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钦忠禅
钦忠禅师
石霜诸禅师法嗣。
清虚禅
清虚禅师
石霜诸禅师法嗣。
行寂禅
行寂禅师
石霜诸禅师法嗣。
僧道悟中唐 748 — 8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8—807 【介绍】: 唐僧。
婺州东阳人俗姓张
年二十五依杭州竹林寺大德具戒。
历参诸禅师德宗建中二年,谒石头希迁,得其禅旨,大悟,住天皇寺,精修梵行,大弘禅宗,江陵尹右仆射裴公等均皈依之。
先期告终。
僧性空中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中唐时禅僧
百丈怀海
后住潭州石霜山。
景德传灯录》卷九有传,并存其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释圆智中唐 767 — 835年9月11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姓张氏
豫章海昏人
幼事涅槃和尚获薙落。
建受具。
即扣禅门。
后佩记莂于药山之室。
药一日问。
子何处去来。
智云。
游山来。
药云不离此室。
速道将来。
智云。
山上乌儿白似雪。
涧底游鱼忙不彻。
与云岩侍立次。
药云。
不到处。
切忌道著道著则头角生。
头陀怎么生。
便出去。
云岩问药山
师兄为什么不祗对和尚
药云。
我今日。
背痛。
是他却会汝去问取。
岩问
智云。
汝去问取和尚
岩迁化时。
遣人送书到。
览之云。
云岩不知有。
悔当时不向伊道。
虽然如是要且不违药山之子。
卧次椑树问云。
作什么答云。
盖覆。
椑云。
卧是坐是。
答云。
不在两头。
椑云。
争奈盖覆。
答云。
莫乱道。
见椑树坐次云。
作什么椑云和南。
答云。
隔阔来多少时。
椑云恰是。
乃拂袖出。
沩山问云岩菩提以何为座。
岩云。
以无为为座。
岩却问沩山
山云。
以诸法空为座。
沩山又问
智云坐也。
听伊坐。
卧也听伊卧。
有一人不坐不卧。
速道速道。
沩山问。
什么处去来答云看病来沩云。
有几人病答云有病底。
有不病底。
沩云不病底。
莫是头陀否。
答云。
病与不病总不于他事。
一日到五峰。
五峰问。
还识药山老宿否。
答云不识。
峰云为什么不识。
答云不识不识。
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
下禅床作女人拜云。
谢子远来。
都无祗待。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
 答云。
东土不曾逢。
石霜问。
百年后。
有人问极则事。
作么生向他道。
沙弥
沙弥应诺。
智云添却净瓶水著良久却问石霜
适来问什么霜再举便起去。
太和九年乙卯九月
示疾。
僧众慰问其苦。
曰有偿无受。
汝知之乎。
众皆愁然。
十一日谓众曰。
吾今西迈。
理无东移。
言讫告寂。
寿六十有七。
阇维获灵骨数片。
金色玉声。
瘗于石霜山之阳。
谥脩一大师塔号宝相。
释圆智
俗姓张
豫章海昏人也。
总丱之年顿求出离。
涅槃和尚躬执鉼屦。
爰登戒地誓叩禅门。
见乎药山示其心决。
后居长沙道吾山
海众相从犹蜂蚁之附王焉。
太和九年乙卯九月十一日长逝。
享年六十七。
阇维得不灰之骨数片。
脑盖一节特异而清莹。
其色如金其响如铜。
乃建塔于石霜山。
敕谥脩一大师宝相之塔。
得其道者普会焉。
智公初领悟药山宗旨。
俨师诲之曰。
