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姚合唐 777 — 854
作品评论
姚合)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
李频师之。
有《极玄集》,取王维等念一人诗百篇,曰:“此诗中射雕手也。
陆肱中唐 ? — 836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6?—? 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宣宗大中九年(855)进士第
懿宗咸通六年(865),由振武从事试平判入等,任江夏县
后约于僖宗乾符时,任虔州刺史
事迹见《唐摭言》卷一二、《唐语林》卷七、《唐诗纪事》卷五三。
能诗,与李频郑谷许棠等人友善。
虔州刺史时,特辟许棠郡从事
尤工赋,以《春赋》得名。
全唐诗》存诗1首。
李群玉唐 808 — 860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8?—862 字文山排行四澧州(今湖南澧县)人。
少好吹笙,善书翰,屏迹林壑,苦心为诗。
宣宗大中八年(854),徒步远至京师,献诗三百。
令狐绹裴休荐,授弘文馆校书郎
杜牧姚合方干李频段成式等交往酬唱。
4年后衔冤归乡,苦闷而卒。
光化三年(900),昭宗追赐进士及第
生平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五四、《郡斋读书志》卷四中、《唐才子传》卷七。
张为诗人主客》列之“博解宏拔”之上入室。
李群玉诗五言警拔,七言流丽,名句甚多,后世所传诵。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诗集3卷,后集5卷。
今人羊春秋辑注《李群玉诗集》(岳麓书社)搜集资料较详备,校勘亦较精审。
全唐诗》存诗3卷,《全唐诗续拾》录诗1首。
方干唐 809 — 888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5? 《唐诗大系》作(809—873?),不确。
字雄飞(《唐才子传》卷七作“飞雄”,误),卒后,门人私谥玄英先生排行十四睦州清溪(今浙江淳安)人。
一作桐庐人,不确。
屡应举不第,遂隐居鉴湖,终生不仕。
曾学诗于徐凝,与喻凫李频等诗人交厚。
方干诗清润小巧”(《韵语阳秋》卷二),颇为时人所重;或谓方干广明中和为律诗,江之南未有及者”(孙合玄英先生传》,《唐诗纪事》卷六三)。
生平见《唐诗纪事》卷六三、《唐才子传》卷七。
其诗集以席启宇《唐诗百名家全集》10卷本《玄英先生诗集》为较通行,《全唐诗》存诗6卷。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8首。
唐诗汇评
方干(?
-约888),字雄飞睦州桐庐(今浙江桐庐)人。
徐凝为诗。
大和中姚合出守金、杭二州,携卷投谒,叹赏之。
后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会稽镜湖,与郑仁规、李频、陶详为三益友。
曾漫游岭南江西等地。
咸通末浙东观察使王龟欲表荐之,无何,卒,事竟无成。
段成式吕述于兴宗李群玉等交游唱和。
卒,私谥为“玄英先生”。
门人杨弇等编其诗为《玄英先生集》十卷,已佚。
明人辑有《玄英集》八卷。
全唐诗》编诗六卷,羼入戴叔伦诗多首。
作品评论
孙合玄英先生传》曰:先生新定人字雄飞
章八元先生外王父也。
广明中和间,为律诗,江之南未有及者。
始谒钱塘守姚公合,公视其貌陋,初甚侮之。
坐定览卷,骇目变容而叹之。
