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僧慧乘隋末唐初 555 — 630
释慧乘
俗姓刘氏
徐州彭城人也。
其先炎汉之绪。
祖欣梁真前将军琅琊太守
父雅陈兵部郎中
叔祖智强。
少出家。
陈任广陵大僧正
善闲成论及大涅槃。
年十二。
发心入道。
仍事强为师。
服膺论席备探精理。
十六启强曰。
离家千里。
犹名在家沙门也。
诸广游都郡疏诸耳目。
强从之。
便下杨都
庄严寺智㬭法师成实。
爰始具戒。
即预陈武帝仁王斋席。
对御论义词辩绝伦。
数千人中独回天眷。
至四月八日
陈主于庄严寺总令义集
当时竖佛果出二谛外义。
有一法师英侠自居擅名江左
旧住开泰后入祇洹。
乃问曰。
为佛果出二谛外。
二谛出佛果外。
质云。
法师开泰
为开泰出法师
彼曰。
如鸳鸯鸟不住圊厕。
应声曰。
释提桓因不与鬼住。
彼曰。
鸠翅罗鸟不栖枯树。
折云。
譬如大海不宿死尸。
于时㬭公处座叹曰。
辩才无碍其锋难当者也。
躬于帝前赏天柱纳袈裟。
由是令响通振邻国斯传。
桂阳王尚书毛喜仆射江总等。
并申久敬咸慕德音。
属陈季道离隋风远扇。
太尉晋王江都建慧日道场。
遍询硕德。
奉旨延住。
仍号家僧
后从王入朝频蒙内见。
净影慧远
道声扬播。
由来不面。
因过值讲即申言论。
义高词丽声骇听徒。
顾曰。
何处僧唇舌陵人。
复岂逾此。
王闻之弥敬其词辩。
时慧日创立搜杨一化。
并号龙象咸问义门。
既爰初盛集法轮肇驾。
王乃请尽心。
言论不有见尊致结。
既承资蓄纵辩无前。
折关陈款皆倾巢穴。
甚称王望
别赏帛百段。
高祖东巡岱宗銮驾伊洛。
敕遣江南吴僧与关东大德升殿竖义。
应旨首登。
命章对论。
巧问勃兴切并纷集。
纵横骆驿罔弗丧律亡图。
高祖目属称扬。
群英叹异。
开皇十七年
杨州永福寺
建香台一所。
庄饰金玉绝世罕俦。
晋王即位
弥相崇重。
随驾行幸无处不经。
大业六年
有敕郡别简三大德入东都
四方馆仁王行道。
别敕为大讲主
三日三夜兴诸论道。
皆为折畅靡不冷然。
从驾张掖
蕃王毕至。
奉敕为高昌王曲氏讲金光明。
吐言清奇闻者叹咽。
曲布发于地。
践焉。
至八年帝在东都
西京奉为二皇双建两塔七层木浮图。
又敕送舍利瘗于塔所时四方道俗百辟诸侯各出名珍。
兴善寺北天门道南。
树列胜场三十馀所。
高幢华盖接影浮空。
宝树香烟同云雾。
迎延灵骨至于禅定。
佥共请开仁王经
华俗士庶正道日登。
咸嘉赏赞。
十二年东都图写龟兹国檀像。
举高丈六。
即是后秦罗什所负来者。
屡感祯瑞故用传持。
今在洛州净土寺
会隋室分崩唐皇御历。
武德四年扫定东夏
有敕伪乱地僧是非难识。
州别一寺留三十僧。
馀者从俗。
上以洛阳大集名望者多。
奏请二百许僧住同华寺。
等五人敕住京室。
于时从伪郑词被牵连。
主上素承风问。
偏所顾属。
特蒙慰抚命住胜光。
秦国功德咸归此寺。
武德八年
岁居协洽。
驾幸国学将行释奠。
堂置三坐拟叙三宗。
众复乐推为导首。
时五都才学三教通人。
星布义筵云罗绮席。
天子下诏曰。
老教孔教此土先宗。
释教后兴宜崇客礼。
令老先次孔末后释宗。
当尔之时相顾无色。
虽登坐情虑莫安。
今上时为秦王
躬临位席。
直视面目未曾回。
频降中使十数教云。
但述佛宗光敷帝德。
一无所虑。
既最末陈唱谛彻前通。
乃命宗云。
上天下地荣贵所资。
缘业有由必宗佛圣。
今将叙大致理具礼仪。
并合掌虔跪。
使师资有据。
声告才竟。
皇储以下爰逮群僚。
各下席䠒跪伫聆逸辩。
宣帝德云。
陛下巍巍堂堂。
若星中之月云云。
次述释宗。
后以二难双徵两教。
玄梯广布义网高张。
莫不蹑向风驰应机云涌。
既而天子回光敬美其道。
群公拜手请从弘业
黄巾李仲卿
结舌无报。
博士祭酒等。
束体辕门。
慧日更明法云还布。
当又下诏问曰。
道士潘诞奏。
悉达太子不能得佛。
六年求道方得成佛。
是则道能生佛。
佛由道成。
道是佛之父师。
佛乃道之子弟。
故佛经云。
求于无上正真之道。
又云体解大道发无上意。
外国语云阿耨菩提。
晋音翻之无上大道。
若以此验。
道大佛小。
于事可知。
报略云。
震旦之与天竺
犹环海之比麟洲。
聃乃周末始兴
佛是周初前出。
计其相去二十许王
论其所经三百馀载。
岂有昭王世佛而退求敬王时道乎句虚验实足可知也。
仲卿向叙。
道者有太上大道。
