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南北朝
全齐文·卷十四
冲字思约,吴郡吴人,宋南兖州刺史永从兄子。元嘉中辟州主簿,除盱眙太守,历尚书驾部郎、桂阳王征南中兵、振威将军、征西从事中郎、通直郎、武陵王北中郎直兵参军、长水校尉、宁朔将军、左军将军,加辅国将军,出为马头太守,徙盱眙太守,永明中,迁西阳王冠军司马、假节、青冀二州刺史。郁林即位,进号冠军将军。明帝即位,加征虏将军,徙南梁郡太守,除江夏王前军长史。东昏即位,出为建安王征虏长史、江夏内史,行郢州事,历持节南兖州、司州、郢州刺史,进征虏将军,封定襄侯。永元三年,距梁武于郢城,病卒。赠散骑常侍、护军将军。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孙氏。世居吴之富春。三国有吴之后也。幼孤。七岁出家。住虎丘西山寺。师事僧回。从受五经义。宋吏部郎吴郡张辩。尝谓之曰。沙弥何姓。家何处。旻曰。贫道姓释。家此山。辩异之。特进张绪。见而叹曰。松柏虽小。已有凌云之气。年十三。随回出都。住白马寺年十六。回亡。移住庄严寺。师事昙景。与同寺法云神冈法关。夕则合帔而卧。昼则假衣而行。往返咨询。柔次远亮四师。大明经律论指。振发拥滞。虽命世硕学。无所是非。齐文慧帝。竟陵王。深加贵敬。尚书令王俭。尝延僧宗。讲涅槃经。旻所扣问。辄摧衄。俭曰昔姚兴于逍遥园。使竺道生。难道融义。往复百翻言义俱切。众服其英秀。今旻法师过之远矣。文宣帝请柔次二师。讲成实论。旻于末席。有所议论。辞旨清新。宏邈。听者倾属。次师乃放麈尾叹曰。老夫受业彭城精思五聚。有十五番。诚为难窟。每恨不逢勍敌。自至金陵五年。始见竭于今日矣。待为思之。晚讲当答。及晚裁复数交。辞义遂拥。次师动容。顾四座曰。后生可畏。永明十年。始二十六岁。讲成实论于兴福寺。先辈后进。道俗交会。不远万里。呜呼盛哉。晋宋来学者。务高谈大语。以相誇罩。而旻谦让。恬静若不能言。晋安太守彭城刘业谓旻曰。师于经论该博。何以立义多儒。答曰贫道谨依经文。文玄则玄。文儒则儒。不知其他也。竟陵王世子昭胄出守会稽。或邀旻往征虏亭饯之。旻曰吾与相识于讲席间耳。然未尝修诣。闻其得郡便往。意所不欲。众由是亦罢。永元初。诏僧局。请僧三十人。入华林园夏讲。僧正拟旻法主。旻却之。或问其故。答曰。此徒外润。不能内益。由是誉传遐迩。琅琊王仲宝吴郡张思光。学冠当时。并投分纳交。申以缟滞。齐乱避地入东。逮梁天监五年。诏僧正慧超。到房请。与法宠法云。汝南周舍等。入华林园道义。六年制注般若经。请京城五大法师于五寺。首讲。以旻道居其右。深其悦可。又诏于慧轮殿。讲胜鬘经。帝躬临听。僧智僧晃临川王记室东莞刘协等。三十人。同抄定林寺一切经论。以类相从成。八十卷。皆取旻考正来上。十一年。感风疾。诏吴郡太守张充吴兴太守谢览给。舟仗资粮津发至都。晋陵太守蔡撙出门候之。叹曰。昔仲尼素王于周。今旻公又素王于梁矣。天监末。诏庄严寺。建八座法轮。讲者五僧。以年腊相次。旻最处后。而徒众剧繁。庄严讲堂。宋世祖所立者。其高广𮞅[〦/柔]。非他处比。是日至不能容。诏听停讲五十日。益辟窗牗。进床五十张。犹云迫隘。桄程为之摧折云。讲十地经于简静寺。先为筑堂五间。以增其旧。至日悉满。
尤薄于势要。吴郡陆倕一日造房。旻称疾不见。倕欣然曰。此诚弟子所望也。时吴兴太守萧昂过山展礼。山主智迁以告旻。旻曰。吾山薮病夫。无事见贵二千石。昔戴颙隐居北岭。宋江夏王诣之。颙高卧牗下。不与相见。吾虽德薄。请附于戴公。及萧至。旻从后门遁去。
