以元帅统师,爰振其武用,熸赵烬,勋劳之大,载在史册,藏之金匮,天下后世知其功高。
乃若词章之盛,人或不能尽知也。
王之里人金台王氏尝以王之诗歌、乐府刻于其家敬义堂。
虽特其仅存之稿,然,于是足以知王之词章为优为耳。
盖王以事业之馀,适其性情而聊以见之吟咏,往往托物感兴为多,而在于射猎击毬之事者无几。
况夫,雅韵清辞,雍容谐协,固非服介胄者之所能及。
至其读韩信李广传诸作,英气伟论,卓荦发扬,又岂拘拘律度之士所能道哉。
惟王世在名门,天资超迈,幼尝学于郝公伯常,而友邓公光荐,恒与钜儒学士大夫交,故属意文字为甚。
王之子恒阳忠献王历事累朝,弼成文治,为世文臣。
平生立朝,大节若汉之、唐之房杜,皆王所素教焉。
今其曾孙旭为江南诸道行御史台监察御史访求先世遗文,得敬义堂刻。
顾其集,犹王之旧谥“武烈”题其首,欲重梓之,从宣因僭为之叙,以著王之好儒尚文,辞章祇其馀事,且使天下后世之人知王之世家不独高于武功也。
至正十年庚寅九月吉日 中宪大夫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治书侍御史 许从宣 谨叙 故都元帅赠平章谥武烈张公讳宏范字仲畴河内人蔡国武康公第九子也。
天分英特。
少从郝经学士,虽观书大略率意,吐辞往往踔厉奇伟,据鞍纵横,横槊酾酒,叱咤风生,豪快天纵。
其诗类楚汉间烈士语。
余尝谓气,文章之主,诗笔特功名馀。
豪曹氏父子,气雄建安
刘越石悲愤之作,犹度越晋人远甚,斛律金《敕勒》、六朝文士无,唐刘幽求严武张建封辈,一联半句音节豪宕,自别是。
固难以常人捡押翰墨,径畦论也。
中原,文献荒芜,士少有,得辄自有馀。
武烈公作,未尝属稿,篇什随手散落,后亲友网罗遗失,得其仅有者,为诗词若干。
将传于后,属余序。
惟立功立言,自古难并勋业,盖世往往掩其他长。
矧公文章,赫赫照映,非出偏长以与文士角逐者,然英英在纸,略见其人决非营度出吻,笔下辄止者能学,亦非凌烟阁上进贤冠、大羽箭能尽存之穹壤。
要是:古今一奇。
庐陵邓光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