先天地生。
郁勃洞虚之中。
炜烨玉清之上。
是佛之师。
不言周时老聃也。
且五帝之前未闻有道。
三王之季始有聃名。
汉景已来方兴道学。
穷今讨古道者为谁。
案七藉九流。
经国之典。
宗师周易。
五运相生。
既辟两仪。
阴阳是判。
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不测谓之神。
天地于事可明。
阴阳在生有验。
此理数然也。
不云有道先天地生。
道既莫测从何能生佛。
车胤云。
在己为德及物为道。
殷仲文云。
德者得也。
道者由也。
言得孝在心由之而成也。
论衡云。
立身之谓德。
成名之谓道。
道德也者为若此矣。
卿所言道宁异是乎。
若异斯者不足归信。
岂有头戴金冠身被黄褐。
鬓垂素发手把玉璋。
别号天尊居大罗之上。
独名大道治玉京之中。
山海之所未详。
经史之所不载。
大罗既焉有之说。
玉京本亡是之谈。
言毕下座。
举朝属目。
此时独据词宗。
馀术无为而退。
一席杨扇万代舟航。
可尚可师立功立事。
近假叨幸之力。
远庇护念之恩也。
贞观元年
乘以衔荷特命义须崇善
奉为圣上于胜光寺起舍利宝塔
像设庄严备诸神变。
并建方等道场。
日夜六时行坐三业。
贞观四年十月二十日
终于旧房。
春秋七十有六。
门人道璋先奉遗旨。
南山谷口焚之。
私敛馀灰还于胜光起塔。
沙门法琳为制碑文。
见于别集。
惟乘释蒙据道护法为心。
抚物恤穷弥留情曲。
而词辩无滞文义俱扬。
写送若流有逾宿诵。
此之一术殁后绝踪。
而身历三朝政移六帝。
频升中殿面对天颜。
神气消散映彻墙仞。
自见英德莫不推焉。
卿士王公妃嫔庶族。
皆禀涂香申明供礼。
所讲涅槃般若金鼓维摩地持成实等。
各数十遍。
璋即乘之犹子也。
少所恭奉。
立性诚悫偏能呗赞。
清啭婉约有势于时。
每为都讲亦隶伦则。
京邑后附多向其尘云。
欧阳询隋末唐初 557 — 641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557—641) 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南)人。
少为江总收养,教以书计。
,为太常博士
李渊微时,引为宾客
高祖武德初,累迁给事中
太宗贞观初,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
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书史会要》卷五。
博览经史,主编《艺文类聚》,为唐代著名类书,流传至今。
工书,初学王,后自成一家,世称“欧体”。
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
能诗善文。
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褚亮隋末唐初 560 — 647
唐诗汇评
褚亮(560-647)字希明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
幼警敏能诗,江总等服其工。
,为尚书殿中侍郎
,大业中太常博士,坐与杨玄感善,贬西海郡司户
薛举僭号陇西,以黄门侍郎
灭,从秦王李世民还京,授秦王府文学,为十八学士之一。
贞观中,累迁员外散骑常侍封阳翟县侯,致仕,终老于家。
有《褚亮集》二十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一卷,其中杂有在隋之作。
作品评论
旧唐书本传
幼聪敏,好学善属文,博览无所不至,经目必记于心。
喜游名贤,尤善谈论。
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与商榷文章,深异之。
陈后主闻而召见,使赋诗,江总及诸辞人在坐,莫不推善。
袁朗隋末唐初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自幼勤学,好属文。
初仕,为秘书郎,甚为尚书令江总所重。
尝作千字诗,当时以为盛作。
陈后主闻而召入禁中,深见优赏。
太子洗马德教殿学士,迁秘书丞
陈亡,仕尚书仪曹郎
