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刘昭禹” 相关资源
人物库 唐朝
石文德五代 ? — 943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43? 连州(今属广东)人。
五代楚文昭王马希范时,累献诗求用,王以其貌寝不纳,后为南宅王子延致门下。
天福三年(931)秦国夫人彭氏卒,天策府学士各撰挽词。
文德亦献十余章,中有“月沉湘浦冷,花谢汉宫秋”句。
王得诗颇称赏,品为挽歌第一,授为水部员外郎,甚亲重之。
后为诸学士所嫉,出为融州刺史(一作副使)。
时多弊政,因上书切谏。
王怒,赖刘昭禹力救获免,旋卒。
生平见《五代史补》卷三、《十国春秋》本传。
文德好学,博览史籍。
喜《河岳英灵集》,极力摹仿。
撰有《大唐新纂》13卷,时人颇推许之。
全唐诗》存断句1联。
全粤诗·卷一九
石文德连州人
自小志于学,一览辄不忘。
弱冠读范晔汉书》,摘其瑕璺数百条,辨驳之。
素不善草隶、诗律,得晋帖数纸于破箱中,及阅殷璠《诗选》,模仿久之,遂出俦辈之上。
遨游湘汉间,无所知名,僦屋长沙天策府学士刘昭禹荐于楚王马希范,得隶词学。
秦夫人卒,王命文士为挽歌,文德挽诗被评第一。
未几,授水部员外郎,改其乡为儒林乡,甚亲重之。
学士多嫉其能,谮于王,寻出为融州副使
以谏,触希范怒,昭禹力救,乃免谴,会文德亦卒。
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五、清阮元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三有传。
廖匡图五代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其名又有作正图光图者,皆宋人避太祖赵匡胤讳改
字赞禹虔州虔化(今江西宁都)人。
本为虔州豪族,后梁太祖时,钟章为虔州刺史,打击豪强,匡图等遂举族奔湖南
楚王马殷辟为江南观察判官
后楚开天策府,与李宏皋徐仲雅刘昭禹等人并为天策府十八学士
生平散见《五代史补》卷四、马令南唐书》卷二九、《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唐才子传》卷一〇、《十国春秋》本传。
匡图文学博赡,与李宏皋诸人俱以文藻知名。
辛文房称其诗“警策极多,必见高致”(《唐才子传》)。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其《廖氏家集》1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录《廖匡图集》1卷,皆佚。
全唐诗》存诗4首及断句1联,《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韦鼎五代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湖南(今湖南)人。
五代时与楚马氏幕僚廖匡图刘昭禹李宏皋等人同时,俱以文藻知名。
能诗,与廖凝友善。
全唐诗》存诗1首。
徐仲雅五代 922 — ?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22—? 字东野,其先秦中(今陕西中部地区)人,后为长沙(今属湖南)人。
有巂才,仕楚湖南马氏,起家昭顺观察判官
文昭王马希范开天策府,仲雅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一。
南唐军入潭州,遂屏迹隐遁。
后周显德时周行逢召为节度判官,辞不往,遂流放邵州
生平见《五代史补》卷三、《三楚新录》卷二、《旧五代史》卷一三三、《新五代史》卷六六、《十国春秋》本传。
仲雅长于诗文,与李宏皋刘昭禹等人齐名。
所著诗文百余卷曾流行于世,文辞华艳,李九皋称其“诗如美女,善调脂粉”(《类说》卷五六引《古今诗话》)。
全唐诗》存诗6首、断句若干,《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2,序1首。
作品评论
五代诗话引《雅言杂载》
湖南徐仲雅李宏皋刘昭禹齐名。
所业百馀卷,并行于世。
《耕夫谣》一首云:“张绪逞风流,王衍事轻薄。
出门逢耕夫,颜色必不乐。
肥肤如玉洁,刀拗丝不折。
半日无耕夫,此辈总饿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