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李洪” 相关资源
人物库 南北朝
僧范北齐 476 — 555
僧范
姓李氏
平乡人也。
幼游学群书。
年二十三备通流略。
至于七曜九章天竺咒术。
咨无再悟。
徒侣方千指掌解颐誇矜折角。
时人语曰。
相州李洪
解彻深义。
邺下张宾生领悟无遗。
斯言诚有旨矣。
兼以年华色美都无伉俪之心。
思附法门烧指而修供养。
年二十九栖迟下邑闻讲涅槃。
辄试一听开悟神府。
理思兼通。
乃知佛经之秘极也。
遂投邺城僧始而出家焉。
初学涅槃经顿尽其致。
又栖心林虑静其浮情。
复向洛下献公听法华华严。
宗匠前修是非衢术。
后徙辙光师而受道焉。
耽味虑宗岁纪迁贸。
既穷筌相学志无杂。
乃出游开化利安齐魏。
每法筵一举听众千馀。
逮旋趾邺都可谓当时明匠。
遂使崔觐注易咨之取长。
宋景造历求而舍短。
大儒徐遵明宝顶等。
一对信于言前。
授以菩萨戒法。
五众归之如市。
讲华严十地地持维摩胜鬘各有疏记。
复变疏引经制成为论。
故涅槃大品等并称论焉。
地持一部独名述也。
然属词繁壮不偶世情。
亦是一家之作。
故可观采。
而言行相辅祥徵屡降。
尝有胶州刺史杜弼
于邺显义寺请冬讲。
至华严六地忽有一雁飞下。
从浮图东顺行入堂。
正对高座伏地听法。
讲散徐出还顺塔西尔乃翔游。
又于此寺夏讲。
雀来在座西南伏听终于九旬。
又曾处济州
亦有一鸮飞来入听讫讲便去。
斯诸祥感众矣。
自非道洽冥符。
何能致此。
尝讲花严。
辄有一僧加毁云。
是乃伽斗。
竟何所解。
当夜有神加打。
死而复苏。
其见闻者皆深敬异。
尝宿他寺意欲闻戒。
有僧升座将欲竖义。
乃曰。
竖论法相深会圣言。
何劳布萨。
僧常闻耳。
忽见一神形高丈馀貌甚雄峻。
来到座前问竖义者。
今是何日。
答曰。
是布萨日。
神即以手拓之曳于座下。
委顿垂死。
次问上座
拓曳同前。
由是自励。
至终僧事私缘竟无说欲。
乃至疾重舁而就僧。
将终之日延像入房。
下床跪地惟悔宿触而已。
时当正午遗诫而卒于邺东大觉寺
时春秋八十。
天保六年三月二日也。
背儒入释崇信日增。
寂想空门不缘世务。
口无流略之语。
身绝非法之游。
随得财贿即施门人。
衣食有无未曾宣述。
安忍善恶喜怒不形。
洗秽奉禁终始如一。
而留意华严。
为来报之业。
夜礼千佛为一世常资。
末岁年事既隆。
身力不济。
犹依六时叩头枕上。
自有英悟之量。
罕能继者。
而感通灵异。
则事全难准云。
姓李
平乡人
幼学群书。
年二十三。
备通疏略。
至于七曜九章天文筮术。
咨无再悟。
时人语曰相州李洪
解彻深义。
邺下张宾生。
领悟无遗。
兼以年华色美。
都无伉俪之心。
思附法门。
烧指而修供养。
年二十九。
栖迟下邑
闻讲涅槃。
一听开悟。
遂投邺城僧出家焉。
复向洛下
献公听法华华严。
后从辙光师受道。
耽味虚宗。
出游开化
利安齐魏。
每法筵一举。
听众千馀。
逮旋趾邺都
遂使崔觐注易。
咨之取长。
宗景造历。
求而舍短。
大儒徐遵明
宝顶等。
一见信于言前。
受以菩萨戒法。
五众归之如市。
讲华严十地地持维摩胜鬘。
各有疏记。
复变疏引经。
制成为论。
故涅槃大品等。
并称论焉。
地持十部独名述也。
然属词繁壮。
不偶世情。
言行相辅。
祥徵屡降。
常有胶州刺史杜弼
于邺显义寺。
冬讲。
至华严六地。
忽有一雁飞下。
从浮图东。
顺行入堂。
正对高座。
伏地听法。
讲散徐出。
还顺塔西翔逝。
又于此寺夏讲。
雀来在坐。
西南伏听。
终于九旬。
又曾处济州
亦有一鸟飞来入听。
讫讲便去。
诸祥感众。
道洽冥符。
费穆北魏 477 — 5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7—529 【介绍】: 北魏代人字朗兴
费于子。
颇涉书史,好尚功名。
河阴,有严明之称。
孝明帝正光中,以辅国将军、假征虏将军率军抗击,大破柔然,斩其帅。
及六镇起事,诏为别将都督李崇镇压,败投尔朱荣,既而赴朝廷请罪,诏原之。
孝昌中镇压绛蜀平民及阳城李洪起事,迁金紫光禄大夫、正武卫将军
尔朱荣向洛,遂降,说荣大行诛罚,更树亲党。
累迁卫将军封赵平郡公
元颢内逼,
河阴酷滥事起,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