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释窥冲
窥冲法师者。
交州人
明远室洒也。
梵名质呾啰提婆
明远同舶而汎南海
到师子洲
向西印度。
玄照师
共诣中土。
其人禀性聪睿善诵梵经。
所在至处恒编演唱之。
首礼菩提树。
王舍城遘疾竹园。
淹留而卒。
年三十许。
张文姬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鲍参军之妻。
能诗,所作《沙上鹭》、《双槿树》二诗,咏物寓意,情致婉转,最为人所称诵。
全唐诗》存诗4首。
唐诗汇评
张文姬,生卒年里贯均未详。
全唐诗》存诗四首。
小传云鲍参军妻。
沈佺期初唐 656 — 715
作品评论
《唐诗品》
云卿诗,其命意周委,如雪舞岩林,随形宛转,无象不得,其𣁎词丽则,如春在瑶池,气色照映,自含华态,可谓意象纵横、同锋姿媚者也。
其拙语如田家,而殊深俊朗;其形器如木石,而更被华要。
仰承贞观,弥见周留:俯待开元,先咀意旨。
旷代高之,无以为过。
置之往哲之中,岂但叔源失步,明远变色者耶!
张九龄唐 678 — 740
作品评论
其源出于鲍明远江文通,次叙连章,见铺排之迹。
《感遇》诸篇,犹为高调,情词芬恻,清亮音多,骨格未及拾遗,每以非条伤干。
至如汉上游女,遥襭古馨,清江白云,蔚发明秀,哀梨爽口,不必与橄榄同功,若斯之类,亦其独至也。
孟浩然盛唐 689 — 740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89—740 或谓字浩然(《新唐书》本传),排行六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后世故称孟襄阳
曾一度隐居鹿门山,后又隐居其祖居园庐。
玄宗开元十六年(728)长安,应进士举,不第,还襄阳
新唐书》及《唐才子传》均载有孟浩然长安会见玄宗事,盖来自《唐摭言》卷二。
历代诗话往往引用,流传颇广,然经考證,颇不可信。
二十二年二十四年间,韩朝宗山南东道采访使,曾荐孟浩然面君,但因孟浩然与友人饮酒未赴而未果(王士源孟浩然诗集序》)。
二十五年张九龄贬荆州长史,署孟浩然从事,曾随张九龄往各地巡视,或祭山川,或游览从猎,与之唱和。
二十八年王昌龄来游襄阳,相与饮酒甚欢。
浩然疾疹发背且愈,食鲜疾动,终于冶城南园。
孟浩然终生布衣,经历单纯,除在襄阳隐居外,喜漫游,东至于海,西至巴蜀(陶翰《送孟大[六]入蜀序》),南至吴越,漫游中大都留有诗作。
孟浩然虽以隐逸闻名,然从未忘情仕进,在若干诗中,反映强烈。
此种情绪,到晚年方趋淡漠。
生平详见新、旧《唐书》本传与王士源孟浩然诗集序》。
今人刘文刚有《孟浩然年谱》。
孟浩然唐代山水诗派之先行者,诗以清幽、平易见长,与王维诗风近似,故历来王孟并称。
诗在唐代即获好评:杜甫称其“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遣兴五首》之五);又称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之六);皮日休则称其“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郢州孟亭记》)。
诗集有宋蜀刻本,为今日所存之最早版本。
《四部丛刊》据明刊本影印,《四部备要》据明刊本排印,最为通行。
校注本有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徐鹏孟浩然集校注》、佟培基《孟浩然诗集笺注》等。
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2首,断句6。
李颀盛唐 690 — 751
作品评论
五言其源出于鲍明远,发言清隽,骨秀神清,虽偶泛弦中,仍复自然合奏。
七言变离,开阖转接奇横,沉郁之思,出以明秀,运少陵之坚重,合高、岑之浑脱,高音古色,冠绝后来。
崔颢盛唐 ? — 754
作品评论
年少为诗,名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
一窥塞垣,说尽戎旅。
至如“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
锴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又“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
插羽两相顾,鸣弓上新弦”,可与鲍昭并驱也。
《唐诗品》
诗气格奇俊,声调倩美,其说塞垣景象,可与明远抗庭。
然性本靡薄,慕尚闺帏,集中此类殊复不少,竟以《少妇》之作取弃,高贤疏亮之士,直取为心流之戒可尔。
李白极推《黄鹤楼》之作,然多大篇,实旷世高手,《黄鹤》虽佳,未足上列。
《诗学渊源》
)善为乐府歌行,辞旨俊逸,不减明远
黄鹤楼》诗尤脍炙人口,为唐人拗律半格之始,实则晋宋七言歌行之变体也。
王昌龄盛唐 698 — 756
作品评论
其源出于鲍明远,缩作短篇,自成幽峭。
七绝擅名,亦由关塞之词,江山所助。
李白盛唐 701年1月16日 — 762
作品评论
同上引《雪浪斋日记》
或云:太白诗其源流出于鲍明远,如乐府多用《白纻》。
子美云“俊逸鲍参军”,盖有讥也。
陈绎曾诗谱
李白诗祖《风》《骚》,宗汉魏,下至鲍照、徐、庾,亦时用之。
善掉弄,造出奇怪,惊动心目,忽然撇出,妙入无声。
其诗家之仙者乎?
