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柳仲郢” 相关资源
人物库 唐朝
柳璧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京兆华原人字宾玉
柳仲郢子。
马植汴州,辟掌书记,擢右补阙,转屯田员外郎
僖宗,授翰林学士
累迁右谏议大夫
柳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京兆华原人字韬玉
柳仲郢子。
学不营仕,有《春秋三氏异同义》、《天祚长历》等。
著作郎
陈复休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号陈七子
排行七
德宗贞元间褒城,年约50余,多变化之术。
因狂醉市中而入狱,不食而死。
弃之郊外,旋还家,复至市中。
柳仲郢周墀高骈等皆礼重之。
僖宗中和五年(885)长安,曾寄诗与宦官田令孜
后卒于家。
其后复有人云在长安见之。
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五二引《仙传拾遗》。
全唐诗》存断句2。
僧代病中唐 ? — 803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天台陈氏子。
七岁丧父。
哀毁过礼。
服除白母。
求出家。
母意难之。
即断一指示所志。
遂趋国清寺落发登具。
以其每欲以己代众生苦也。
故名。
久之游方抵淩郊。
河阳方苦旱。
适至因按经法。
绘八龙王立道场以祷。
果大霔千里沾足。
先是其地夏则风雹暴作。
苗稼偃拔。
雉堞皆颓弛。
识者以为毒龙使然。
为持密语禳之。
自尔无患。
民立祠肖貌祀焉。
大历元年
太行霍山
结茅深𨗉以遁。
或有盗其所蓄者。
欲遽去。
而二虎据路口。
从他处归。
盗扣头陈悔。
慰喻之斥虎使去。
盗顾乞留服役左右终其身。
尤灵异。
神尧初起义师。
沮阴雨。
迷道于此。
而神阴助有功迹。
及即位诏镌石像列祀典。
至是念其以杀食晋绛间。
于是造庭对像语。
使从己受佛戒。
像忽颔首若许者。
旁顾神妇像略不动。
则毁撤之曰。
何物顽矿能为众生害。
如此。
百姓以告太守
太守怒系之。
嘉泉寺门户扃鐍严甚。
旬浃启视则兀尔禅寂自若。
众闻而坌至。
或击磬以出其定。
太守遣邀之弗听。
使再往。
约曰。
如必弗来者。
则断其头来。
谩斩一指付使者
太守感动竟躬诣以谢。
仍徙大梵寺且营浮图。
以葬指节。
由尔檀信向慕而施币积。
有忌者赂贫女。
以鸩酒进曰。
妾夫善酿。
今兹其酿诚加美。
和尚小酌。
以种福田。
经云佛不违众生愿。
惟和尚慈悲
曰汝非佛耶。
女喜尽以情告。
笑釂曰。
吾所坐地当裂。
徐视之。
果裂。
其毒气之酷可想见。
今俗以酒供养始此。
岁饥必募粮设会。
以饱饿者凡八设会。
而燕赵赖之。
贞元十四年七月八日
别众跏趺。
如入禅定。
弟子疑其不灭。
列香华供养如常时。
阅一岁肤肉觉坚缩。
而后加之漆布以图永久。
武宗时舁匿废陶灶中。
风雨莫之庇。
寻出异草盘结覆顶上。
宣宗复教。
作亭徙置之。
嘉泉指节历百龄不坏。
筋肉爪甲愈益光润如黄金色。
沙门
史亡其名。
隐居兴元褒城中梁山言行直率。
不为世俗规矩所制。
饮酒啖肉自若。
其侪辈举非之。
然以齿腊之。
长。
获纪纲寺职。
而议论设施。
咸当人亦因以畏服焉共尊为上座
少年后生。
间有效其所为者。
上座闻而骇曰。
未得净心地。
何敢尔。
吾弟当以折伏之。
一日戒庖者。
剩治饼餤邀众游冢墓间。
独地坐掇枯骼腐胔。
铺饼餤裹食之。
如鲜美隽永物。
众环视哕呕不能已。
上座顾谓众曰。
汝等能食此否。
能食此则庶几可以食肉也。
柳公仲郢
兴元时躬诣礼敬。
年八九十乃卒。
冯伉中唐 744 — 809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44—809 魏州元城(今河北大名)人。
徙贯京兆(今陕西西安)
代宗大历二年(767)登五经秀才科。
德宗建中四年(783)又登博学三史科。
长安
历睦王侍读醴泉等职。
贞元十七年(801)荐为给事中,充皇太子及诸王侍读
顺宗即位,拜兵部侍郎
后历国子祭酒同州刺史左散骑常侍,复为国子祭酒,卒赠礼部尚书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曾著《谕蒙书》14篇以教民,又著《三传异同》3卷,并佚。
全唐诗》存诗3首。
