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南北朝
颜延之南朝宋 384 — 4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4—456 【介绍】: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延年
少孤贫,好读书,无所不览。
东晋时曾为豫章公刘裕世子中军行参军
入宋,初为太子舍人
历始安、永嘉郡太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领湘东王师。
嗜酒,不护细行,性激直,每犯权要,自谓“狂不可及”,人称“颜彪”。
文章冠绝当时,与谢灵运齐名,世称颜谢
今存《颜光禄集》辑本。
全宋文·卷三十六
延之字延年琅邪临沂人,晋光禄勋含曾孙。
义熙中,后将军吴国内史刘柳以为行参军,转主簿,历豫章公世子参军
宋国建为博士,仍迁世子舍人
及受禅,补太子舍人,徙尚书仪曹郎太子中舍人
少帝即位,以为正员郎中书郎,徙员外常侍,出为始安太守
元嘉初征为中书侍郎,转太子中庶子
寻领步兵校尉,出为永嘉太守,未行,免。
起为始兴王浚后军咨议参军,迁御史中丞,改国子祭酒司徒左长史
免,复为秘书监光禄勋,致仕。
元凶弑立,以为光禄大夫
孝武即位,以为金紫光禄大夫,领湘东王师。
孝建三年卒,年七十三,赠散骑常侍特进谥曰宪子,有集三十卷,逸集一卷。
邢祐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河间鄚人字宗祐
征除著作郎,领乐浪王傅。
员外散骑常侍,使于宋明帝,以劳除建威将军平原太守封城平男
卒年七十三。
求那跋陀罗南朝宋 394 — 468
中天竺人也。
少传五明。
天文书算。
医方咒术。
风甬盈虚。
世间术业。
多所究竟。
而志力坚明。
偏习方等。
以外典杂事弊释氏。
乃遁游师子国
依师入道。
专情学务。
辞小习大。
号之为摩诃乘焉
师欲试之。
命就闇室。
操取经匣。
即得华严大品。
师曰。
大乘于汝乃有重缘。
奉书父母。
劝归正法。
曰若专外道。
虽还无益。
若归依三宝。
则长得奉见。
父感至言。
遂乖邪崇正。
顷之功德贤乃奉送资供。
求向东方。
因随舶汎海。
元嘉十二年春
始至广洲。
云峰山
立寺以山为名。
刺史车朗表闻。
宋文帝遣使迎接。
其年冬至京师
敕住祇洹寺。
遥入宫台传译。
意好欣然若故旧。
帝甚敬异之。
琅邪颜延之
宕才硕学。
束带诣门。
于是京邑道俗。
车盖相望。
彭城谯王义宣置师事焉。
众僧共请出经。
于祇洹寺。
集义学诸僧。
初出杂阿含经五十卷。
又于东安寺。
出法鼓经二卷。
出相续解脱经二卷。
第一义五相略一卷。
后于舟杨郡。
译出胜鬘经一卷。
又于道场寺
出央掘四卷。
楞伽经四卷。
众七百馀人。
宝云传译。
惠观执笔。
辨章文义妙会。
先自元嘉二十三年
谯王镇荆洲。
请与俱行。
安憩辛寺。
更立殿房。
即于寺内。
无忧王经一卷。
八吉祥经一卷。
过去现在因果四卷。
无量寿一卷。
泥洹一卷。
凡十三部。
合七十三卷。
谯王欲请讲华严等经。
跋陀自忖未善汉语。
愧难积旬。
即旦夕礼忏。
请乞冥应。
遂梦有人。
白服持剑。
擎一人首来。
至其前曰。
何故忧邪。
跋陀具以事对答。
曰。
不痛。
壑然便觉。
心神喜悦。
旦起言义皆备领汉语。
于是就讲。
弟子法勇传译。
僧念为都讲。
虽因译人。
而玄解往复。
元嘉将末。
谯王屡有怪梦。
跋陀答以京都将有祸乱。
未及一年。
