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南北朝
僧迁西梁 495 — 573年4月17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姓严氏
吴郡吴人
师事钟山灵耀道则法师
后游讲肆。
尝难招提慧琰禅品义。
招提为更新章句。
高帝法集兴善殿。
锐辩如流。
帝嘉之。
且特诏
敷述帝所制胜鬘义疏于寿光殿。
储尚书令何敬容
并加扣击。
中兴。
为荆邺大僧正
恂恂七众不肃而成。
天保十二年四月十七日
卒于大宝精舍。
寿七十九。
江陵之中华北山
还弱冠诵法华六千部。
亲见普贤于梦𥧌中。
香光洞烛摩顶加被。
秘而不言。
及是始以告人云。
梁明帝有疏致
其说以为。
等观北面归依。
时移三纪。
拥经问道。
十有三年
终识苦空。
功由善导。
等观帝法名也。
僧迁
姓严
吴郡吴人
孝敬夙彰。
侍中玉锡见而异焉。
一面定交。
师事钟山灵曜道则法师
则亦权行外彰深相推重。
后游谈讲肆纵辩天垂曾难招提慧琰禅品义。
精思间出中座嗟扬。
招提因改旧致。
更新章句。
梁高有敕。
善言殿义集登即锐辩如流。
帝有嘉之。
仍降家僧之礼。
帝制胜鬘义疏。
寿光殿。
诸僧咸怀自恧。
深穷理窟。
特诏敷述。
储尚书令何敬容
以并请论击。
道俗欣洽时论题之。
中兴荆邺。
正位僧端
职任基月道风飙举。
恂恂七众不齐而成。
昔晋氏始置僧司
迄兹四代。
求之备业罕有斯焉。
自后探索幽求。
经诰盘结皆针盲起废。
怡然从政
天监十二年四月十七日
移神大宝精舍。
春秋七十有九。
二十日葬于江淩之中华北山
初年少孝禀自然。
家贫亲老珍养或阙。
后名德既立。
供嚫腴旨进馈益陈。
及处艰忧毁几致灭。
年方弱冠便诵法华数溢六千。
坐而若寐亲见普贤。
香光照烛仍降摩顶。
书而不传。
大渐惟几。
方陈同志。
凡讲涅槃大品十八部经。
各数十遍。
皆制义疏流于后学。
等观即梁明帝之法名也。
自云。
北面归依时移三纪。
权经问道十有三年
终识苦空功由善导。
况乎福田五世师资两叶。
仁既厚矣义寔深焉。
遂刊碑坟陇。
述德如左。
蔡大宝西梁 ? — 5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4 【介绍】: 南北朝时后梁济阳考城人字敬位
少孤而笃学,善属文,有智谋。
解褐梁武陵王左常侍
萧察出镇会稽,为记室
襄阳,迁咨议参军
及咨称帝,为侍中尚书令,进位柱国军师将军
专掌之章表、书记、教令、诏册,实为谋主,时人比之诸葛亮之于刘备
萧岿嗣位,授中书监、中权大将军吏部尚书,加特进
卒谥文凯
蔡大业西梁 ? — 56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8 【介绍】: 南北朝时后梁济阳考城人字敬道
蔡大宝弟。
学涉经史,有将命材。
西中郎府参军萧察之镇。
称帝,历官散骑常侍卫尉卿
萧岿嗣位,官至左民尚书太常卿
卒谥简
钱道戢陈朝 508 — 57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8—570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子韬
少以孝闻,长有干略。
初从陈霸先平卢子略,除滨江令
霸先辅政,随陈倩(文帝)平张彪会稽,累迁东徐州刺史封永安县侯
入陈,初为临海太守
历事五帝,从讨留异欧阳纥萧岿,累有军功。
官至都督郢州刺史
卒谥肃
韦孝宽北周 509 — 580
全后周文·卷六
孝宽名叔裕,以字行,夐弟。
孝昌中统军,拜国子博士,行华阴郡事,永安中宣威将军给事中赐爵山北县男普泰中都督除浙阳郡守大统中弘农郡守兼左丞,以大将军宜阳郡事,迁南兖州刺史,进爵为侯,转晋州刺史,镇玉壁,兼摄南汾州事,进大都督,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建忠郡公
废帝时雍州刺史
恭帝初以大将军江陵封穰县公,还拜尚书右仆射赐姓宇文氏,复镇玉壁。
孝就受禅,拜小司徒
明帝初参麟趾殿学士保定初于玉壁置勋州,授勋州刺史,进柱国
天和中郧国公
建德中大司空,出为延州总管,进上柱国
大象初徐州总管行军元帅,卒赠太傅谥曰襄
王操西梁 ? — 5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5 【介绍】: 南北朝时后梁太原晋阳人字子高
有筹略,博涉经史。
初为萧察外兵参军,督称帝后,迁五兵尚书郢州刺史,累进位柱国
萧岿嗣位,以全江陵功,迁侍中中卫将军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参掌选事,领荆州刺史
卒谥康节
王褒北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琅邪临沂人字子渊
王规子。
博览史传,尤工属文。
起家秘书郎
梁元帝时侍中,累迁吏部尚书左仆射
梁元帝西魏,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北周,为内史中大夫小司空
明帝文学,以庾信才名最高,特加亲待。
武帝亦重之。
官至宜州刺史,卒年六十四。
有《王司空集》辑本。
僧法论西梁至隋 528 — 6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僧。