高祖武德初,授齐王文学,转祠部郎中封汝南县男,迁给事中
太宗贞观初卒于官。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曾预修《艺文类聚》。
新唐书·艺文志四》载《袁朗集》14卷(《旧唐书·经籍志下》作4卷,疑误),已佚。
全唐诗》存诗4首。
释智凯
释智凯
姓安
江表杨都人
家世大富奴仆甚多。
年在童丱。
雅重嘲谑。
引诸群小乃百数人。
同戏街衢以为自得。
陈氏台省门无卫禁。
乃率其戏侣。
太极殿前。
号令而过。
朝宰江总等。
顾其约束铨叙驻步讶之。
相视笑曰。
此小儿王也。
及至学年。
掷前绪。
沙门吉藏振宗往者谈之光闻远迩。
便辞亲诣焉从受三论偏工领叠。
所以初章中假复词遣滞。
学人苦其烦拿。
统之冷然释顿。
各有投诣。
因倍同住。
义业通废专习子史。
今古集传有关意抱辄条疏之。
随有福会因而标拟。
至于唱导将半。
更有缘来。
即为叙引冥符众望。
隋末唐初。
嘉猷渐著。
每有殿会无不仰推。
广诵多能罕有其类。
尝于内殿佛道双严。
两门导师同时各唱。
道士张鼎雄辩难加。
自恨声小为陵架。
欲待言了方肆其术。
语次帝德。
鼎延其语。
斜目之。
知其度也。
含笑广引古今皇王治乱济溺得丧铨序。
言无浮重文极铺要。
搆既穷还收绪。
一代宰伯同赏标奇。
临机之妙铦锋若此。
而情均贫富赴供不差。
存念寒微多行针疗。
后以蝇点所拘申雪无路。
徙于原部。
乃冠服古贤。
讲开庄老时江夏王道宗
昔在京辇第多福会。
至于唱叙无非通。
后督灵州携随任所。
留连岁稔欣慕朋从。
巡抚燕山问罪泥海。
皆与连骑情同比影。
在蕃斋祀须有导达。
乃隔幔令作之。
至于终词无不泣泪。
王亦改容。
遂卒于彼。
韦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京兆万年人字文纪
韦知人子。
进士第
为武功簿,督役乾陵,会岁饥,均力劝功,人不知劳。
坐事,贬五泉簿。
徙内江令,教民耕桑,县为刻颂。
户部郎中,善裁剖。
员外郎宋之问善诗,人称户部二妙。
官终太子右庶子
李峤唐初 646 — 714
作品评论
其源远祖文通,近规江令
才多略格,每见率尔成篇。
七言骋妍,有陈宫艳体。
汾阴》之作,盛传当时,亦只以章尾四言跌宕,振起全篇,前路铺排,已无深致。
咏物累牍,取成事类,风味无成,角巧分题,源出梁陈杂体;试帖之兴,其滥觞矣。
李嘉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赵州人
字从一
进士第
秘书正字
坐事谪鄱江令,调江阴,入为中台郎
又出为台州刺史,复为袁州刺史
为诗丽婉,有齐梁风。
有诗集一卷。
曲信陵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吴县人
德宗贞元进士
工诗。
舒州江令,有惠政。
白居易秦中吟·立碑》诗曾称之。
先汪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合州人
七岁时日诵万言。
德宗贞元中举神童。
仕为合江令,寻退居安乐山讲学。
韩昭五代 ? — 92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5 【介绍】: 五代时长安人字德华
性便佞,善窥迎人意。
前蜀王衍狎客,累官礼部尚书,兼成都尹,进文思殿大学士
后为大臣王宗弼所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25 字德华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性便佞,善窥迎人意,为前蜀后主王衍狎客,以嬖幸得出入宫掖,累官礼部尚书,兼成都尹
乾德二年(920)后主北巡,擢为文思殿大学士
五年吏部侍郎判三铨,受赂徇私,声名狼藉。
咸康元年(925)后唐师入,斩于金马坊门。
粗有文章,常以艳歌与后主群臣唱和,谈嘲谑浪,文辞鄙俚亵慢。
事迹散见《蜀梼杌》卷上、《北梦琐言》卷五、《十国春秋》本传。
全唐诗》存诗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