格高于杜,变化不及。
毕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又作毕曜毕耀排行四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
玄宗开元末太常寺太祝天宝十三载(754),任司经局正字,长期沉沦下僚,杜甫形容其当日景况云:“才大今诗伯,家贫苦宦卑。
饥寒奴仆贱,颜状老翁为。
”(《赠毕四曜》)肃宗乾元二年(759),擢监察御史,后迁侍御史
因秉公执法,为人诬告系狱。
代宗宝应年间,流黔中,经巴中时卧疾而卒。
史家未辨是非,将其附于酷吏传,时号“毛(若虚)、敬(羽)、裴(升)、毕”。
生平事迹见颜真卿《东方先生画赞碑阴记》、《旧唐书·酷吏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五下》、《唐诗纪事》卷二六。
毕耀有诗才,善为小诗,杜甫称其“诗传体”(《赠毕四曜》)。
诗人孟浩然杜甫钱起等均与耀友善。
全唐诗》存诗3首。
杜甫唐 712年2月12日 — 770
作品评论
秦观《韩愈论》
杜子美之于诗,实积众家之长,适其时而已。
苏武李陵之诗,长于高妙;曹植刘公干之诗,长于豪逸;陶潜阮籍之诗,长于冲淡;谢灵运鲍照之诗,长于峻洁;徐陵庾信之诗,长于藻丽,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峻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作所不及焉。
然不集诸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岂非适当其时故耶?
……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
呜呼,杜氏,韩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与!
贾至唐 718 — 772
作品评论
特工诗,俊逸之气,不减鲍昭庾信
调亦清畅,且多素辞,盖厌于漂流沦落者也。
鲍防唐 723 — 790
唐诗汇评
鲍防(722-790)字子慎洛阳(今属河南)人。
幼孤贫,笃志好学。
天宝十二载(753)进士第,授太子正字
肃宗时,为薛兼训从事.大历初兼训观察浙东,又以侍御史尚书郎佐幕。
入朝为职方员外郎
十二年,自太原少尹河东节度行军司马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
京畿福建江西观察使
朱泚之乱,从驾至奉天,擢礼部侍郎
后以工部尚书致仕,卒。
有诗名,大历中在越与谢良辅丘丹严维等唱和,与良辅并称“”。
有《鲍防集》五卷,又《杂感诗》一卷,均佚。
全唐诗》存诗八首,杂有鲍溶诗。
作品评论
新唐书本传
于诗尤工,打所感发,以讥切世弊,当时称之。
中书舍人谢良弼友善,时号“”。
工于诗,兴思优足,风调严整,凡有感发,以讥切世弊,正国音之宗派也。
谢良弼为诗友,时亦称“”云。
李冶中唐 ? — 784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4 ,一作裕。
字季兰中唐女道士
生于长江三峡一带,何州县不详,后长期寓居江浙。
专心翰墨,善弹琴,工格律,与当时诗人刘长卿陆羽皎然等有诗往还。
德宗建中间长安朱泚之乱,上朱泚诗中有不敬朝廷语,德宗于贞元元年(784)朱泚乱回长安后下令扑杀。
事迹散见《中兴间气集》卷下、《奉天》卷一。
其诗以五言擅场,唐高仲武评曰:“形气既雄,诗意亦荡,自鲍昭以下,罕有其伦。
如‘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盖五言之佳境也,上仿班姬则不足,下比韩英则有馀。
”(《中兴间气集》卷下)《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其集1卷。
后世有以与薛涛诗合刻为2卷者。
全唐诗》存诗19首。
作品评论
士有百行,女惟四德。
季兰则不然,形气既雌,诗意亦荡。
鲍照以下,罕有其伦。
如“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盖五言之佳境也。
上仿班姬则不足,下比韩英则有馀。
不以迟暮,亦一俊妪。
戎昱中唐 744 — 800
作品评论
《唐诗品》
使君诗,锐情古作,力洗时波。
当时作者类以质木自胜,君独远扬风力,近郁天藻,词既流美,复协声调。
《苦哉行》、《泾州出师》等作,铿然金石之奏,虽越石感乱,明远戍边,何以过之?