而二凶构逆。
孝建之初
谯王阴谋逆节。
跋陀颜容忧惨。
而未及发言。
谯王问其故。
跋陀陈争垦切。
乃流涕而出。
曰必无所翼。
贫道不容扈从。
义宣问曰。
法师何故谓弟子举事不成。
答曰。
大王名义宣
当以义济。
今兴兵犯从非义也。
何以能剋。
义宣以其物情所信。
乃逼与俱下。
过江洲。
见咸质质。
问曰。
法师观弟子军容何如。
答曰。
犹如聚墨耳。
梁山之败。
火榄转迫。
去岸悬远。
𠜁无济理。
唯一心称观世音。
手捉邛竹杖。
投身江中。
水裁至
以杖刺水。
水深流驶。
见一童子。
寻后而至。
以手牵之。
顾谓童子。
汝小儿何能度我。
恍忽之间。
觉行十馀步。
仍得上岸。
即脱纳衣。
欲宾童子。
顾览不见。
举身毛竖。
方知神力焉。
王玄谟督军梁山
孝武敕军中得摩诃乘
善加料理。
驿信送台。
俄而寻得。
令舸送还都。
孝武即时引见。
顾问委典。
曰企望日久。
今始相遇。
跋陀对曰。
既染觉戾。
分为灰粉。
今得接见。
重荷生造。
敕问置谁为贼。
答曰。
出家之人不豫戎事。
张畅宗灵秀等。
并是驱逼贫道所明。
但不图宿缘乃逢此事。
孝武曰无所惧也。
是日敕住后堂。
供施衣物。
给以人乘。
跋陀在荆洲十载。
每与谁王书疏。
无不记录。
及军败简检。
无片言及军事者。
孝武明其托谨。
益加礼遇。
后因闲谈。
聊戏问曰。
丞相不。
答曰。
受供十年。
何可忘德。
今从陛下。
乞愿为丞相三年烧香。
帝悽然动容。
义而许焉。
中兴寺成。
敕令移住。
令开三间房
后于东府宴会。
王公毕集。
敕见跋陀
时未及净𩬊。
白首皓然。
孝武遥望。
顾语尚书谢庄曰。
摩诃乘聪明机解。
但老期已至。
朕试问之。
必悟人意。
跋陀上阶。
因迎谓之。
摩诃乘不负远来之意。
但有一在。
即应声答曰。
贫道远归帝京。
垂四十年。
天恩隆遇。
衔块罔极。
但七十老病。
唯一死在。
帝嘉其机辨。
敕近御座。
举朝屡目焉。
后于秣陵凤凰楼西起寺。
每至夜半。
辄有推户而唤。
视不见人。
众屡厌梦。
跋陀烧香咒曰。
汝宿缘居此。
我今起寺。
行道礼忏。
常为汝等居住者。
为护寺善神。
若不能居。
随所安。
既而道俗十馀人。
同夕梦见。
鬼神千数。
皆荷担移去。
寺众遂安
大明七年天下亢旱。
祈祷山川。
累日无验。
孝武请令祈雨。
必使有感。
如其无效。
不须相见。
跋陀答曰。
仰凭三宝。
陛下天威翼必降泽。
如其不获。
不复重见。
即往北湖钓台
烧香祈请。
不复饮食。
默而诵经。
密加秘咒。
明日晡时。
西北云起如车盖。
日在
风震云合。
即日降雨。
明旦公卿入贺。
敕见慰劳。
嚫施相续。
跋陀自幼以来。
蔬食终身。
常执持香炉。
未尝辍手。
每食竟辄分食。
飞鸟集手取食。
至明帝之世。
礼供弥盛。
泰始四年正月
觉体不平。
便豫与明帝公卿告辞。
临终之日。
延伫而望云。
见天华圣像。
禺中遂卒。
春秋七十五。
明帝深加痛惜。
慰赙甚厚。
公卿会葬。
荣众备焉。
又续有求那毗地
中天竺人。
聪瞻有记。
诵经十馀万言。
兼解阴阳道术。
以齐建元中来至。
住毗舍离寺。
永明十年
译出十二因缘。
及颀湏达长者经。
造正观寺(云云)。
徐爰南朝宋 394 — 4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4—475 【介绍】: 南朝宋琅邪开阳人字长玉
本名瑗
初为晋琅邪王大司马府中典军
东晋末,从刘裕北伐,为刘裕所知,以能得人主微旨,入宋,历事六主,参掌机要。
明帝泰始三年,以素不亲己,斥为奸佞,诏徙交州
明帝死,还京都,位终中散大夫