南郡人俗姓孟
初住荆州天皇寺,博通内外,词理锋挺。
后梁明帝萧岿礼重之。
隋文帝时,召入道场,后住京师日严寺。
文帝仁寿寺法论特蒙接对。
炀帝东宫时,优礼弥厚。
即位后,特赐木皮袈裟,寻随驾至
卒年七十八。
有集。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孟氏。
南郡人
初住荆州天皇寺
旋自引去。
隐青溪之覆舟山
业成实。
尤善属文。
梁明帝雅重之。
屡徵召不赴。
炀帝在蕃邸。
躬礼致之。
追入京辇
住日严寺。
谒文帝于仁寿宫。
诏于大宝殿赐净馔。
在座上诗颂德。
帝嘉叹。
炀帝在春宫。
宠眷弥厚。
大业元年
将移东门。
诏赐千秋树皮袈裟一领。
帛五百段。
毡四十领。
皇后赐狐腋皮坐褥法服等。
因随驾至
未几而卒。
年七十八。
志欲以粉藻黼黻宗乘。
尝续传名僧。
无所就。
有别集八卷。
行世。
释法论
姓孟氏
南郡人
初住荆州天皇寺
博通内外。
词理锋挺。
隐沦青溪之覆舟山
味重成实研洞文采。
谈叙之暇命笔题篇梁明帝重其雅素厚礼徵召。
而性在虚闲不流世供。
葛屦蒲服用卒生年。
隋炀在蕃远闻令德。
召入道场晨夕赏对。
王有新文颂集。
皆共询谋。
处俗传扬亟移岁序。
后入京辇住日严寺。
文帝时幸仁寿。
往谒见特蒙接对。
躬事展礼。
帝美其清悟。
为设净馔于大宝殿。
登即在坐。
上诗叙谈帝德宫观宏丽今古。
高祖重加叹赏。
晋王之处春坊
优礼弥厚。
中使慰沃启疏相寻。
大业元年将移东阙。
下敕赐千秋树皮袈裟十领帛五百段毡四十领。
皇后赐狐掖皮坐褥及法服等物。
故其道望帝后咸供之隆重为类此也。
因随驾至
不久而终。
时年七十八矣。
皇上哀悼赙赠有加。
仍敕所在。
传送葬于荆楚
爰初莅法。
崇尚文府。
虽外涉玄儒。
而内弘佛教。
所以缀采篇什。
皆叙释风。
当即缵叙名僧。
将成卷帙。
未就而卒。
本遂不行。
顾惟高德有坠者众矣。
有别集八卷行世。
萧瓛西梁 ? — 5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9 【介绍】: 南北朝时后梁宗室字钦文
萧岿第三子。
幼有令誉,能属文,位荆州刺史
隋将崔弘度兵至都州,惧,与其叔父萧岩奔陈。
以为侍中吴州刺史
及陈亡,吴人推其为主以御隋师。
战败,与同时被杀。
韦琳西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后梁京兆人,南迁于襄阳
后梁明帝天保中舍人
涉猎有才藻,善剧谈。
尝撰《䱉表》以讥刺时人。
僧慧旷陈朝末隋初 534 — 613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其先谯国曹氏。
今为襄阳人
祖亮宗给事黄门侍郎卫尉卿
父蔼直阁将军
年十二。
江陵宝光寺澄法师出家。
俄而辞。
明帝渚宫
京师
居律行寺。
西竺真谛三藏
既译摄大乘唯识等论。
金鼓光明等经。
方将弘演
未得其人。
乃与宗恺准韵诸师。
北面受焉。
三藏云亡俦侣斯逝。
复偕同学僧宗俱栖匡岫敷化。
州宰鄱阳长沙二王。
师敬之。
后游湘郢间。
罔怠旧志。
陈至德初
言旋乡井。
居遍觉道场。
开皇三年也。
顷之诏徙兴国寺
屡赐香苏等物。
秦孝王建麾襄沔。
亲奉归戒。
炀帝即位
诏入京师次江阳
辞疾不行。
诏寓丹阳栖霞寺医养。
松筠泉石寔惬情素。
遂有终焉之志。
大业九年五月十六日终。
春秋八十。
顶煖指屈。
斯又上生得道之徵也。
其月二十日
窆于寺之西山
萧玚西梁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萧玚 581年—587年 梁明帝第七子
简介
萧玚字同文梁明帝萧岿之子,封义安王
萧琮西梁至隋初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萧琮 靖帝 585年—587年
广运 586年—587年九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兰陵人字温文
南朝后梁国主
萧岿子。
其姊为炀帝皇后
岿卒,嗣位为后梁国主,年号广运。
隋文帝开皇中,废梁国,征入朝,拜柱国封莒国公
宽宏大度,博学有文艺,兼善弓马。
炀帝即位,以皇后故,甚见亲重,改封梁公
虽羁旅,见北朝豪贵,无所降下,且有童谣曰:“萧萧亦复起。
”帝乃忌之,遂废于家。
萧皇后西梁至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炀帝后。
南兰陵人
后梁明帝萧岿女。
文帝晋王杨广选妃于梁,得之,策为妃。
炀帝即位,立为皇后
好学,帝甚宠敬。
见帝失德不敢进言,乃为《述志赋》以自寄。
宇文化及之乱,没入突厥
唐太宗贞观中突厥,以礼迎归于京师
全隋文·卷八
后,南兰陵人后梁明帝之女。
开皇中,策为晋王妃
炀帝即位,立为皇后
江都之变,没于宇文化及
化及败,没于窦建德
寻为突厥处罗可汗所迎。
至唐贞观四年突厥破灭,归于京师
二十年殂,谥曰悯
萧璟西梁 ? — 638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萧璟 ?—587年 梁明帝第五子
简介
萧璟(?-638年)梁明帝萧岿张皇后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