释亡名
释亡名者。
不知何许人也。
褒城西数十里。
号中梁山
数峰回负翠碧凝空。
处于厥中。
行终诡异言语不常。
恒见者弗惊。
乍亲者可怪。
平常酷嗜酒而食肉。
粗重公行。
又纲任众事且多折中。
僧亦畏焉。
号为上座
时群缁。
伍一皆仿习。
唯此无惧。
上座察知而兴叹曰。
未住净心地何敢逆行。
逆行非诸人境界。
且世云。
金以火试。
待吾一日一时试过。
开成中忽作大饼招集徒众曰。
与汝曹游尸陀林去。
盖城外山野多坟冢。
人所弃尸于此。
故云也。
上座踞地舒饼。
裹腐烂死尸向口便啖。
俊快之状颇嘉。
同游诸僧皆掩鼻唾地而走。
上座大叫曰。
汝等能喂此肉。
方可喂他肉也已。
自此缁徒警悟化成精苦焉。
远近归信。
右仆射柳仲郢任梁府。
亲往礼重。
终时云年可八九十。
真影存于山寺。
至今梁益三辅间止呼为兴元上座云。
奇踪异迹不少。
未极详焉。
系曰。
上座始则尔之教矣。
后则民胥效矣。
曾不知果證之人。
逆化于物终作佛事。
用警未萌。
故若归其实。
乃对法论中诸大威德菩萨示现食力住故也。
如有妄云得果此例而行。
则如何野干鸣拟学师子吼者乎。
韩琮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字成封(一作代封)。
穆宗长庆四年(824)进士第,初任陈许节度使王茂元判官,后任司封员外郎
宣宗大中五年(851)前后擢户部郎中,迁中书舍人
十二年湖南观察使,待将士不以礼,被逐。
懿宗咸通中仕至右散骑常侍
事迹见李商隐《为举人韩郎中琮启》、《旧唐书·柳仲郢》、《新唐书·艺文志四》、《唐才子传》卷六、《唐诗纪事》卷五八。
有诗名,韦庄《又玄集》、韦縠才调集》皆选其诗。
明胡震亨称其“咏物七字,著色巧衬,是当行手”(《唐音癸签》卷八)。
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4首,断句1。
柳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京兆华原人字交玄
柳仲郢子。
宣宗大中五年进士
秀整而文,杜牧李商隐皆称之。
蓝田直弘文馆,迁右拾遗,终卫尉少卿
早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郊玄一字镇方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兵部尚书柳公绰孙,柳仲郢子。
宣宗大中五年(851)进士第,旋为杜惊辟为剑南西川安抚巡官
蓝田,直宏文馆,迁右拾遗
给事中萧仿等劾以不孝,封还其诏。
官终卫尉少卿
事迹散见新、旧《唐书·柳公绰》,李商隐《为柳圭京兆公谢辟启》、萧仿《驳还蓝田宏文馆柳圭右拾遗表》。
全唐诗》存诗1首。
李商隐唐 813 — 858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12—858,有生于811、813等说 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排行十六
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自祖父起迁居郑州(今属河南)
郡望陇西成纪
文宗大和三年(829)令狐楚洛阳,旋随郓州,为天平节度使巡官
六年八年分别佐太原幕及兖海观察使崔戎幕。
开成二年(837)进士第
三年春博学宏辞试不取,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娶其女。
四年释褐为秘书省校书郎,旋调补弘农,以免除或减轻蒙冤犯人之刑狱触忤观察使孙简,将罢去,会姚合,谕使还官。
五年冬,赴王茂元陈许幕。
武宗会昌二年(842)以书判拔萃复入秘书省正字,旋丁母忧居家。
四年暮春,自关中移家永乐。
五年冬,服阕入,仍为秘省正字
宣宗大中元年(847),随桂管观察使郑亚桂林,为支使掌表记。
二年春循州商隐罢幕北归。
长安,补周至,旋为京兆尹留假参军事,奏署掾曹,专章奏。
三年十月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止奏充商隐判官,得侍御衔,赴徐州
四年夏,随卢弘止汴州幕,曾奉使入关。
五年春夏间罢汴幕归,妻王氏已卒。
太学博士
柳仲郢东川,辟为节度书记
十月商隐梓州,改节度判官
七年末,曾回京探望儿女。
十年春,随内征之仲郢还朝,任盐铁推官,其间或曾游江东
