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孔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越州山阴人
孔绍安子。
进士第
监察御史,门无宾谒,时讥其介。
高宗时,为苏州长史刺史曹王李明不循法度,每进谏。
累迁绛州刺史
戴叔伦唐 732 — 7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2—789 【介绍】: 润州金坛人字幼公,一作次公
萧颖士弟子,工诗,以文辞著。
代宗大历中,曾应刘晏召,于盐铁转运使府中任职。
德宗建中中曹王李皋湖南观察使江西节度使叔伦入其幕府
李希烈,留叔伦领府事,试守抚州刺史
民岁争灌溉,为作均水法,一郡便之。
贞元四年,迁容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容管经略使,威名流闻。
次年,上表请为道士,旋卒。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2—789 字幼公,一作次公,又作名融,字叔伦
郡望谯国(今安徽亳州),籍贯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
少从萧颖士学,有才名。
安史乱起,避地江西鄱阳
代宗初,由刘晏荐为秘书省正字,入其盐铁转运使幕。
广文博士监察御史里行
大历初,任湖南转运留后至大历末河南转运留后
德宗建中元年(780)出为东阳县四年江西节度使李皋幕任判官
兴元元年(784)抚州刺史翌年封谯县开国男
贞元二年(786)辞官还乡,四年复起家授容州(今广西容县)刺史容管经略使、兼御史中丞
故后人称为戴容州
翌年因病受代,卒于道。
生平事迹见权德舆撰《墓志铭》、梁肃撰《神道碑》(见《重修戴氏宗谱》)、《新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五。
今人傅璇琮有《戴叔伦的事迹系年及作品的真伪考辨》。
蒋寅有《戴叔伦简谱》。
叔伦著有诗论,曾编选唐诗(今均不传),在诗歌体裁上有多方面探索。
《女耕田行》上承杜甫传统,下启新乐府诗人。
五律《除夜宿石头驿》、《客夜与故人偶集》等,寄深慨于平易之中,意达词畅,感人至深。
绝句《过三闾》、《关山月》等融情入,含蓄有味。
其题材、风格、手法均体现出唐诗由盛转中之脉络。
故胡应麟以为滥觞晚唐者“戴叔伦尤甚”(《诗薮》内编卷四)。
郡斋读书志》著录《述稿》10卷、《书状》1卷、诗1卷,已佚。
明人辑有诗集2卷,其中多窜入他人诗。
整理本有蒋寅《戴叔伦诗集校注》。
全唐诗》仍编叔伦诗为2卷。
《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2,存目4首。
唐诗汇评
戴叔伦(732-789)字次公,一作幼公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人。
少师萧颖士
至德末,避兵乱居鄱阳
刘晏表授秘书正字,迁广文博士
大历中掌财赋,以叔伦监察御史,主湖南转运
建中初,出补东阳
曹王李皋湖南江西,辟为从事,由大理司直殿中侍御史
检校礼部郎中,兼侍御史
贞元初,官抚州刺史,后遇谤被代。
贞元四年,起为容管经略使次年,罢任北返,卒于道。
有《述稿》十卷,已佚。
明人辑有《戴叔伦集》。
全唐诗》编诗二卷,其中除与唐方干等人诗重出外,尚大量羼入宋王安石周瑞臣元丁鹤年明刘崧张以宁汪广洋刘绩等人作品。
罗珦中唐 736 — 80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越州会稽人
代宗宝应初太常寺太祝
江西荆襄节度使曹王李皋幕府,累迁副使
卒,军乱,平乱有功,召为奉天尹,擢庐州刺史
禁淫祀、兴教化,再迁京兆尹,有惠政。
以老病求解,徙太子宾客封襄阳县男
卒谥夷
朱放中唐 ? — 78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7或788 【介绍】: 襄州人字长通
初,居临汉水
后移居越州,隐剡溪镜湖间。
代宗大历中,嗣曹王皋江西,辟为节度参谋
德宗贞元初召为左拾遗,不就。
工诗,以清越萧散称。
唐诗汇评
朱放(?
-约788),字长通襄州(今湖北襄樊)人,郡望吴郡(今江苏苏州)
初,居于襄州汉滨,后移家越州,在山阴有别业,与刘长卿皇甫冉皇甫曾、硕况及诗僧灵一皎然等为诗友。
建中中,嗣曹王李皋江西,辟为节度参谋,未儿罢归。
贞元二年,诏举韬晦奇才,召为左拾遗,赴命上都终未莅职,卒于广陵之舟中。
有《朱放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郑伸中唐 748 — 8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48—约806 【介绍】: 郑州开封人字君舒
初仕试太子典设郎
屡辟使府
德宗贞元中,为曹王皋山南东道节度参谋
后为鄂岳观察使从事,以本官权刺蕲州
十八年,授鄂州刺史鄂岳观察使
征入为国子祭酒
米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襄州襄阳人字长通
隐居剡溪
曹王李皋江西,辟为节度参谋,后召为拾遗,不赴。
诗文多行于世。
马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岐州扶风人
初为湖南判官,发属令赃罪千万,令之子因权幸诬奏监察御史窦参白彝无罪。
后佐曹王皋,以正直强干闻。
李象古中唐 ? — 81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9 【介绍】: 唐人
李皋子。
宪宗元和中衡州刺史安南都护
后为牙将杨清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