有史才,孝武帝时曾领著作郎,奉命续撰何承天草创之宋史,多为沈约宋书》所本。
僧敬南齐 403 — 48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3—486 【介绍】: 南朝齐女僧
会稽人俗姓李
五六岁时闻人唱经赞颂,辄能诵忆。
少长,读经数百卷。
宋文帝元嘉中孔默出镇广川,携敬行,欲泛海求佛迹。
以道俗禁闭,留滞岭南三十余年。
众为之立众造寺。
宋明帝迎之还,敕住崇圣寺
齐武帝永明四年示寂。
葬于钟山沈约为撰碑文。
僧敬
本姓李
会稽人也。
寓居秣陵
僧敬在孕家人设会。
瓦官寺僧超西寺尼。
使二人指腹呼胎中儿为弟子。
母代儿唤二人为师。
约不问男女必令出家。
将产之日母梦神人语之曰。
可建八关。
即命经始。
僧像未集便生焉。
闻空中语曰。
可与建安寺白尼作弟子。
母即从之。
及年五六岁闻人经呗辄能诵忆。
读经数百卷妙解日深。
菜蔬刻已清风渐著。
元嘉中鲁郡孔默出镇广州
携与同行。
遇见外国铁萨罗尼等来向宋都。
并风节峧异。
更从受戒深悟无常。
乃欲乘船泛海寻求圣迹。
道俗禁闭。
留滞岭南三十馀载。
风流所渐犷俗移心。
舍园宅施之者十有三家。
共为立寺于潮亭。
名曰众造。
宋明帝闻之远遣徵迎。
番禺道俗大相悲恋。
还都敕住崇圣寺
道俗服其进止。
丹阳乐遵为舍宅立寺后迁居之。
文惠帝竟陵文宣王
并钦风德䞋施无阙。
年八十四。
永明四年二月三日卒。
葬于钟山之阳。
弟子造碑。
中书侍郎吴兴沈约制其文焉。
武念南朝宋 ? — 46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465 【介绍】: 南朝宋新野人
出身郡将,从刘骏雍州,中道为沔中蛮偷袭,奋击摧退之。
参军督护,后每有军旅,常有战功。
刘骏即位(孝武帝),迁建威将军桂阳太守
刘诞叛,追未及,免官。
后出为龙骧将军、南阳太守
明帝初,奉命还雍州绥西土,受诈,为袁顗所杀。
傅灵越南北朝 ? — 4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6 【介绍】: 南北朝时清河人,家于磐阳。
傅融子。
以兄灵庆为南朝宋孝武帝部将所杀,奔河北
北魏文成帝以为青州刺史
后以思母潜逃南归。
宋孝武帝见而礼之,拜员外郎兖州司马,迁太原太守
明帝即位初晋安王刘子勋起兵反,灵越时为冀州刺史崔道固部将,随道固响应晋安王子勋以为前军将军
兵败,为明帝王广之所擒。
明帝欲赦之,灵越辞气强直不改,被杀。
孔璪南朝宋 ? — 4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6 【介绍】: 南朝宋人
前废帝时都水使者
明帝即位,上流反叛,帝遣其入东慰劳。
乃说孔觊谋反。
寻阳王刘子房右军长史,行会稽郡事,遂举兵助晋安王刘子勋明帝争帝位。
军败,投门生陆林夫,为林夫所斩。
刘道隆南朝宋 ? — 4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6 【介绍】: 南朝宋宗室
文帝时庐江太守孝武帝起兵讨刘劭道隆弃郡奔投,加龙骧将军。
大明中历任黄门侍郎冀三州刺史
前废帝景和中以功为右卫将军封永昌县侯,委以心腹之任。
明帝泰始初,为明帝尽力,迁左卫将军中护军
建安王刘休仁,乃赐死。
邓琬南朝宋 407 — 4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7—466 【介绍】: 南朝宋豫章南昌人字元琰,或作元琬
