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殷遥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排行四润州句容(今江苏句容)人。
玄宗开元中忠王府仓曹参军,后为校书郎,约卒于天宝初年。
生平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之《包融诗》注、《唐诗纪事》卷一七、《唐才子传》卷三。
志趣高疏,心慕禅寂,工诗,与王维储光羲友善,卒,王、储皆有诗哭之。
殷璠汇次其诗入《丹阳》,评曰:“诗闲雅,善用声。
”(《吟窗杂录》卷二四《历代吟谱》)《全唐诗》存诗5首(其中二首为刘得仁李嘉祐诗误入),《全唐诗逸》补断句2。
皇甫冉盛唐 715 — 768
作品评论
《大历诗略》
补阙诗五言之善者,犹夷绰约,有何仲言之音韵,特歌行体弱耳。
律诗当与李从一比肩,精警或不足,而闲淡过之矣。
郑锡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代宗宝应二年(763)进士第
曾与诗人李端李嘉祐司空曙等交往唱酬。
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二八。
全唐诗》存诗10首。
包何
作品评论
)曾师事孟浩然,授格法。
李嘉祐相友善。
……诗传者可数。
盖流离世故,率多素辞,大播芳名,亦当时望族也。
阎士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洺州广平人字伯均
阎伯屿从父弟,李嘉祐内弟。
初受业于萧颖士
颖士卒,作《兰陵先生诔》、《萧夫子集论》,盛称其文章。
代宗大历中,为江州判官,曾至湖州,与皎然等唱和联句。
与女诗人李季兰亦甚密切。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伯均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人。
代宗户部侍郎阎伯屿从父弟,李嘉祐内弟。
大历中江州判官,曾至湖州,与皎然等唱和。
与女诗人李季兰关系密切。
包何李嘉祐等均有赠诗。
初,士和受业于萧颖士颖士卒,士和著《兰陵先生诔》、《萧夫子集论》,盛推其文章。
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五、《新唐书·并传》及皎然等人诗。
全唐诗》存与皎然等联句4首,误作严伯均
李端中唐 ? — 785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5? 字正己排行二赵州(今河北赵县)人。
李嘉祐从侄。
少时慕神仙,曾居嵩山学道。
代宗大历五年(770)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后因病辞官,居终南山草堂寺
德宗建中年间出为杭州司马,不知所终。
生平见《旧唐书·李虞仲》附、《唐才子传》卷四。
今人傅璇琮有《李端考》。
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才思敏捷,曾在驸马郭暧筵上立成七律二首,人以为宿构(《国史补》卷上)。
其诗多酬赠送行之作,感叹身世,又多出世之思,情调低沉,然遣词造语洗练洒脱,有俊逸之气。
十才子多以五律见长,李端兼擅七言歌行,《赠康洽》、《胡腾儿》、《瘦马行》等篇颇得李颀神韵。
《听筝》、《拜新月》生动传神,广为传诵。
乔亿以为诗“思致弥清,径陌迥别,品第在卢允言司空文明之上”(《大历诗略》卷四)。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其诗3卷。
全唐诗》存诗3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4。
唐诗汇评
李端,生年年不详,赵州(今河北赵县)人。
李嘉祐从侄。
大历五年(770)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以病辞官,居终南山草堂寺
出为杭州司马
卒于建中贞元之标。
为诗工捷,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有《李端诗集》三卷。
全唐诗》编诗三卷。
苗发中唐 ? — 786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5? 潞州壶关(今山西壶关)人,宰相苗晋卿子。
初为乐平县代宗大历中朝散大夫秘书丞封龙门县开国男,转尚书都官员外郎,终于驾部员外郎
事迹见《新唐书·卢纶》、常衮《授苗发都官员外郎制》、《唐才子传》卷四,今人傅璇琮《卢纶考》附考其事。
苗发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李嘉祐李益秦系及十才子辈多与其酬唱。
其诗多佚。
全唐诗》存诗2首。
刘长卿中唐 ? — 790
作品评论
刘长卿郎中,皆谓“前有沈、、王、杜,后有钱、郎、刘、李”。
刘君曰:“李嘉祐郎士元,焉得与予齐称也!
”每题诗,不言其姓,但“长卿”而已,以海内合知之乎?
士林或之讥也。
夏侯审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德宗建中元年(780)中军谋越众科,授校书郎
累任参军宁国县侍御史祠部郎中等职。
事迹见《新唐书·卢纶》、《唐会要》卷七六、《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二一、《唐才子传》卷四。
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在诸人中年岁较轻。
李嘉祐称其“袖中多丽句”(《送夏侯审参军江东》)。
其诗多佚。
全唐诗》存诗1首。
冷朝阳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江宁(今江苏南京)人。
代宗大历四年(769)进士第,不待授官,即归江宁省亲,钱起韩翃李嘉祐李端等人大会饯行,赋诗送别,为一时盛事。
后为泽潞节度使薛嵩从事
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三〇、《唐才子传》卷四。
朝阳长于五律,工于写景。
严羽谓“冷朝阳在大历才子中为最下”(《沧浪诗话·诗评》),诗多亡佚,不可考其详。
唐才子传》卷四称其“有集传于世”,未见著录。
全唐诗》存诗12首,《全唐诗外编》补入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