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苏颋唐 670 — 727
作品评论
其源出于谢朓,故清俊有馀,偶遇佳题,亦能苍远。
唯应制诸篇,词浮于质,自复成章,但为台阁之体。
至如桃花温树,讽谏清言,乃亦破端为俊。
孟浩然盛唐 689 — 740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89—740 或谓字浩然(《新唐书》本传),排行六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后世故称孟襄阳
曾一度隐居鹿门山,后又隐居其祖居园庐。
玄宗开元十六年(728)长安,应进士举,不第,还襄阳
新唐书》及《唐才子传》均载有孟浩然长安会见玄宗事,盖来自《唐摭言》卷二。
历代诗话往往引用,流传颇广,然经考證,颇不可信。
二十二年二十四年间,韩朝宗山南东道采访使,曾荐孟浩然面君,但因孟浩然与友人饮酒未赴而未果(王士源孟浩然诗集序》)。
二十五年张九龄贬荆州长史,署孟浩然从事,曾随张九龄往各地巡视,或祭山川,或游览从猎,与之唱和。
二十八年王昌龄来游襄阳,相与饮酒甚欢。
浩然疾疹发背且愈,食鲜疾动,终于冶城南园。
孟浩然终生布衣,经历单纯,除在襄阳隐居外,喜漫游,东至于海,西至巴蜀(陶翰《送孟大[六]入蜀序》),南至吴越,漫游中大都留有诗作。
孟浩然虽以隐逸闻名,然从未忘情仕进,在若干诗中,反映强烈。
此种情绪,到晚年方趋淡漠。
生平详见新、旧《唐书》本传与王士源孟浩然诗集序》。
今人刘文刚有《孟浩然年谱》。
孟浩然唐代山水诗派之先行者,诗以清幽、平易见长,与王维诗风近似,故历来王孟并称。
诗在唐代即获好评:杜甫称其“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遣兴五首》之五);又称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之六);皮日休则称其“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郢州孟亭记》)。
诗集有宋蜀刻本,为今日所存之最早版本。
《四部丛刊》据明刊本影印,《四部备要》据明刊本排印,最为通行。
校注本有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徐鹏孟浩然集校注》、佟培基《孟浩然诗集笺注》等。
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2首,断句6。
钱起唐 718 — 780
作品评论
其源出于谢朓,清新扬采,寥然远音。
《登高》、《愁望》、《苦雨》、《秋夜》诸篇,茜逸神清,宛然齐秀。
《行路难》、《秋夜长》,亦梁陈之选也。
五律则“山来樵路”、“岸去花林”,与老杜“青惜峰峦”、“黄知橘柚”体境同工,不徒“江上峰青”、湘灵千古。
郎士元中唐 ? — 780
作品评论
员外,河岳英奇,人伦秀异,自家形国,遂拥大名
右丞以往,与钱更长。
丞相以下,更出作牧,二公无诗祖饯,时论鄙之。
两君体调,大抵欲同。
就中,郎公稍更闲雅,近于康乐
如“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去鸟不知倦,远帆生暮愁”、又“萧条夜静边风吹,独倚营门向秋月”,可以齐衡古人,掩映时辈。
又“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古谓谢朓工于发端,比之于今,有惭沮矣。
鲍防唐 723 — 790
唐诗汇评
鲍防(722-790)字子慎洛阳(今属河南)人。
幼孤贫,笃志好学。
天宝十二载(753)进士第,授太子正字
肃宗时,为薛兼训从事.大历初兼训观察浙东,又以侍御史尚书郎佐幕。
入朝为职方员外郎
十二年,自太原少尹河东节度行军司马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
京畿福建江西观察使
朱泚之乱,从驾至奉天,擢礼部侍郎
后以工部尚书致仕,卒。
有诗名,大历中在越与谢良辅丘丹严维等唱和,与良辅并称“”。
有《鲍防集》五卷,又《杂感诗》一卷,均佚。
全唐诗》存诗八首,杂有鲍溶诗。
作品评论
新唐书本传
于诗尤工,打所感发,以讥切世弊,当时称之。
中书舍人谢良弼友善,时号“”。
工于诗,兴思优足,风调严整,凡有感发,以讥切世弊,正国音之宗派也。
谢良弼为诗友,时亦称“”云。
韦应物中唐 737 — 791
作品评论
《诗源辨体》
六朝五言,谢灵运俳偶雕刻,正非流丽。
玄晖虽稍见流丽,而声渐入律,语渐绮靡,遂成杂体,若应物,萧散冲淡,较六朝更自迥别。
李播中唐 789 — ?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子烈排行十九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宪宗元和中进士第,累官至大理评事金部员外郎
文宗开成三年(838),自郎中出守蕲州白居易刘禹锡均有诗送之。
入朝为比部郎中
武宗会昌五年(845),复出为杭州刺史
杜牧交厚。
早年即以诗名,白居易称其“动笔诗传风”(《寄李蕲州》)。
蕲州时,有举子携诗卷投谒,阅之,即未第时所行卷。
生平事迹散见《唐诗纪事》卷四七、《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一六、《登科记考》卷二七及白居易杜牧等人诗文。
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补断句2。
李贺中唐 790 — 816
作品评论
长吉诗原本《风》、《骚》,留心汉、魏,其视唐人诸调,几欲夷然不屑,使天副之年,进求章法,将与明远玄晖争席矣。
余录其佳者,于〈感讽〉「合浦」、〈题赵生壁〉、〈京城〉绝句全章外,如「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江头楂树香,岸上蝴蝶飞」。
「沙头敲石火,烧鱼船」。
「今夕岁华落,令人惜平生。
心事如波涛,中坐时时惊。
朔客骑白马,剑弝悬兰缨。
俊建如生猱,肯拾蓬中萤」。
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
「天远星光没」。
「夜遥灯燄短,熟睡小屏深」。
「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
「蜂语绕妆镜」。
「燕语踏帘钩」。
「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
「逢霜作朴樕,得气为春柳。
」「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
京国心烂熳,夜梦归家少」。
「心事填空云」。
襄王武帝,各自留青春」。
「梦中相聚笑,觉见半?月」。
「风吹沙作云,一时度辽水。
白水如练,甲丝双串断。
行行莫苦辛,城月犹残半」。
「塞长连白空。
遥见汉旗红」。
「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
「为有倾人色,翻成足愁苦」。
「何物最伤心,马首鸣金环。
野色浩无主,秋明空旷间」。
「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
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
「帐北天应尽」。
「乘船镜中入」。
「无人自春,草渚鸳鸯暖」。
起句云:「星尽四方高」,又「月落大堤上」,又「九月大野白」。
结云「来长安,车軿軿,中有梁冀旧宅,石崇故园」等句,初无鬼气,何逊古人?