吾无宝玉大弓以为分器。
今赏汝犊鼻一腰。
虽云微末而表亲亵欤。
南岳僧玄泰著碑颂。
李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能诗。
宣宗大中中,官户部员外郎,迁刑部郎中,为夔、庆诸王侍读
僧恒通唐 834 — 905
释恒通
俗姓李
邢州平恩人也。
家传士族幼而知学。
苏秦显达犹怀二顷之田。
元亮孤高不羡五斗之禄。
纵越掞天掷地拖紫腰金。
瞬息浮华岂裨来业父母终礼。
年甫十三鹊山访道依师。
既罢丘坟唯披释典。
精虔忏诵。
恳侍巾瓶不弭初终。
蒙恩剃度。
年二十于本州开元寺具戒后。
京兆荐福寺听习经律。
七八年间寻穷藏教。
乃曰。
摩腾入汉译著斯文。
圣胄来梁复明何事。
因辞北阙径请南方。
招贤岑大师
大师问曰。
何处人也。
邢州人也。
招贤曰。
我道不从彼来。
曰。
和尚还住此无。
于是有滞皆伸无疑不决。
后指洞山石霜皆往参焉。
招贤示灭。
以弟子礼事之咸通末宣城
尚书崔寓素奉禅门攀迎庄肃
仪表拔俗问答往还。
崔甚悦服。
于谢仙山奏置禅院号瑞圣。
请以居之。
四方毳衲之徒不邀自聚。
博陵方议奏荐师号。
坚让遂寝。
中和末文德初群寇兢起。
领徒至四明
大顺二年郡牧黄君晟。
请留居雪窦焉。
蔚然盛化。
天祐二年七月示疾。
越九日躬入浴室。
却坐绳床。
集众焚香勤勤付嘱。
合掌而逝。
春秋七十二腊五十二以其年八月七日石塔于院之西南二百馀步。
或曰。
临终言我庞勋也。
此非也。
高僧无作为行录而无此说。
若观年腊。
庞勋岂正弱冠来逃难邪。
僧本寂唐 840 — 901
禅师讳耽章
泉州莆田黄氏子。
幼而奇逸。
为书生不甘处俗。
年十九弃家。
福州灵石山。
六年乃剃发受具。
咸通初
高安
悟本禅师价公。
依止十馀年。
价以为类己。
堪任大法。
于是名冠丛林。
将辞去。
价曰。
三更当来。
授汝曲折。
时矮师叔者知之。
蒲伏绳床下。
价不知也。
中夜授章。
先云岩所付宝镜三昧。
五位显诀。
三种渗漏毕。
再拜趋出。
师叔引颈呼曰。
洞山禅入我手矣。
价大惊曰。
盗法倒屙无及矣。
后皆如所言。
宝镜三昧。
其词曰。
如是之法。
佛祖密付。
汝今得之。
其善保护。
银碗盛雪。
明月藏鹭。
类之弗齐。
混则知处。
意不在言。
来机亦赴。
动成窠臼。
差落顾伫。
背触俱非。
如大火聚。
但形文彩。
即属染污。
夜半正明。
天晓不露。
为物作则。
用拔诸苦。
虽非有为。
不是无语。
如临宝镜。
形影相睹。
汝不是渠。
渠正是汝。
如世婴儿。
五相完具。
不去不来。
不起不住。
婆婆和和
有句无句。
终必得物。
语未正故。
重离六爻。
偏正回互。
叠而为三。
变尽成五。
如荎草味。
如金刚杵。
正中妙挟。
敲唱双举。
通宗通涂。
挟带挟路。
错然则吉。
不可犯忤。
天真而妙。
不属迷悟。
因缘时节。
寂然昭著。
细入无间。
大绝方所
毫忽之差。
不应律吕。
今有顿渐。
缘立宗趣。
宗趣分矣。
即是规矩。
宗通趣极。
真常流注。
中摇。
系驹伏鼠。
先圣悲之。
为法檀度。
随其颠倒。
以缁为素。
颠倒想灭。
肯心自许。
要合古辙。
请观前古。
佛道垂成。
十劫观树。
如虎之缺。
如马之馵。
以有下劣。
宝几珍御。
以有惊异。
黧奴白牯。
羿以巧力。
射中百步。
箭锋相直。
巧力何预。
木人方歌。
石儿起舞。
非情识到。
宁容思虑。
臣奉于君。
子顺于父。
不顺非孝。
不奉非辅。
潜行密用。
如愚若鲁。
但能相续。
名主中主。
五位君臣偈。
其词曰。
正中偏。
三更初夜月明前。
莫怪相逢不相识。
隐隐犹怀昔日嫌。
中正
失晓老婆逢古镜。
分明觌面更无真。