为州西曹主簿,擢给事黄门侍郎,出为晋安王刘子勋镇军长史
宋前废帝被杀,子勋起兵寻阳与陶亮等缮治器甲,征兵四方,奉子勋即位。
宋明帝遣将南讨,战败,欲谋斩子勋以谢罪,为张悦诱斩。
任农夫南朝宋 ? — 4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9 【介绍】: 南朝宋临淮人
性简率,骁勇有胆力,宋明帝时东讨庾业屡战克捷,封广晋县,迁淮南太守,戍姑孰,以防桂阳王刘休范
休范率众向建康农夫弃戍还都,乱平,以功封孱陵县侯,迁骁骑将军,加通直散骑常侍
释法净南朝宋 409 — 473
法净
江北人也。
年二十值乱随父避地秣陵门修释教。
少出家住永福寺
戒行清洁明于事理。
沈思精研深究义奥。
宝贤尼名辈略齐。
宋明皇帝异之。
泰始元年敕住普贤寺
宫内接遇礼兼师友。
二年敕为京邑都维那
在事公正确然殊绝。
随方引汲归德如流。
荆楚诸尼及通家妇女。
莫不远修书䞋求结知识。
其陶治德风皆类此也。
咨其戒范者七百人。
年六十五。
元徽元年卒也。
释法瑗南齐 409 — 489
释法瑗
姓辛
陇西人
辛毗之后。
长兄源明仕伪魏为大尚书
第二兄法爱亦为沙门
解经论兼数术为芮芮国师
俸以三千户。
幼而阔达倜傥殊群。
路见贫寒辄脱衣为惠。
初出家事梁州沙门慧开
懿德通神。
时人谓得初果。
曰。
汝情悟若此必能纲总末化。
宜竞力博闻无得独善。
于是辞游学。
经涉燕赵去来邺洛。
值胡寇纵横关陇鼎沸。
冒险履危学业无怠。
元嘉十五年梁州
因进成都
后东适建邺依道场慧观为师。
笃志大乘傍寻数论。
外典坟素颇亦披览。
后入庐山守静味禅。
澄思五门游心三观。
顷之刺史庾登之请出山讲说。
文帝访觅述生公顿悟义者。
乃敕下都
使顿悟之旨重申宋代。
何尚之闻而叹曰。
常谓生公殁后微言永绝。
今日复闻象外之谈。
可谓天未丧斯文也。
帝敕为南平穆王铄五戒师。
孝武即位
敕为西阳王子尚友。
辞疾不堪。
久之获免。
因庐于方山
注胜鬘及微密持经。
论议之隙时谈孝经丧服。
后天保改构请居之。
因辞山出邑纲维寺网。
刺史王景文往侯。
正值讲丧服。
问论数番称善而退。
明帝造湘宫新成。
大开讲肆妙选英僧。
敕请充当法主
帝乃降跸法筵。
公卿会座。
一时之盛观者荣之。
后齐文惠又请居灵根。
因移彼寺。
太尉王俭门无杂交。
唯待若师。
书语尽敬。
齐永明七年卒。
春秋八十一矣。
时灵根寺又有法常智兴。
并博通经论数当讲说。
常乃尤能剧谈。
为时匠所惮。
而性甚刚梗。
不偶人俗。
释智林南齐 409 — 487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高昌人
史亡其氏。
师事亮公落发。
即诣长安博究经律。
尤善杂心。
亮坐罪窜岭外。
与同学十二人。
同往至南荒。
日讲授。
远人慕其高义。
宋明帝诏至京师住灵基寺。
学者益盛。
时立二谛义。
有三宗各不同。
汝南周颙作三宗论成。
畏讥谤不传以书劝之。
其略曰窃闻三宗之论。
钩深索隐。
尽众生之情。
廓而通之。
尽佛之意。
使法灯有种。
胜利无穷。
借使国城妻子之施。
何以逮此施哉。
传者以为檀越畏讥评。
故欲中辍。
岂可特缠疑障。
自发见行乎。
颙得书矍然而悟。
此论遂传于世。
长八尺。
词音清彻。
高昌而化。
寿七十九。
著二谛论杂心记并解十二门论中论等。
刘袭南朝宋 ? — 47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0 【介绍】: 南朝宋晋陵丹徒人字茂德
宗室临川王刘义庆侄。