先生一举不得志,遂遁于会稽,渔于鉴湖,与郑仁规、李频、陶详为三益友。
弟子弘农杨弇,释子居远。
先生卒,弇编其诗,请舍人王赞为之序。
马戴
作品评论
《中晚唐诗叩弹集》
晚唐以五律擅长者,断推马虞臣,其神采声律迥非许用晦李德新辈所能仿佛也。
后来唯张乔张𧏖一两人差堪步武。
僧宗亮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姓冯氏
明州奉化人
开成中薙落。
隶州之国宁寺
登戒。
学毗尼。
无遗行。
会昌之难。
遁居乡里之岩谷间。
大中再造国宁。
徵选名德二十八人。
与焉。
建州太守李频
为寺碑。
有曰。
律僧宗亮
禅僧全祐。
是也。
晚年益谢世事。
不出户者。
动经节序。
其往来若方于赠诗曰。
秋水一泓常见底。
涧松千尺不生枝。
空门学佛知多少。
净剃心尘秖有师。
竟卒。
春秋八十。
平生与贯霜择梧不吟数十人。
皆秉清节。
结林下交。
岳林寺碑。
集诗三百许首。
并赞颂。
行世。
然锐心福敬二田。
且为江东罗隐
安乐孙合
所钦慕旨重。
四明才名志。
尤序其名于诸儒骏士之间。
其为文士先达所加仰。
如此。
释宗亮
姓冯氏
奉化人也。
家傍月山而居。
后称月僧焉。
开成中剃落纳法。
方事毗尼循于四仪。
且无遗行。
而云我生不辰。
会昌之难便隐家山深岩洞穴。
大中再造国宁寺
徵选清高者隶名。
预住持。
建州太守李频为寺碑云。
于清心行不污者得二十八人以补其员。
广住持也。
律僧宗亮禅僧全祐而已。
国宁经藏载加缮写。
躬求正本选纸墨鸠聚嚫施。
建造三门藏院诸功德廊宇。
皆亮之力焉。
晚年专事禅寂不出寺门。
处士方干赠诗云。
秋水一泓常见底。
涧松千尺不生枝。
空门学佛知多少。
剃尽心华只有师。
终于本寺。
春秋八十。
恒与沙门贯霜栖悟不吟数十人。
皆秉执清奇好迭为文会。
结林下之交。
岳林寺碑。
诗集三百许首赞颂。
并行于代。
而于福敬二田锐心弥厚焉。
江东生罗隐追慕。
乐安孙合最加肯重。
四明郡才名志。
序诸儒骏士外。
独云释宗亮
多为文士先达仿仰焉。
曹邺唐 816 — 875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邺之桂州阳朔(今广西阳朔)人。
十年应试九落第,宣宗大中四年(850)始中进士
刘驾李频李洞郑谷等为诗友。
曾任天平军节度判官太常博士祠部郎中洋州刺史吏部郎中等职。
中年辞官南归,迁居于桂林阜财坊,隐居以终。
事迹散见《新唐书》之《白敏中传》、《高元裕传》与《唐诗纪事》卷六〇、《唐才子传》卷七等。
其诗富有社会内容,风格古朴刚健。
张为诗人主客》列之于“高古奥逸主”之“升堂”者。
今人梁超然、毛水清有《曹邺诗注》。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
唐诗汇评
曹邺,生卒年不详,字邺之桂林(今属广西)人。
和,屡举进士不第,后为韦悫所知,力荐于礼部侍郎裴休大中四年(850),登进士第
佐天平节度使幕。
咸通中,任大常博士,历主客员外郎祠部郎中,出为洋州刺史
乾符元年,官吏部郎中
后免官归,卒。
李频郑谷张𧏖李洞等交游。
其诗多古风,颇多讽谕之作。
有《曹邺诗》三卷,已佚。
后人辑《曹祠部》二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二卷。
刘驾中唐 822 — ?
唐诗汇评
刘驾(822一?
),字司南,自云“故山彭蠡上”,当今江西北部人。
进士举,不第,屏居长安逾三年。
大中三年,河湟收复,作《唐乐府十首》以贺。
六年(852)登进士第
官终国子博士
曹邺薛能李频等交游唱和。
卒,聂夷中以诗哭之。
诗,尤工古调,多比兴含蓄,为时所宗。
有《刘驾集》一卷。
全唐诗》存诗一卷。
许棠中唐 822 — ?
唐诗汇评
许棠(822-?