后之论者,多采列新声而忽古意,混称于建中以后作者,不几听乐而卧诸鸿蒙者乎?
李益中唐 748 — 829
作品评论
《大历诗略》
李尚书益久在军戎,故所为诗多风云之气。
其视钱、刘,犹岑参之于王、孟,鲍照之于颜、谢也。
七绝尤高,在大历间无与颉颃者。
孟郊中唐 751 — 814
作品评论
孟东野出于鲍明远,以《园中秋散》等篇观之可见。
东野思深而才小,篇幅枯隘,气促节短,苦多而甘少耳。
孟郊)与韩退之李长吉同源,而镌容露骨,故与阆仙有寒瘦之讥,而语重意𠆻,固可针砭浮靡。
七言苍劲,有明远之风。
李播中唐 789 — ?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子烈排行十九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宪宗元和中进士第,累官至大理评事金部员外郎
文宗开成三年(838),自郎中出守蕲州白居易刘禹锡均有诗送之。
入朝为比部郎中
武宗会昌五年(845),复出为杭州刺史
杜牧交厚。
早年即以诗名,白居易称其“动笔诗传风”(《寄李蕲州》)。
蕲州时,有举子携诗卷投谒,阅之,即未第时所行卷。
生平事迹散见《唐诗纪事》卷四七、《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一六、《登科记考》卷二七及白居易杜牧等人诗文。
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补断句2。
李贺中唐 790 — 816
作品评论
长吉诗原本《风》、《骚》,留心汉、魏,其视唐人诸调,几欲夷然不屑,使天副之年,进求章法,将与明远玄晖争席矣。
余录其佳者,于〈感讽〉「合浦」、〈题赵生壁〉、〈京城〉绝句全章外,如「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江头楂树香,岸上蝴蝶飞」。
「沙头敲石火,烧鱼船」。
「今夕岁华落,令人惜平生。
心事如波涛,中坐时时惊。
朔客骑白马,剑弝悬兰缨。
俊建如生猱,肯拾蓬中萤」。
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
「天远星光没」。
「夜遥灯燄短,熟睡小屏深」。
「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
「蜂语绕妆镜」。
「燕语踏帘钩」。
「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
「逢霜作朴樕,得气为春柳。
」「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
京国心烂熳,夜梦归家少」。
「心事填空云」。
襄王武帝,各自留青春」。
「梦中相聚笑,觉见半?月」。
「风吹沙作云,一时度辽水。
白水如练,甲丝双串断。
行行莫苦辛,城月犹残半」。
「塞长连白空。
遥见汉旗红」。
「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
「为有倾人色,翻成足愁苦」。
「何物最伤心,马首鸣金环。
野色浩无主,秋明空旷间」。
「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
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
「帐北天应尽」。
「乘船镜中入」。
「无人自春,草渚鸳鸯暖」。
起句云:「星尽四方高」,又「月落大堤上」,又「九月大野白」。
结云「来长安,车軿軿,中有梁冀旧宅,石崇故园」等句,初无鬼气,何逊古人?
其歌诗长调为古今常所赞诵者,余不道也。
善乎《须溪》之言曰:「落笔细读,方知作者用心。
杜牧之直取二三歌诗而止,未知长吉者也。
谓其理不及《骚》,非也,亦未必知《骚》也。
更欲仆《骚》,亦非也。
」溪须真知长吉哉!
《骚》亦安可得仆耶?
至谓其自成一家,则谬矣。
长吉乃未成家者也,非自成家者也。
温庭筠唐 801 — 866
作品评论
其源滥觞明远,而衍派子山,是义山一流。
顾律多浮藻,无婉密之音。
五言规古,自存璆亮。
歌行炼色揣声,密于义山,疏于长吉
刘彦和谓“穷力追新”,陆士衡谓“雅而能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