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南北朝
释道宠北魏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故儒生张宾也
高齐元魏之际。
国学有雄安先生者。
博学能文辞。
为时师范。
其徒李范齐镳安席。
皆材艺所归。
而宾其一也。
尝至赵州堰角寺。
即今之应觉寺也。
渴因从寺索水。
沙弥问宾。
水具几尘。
必言之。
乃可以饮。
宾罔然。
沙弥遂浇其面。
宾大惭。
谓其人曰。
非直以辱我而已。
亦足以见佛法之不易知如此。
吾今投诚趋向矣。
于是悉辞去其从者。
而从寺出家。
寺法当三年历试而后剃落。
以宾名士故。
即日使受具戒。
乃入西山
广寻藏部。
造诣渊微。
叹留神之晚。
宣武皇帝崇尚大教。
永平元年
西竺三藏菩提流支于紫极殿。
勒那摩提太极殿
翻译十地。
然各置禁卫。
不相往来。
四年方讫。
及雠校义句恰同。
其所不同者。
一字耳
盖或以为不二。
或以为不尽。
后那的定为不异。
而众共称美。
谓合圣心。
闻之。
因访流支以所译指趣。
支授十地曲教。
于三冬之间。
尽为疏出。
寻而讲演。
听侣云臻。
邺下歆艳焉。
魏收邢子才扬休之等在座。
默识之曰。
诸贤既皆国华朝彦。
颇忆受业有所自来否。
答以为始皆北面张君
君兹厌俗。
罔知所向。
咄曰。
师资之礼。
典籍具存。
今乃尔何耶。
三子遽拜伏谢过。
转以闻上。
诏日赐黄金三两。
以旌异之。
而终其身。
释道宠
姓张
俗名为宾
高齐元魏之际。
国学大儒雄安生者。
连邦所重。
时有李范张宾
齐鏕安席。
才艺所指莫不归宗。
后俱任安下为副。
年将壮室。
领徒千馀。
赵州元氏县堰角寺侧。
即今所谓应觉是也。
从寺索水。
沙弥持与。
问具几尘方可饮之。
素不内涉罔然无对。
乃以水浇面。
大恧谓徒属曰。
非为以水辱我。
直显佛法难思。
吾今投心此道。
宜各散矣。
即日于寺出家。
寺法入道三年历试。
聪明大博不可拘于常制。
即日便与具戒。
遂入西山广寻藏部。
神用深拔慨叹晚知。
魏宣武帝崇尚佛法。
天竺梵僧菩提留支初翻十地在紫极殿。
勒那摩提在大极殿。
各有禁卫不许通言。
校其所译恐有浮滥。
始于永平元年四年方讫。
及勘雠之。
惟云。
有不二不尽。
那云。
定不二不尽。
一字为异
通共惊美若奉圣心。
承斯问。
便诣流支访所深极。
乃授十地典教三冬。
随闻出疏。
即而开学。
声唱高广。
邺下荣推。
时朝宰文雄魏收邢子才杨休之等。
昔经席官学由成自遗世网形名靡寄。
相从来听皆莫晓焉。
默识之。
乃曰。
公等诸贤既称荣国
颇曾受业有所来耶。
皆曰。
本资张氏厌俗出家。
曰。
师资有由今见若此。
乃曰。
罪极深矣。
初聆声相寔等昔师。
容仪顿改致此无悟。
于是同敦三大罄此一心。
悲庆相循。
遂以闻奏。
以德溢时命义在旌隆。
日赐黄金三两尽于身世匠成学士堪可传道千有馀人。
其中高者。
僧休法继诞礼牢宜儒果等是也。
一说云。
初勒那三藏教示三人。
房定二士授其心法。
慧光一人偏教法律。
菩提三藏惟教于
在道北教牢宜四人。
光在道南教凭范十人。
故使洛下有南北二途。
当现两说自斯始也。
四宗五宗亦仍此起。
今则阙矣辄不繁云。
姓张
俗名为宾
高齐元魏之际。
国学大儒。
雄安生者。
连邦所重。
时有李范张宾齐鏕安席。
才艺所指。
莫不归宗。
后俱依安下为嗣。
年壮。
领徒千馀。
赵州元氏县
堰角寺侧。
从寺索水。
沙弥持与。
问具几尘。
方可饮之。
素不内涉。
罔然无对。
乃以水浇面。
大恧。
谓徒属曰。
非以为水辱我。
直显佛法难思。
吾今投心此道。
宜各散。
便于寺出家。
聪明博大即具戒。
遂入西山
广寻藏部。
神用深拔。
慨叹晚知。
魏宣武帝
崇尚佛法。
天竺梵僧菩提留支。
初翻十地。
在紫极殿。
勒那摩提
太极殿
各有禁卫。
不许通言。
校其所释。
恐有浮滥。
始于永平元年