),字文化宣州泾县(今安徽泾县)人。
大中朝,应进士举,困举场二十馀年。
咸通十二年(871),登进士第,时年已五十。
泾县
陆肱出守虔州,辟为从事
又尝官江宁丞。
李频等友善。
工诗,与张乔郑谷等合称“成通十哲”。
有《许棠诗》一卷。
全唐诗》编诗二卷。
僧贯休五代 832 — 912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2—912 字德隐俗姓姜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
7岁出家,20岁受具足戒。
懿宗咸通初洪州游学,后漫游江西吴越
僖宗乾符初返居婺州
昭宗乾宁元年(894)钱塘钱镠,受礼遇。
二年江陵成汭
天复二年(902)得罪成汭,流放黔州
潜逃南岳隐居。
三年,为王建所重,赐号禅月大师,特龙华院居之。
后梁乾化二年十二月卒。
生平见昙域禅月集序》、《宋高僧传》卷三〇。
十五、六岁即有诗名,后广交诗友,与当代名诗人陈陶方干许棠李频张为曹松吴融罗隐罗邺韦庄齐己等皆有唱酬。
又工书善画。
吴融称:“上人之作,多以理胜,复能创新意,其语往往得景物于混茫自然之际。
”(《西岳集序》)孙光宪称其诗“骨气混成,境意卓异”(《白莲集序》)。
今存《禅月》25卷。
全唐诗》编为12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7首、断句6,补题1首。
喻坦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睦州人
懿宗咸通中,累举进士不第,久寓长安
曾奔走于江南、塞北。
李频张乔等为友。
咸通十一年,试京兆府,仍落之。
遂归旧山,落寞以终。
有诗名,为咸通十哲,尤长于五律,多纪游酬赠之作。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喻,《唐摭言》作俞。
睦州(今浙江建德)人。
懿宗咸通中,累举进士不第,久寓长安
一生多奔走于江南塞北,曾远至太原、代北等地。
十一年(870),与张乔许棠等人试于京兆府
时其友李频主试,因老于场屋,遂首荐
坦之均落第。
后还旧山,落寞而终。
事迹散见《唐摭言》卷一〇、《剧谈录》卷下、《唐才子传》卷九。
坦之有诗名,与张乔许棠郑谷等人齐名,合称“咸通十哲”。
其诗长于五律,多为纪游题咏、寄赠酬别之作。
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宋史·艺文志七》均著录《喻坦之集》1卷。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全唐诗》作喻凫诗。
唐诗汇评
喻坦之,生卒年不详,睦州(今浙江建德)人。
咸通中,累举进士不第,久困长安
以诗名,与许棠张乔等合称“咸通十哲”。
后归故山。
薛能李频友善。
有《喻坦之集》一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坦之咸通中,举进士不第,久寓长安,囊罄,忆渔樵,还居旧山。
李建州频为友,以诗送归云:“从容心自切,饮水胜衔杯。
共在山中住,相随阙下来。
修身空有道,取事各无媒。
不信升平代,终遗草泽才。
”……盖困于穷蹇,情见于辞矣。
同时严维徐凝章八元枌榆相垡,前后唱和亦多。
僧栖白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江南僧。
早年及识姚合贾岛、无可。
宣宗大中间长安荐福寺,为内供奉赐紫
大中五年(851)作诗赠瓜沙僧悟真
又曾作诗吊刘得仁
李频李洞许棠曹松齐己张𧏖罗邺李昌符等皆有来往。
历事三朝,约于僖宗时方去世,享年60岁以上。
事迹见《唐才子传》卷三。
为诗尚苦吟,多作近体。
有集1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6首,《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断句1联。
另《剡录》、《诗渊》等书中尚存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张乔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伯迁池州(今属安徽)人。
懿宗咸通中,与许棠喻坦之郑谷等合称十哲
咸通末李频京兆府试,许棠张𧏖周繇皆九华人,时号九华四俊。
试《月中桂》诗,擅场,以许棠老于场屋,以为首荐。
是年许棠进士第
唐摭言》卷一〇称不中科,《剧谈录》卷下亦有此说,而集中有《省中偶作》,自称“二转郎曹”,疑尝登咸通末进士第,抑不知此诗是否作。
黄巢兵起,退隐九华。
事迹散见《唐诗纪事》卷七〇、《唐摭言》卷一〇、《唐才子传》卷一〇、《登科记考》卷二三“许棠”附。
其诗多为五律,境界开朗壮阔。
其绝句笔致秀逸,音节优美,犹有中唐格调。
全唐诗》存诗2卷。
《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周朴唐末 ? — 879
唐诗汇评
周朴(?