十二年病废还郑州,未几卒。
新、旧《唐书》有传。
年谱以冯浩玉溪生年谱》、张采田《玉黔生年谱会笺》较精审。
商隐一生与牛、李两党重要成员均有交往,自两《唐书》以来,史家与研究者对其党属颇多异说(大要有党李、党牛、出入牛李、无与党局诸说)。
自实际情况而言,其前期交往者固多牛党,然多属私谊,未必有党牛意图,后入王茂元幕,亦无所谓去牛就李(茂元非李党)。
然后期宣宗朝所历幕主,则多为李德裕会昌为相时所倚重之人物,结合有关诗文,大体可见其后期较进步之政治倾向。
商隐晚唐大诗家与骈文名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并称“温李”。
其诗颇多忧怀国运、慨讽时事之作,如《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有感二首》、《重有感》、《曲江》等;亦多抒写怀抱、感慨身世之篇,如《安定城楼》、《晚晴》等。
其咏史、咏物、无题诸篇,及七律、七绝二体,成就尤高。
前人评其诗“深情绵邈”(刘熙载《艺概》卷二《诗概》)、“沉博绝丽”(朱鹤龄李义山诗集笺注》序引钱谦益语)、“寄托深而措辞婉”(叶燮原诗》),大体均指其近体而言。
而寄慨身世,情调感伤,多用象征暗示,情思意境朦胧,尤为其诗思想内容与艺术风貌之显著特征。
其诗渊源颇广,而宋玉之感伤、杜甫之沉郁、李贺之象征对商隐影响尤深。
诗集重要注本有清朱鹤龄李义山诗集笺注》、清冯浩玉溪生诗笺注》、今人叶奇《李商隐诗集疏注》、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王蒙、刘学锴主编《李商隐研究论集(1949—1997)》。
全唐诗》存诗3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4首,断句5。
唐诗汇评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大和中令狐楚天平节度使,爱其才,署为巡官,亲授骈文。
开成二年(837)进士第
令狐楚卒,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茂元以女妻之。
时党争方炽,令狐父于属牛党,茂元属李党,牛党以为背恩。
故坎𡒄终身。
四年,授校书郎,调弘农
会昌二年,登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正字
大中初,为桂管观察使郑亚掌书记
郑亚循州,还京,补盩厔,摄京兆参军,典章奏。
又佐卢弘止徐州幕,为判官
府罢,入朝为太学博士
复佐柳仲郢东川幕。
仲郢入朝,奏为盐铁推官
罢还郑州,病卒。
商隐工骈文及近体诗,尤长七律,与杜牧齐名,亦称“李杜”,又与温庭筠齐名,称“温李”。
其诗构思新巧,想象丰富,属对精切,色彩绮丽,音律谐婉,精于用典,后人效之。
有《玉溪生诗》三卷。
又有《樊南甲集》、《乙集》各二十卷,《赋》、《文》各一卷,多佚。
今有《李义山诗集》六卷及后人所辑《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行世。
全唐诗》编诗三卷。
商隐字义山
怀州河内人
少为令狐楚巡官
开成二年进士第
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河阳
掌书记
侍御史
久不调。
郑亚廉察桂州
请为观察判官
大中初
循州
商隐随赴岭表。
三年入为京兆尹卢宏正掾曹
又从为掌书记
太学博士
柳仲郢镇东蜀。
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
大中末卒。
柳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京兆华原人
柳仲郢子。
明经秘书正字,由书判拔萃转左补阙
高湜再镇昭义,皆表为副。
贬,三疏申理。
僖宗文德元年吏部侍郎修国史,拜御史大夫
为人清直,昭宗欲倚以为相,为宦官所谗而止。
后坐事贬泸州刺史
有《续贞陵遗事》。
天平节度使仲郢子。
明经秘书正字
由书判拔萃累转左补阙
刑部员外郎
出为岭南节度副使
黄巢陷交广逃还。
再迁御史中丞
文德元年吏部侍郎御史大夫
泸州刺史卒。
光化初诏复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