至四年方讫。
及勘雠之。
惟云有。
不二不尽。
那云。
定不二不尽。
一字为异
通共惊美。
诣留支。
访所深极。
乃授十地。
曲教三冬。
随闻出疏。
即而开学。
声唱高旷。
邺下荣推。
时朝宰文雄魏收
邢子才
杨休之等。
昔经席。
官学由成。
自遗世网。
形名靡寄。
相从来听。
默识之。
于是同敦三大。
罄此一心。
悲庆相循。
遂以闻奏。
以德溢时命。
义在旌隆。
日赐黄金三两。
匠成学士
传道千馀。
其中高者。
僧休。
法继诞礼。
罕宜。
儒果等。
崔昂北齐 ? — 56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5 【介绍】: 北齐博陵安平人字怀远
初为高澄记室参军委以腹心之任。
东魏末,高澄入朝辅政,召为开府长史
时勋将亲族宾客,多行不轨,以法绳之,内外齐肃。
尚书左丞,兼度支尚书
民间煮盐,主张薄为灶税。
曾上书劝田事七条。
齐代东魏,迁散骑常侍,兼大司农卿
校理有术,下无奸伪。
寻与邢邵定国初礼,并删定律令。
文宣帝天保十年,策拜仪同右仆射
后坐事除名,不久,复为五兵尚书,迁祠部,卒。
魏收北齐 506 — 57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6—572 【介绍】: 北齐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人,字伯起小字佛助
年十五,能属文。
初为北魏太学博士
节闵帝时,迁散骑侍郎修国史
孝武帝关中通直散骑常侍,副王昕使梁。
后为高欢丞相府属,不得志。
北齐,除中书令,兼著作郎
文宣帝天保二年,诏令撰魏史。
三年,成《魏书》一百三十卷。
时人以其报怨酬恩,史书不实,文宣帝曾诏尚书省与诸家子孙共加论讨。
帝重收才,不欲加罪。
时因讥为“秽史”。
官至尚书右仆射,掌诏诰,总议监五礼事,位特进
曾参修律令。
温子升邢邵齐誉,世号三才
今存《魏特进集》辑本及《魏书》。
许惇北齐 ? — 57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2 【介绍】: 北齐高阳新城人字季良
东魏司徒主簿,以明断称,时号“入铁主簿”。
阳平太守,有治政。
历魏齐梁二州刺史
官至少师尚书右仆射
邢邵魏收等同列,以无学术、不善谈而不为时流所重。
陆卬北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昂
北齐代人字云驹
陆子彰子。
少博览群书,善属文,得邢邵赏识。
起家东魏员外散骑侍郎,历中书舍人,兼中书侍郎,参掌纶诰。
自梁魏通和,岁有交聘,每兼官燕接,即席赋诗。
北齐文宣帝天保初,授给事黄门侍郎,迁吏部郎中
因弟卒,悲痛而绝,年四十八。
谥文
封孝琬东魏 516 — 55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6—551 【介绍】: 东魏渤海蓨人字子茜
封隆之侄。
早孤,为隆之鞠养,慈爱甚笃。
孝武帝末袭父爵,为高洋主簿
领东宫洗马
性恬淡,好诗文。
太子少师邢邵七兵尚书王昕等先达高才,喜其为人,与结忘年交。
袁聿修北齐至隋初 ? — 58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2 【介绍】: 北齐陈郡项县人字叔德
袁翻子。
深沉有鉴识,清心寡欲,与物无竞。
初仕北齐尚书郎十年,未尝受升酒之遗,尚书邢邵呼之为清郎。
后迁太常少卿出使巡省,兖州刺史,遗以白䌷为信,不受,即复称之为清卿
后主天统时尝任信州刺史,为政清明,不言而化。
秩满还,吏民遮道泣留。
,为都官尚书
文帝开皇二年出为熊州刺史,卒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