-878),字见素一云字太朴桐庐(今属浙江)人。
方干李频为诗友。
后隐居福州(今福建闽侯)
杨发李诲等为福建观察使,均曾召之,恐为征辟之牒所污,不赴。
乾符五年黄巢福州,求得之。
不从,怒,斩之。
中和中友人僧柄浩得其遗诗一瓦首,属林嵩序之。
有《周朴诗》二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林嵩《周朴诗集序》
)与李建州频方处士干为诗友,一篇一咏,脍炙人口……先生为诗思迟,盈月方得一联一句,得必惊人,未暇全篇,已布人口。
赵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蔡州(今河南汝南)人。
进士第
懿宗咸通间太学博士
长于词赋。
李频曾赠诗与之。
咸通十四年(873)同谷,访杜甫故迹,并咏诗刻石。
事迹见《岳诗集》、《集注草堂杜工部诗外集·酬唱附录》。
全唐诗》存诗3首。
任涛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洪州高安(今江西高安)人。
累举进士不第。
懿宗咸通十一年(870),与张乔许棠等人试于京兆府
时诗人李频主试,以等第荐举之,然复落第。
后返乡。
江西观察使李骘颇称赏其诗才,特免其乡里杂役
时乡民为此议论纷纭,乃判云:“江西境内,凡为诗得及者,即与放色役,不止一任涛耳!
”不久卒。
生平事迹见《唐摭言》卷一〇、《唐诗纪事》卷七〇、《唐才子传》卷九。
早有诗名,与张乔许棠郑谷等齐名,合称“咸通十哲”。
尤以“露团沙鹤起,人卧钓船流”句为时人所激赏。
全唐诗》存断句1联。
林宽唐末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侯官(今福建闽侯)人。
与唐末诗人李频许棠等友善,与黄滔尤亲笃,相知数十年。
进士试,久乃登第。
曾入太学,又曾游边塞,尝赋诗自言“无端游绝塞,归鬓已苍然。
戎羯围中过,风沙马上眠”(《塞上还答友人》)。
事迹散见其诗及黄滔《寄林宽》、《延福里居和林宽何绍余酬寄》、《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
诗多律、绝,尤以七绝《终南山》、《歌风台》为出色。
所作古诗《苦雨》,颇受韩愈险奥诗风影响。
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林宽集》1卷。
全唐诗》存诗1卷。
唐诗汇评
林宽,生卒年不详,侯官(今福建闽侯)人。
进士第
许棠李频同时唱和。
乾符中长安,有送李频建州及送郑畋卢携罢相分司等诗,后不知所终。
有《林宽集》一卷。
全唐诗》编诗一卷。
李昌符晚唐 ? — 887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晚唐有两李昌符:一为膳部郎中,有诗集行世;一昭宗时凤翔节度使,以叛伏诛。
二人了不相涉,兹指前者。
昌符(生卒年不详),字岩梦(一作若梦,误)。
或云出大郑王房,敬宗时宰相李程曾孙(《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上》)。
懿宗咸通四年(863)进士第(见《唐诗纪事》卷七〇、《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八)。
而据《唐摭言》卷一〇,咸通十一年李频京兆府试时,昌符郑谷许棠等10人与府试,人谓之“十哲”(又称“咸通十哲”),则其登第之年似已迟至咸通十一年后。
僖宗朝曾任膳部郎中
曾作《婢仆诗》50首,皆中婢仆之讳,盛传京师,亦因而为御史弹劾其为文轻薄,遂谪官。
明王世贞谓其《婢仆诗》“曲尽形容,颇见才致。
”(《艺苑卮言》卷八)。
事迹见《北梦琐言》卷一〇、《唐才子传》卷八。
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1句。
曹松晚唐 848 — ?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8—? 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早年栖居洪州西山,后往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
昭宗光化四年(901)进士第
时松年已70余。
昭宗新平内难,闻放新进士甚喜,诏选中有孤贫屈人,特敕授官,校书郎
同时得官者王希羽等4人均年已老,时谓此举为“五老榜”。
事迹散见《唐诗纪事》卷六五、《唐才子传》卷一〇、《新安》卷六。
诗多旅游之作,风格学贾岛,意境幽深,工于铸字炼句。
有《曹松诗集》3卷。
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唐诗汇评
曹松(830?-?