休更迷头犹认影。
正中来。
无中有路出尘埃。
但能不触当今讳。
也胜前朝断舌才。
偏中至。
两刃交锋要回避。
好手还同火里莲。
宛然自有天气。
兼中到。
不落有无谁敢
人人尽欲出常流。
折合终归炭里坐。
三种渗漏。
其词曰。
一见渗漏。
谓机不离位。
堕在毒海。
二情渗漏。
智常向背。
见处偏枯。
三语渗漏。
谓体妙失宗。
机昧终始。
学者浊智流转。
不出此三种。
纲要偈三首。
一名敲倡俱行
偈曰。
金针双锁备。
挟路隐全该。
宝印当空妙。
重重锦缝开。
其二名金锁玄路。
偈曰。
交互明中暗。
功齐转觉难。
力穷寻进退。
金锁网鞔鞔。
其三名理事不涉。
偈曰。
理事俱不涉。
回照绝幽微。
背风无巧拙。
电火烁难追。
黎明章出山。
曹溪礼祖塔。
螺川还止临川
有佳山水。
因定居焉。
以志慕六祖
乃名山为曹。
示众曰。
僧家在此等衣线下。
理须会通向上事。
莫作等闲。
若也承当处分明。
即转他诸圣。
向自己背后。
方得自由。
若也转不得。
直饶学得十成。
却须向他背后叉手。
说什么大话。
若转得自己。
则一切粗重境来。
皆作得主宰。
假如泥里倒地。
亦作得主宰。
如有僧问药山曰。
三乘教中。
还有祖意也无。
答曰有。
曰既有。
达磨又来作么。
答曰。
只为有。
所以来。
岂非作得主宰。
转得归自己乎。
如经曰。
大通智胜佛。
十劫坐道场。
佛法不现前。
不得成佛道言。
劫者滞也。
谓之十成。
亦曰断渗漏也。
只是十道头绝矣。
不忘大果。
故云守住耽著。
名为取次承当。
不分贵贱。
见丛林。
好论一般两般。
还能成立得事么。
此等但是说向去事路布。
汝不见南泉曰。
饶汝十成。
犹较王老师。
一线道也。
大难。
事到此。
直须子细始得。
明白自在。
不论天堂地狱。
饿鬼畜生。
但是一切处不移易。
元是旧时人。
只是不行旧时路。
若有忻心。
还成滞著。
若脱得。
什么
古德云。
只恐不得轮回。
汝道作么生。
只如今人。
说个净洁处。
爱说向去事。
此病最难治。
若是世间粗重事
却是轻。
净洁病为重。
只如佛味祖味。
尽为滞著。
先师曰。
拟心是犯戒。
若也得味是破斋。
且唤什么作味。
只是佛味祖味。
才有忻心。
便是犯戒。
若也如今说破斋破戒。
即今三羯磨时。
早破了也。
若是粗重贪瞋痴。
虽难断却是轻。
若也无为无事净洁。
此乃重。
无以加也。
祖师出世。
亦只为这个。
亦不独为汝。
今时莫作等闲。
黧奴白牯修行却快。
不是有禅有道。
如汝种种驰求。
觅佛觅祖。
乃至菩提涅槃。
几时休歇成办乎。
皆是生灭心。
所以不如黧奴白牯。
兀兀无知。
不知佛。
不知祖。
乃至菩提涅槃。
及以善恶因果。
但饥来吃草。
渴来饮水。
若能恁么。
不愁不成办。
不见道计较不成。
是以知有。
乃能披毛戴角。
牵犁拽耒。
得此便宜。
始较些子。
不见弥勒阿閦。
及诸妙喜等世界。
被他向上人唤作无惭愧。
懈怠菩萨。
亦曰变易生死。
尚恐是小懈怠。
在本分事。
合作么生。
大须子细始得。
人人有一坐具地。
佛出世慢他不得。
恁么体会修行。
莫趁快利。
欲知此事。
饶今成佛成祖去。
也只这是。
便堕三涂地狱六道去。
也只这是。
虽然没用处。
要且离他不得。
须与他作主宰始得。
若作得主宰。
即是不变易。
若作主宰不得。
便是变易也。
不见永嘉云。
莽莽荡荡招殃祸。
问如何是莽莽荡荡招殃祸。
曰只这个总是。
问曰如何免得。
曰知有即得。
用免作么。
但是菩提涅槃。
烦恼无明等。
总是不要免。
乃至世间粗重之事。
但知有便得。
不要免免。
即同变易去也。
乃至成佛成祖。
菩提涅槃。
此等殃祸。
为不小。
什么如此。
只为变易。
