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唐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1—781
【介绍】:
唐京兆三原人,字懿范。初名剑客,任神乌令,玄宗以其考绩为天下最,可嗣汉鲁恭,因赐现名。历迁渭南令、朔方节度留后、检校刑部尚书、江西观察使,以善治财赋称。代宗大历八年,岭南哥舒晃乱起,诏兼岭南节度使,平之。因株戮舶商,没其财数百万私有之,为帝所恶。德宗立,阴贿宰相杨炎,始录前功,更拜兵部尚书、东都留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5—780
【介绍】:
唐曹州南华人,字士安。玄宗天宝中历夏县、温县令。肃宗时历度支郎中,杭、陇、华三州刺史,河南尹。上元元年为户部侍郎、充度支等使。代宗广德元年拜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不久罢相,仍领度支盐铁转运租庸调使及东都、河南、江淮、山南等道转运租庸盐铁使等职。大历初,与第五琦分领天下财赋。曾征发民工,疏浚汴水,用分段转运法,岁运江淮粮数十万石至关中。整顿盐税,行平准法,一改安史乱后的紊乱财政。选贤才,制法令,理财二十年。德宗立,为杨炎构陷死。
唐诗汇评
刘晏(715—780),字士安,济阴(今山东定陶西北)人,开元九年(721),举神童,年七夕。授秘书省正字。开元末,为洛阳尉,天宝中,迁夏县令。历殿中侍御史,迁度支郎中,杭、陇、华三州刺史。上元中,迁河南尹。入为京兆尹,再拜户部侍郎、判度支。代宗宝应二年,进吏部尚书、平章事,领度支盐铁转运租庸使。大历十三年,为尚书左仆射。德宗时,为杨炎所构,贬忠州刺史,赐死。晏善于理财,能诗。《全唐诗》存诗二首。
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人。七岁举神童。授秘书省正字。举贤良方正。累官户部侍郎。领度支盐铁转运铸钱租庸使。宝应二年迁吏部尚书平章事。罢为太子宾客。俄兼御史大夫。与第五琦分领天下金谷。军国之用。皆仰于晏。大历十三年为尚书左仆射。德宗立。杨炎诬搆其罪。贬忠州刺史。寻赐死。年六十五。贞元五年。帝悟其冤。追赠郑州刺史。加司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2
【介绍】:
唐天水西县人。代宗大历初,佐郭子仪河中幕。十四年,自河中少尹知府事迁河南尹。德宗建中二年,为河中尹、河中晋绛慈隰都防御观察使。与杨炎善。炎得罪,惠伯坐官河南尹时市炎私宅为官廨,贬费州多田尉,寻被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3—783
【介绍】:
唐卫州人,先世为博陵安平人,本名旰。落魄客剑南。代宗宝应初蜀乱,严武荐宁为利州刺史,又奏为汉州刺史,旋为西山都知兵马使。宰相杜鸿渐利宁贿,荐诸朝,大历二年授西川节度使。十四年入朝,迁司空,以平章事为御史大夫。德宗立,杨炎说帝罢之,遂改宁灵州大都督。朱泚反,宁自京师奔奉天,卢杞等诬其通朱泚,被冤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3
【介绍】:
唐华州华阴人,字叔敖。登进士第,为江陵吕諲判官。方士申泰芝得幸于肃宗,郢言其左道,流建州。代宗初,召为监察御史。以李栖筠荐,拜河南尹。大历末,进拜京兆尹。明持法令,疾恶抚穷,敢诛杀,号称职。德宗时,为宰相杨炎恶,阴讽御史劾之,削兼御史中丞,后以事罢为大理卿。炎罢,卢杞引郢为御史大夫,共谋炎罪。天下以郢挟宰相报仇为不宜。然杞忌郢才,因事出郢为费州刺史,岁余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4
【介绍】:
唐相州临漳人。以干局累授监察御史、给事中、御史中丞。德宗建中初,杨炎执政,擢为京兆尹,寻以本官兼御史中丞,奉使回纥。还,宰相卢杞恐其以口辩结恩,遽奏为光禄卿。休以其远使赏薄,居常怨望。泾原兵叛,休劝朱泚僭号。泚署休为宰相,判度支,休遂为谋主。至于兵食军资,迁除补拟,内外咨谋,一禀休画。泚败走,休走凤翔,为其部曲所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85
【介绍】:
唐滑州灵昌人,字子良。卢奕子。有口才。鬼貌蓝面,不耻恶衣粝食。以荫累虢州刺史。德宗奇其才,擢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人奸诈,妒贤忌能,小忤己者,即置之死地。陷害杨炎、杜佑、颜真卿等。又与赵赞合创间架除陌税,恨诽之声满天下。建中四年泾原兵哗变,京师失守,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屡上疏斥言杞罪,乃贬新州司马。后徙澧州别驾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6
【介绍】:
唐幽州范阳人。少以门荫入仕,在职以干局称。累历侍御史、金州刺史。宰相杨炎遇之颇厚,召入为左司郎中、京兆尹。𢝖无学术,善事权要,为政苛躁。为卢杞所恶,贬饶州刺史,迁福建观察使。以疾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7—796
【介绍】:
唐徐州彭城人,字公佐。刘汇子。少以门荫入仕,累授鄠县丞。代宗初,杨炎荐之,累授侍御史、浙江道观察判官。德宗建中中,炎为相,擢为歙州刺史,迁常州刺史,以勤干闻。贞元三年,再迁宣州刺史、宣歙池都团练观察使。赞不知书,但以强猛立威。在宣十余年,厚敛殖货,务贡奉以希恩,子弟皆亏庭训,人士鄙之。卒谥敬。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诗汇评
常衮(729-783),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天宝十四载登进士第,授太子正字,历补阙、起居郎。宝应二年入翰林,迁考功资外郎、郎中,知制诰,转中书舍人。衮文章俊拔,为时推重,与杨炎并称“常杨”。大历九年,迁礼部侍郎。十二年,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德宗立,贬河南少尹,再贬潮州刺史,迁福建观察使,卒。有《常衮集》十卷,又《诏集》六十卷,均佚。《全唐诗》存诗九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2—782
【介绍】:
唐常州人。无学术,以柔媚自进,得幸于宰相王缙,骤引至中书舍人,时论薄之。寻改御史中丞,迁尚书左丞。缙得罪,出为汝州刺史。复入为司农卿,与杨炎厚善。炎欲杀刘晏,知准与晏有隙,乃用为荆南节度使。准乃上言得晏与朱訾书,且有怨望,又召补州兵以拒命。晏遂被诬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苏州吴人。博通群籍,史笔尤工。德宗建中初,杨炎为相,荐其才堪史任,召拜左拾遗、史馆修撰。及炎得罪,亦坐贬处州司户参军。后入朝,位礼部员外郎,卒。有《建中实录》、《枕中记》、《任氏传》等。
既济。苏州吴人。杨炎为相。荐其有良史才。召拜左拾遗史馆修撰。炎得罪。坐贬处州司户参军。入为礼部员外郎卒。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李适 | 德宗 | 神武孝文皇帝、神武圣文皇帝、神武皇帝、孝文皇帝 | 779年—805年 | ||
建中 | 780年—783年 | ||||
兴元 | 784年—784年 | ||||
贞元 | 785年—805年八月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2—805
【介绍】:
唐朝皇帝。代宗长子。代宗时为天下兵马元帅,讨史朝义,平定河北,以功拜尚书令,旋立为太子。嗣位后,初政清明,以强明自任,用杨炎为相,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后用卢杞等,因为乱阶。建中四年,泾原兵变,犯京师,逃奔奉天。兴元元年,李晟率军收复长安,乃还。自此政惟姑息,方镇日强。在位二十六年,卒谥神武孝文皇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雍州高陵人。代宗大历年中,曾应进士试。大历十四年,崔宁欲荐为御史,为宰相杨炎所阻。德宗时累迁吏部员外郎,官至谏议大夫。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雍州高陵(今陕西高陵)人。约于代宗大历中应进士试。十四年(779)崔宁欲荐为御史,为杨炎所沮。德宗时累迁吏部员外郎,终谏议大夫。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四。《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