初为太子舍人安成太守
晋安王刘子勋起兵,据郡拒,宋明帝嘉之,迁郢州刺史封建陵县侯改封临澧县侯
泰始六年中护军卒。
薛安都南朝宋 410 — 4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0—469 【介绍】: 南朝宋河东汾阴人字休达
世为强族,少以勇闻。
北魏秦二州都统
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率众南归降宋,求北还构扇河、陕。
后从武陵王刘骏为将,为北弘农太守
元嘉末刘骏讨平刘劭安都为前驱,以功封南乡县男
即帝位,为左军将军。
鲁爽,讨臧质,平刘义宣之叛,累官徐州刺史
明帝即位安都举兵拥晋安王子勋为帝。
明帝萧道成张永等讨伐,安都兵败,北走降魏。
魏授徐州刺史,卒赠河东王
张永南朝宋 410 — 475
全宋文·卷四十九
字景云,镜弟,元嘉中为郡主簿从事,累迁至冀州刺史,历仕孝武明帝封孝昌县侯
后废帝时进位光禄大夫,迁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以兵败免官,发病卒。
升明二年,追赠侍中右光禄大夫,有集十卷。
巢尚之南朝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鲁郡人
宋文帝元嘉中始兴王读书,涉猎文史,为刘骏所知。
即位(孝武帝),补东海国侍郎中书通事舍人,与戴法兴参政事
帝性严暴,动至杀戮,尚之往往为解释,多数得免,殿省官员赖之。
宋前废帝时,秉政,威行内外。
法兴以罪死,尚之淮陵太守
宋明帝初复兼中书通事舍人,迁新安太守
释道猛南朝宋 411 — 475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西凉人
史失其氏。
三藏九部。
大小数论。
皆精思洞彻。
尤善成实。
名重讲席。
元嘉二十六年
京师止东安寺。
宋明帝特加敬礼。
建寺于建阳门外。
为纲领。
以皇兴名寺。
每讲授。
帝亲临幸。
公卿毕集。
施与甚厚。
元徽三年殁。
寿六十五。
释道猛
西凉州人
少而游历燕赵备瞩风化后停止寿春
力精勤学。
三藏九部大小数论皆思入渊微无不镜彻。
而成实一部最为独步。
于是大化江西学人成列。
至元嘉二十六年
东游京师止于东安寺。
复续开讲席。
宋太宗湘东王时。
深相崇荐。
及登祚倍加礼接。
赐钱三十万以供资待。
太始之初帝创寺于建阳门外。
为纲领。
帝曰。
夫人能弘道道藉人弘。
得法师非直道益苍生。
亦有光于世望。
可目寺为兴皇。
由是成号。
及创造功毕。
于寺开讲成实。
序题之日帝亲临幸。
公卿皆集。
四远学宾负帙齐至。
神韵无忤吐纳详审。
帝称善久之。
因有诏曰。
猛法师风道多济。
朕素宾友。
可月给钱三万令吏四人白簿吏二十人车及步舆各一乘。
乘舆至客省
随有所获皆赈施贫乏营造寺庙以宋元徽三年卒于东安寺。
春秋六十有五。
后有道坚慧鸾慧敷僧训导明。
并止兴皇寺。
义学之誉抑亦次焉。
寿寂之南朝宋 ? — 47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1 【介绍】: 南朝宋吴兴人
本侍前废帝左右,湘东王刘彧阮佃夫密结之,使杀废帝。
刘彧即位,任羽林监
历南泰山太守
多纳货贿,有一不从,便切齿痛骂,常云利刀在手,何忧不办。
明帝泰始七年为有司所奏,徙越州
途中欲逃叛,见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