),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
贾岛为诗。
进士举,久困名场。
曾栖于洪州西山,与贯休方干唱和,又曾游吴越湖南岭南等地。
乾符初,依李频建州
天复元年(901),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
时同榜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与均年逾七十,时号“五老榜”。
或云其年松年五十四,以第八人登第。
后归洪州
卒。
有《曹松诗集》三卷,己佚。
全唐诗》存诗二卷。
全唐诗补逸
曹松字梦徵舒州人
为诗宗贾岛,深入幽境,然无枯淡之癖。
初在建州李频
昭宗光化四年礼部侍郎杜德祥下与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皆七十馀始及第,时号五老榜,为秘书省校书郎
补诗一首。
郑谷唐末 851 — ?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51?—910? 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
官至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
又以《鹧鸪》诗得名,时称“郑鹧鸪”。
幼聪颖,自骑竹之年,即有赋咏。
及冠,应进士举,游举场凡16年。
薛能李频唱和。
又与张乔许棠周繇温宪等交游,称“咸通十哲”。
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长安出奔,在西蜀半纪余。
光启三年(887)进士第,复有西蜀荆楚之游。
昭宗景福二年(893)释褐授鄠县,摄京兆参军,迁右拾遗右补阙
乾宁三年(896)昭宗华州奔行在,转都官郎中,寓居云台道舍,自编歌诗3卷,名《云台编》。
天复三年(903)左右,归宜春,与诗僧齐己游处唱和,齐己称为“一字师”。
,卒。
生平见宋祖无择郑都官墓表》及《唐诗纪事》卷七〇、《唐才子传》卷九。
今人赵昌平有《郑谷年谱》。
其诗“清婉明白”(《唐才子传》卷九),盛传于世。
欧阳修称“其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高。
以其易晓,人家都以教小儿”(《六一诗话》)。
诗集《云台编》(又称《郑守愚文集》)3卷,今存。
今人注本有严寿澄、黄明、赵昌平郑谷诗集笺注》,傅义郑谷诗集编年校注》。
全唐诗》存诗4卷,《全唐诗续拾》补3首又6句。
作品评论
郑谷《云台编自序》
勤苦于《风》《雅》者,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虽属对音律未畅,而不无旨讽。
同年文人故川守李公朋,同官文人马博士戴尝抚顶叹勉,谓他日必垂名。
及冠,则编轴盈笥,求试春闱,历干于大匠
少师相国太原公深推奖之,故薛许昌能李建州频不以晚辈见待,预于唱和之流,而忝所得为多。
游举场凡十六年,著述近千馀首,自可者无几。
登第之沿,孜孜忘倦,甚于始学也。
祖无择《都官郑谷墓志铭》
当时正人,咸称其善,尤工五七言诗,为薛能李频所知,有《云台编》与《外集》凡四百篇行焉。
士大夫家暨委巷间教儿童,咸以公诗与《六甲》相先后。
盖取诸辞意清婉明白,不俚不野故然。
诗清婉明白,不俚而切,为薛能李频所称赏,与许棠任涛张蠙李栖远张乔喻坦之周繇温宪李昌符唱答往还,号“芳林十哲”。
《唐诗品》
自叙其诗曰:“勤苦于风雅者,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虽属对声律未畅、而不无旨讽。
殆已自尽,予尚何言!
开成已后,已无格气可论,而其为病,苦思者伤于巧,避巧者苦于直致,其于风人之轨,荡然无寻矣。
都宫乃少此病,而纤秾华媚,无远大气而已。
其所尊事如马博士戴薛许昌能李建州频,诸公之诗,读之殊龊龊,而事之,谓文人行,又绍先辈、拔起流俗耶?
诗家宗派,虽有渊源,然推迁既多,往往耳孙不符鼻祖。
郑谷受知于李频李频受知于姚合姚合贾岛友善,兼效其诗体。
今以姚、郑并观,何异皋桥庑下赁舂妇与临邛当炉者同列?
始知凡事尽然,子夏之后有庄周,良不足怪。
白山评:姚诗亦未必美如彼,郑诗亦未必丑如此,何其轩轾过甚耶?
《石园诗话》
郑守愚幼年见赏于司空图,谓当为一代风骚主。
李朋马戴抚顶叹勉,谓他日必垂名。
薛能李频不以晚辈见待。
及仕于朝,人号为“郑都官”而不名。
张乔许棠辈同称“十哲”。
虽以《鹧鸪》得名,而知己之多,享名之盛,为晚唐所未有。
五言如“春阴妨柳絮,月黑见梨花”、“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碓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极浦明残雨,长天急远鸿”之类,尚多佳句。
七言神韵完足,格律整齐,却无佳句可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