若不变易。
直须触处自由始得。
香严闲禅师会中有僧。
问如何是道。
曰枯木里龙吟。
又问如何是道中人。
曰髑髅里眼睛。
其僧不领。
辞至石霜
诸禅师曰。
如何是枯木里龙吟。
曰犹带喜在。
又问如何是髑髅里眼睛。
曰犹带识在。
又不领。
乃问章曰。
如何是枯木里龙吟。
章曰血脉不断。
又问如何是髑髅里眼睛。
章曰乾不尽。
又问有得闻者否。
章曰尽大地。
未有一人不闻。
又问未审是何章句。
章曰不知是何章句。
闻者皆丧。
乃作偈曰。
枯木龙吟真见道。
髑髅无识眼初明。
喜识尽时消息尽。
当人那辨浊中清。
有僧以纸为衣。
号为纸衣道者
洞山来。
章问如何是纸衣下事。
僧曰。
一裘才挂体。
万事悉皆如。
又问如何是纸衣下用。
其僧前而拱立。
曰诺即脱去。
章笑曰。
汝但解恁么去。
不解恁么来。
僧忽开眼曰。
一灵真性。
不假胞胎时如何。
章曰未是妙。
僧曰如何是妙。
章曰不借借。
其僧退坐于堂中而化。
章作偈曰。
觉性明无相身。
莫将知见妄疏亲。
念异便于玄体昧。
心差不与道为邻。
情分万法沉前境。
识鉴多端丧本真。
若向句中全晓会。
了然无事昔时人。
僧问五位君臣旨诀。
章曰。
正位即空界。
本来无物。
偏位即色界。
万形像。
偏中至者。
舍事入理。
正中来者背理就事。
兼带者冥应众缘。
不随有。
非染非净。
非正非偏。
故曰虚玄大道。
无著真宗。
从上先德。
推此一位。
最妙最玄。
要当审详辨明。
君为正位。
臣是偏位。
臣向君是偏中正
君视臣是正中偏。
君臣道合。
是兼带语。
问如何是君。
曰妙德尊寰宇。
高明朗太虚。
问如何是臣。
曰灵机宏圣道。
真智利群生。
问如何是臣向君。
曰不堕异趣。
凝情望圣容。
问如何是君视臣。
曰妙容虽不动。
光烛不无偏。
问如何是君臣道合。
曰混然无内外。
融上下平。
又曰。
以君臣偏正言者。
不欲犯中故。
臣称君不敢斥言是也。
此吾法之宗要。
作偈曰。
学者先须识自宗。
莫将真际杂顽空。
妙明体尽知伤触。
力在逢缘不借中。
出语直教烧不著。
潜行须与古人同。
无身有事超岐路。
无事无身落始终。
又曰。
凡情圣见是金锁玄路。
直须回互。
夫取正命食者。
须具三种堕。
一者披毛戴角。
二者不断声色。
三者不受食。
有稠布衲者。
问曰。
披毛戴角是什么堕。
章曰是类堕。
问不断声色是什么堕。
曰是随堕。
问不受食是什么堕。
曰是尊贵堕。
夫冥合初心。
而知有是类堕。
知有而不碍六尘是随堕。
维摩曰。
外道六师是汝之师。
彼师所堕。
汝亦随堕。
乃可取食。
食者正命食也。
食者亦是就六根门头。
见觉闻知。
只不被他染污。
将为堕。
且不是同也。
章读杜顺傅大士所作。
法身偈曰。
我意不欲与道。
门弟子请别作之。
既作偈。
又注释之。
其词曰。
渠本不是我(非我)。
我本不是渠(非渠)。
渠无我即死(仰汝取活)。
我无渠即余(不别有)。
渠如我是佛(要且不是佛)。
我如渠即驴(二俱不立)。
不食空王俸(若遇御饭。
直须吐却)。
何假雁传书(不通信)。
我说横身唱(为信唱)。
君看背上毛(不与你相似)。
乍如谣白雪(将谓是白雪)。
犹恐是巴歌。
南州南平
雅闻章有道。
尽礼致之不赴。
但书偈付使者曰。
摧残枯木倚寒林。
几度逢不变心。
樵客见之犹不采。
郢人何事苦搜寻。
天复辛酉夏夜
知事
今日是几何日月。
对曰六月十五
章曰曹山平生行脚。
到处只管九十日为一夏。
明日辰时吾行脚去。
及时焚香。
宴坐而化。
阅世六十有二。
坐三十有七
门弟子葬全身于山之西阿
塔曰福圆。
赞曰。
宝镜三昧其词要妙。
云岩以受洞山
药山所作也。
先德惧属流布。
多珍秘之。
但五位偈。
