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李颀盛唐 690 — 751
唐诗汇评
李颀(?
—约751),籍贯不详。
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第,授新乡
去职,归隐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南)之未川。
天宝八载秋高适封丘尉有诗送之。
天宝十三、十四载殷璠编《河岳英灵集》,谓“只到黄绶”。
工诗,尤以边塞诗著称。
王昌龄崔颢綦毋潜岑参王维高适等交游,时辈咸重之。
有《李颀诗》一卷。
全唐诗》编诗三卷。
作品评论
《诗学渊源》
(欣)古诗犹是齐梁一体,独七言乐府雄浑雅洁,一片神行,与崔颢同一机杼,而使事写怀,或且过之矣。
李白盛唐 701年1月16日 — 762
李白(701—762) 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人又称谪仙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先世流迁中亚,5岁随父定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出蜀后游历江湖。
天宝元年(742)应召入长安,任翰林院供奉,后因蔑视权贵遭谗出京。
今存李白诗共计1000馀首,有《李太白集》。
湖北游历、居住多年,结识孟浩然,二人多次到黄鹤楼上会客送友、饮酒赋诗,留下不少关于黄鹤楼的佳作,“鄂州杂诗碑”录存其诗十一首。
其中《黄鹤楼孟浩然广陵》为吟咏黄鹤楼的千古绝唱。
史书所载“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佳话,更为后人津津乐道。
为了纪念李白,后人在蛇山建立了太白堂和搁笔亭
卢象唐 ? — 763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纬卿排行八,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州),家居汶上(今山东泰安曲阜一带)。
卢鸿侄。
玄宗开元中进士及第,历仕秘书省校书郎左补阙司勋员外郎膳部员外郎
安史乱起,洛阳被执,受伪职,贬为果州长史肃宗乾元二年(759),又贬为永州司户,移吉州长史,召为主客员外郎,于赴任回京路上,病死于武昌
生平事迹见刘禹锡《唐故尚书主客员外郎卢公集纪》、《新唐书·艺文志四》之《卢象集》注、《唐才子传》卷二。
卢象工诗,多写山水田园,与王维李颀李白綦毋潜祖咏等诗人交游。
刘禹锡评其诗:“始以章句振起于开元中,与王维崔颢比肩骧首,鼓行于时,妍词一发,乐府传贵。
殷璠评曰:“雅而不素,有大体,得国士之风。
”(《河岳英灵集》卷下)其孙卢元符于死后七十三年,集其诗文凡十二卷,请刘禹锡为之序,今已佚。
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1首,《全唐诗续拾》补3首。
唐诗汇评
卢象(?
—约763),字纬卿汶上(今属山东)人。
开元中,登进士第
秘书校书郎,转右卫仓曹掾
张九龄为相,擢为左补阙,历河南府司录司勋员外郎
为飞语所中,左迁齐州司马,转郑二州司马
入为膳部员外郎
安史乱中,为叛军所执,授伪职。
肃宗还京论罪,贬果州长史,再贬永州司户,移吉州长史
后征为主客员外郎,道病留武昌,卒。
工诗,与王维崔颢齐名,又与李颀李白贺知章等交游。
有《卢象集》十二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刘禹锡《唐故尚书主客员外郎卢公集纪》
)始以章句振起于开元中,与王维崔颢比肩骧首,鼓行于时。
妍词一发,乐府传贵。
皇甫冉盛唐 715 — 768
作品评论
独孤及《唐故左补阙安定鱼甫公集序》
沈、宋既殁,而崔司勋颢王右丞维复崛起于开元天宝之间,得其门而入者,尝代不过数人,补阙其又也。
……其诗大略以古之比兴,就今之声律,涵咏风骚,宪章颜、谢。
至若丽曲感动,逸思奔发,则天机独得,非师资所奖,每舞雩咏归,或金谷文会,曲水修禊南浦怆别,新声秀句,辄加于常时一等,才钟于情故也。
刘长卿中唐 ? — 790
作品评论
《大历诗略》
文房古体概乏气骨,就中歌行情调极佳,然无复崔颢王昌龄古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