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僧慧昭隋末唐初 526年五月 — ?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不知何许人。
元和十一年
武陵开元寺
时有陈广者。
方以孝廉调官此郡。
见之。
悲且喜曰。
陈君何来之晚乎。
广愕然。
心以为素不相识。
而讶见之晚。
岂无所谓哉。
因请其说。
曰。
讵容仓卒。
他日当为子索言之。
一夕广诣宿。
遂对床倾倒所蕴。
曰我刘氏子。
孝文帝玄孙也。
曾祖鄱阳休业
祖士弘。
并详史传。
先人以文学
齐竟陵王子良所知。
仕至会稽
吾生于梁普通七年五月
年三十。
筮仕陈宣帝
时旋弃去。
沈彦文游。
长沙王叔坚
始兴王叔陵
皆致宾客
张声势。
趋附权宠。
吾偕彦文
处长沙门下。
始兴之诛。
吾辈亦从而逝矣。
橡栗以供。
旦暮短褐。
以禦寒暑。
匿深林穷谷。
乐天命。
未几。
而一老沙门过之曰。
二君骨相皆奇。
然刘君尤寿。
彦文再拜。
愿得所饵药。
僧笑竟别。
且告吾曰。
世俗务名利。
徒劳苦耳。
愿复奚所成就哉。
吾念独释氏之道。
其庶几。
君尚勉旃。
吾于是奉命。
罔敢或坠。
十五年
陈亡。
故后主诸王长安
吾遂率彦文乞丐。
西上谒长沙
瓜州宿。
晋昌互羌塞。
数年长沙殂。
又数年彦文亡。
吾始依会稽之佛寺。
而落发焉。
则又去彦文之亡。
已二十年。
而吾固百岁矣。
虽容体枯瘠。
而筋力不衰。
尚日行百里。
唐受禅。
偶𢹂一僧。
再游京师
武德六年
天下混一。
僭叛举戡定。
吾获遍历河洛江淮三蜀五岭之胜。
所历辄徘徊久之。
以尽其趣。
逮今兹则二百九十年矣。
然吾身虽艰难验岨所备尝。
而未始一日有负薪之忧。
元贞之季。
挂锡是寺。
夜梦长沙谓吾曰。
后十年
我六世孙广
当与子相见。
子其幸教之。
寤而记其梦于书筴间。
去年已盈其数。
而询之往来者。
则君犹未至也。
每怅然。
以梦语之谬。
岂意识君于今日哉。
且君颧耏眉目。
切肖长沙
是宜发吾何来晚之叹也。
因出书策示其记处。
悲帵涕泣数行下。
广拜愿即为弟子。
奉杖屦。
曰。
第图之未可也。
明日当再来。
广明日诣
遁矣。
大和初
广巴州
道遇于山南逆旅。
广夜拜灯下。
逝从游。
无他志。
许之。
蚤作而昭逸。
广徒太息而已。
僧住力隋末唐初 544 — 623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利物科
姓褚氏
其先河南阳翟人
后有避地于吴郡钱唐者。
孙因家焉。
八岁入道。
有闻缁俗。
久之陈宣帝
京城之左。
秦皇寺。
诏董工役。
至德二年
寺主
陈亡徙居江都长乐寺
隋开皇十三年建塔五层。
金盘辉耀近远。
十七年炀帝晋王出镇淮海。
总寺任。
乃复于丹阳龙光寺
迎致梁武皇帝所得优填王像。
王谧所得定光像。
中脩高阁。
旁挟二楼。
奉像其上。
宏壮显特。
挺冠区宇。
大业四年
益起四周斋房廊庑。
仓库庖湢。
使净侣游息无厌。
十年尽出己资。
购旃檀香木
模刻瑞像。
并二菩萨。
并安阁上供养。
十四年
隋室丧乱。
寇盗抢攘。
则誓捐身命。
守护殿阁。
神尧受禅天下更始。
诸方版荡。
而此等独存。
武德六年
贼帅辅公拓叛。
寺观。
皆撤送江南
致书愿焚身以留室宇。
公拓不听。
谓弟子曰。
吾无量劫来。
积集贪爱。
不能捐舍躯命。
以报法恩。
今像欲济江。
所不忍见。
可积薪自烧。
以供养之。
衣资什物。
并以施像。
必吾灭后。
像南还矣。
遽汤沐跏趺。
面西引火。
以至命终。
而身则合掌。
凝然不化。
多益以薪。
西后猥烬。
寿八十。
其年十月八日也。
既而像果南还。
门人慧安智颐等树碑于寺之内。
宫庶子虞世南文。
陈叔达隋末唐初 572 — 635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陈叔达 582年—589年 陈宣帝第十七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5 【介绍】: 唐人字子聪
南朝陈宣帝第十六子。
封义阳王,历侍中丹阳尹、都官尚书
入隋久不得官。
炀帝大业中内史舍人,出为绛郡通守
李渊起兵,叔达以郡降,授丞相府主簿,掌机秘。
入唐,授黄门侍郎、拜侍中封江国公
太宗贞观初,累擢礼部尚书
