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法庆” 相关资源
人物库 唐朝
通阇梨
丹阳通阇梨者。
住天保寺。
唐贞观末
年已八十。
气力休健。
仪容率素。
常服纳衣。
衣厚一寸。
线如指大。
以用紩纳。
极清洁诵法华经。
市中乞食所得不异流俗。
得钱财修补寺舍。
其寺大堂梁时所立。
朱砂污洒涂之极厚。
唐初善禅师
大铜像须水银就梁。
刮取所用充足馀趾犹赤。
是知昔人为福竭于所贵。
不以为辞。
如不用者。
昔物何在。
其寺基郭。
补修所须。
云有古镇国金可取治护。
乃于寺北四十步。
依言掘得十斤。
用尽得三十斤。
便曰。
地下大有。
更取杀人。
于是便止。
后辄自营土窟于寺北拟终事。
时未之验也。
不久告僧云。
寻常命终须有付嘱。
引诸财物指订嘱授。
极有分明。
经三日而神气爽健。
而云将去。
忽不知所在便就窟视之。
门已塞开一小孔。
在土撮卧。
气已终矣。
年九十馀。
京师西北有废凝观寺。
有夹纻立释迦举高丈六。
仪相超异屡放光明。
隋开皇三年
僧法庆所造。
捻塑才了未加漆布。
忽终。
同日宝昌寺僧大智又终。
经三日稣。
说云。
初去飘飘若乘风雨。
可行百里。
乃见宫殿人物华绮非常。
又见一人似若王者。
左右仪仗甚有威雄。
顷间见庆来。
而面有忧色。
又见大像。
谓殿上人曰。
造我未了。
何为令死。
其人遽而下殿拜讫。
呼阶下人曰。
合死未。
答云。
命未尽而食尽。
彼曰。
可给荷叶而终其福寿。
言已失像及所在。
时即问凝观寺僧云。
庆公死来三日。
所造丈六一夕亦失。
达曙方见。
时共嗟怪。
言详未讫。
人报云。
稣活。
众咸往问。
大智说同。
自尔旦旦解斋。
荷叶六枚。
中食八枚。
凡欲食时。
先以煖水耎湿方食之。
周流远近率诸士女以成其像。
依像忏礼无爽晨昏。
大业初卒。
春秋七十六。
近如雍州渭南人单道琮者云。
永徽五年因患风仪容改异。
差后味诸饮食咸臭。
唯啖土饮水。
时俗命为人蟺。
今周行告乞。
可年四十馀。
释宁师
释宁师者。
岐阳人也。
亡其名。
时以姓呼之耳。
往来无恒止出处如常僧。
昭宗即位初年
居山寺中。
忽暴终安卧。
体暖忽忽如烂寝焉。
僧徒环守不敢殡敛。
三日而苏。
众惊奔问之曰。
我为冥司追摄。
初见一判官
云和尚寿在而无禄。
乃召吏语之与检覆。
吏曰。
只有乾荷叶三石。
因令注于簿。
又命一人引之巡历观游。
去乃入一门见数殿。
各有榜于是徙步至一殿署云李克用
于牖间。
窥有一黑龙眇一目。
中立铁柱连锁絷维之。
次一殿署曰朱全忠
乃青鞟白额虎锁系如初而前有食啖人血狼藉之状。
次署曰王建
黄金床上卧一白兔焉。
次署曰李茂贞
具冠冕如王者。
左右数侍女焉。
次署曰杨行密
窗牖痹黑不能细瞻。
使者曰。
此诸怪状者何邪。
曰将来王者也。
旁厢数殿望之黯黯。
使者不容引去还至本所。
判官厅事谓使者曰。
好送师回。
但多转念功德经。
宁问曰。
孰是功德经曰。
金刚般若是欤。
此经冥间济拔功力无比。
及乎稣醒。
四顾久之。
乃述前事。
闻者骇然遂闻于官。
后岐帅怪宏迂而妄。
都不之信。
厥后茂贞果封秦王
李克用枉滥杀戮号独眼龙也。
朱氏革于唐命。
残害安忍傅翼择肉。
非虎而何。
蜀王建属兔阻兵自固。
天祐丁卯僣伪号以金饰床也。
诸皆符合
宁自此每断中。
荷叶汤而已。
其诸食馔逆口不餐。
秦陇之人往往请宁入冥预言吉凶。
更无蹉跌。
或请斋争办净池嫩
号为入冥和尚
终于岐下。
系曰。
入冥之说与梦略同。
穆王将化人欢宴。
秦穆得上帝剪鹑。
形在人间神游上界。
前言既发后事必然。
是知六候八徵谅非虚也。
宁师入冥
后唐马珣见天符下以潞王为天子无异。
宁所见殿中物象题榜终符其述。
谓之为梦想。
梦想有徵。
谓之为神游。
神游不谬。
将知觉梦惟一。
明昧有殊。
如摄论云。
如梦等觉时一切处唯有识也。
有若古莽国多眠五旬一觉以梦为实以觉为妄。
若然者觉之所为为梦之先兆也。
而取实于梦中。
真实也。
梦觉反用其犹一欤。
宁师非妄者。
果梁革唐命。
二李皆与天子抗衡。
诸殿远望者得非馀割据群雄偏霸者乎。
所食荷叶僧法庆同。
故幽冥等录中康何德次李山龙入冥而返说事。
皆验焉经云犹如睡梦人知一切诸物有身不移本处是也。
僧文益五代 885 — 958
释文益
姓鲁氏
馀杭人也。
年甫七龄挺然出俗。
削染于新定智通院。
依全伟禅伯
弱年得形俱无作法于越州开元寺
于时谢俗累以拂衣。
出樊笼而矫翼。
属律匠希觉师盛化其徒于鄮山育王寺
甚得持犯之趣又游文雅之场。
师许命为我门之游夏也。
寻则玄机一发杂务俱损。
振锡南游止长庆禅师法会。
已决疑滞。
更约伴西出湖湘尔日暴雨不进。
暂望西院寄度信宿。
避溪涨之患耳。
遂参宣法大师
曾住漳浦罗汉。
人止呼罗汉。
罗汉素知在长庆颖脱。
锐意接之。
唱导之由玄沙与雪峰血脉殊异。
疑山顿摧正路斯得。
欣欣然挂囊栖止。
变涂回轨确乎不拔。
寻游方却抵临川
邦伯命居崇寿。
四远之僧求者不减千计。
江南国主李氏始祖知重迎住报恩禅院
署号净慧。
厥后微言欲绝大梦谁醒。
既传法而有归。
亦同凡而示灭。
周显德五年戊午岁秋七月十七日有恙。
国主纡于方丈问疾
闰月五日剃发澡身与众言别。
加趺而尽颜貌如生。
俗年七十四。
腊五十五。
私谥曰大法眼
塔号无相。
俾城下僧寺具威仪礼迎。
引奉全身于江宁县丹阳乡起塔焉。
好为文笔。
特慕支汤之体。
时作偈颂真赞。
别形纂录。
嗣弟子天台德韶慧明漳州智依钟山道润州光逸吉州文遂江南后主
为碑颂德。
韩熙载撰塔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