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抱玉” 相关资源
人物库 唐朝
释大光中唐 736 — 805年12月16日
释大光
俗姓唐氏
于邑安吉也。
氏寄孕而梦协灵祥。
在娠乃恶荤臭焉。
既诞能言。
不为戏弄。
未龀之岁思求佛乘矣。
愿念法华三月通贯。
经声一发顽鄙革心。
及遂出家而寻登戒。
西游京邑
朝见肃宗帝召对禁中。
拱而叹曰。
昔梦僧口持大乘五光随发。
音容宛若适朕愿兮。
赐名大光
属帝降诞节斋于定国寺。
因赐墨诏。
许天下名寺意往者住持。
中官赵温送于千福寺住持经道场。
其诵经作吴音。
辽辽通于圣听。
帝甚异其事。
中官而宣谕焉。
后居蓝田精舍。
先期而寺僧梦天童来降曰。
大光经声通于有顶。
光一日宴坐自见神手从天而下抚其心。
乃忆先达抱玉大师尝志斯言。
令高其法音当有神之辅翼。
又别夕梦神僧乳见于心命光口吮。
自尔功力显畅形神不劳。
又寻山探幽偶坠穷谷。
龙泉莫测沦溺其间。
心灵了然都无惑乱。
因思本经多宝塔
为诚愿持此支品十万遍。
恍然奋身脱泉。
若有神捧焉。
后诏住资圣等。
此寺赵国公长孙无忌宅。
龙朔二年文德皇后追福造。
长安七年遭火荡尽。
唯于灰中得数部经。
不损一字。
以事奏闻。
百姓舍施。
数日之间已盈钜万。
遂再造其寺。
览此经倍加精进。
后以偏感有亲在吴未答慈力。
表乞归省养。
诏旨未允。
遂生有妄之疾。
策蹇强力将投于渊。
驴伏不前群乌拂顶。
心既晓觉疾亦随瘳。
乃以经顶行道。
忽有诏许还。
既止乌程构营宝塔。
日持华偈成报往愿焉。
永泰元年浙西廉使韦元甫表请。
为六郡别敕道场持念之首。
大历癸丑岁颜鲁公真卿领郡。
相国李绅父为乌程宰。
未期岁。
乳病暴作而不啼。
不鉴者七辰。
至命乳母洗涤焚香。
乃朗讽经分别功德品。
遂超席而坐拱手开眸。
授饮杯水令强乳哺之。
疾乃徐愈。
笑而谓曰。
汝何愿返之遄速乎。
因以名易小字。
贞元中重游霅上
泊舟之次。
早迟伫于溪侧而笑言。
戏抚之若稚孺焉。
刺于吴兴饮醉于馆。
引宿于道场。
夜分将醒白光满室朗然若昼。
往觇光公宴坐梵音方作。
起面门如开毫相。
经音向息色随敛。
归京相辞。
曰。
汝得径山之言。
吾则无以为谕。
行矣自爱。
去留有时。
他日位处庙堂。
以教法为外护乎。
永贞元年十二月黑月既夕示灭于持经道场。
兽嗥鸟坠。
山木惊振。
异香芬馥信宿不消。
刺史颜防深怆悼之。
光一纳四十岁无浣濯。
而戒香郁然。
一饭七十载。
徵验绝多。
故相李公
素于空门寡信颇规僧过。
而敦重光公
自著碑题云墨诏持经大德神异碑铭布衣杨夔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