其年。皇太子亦遣通事舍人何思澄。致礼赠物。大通五年。诏还都。徙居开善寺。于路旧疾。增剧八年二月一日卒。寿六十一诏。以其月六日。窆钟山之开善。
初旻乐禅默。乃依所立义。获入定。问诸禅师。皆曰门户虽殊。造寂则一。每开讲先使众于坐定后为舍灵转经曰。道安故事也。时灵根寺道超。勤学。每祷佛。愿如旻。忽梦。人曰。僧旻法师。毗婆尸佛时。已能讲说。君始发心。岂可遽及耶。但自加功。当得开解。
旻造弥勒像。朝夕礼谒。梦像遣化。送菩提树。曰菩提者。梁言道场树也。弟子颇宣其言。旻止之。著述殆百馀卷。行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9—520
【介绍】:
南朝梁河东闻喜人,字几原。裴骃孙。少好学,善属文。初仕齐为江夏王参军。入梁,为著作郎,掌国史及起居注。又敕掌中书诏诰,诸符檄皆出子野手。迁中书侍郎、鸿胪卿,领步兵校尉。在禁省十余年,静默自守,及归,妻子恒苦饥寒。晚年信佛。文章典雅,为世所称。撰《宋略》、《裴氏家传》、《方国使图》等,皆佚。卒谥贞。
全梁文·卷四十五
举字言杨,朏弟𤅢之子,历秘书郎、太子舍人、轻车功曹史、秘书丞、司空从事中郎、太子庶子家令、中庶子,迁侍中,出为宁远将军、豫章内史,复入为侍中,领步兵校尉,普通初历贞毅将军、太尉、临川王长史、左民尚书,迁掌吏部,免起为太子中庶子,领右军将军,复为左民尚书,徙吏部尚书,加侍中,出为仁威将军、晋陵太守,大通中入为侍中,掌吏部,迁尚书右仆射,大同中徙右光禄大夫,出为云麾将军、吴郡太守,迁太子詹事、翊左将军,进尚书仆射,太清二年迁尚书令,侯景犯阙,卒于围城内,赠侍中、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尚书令如故。
全陈文·卷十二
伯阳、字隐忍,东海人。梁中大通中、对策高第,补河东王国右常侍、东宫学士,临川王墨曹参军。大同中、出为侯官令。侯景之乱,浮海至广州,依萧勃,勃败,还居吴郡。天嘉中,为晋安王侍读,除侯安都司空记室参军。宣帝时,除新安王镇北记室参军、兼南徐州别驾,带东海郡丞,历临海王限外咨议参军,复为新安王镇右咨议参军,太建十三年卒。
全陈文·卷五
之元,庐江灊人,梁尚书令敬容疏族。天监末,为临川王扬州议曹从事史,转主簿。普通中,丹阳尹袁昂辟为五官掾,总户曹事,寻除信义令。大同中,为武陵王益州刑狱参军。侯景之乱,武陵王承制,授南梁州长史、北巴西太守,未行,以谏东下被囚。及江陵陷,王琳召为记室参军,随府进司空咨议参军。永嘉王建号,除中书侍郎。使齐还,而永嘉败,齐主以为扬州别驾。及陈克寿阳,湘州刺史始兴王叔陵召为中卫功曹参军,寻迁咨议,随府之扬州。及叔陵诛,遂不仕。陈亡,移居常州之晋陵县,隋开皇十三年卒,年九十馀,有《梁典》三十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会稽山阴人,字法言。少好学,博涉书史。陈宣帝太建中,为宣惠江夏王长史。陈后主即位,仕都官尚书。与江总等并为狎客。后主恶闻过失,范必曲为文饰,称扬赞美。时孔贵人绝爱幸,范与孔氏结为兄妹。宠遇优渥,言听计从,朝廷公卿咸畏范。陈亡,隋文帝以其奸谄,列为四罪人之一,流放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