其歌诗长调为古今常所赞诵者,余不道也。
善乎《须溪》之言曰:「落笔细读,方知作者用心。
杜牧之直取二三歌诗而止,未知长吉者也。
谓其理不及《骚》,非也,亦未必知《骚》也。
更欲仆《骚》,亦非也。
」溪须真知长吉哉!
《骚》亦安可得仆耶?
至谓其自成一家,则谬矣。
长吉乃未成家者也,非自成家者也。
雍陶中唐 805 — ?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国钧夔州云安(今重庆云阳)人,寓居成都
文宗大和八年(834)进士第
宣宗大中八年(854)国子毛诗博士出为简州刺史,后辞官归隐庐山
生平事迹见《唐才子传》卷七。
雍陶姚合殷尧藩贾岛姚鹄刘得仁等诗人交厚。
其诗清丽婉转,时人颇重之。
笔记谓雍陶尝“自比谢宣城柳吴兴”(《云溪友议》卷上)。
殷尧藩赠诗谓“清婉逼阴、何”,颇能道出其诗之风格。
今人周啸天、张效民有《雍陶诗注》。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收诗3首,断句2。
唐诗汇评
雍陶,生年年不详,字国钓成都(今属四川)人。
少贫。
大和三年,南诏侵,攻陷成都,掳子女工匠数万人,在蜀中,有诗记其事。
后人京,大和八年(834),登进士第
曾以侍御佐兖海幕。
大中中,授国子毛诗博士
八年,出刺简州世称雍简州
工于词赋,长于律绝,自比谢朓柳恽
白居易王建贾岛姚合刘得仁殷尧藩李廓章孝标无可广宣等交往唱酬。
有《雍陶诗集》十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为简州,自比谢宣城柳吴兴也,宾至则折挫之。
……有冯道明下第,请渴,云:“与员外故旧。
”阍者以道明言启之。
引进诃曰:“与公昧平生,何方相识矣?
道明曰:“诵员外之言,仰员外之德,诗集中日得相见,何隔平生也。
”遂吟曰:“立当青草人先见,行近白莲鱼未知。
”又曰:“江声秋入寺,雨气夜侵楼。
”又曰:“闭门客到常疑病,满院花开不似贫。
闻吟,欣狎,待道明如晨昔之友。
陆龟蒙唐 ? — 881
作品评论
陆鲁望古风律体,不散漫则凑帖,佳诗甚寥寥;每览其诗,仓卒惟恐不尽。
然有二绝句可喜,皮袭美不能为也。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朓青山李白楼。
惟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
”“且将丝䋏系兰舟,醉下烟汀减去愁。
江上有楼君莫上,落花随水正东流。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住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见?
月晓风清欲堕时。
”而人以皮、陆为晚唐高手,且谓皮、陆为唱和劲敌。
朱褒晚唐 ? — 9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2 【介绍】: 温州人
初为温州牙校
黄巢起事,州乱,遂据之,以同姓倚朱温
僖宗中和间,授温州刺史,充静海军使。
昭宗乾宁元年,为弟著所代。
天复元年,著死,复领州事。
善诗能文。
杜荀鹤寄诗,比为谢宣城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02 温州(今属浙江)人。
初为温州牙校
黄巢起兵,州乱,遂据温州,以同姓倚朱全忠
僖宗中和时,授温州刺史,充静海军使。
昭宗天复二年(902)卒。
事迹见《吴越备史》卷一、《资治通鉴》卷二六三、《新唐书·刘汉宏》、《新五代史·钱缪传》。
褒善属诗文,与杜荀鹤友善。
荀鹤有《寄温州朱尚书并呈军倅崔太博》诗,云是“篇章高体谢宣城”。
全唐诗》存诗1首。
高蟾
作品评论
郑谷尝赠诗云:“张生‘故国三千里’,知者唯应杜紫微
君有‘君恩秋后叶’,可能更羡谢玄晖
”盖有《后宫词》云:“君恩秋后叶,日日向人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