卒谥忠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35 字子聪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
陈宣帝陈顼第十六子。
在陈封义阳王
十余岁侍宴,赋诗十韵,援笔便就,徐陵甚奇之。
都官尚书
隋大业中,授内史舍人,出为绛郡通守
归唐,授丞相府主簿
高祖武德中,进黄门侍郎,判纳言,拜侍中封江国公
太宗贞观中,拜礼部尚书
九年(635)卒,谥曰缪
后赠户部尚书改谥曰忠
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叔达太宗朝宫廷诗人,与王绩有交往。
新唐书·艺文志四》载文集15卷(《旧唐书·经籍志下》作5卷,疑误),已佚。
全唐诗》存其诗10首,《全唐诗续拾》补收诗1首。
唐诗汇评
陈叔达(约573—635〕,字子聪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
陈宣帝第十七子,封义阳王,官丹阳尹。
年十馀岁,尝侍宴赋十韵诗,援笔而成,徐陵奇之。
,为内史舍人绛郡通守
唐高祖起兵,叔达以郡降,授丞相府主簿,掌机密
武德初,授黄门侍郎,判纳言封江国公
贞观中,官至礼部尚书,卒。
有《陈叔达集》十五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九首。
叔达字子聪
陈宣帝第十六子。
封义阳王
都官尚书
入隋授绛州通守
高祖义师至绛。
以郡归款。
累官侍中
封江国公
贞观中礼部尚书
九年卒。
谥曰缪
后赠户部尚书
改谥忠
张行成隋末唐初 587 — 653
行成字德立
定州义丰人
隋大业末
孝廉谒者
散从员外郎
后为王世充度支尚书
世充平。
以隋资补宋州谷熟
应制举乙科。
雍州富平县主簿
殿中侍御史
累迁侍中刑部尚书
高宗封北平县公
左仆射太子少傅
永徽四年卒。
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
谥曰定
姚懿隋末至初唐 590 — 6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90—662 【介绍】: 隋末唐初硖石人字善意
隋末,为本县令
秦王李世民率师渡河,归之。
高祖降诏褒之,授鹰扬郎将,从讨王世充
世充平,因谮去官,隐居硖石山间。
约于高宗初,拜硖州刺史
龙朔初,拜隽州都督,卒于官。
释慧明
释慧明
姓陈氏
鄱阳人也。
陈宣帝之孙。
国亡散为编氓矣。
少出家于永昌寺。
怀道颇切扣双峰之法。
高宗之世依忍禅师法席。
极意研寻。
初无證悟若丧家之犬焉。
忽闻五祖密付衣钵与卢居士
率同意数十许人。
蹑迹急追至大庾岭
最先见。
馀辈未及。
能祖见已便掷袈裟。
曰。
我来为法非望衣钵也。
时能祖便于岭首一向指订。
皆洞达悲喜交至。
问能曰。
某宜何往。
能记之曰。
遇蒙当居。
逢袁可止。
再拜而去。
便更其名。
以旧云道明也。
下岭绐诸僧曰向陟崔嵬远望杳无踪迹。
僧即退转。
一说居士掷衣钵于磐石曰。
此衣为信。
岂可力争耶。
任君拈去。
遂手掀如负钧石而无举分。
拱立舍旃。
咸亨四年也。
未舍家曾署诸卫
故有将军之号矣。
宜春太守秦琢奏谥号焉
韦师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京兆杜陵人
韦云起子。
高宗朝,为秦州都督虞部郎中
武则天垂拱初,官至华州刺史太子少詹事封扶阳郡公
陈谏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郡望颍川(今河南禹州)
家居于吴(今江苏苏州)
代宗大历间为刘晏属吏
顺宗永贞元年(805)仓部郎中判度支
王叔文等关系密切,参与永贞革新。
是年七月出为河中少尹
宪宗即位后,贬台州司马,为八司马之一。
元和元年(806)越州
十年封州刺史
约于十五年循州刺史
穆宗长庆元年(821)道州刺史,卒于任。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国史补》卷中、《陈宣鲁墓志》拓片(见1986年第二期《文物》)。
著《彭城公故事》一卷,记刘晏遗事,已佚。
会稽掇英总集》卷四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