三种渗漏之语。
见于禅书。
大观二年冬
显谟阁待制朱彦世英
赴官钱塘
信州白华岩
得于老僧
年持其先公服。
予往慰之。
出以授予曰。
子当为发扬之。
因疏其沟封。
以付同学。
使法中龙象。
神而明之。
尽微细法执。
兴洞上之宗。
世英护法之志也。
僧普闻唐末五代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五代时僧。
俗姓李
据云为唐僖宗太子
中和初僖宗奔蜀后,断发出家,潜遁远游。
湖南,嗣石霜庆诸
后居邵武龙湖寺,历三十余年而卒。
谥圆觉禅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俗姓李,唐末至五代初禅僧
据云为唐僖宗太子
中和初僖宗奔蜀后断发出家,潜遁远游。
湖南,嗣石霜庆诸
后居邵武龙湖寺,历30余年而卒。
谥圆觉禅师
五灯会元》卷六有传,并录其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释普闻
唐僖宗第三子。
生而吉祥。
眉目风骨清真如画。
性不茄荤。
僖宗钟爱之。
然以其无经世意。
百计陶写之终不可回。
中和元年天下乱。
僖宗幸蜀。
亲王宗室皆逃亡。
断发逸游谒石霜诸
与语叹异曰。
汝乘愿力而来乃生王家。
脱身从我火中莲也。
夜入室问祖师别传事。
曰。
待按山点头即向汝道。
因契悟。
依止数岁。
乃请遍游名山。
曰。
逢乾即止。
遇陈便住。
于是远游。
昭武抵大乾。
遥望山巅蔚然深秀。
问父老曰。
彼有居者否。
老曰。
有一陈嗣者。
久隐其中。
因悟师言。
即拨草至山。
陈嗣一见乃分坐同住。
因乞菜种于嗣愿求斗斛。
嗣曰。
岂有斗斛与之一合。
遂入山垦种。
后谷口之人相谓曰。
前日僧入山经今不出。
必为虎所啖。
往视之见茅庐一所。
行者数人指呼百诺。
而重冈复岭菜已青矣。
盖耕种菜者。
乃山神所投。
行者乃虎也。
陈嗣觉师之胜乃曰。
吾居此每苦恶兽毒虫之多。
公来皆屏迹。
道德非吾所及。
吾种之缘其属公乎。
既而道德播缁徒云集。
遂成巨刹。
忽有老人跪请曰。
我乃龙也。
家于此山以行雨。
不职上天有罚当死。
愿赐救护。
师曰。
汝得罪上帝我何能致力。
虽然汝可易形来。
俄化为小蛇。
师以锡杖引入净瓶。
良久风雷挟坐榻山岳摇振。
师宴坐达旦。
天宇澄霁蛇自瓶出。
有顷复为老人形而谢曰。
若非藉师法力则血肉腥秽此地矣。
无以报德。
山中无水何以安众
当以水延师道场也。
即于峻谷穷源刮成石穴涌泉一泓。
始虽涓涓终焉衍溢。
遂成一湖。
今在半山龙湖之名。
盖始于此。
冱寒不冰大旱不竭。
其流四出灌溉田数百顷。
人神之建祠其上。
岁时享祀焉。
今遇上元乃师诞辰。
龙必朝谢有祥云瑞气之应。
院之右十五里有隋义宁欧阳太守之庙。
即今福善王也。
庙食至是历二百七十馀载。
其神极灵祸福此邦。
民敬畏之牲牢享祭无虚日。
师见而闵焉。
一日杖策之祠下。
说偈见意。
复与之约曰。
能食素持不杀戒乃可为邻。
是夕里之父老梦神云。
我今受禅师戒不复血食。
祭我当如比丘饭足矣。
如是易血食以斋羞。
至今遵之。
神人相安。
神显灵异。
护持此山。
或云。
师尝与神以道力角胜负。
庙傍有巨干参天。
师举手拗下拂地三匝。
而神实拂其二。
遂屈而从之。
一日集徒曰。
吾将他适。
院事付聪教二门人。
乃说偈曰。
我逃世难来出家。
宗师指示个歇处。
住山聚众三十年。
对人不欲轻分付。
今日分明说以君。
我敛目时齐听取。
寺众凄然坚请且为佛法住世。
曰。
汝等岂不知达磨只履西归普化全身脱去之旨耶。
何以去来生灭视吾也。
既而跨虎凌晨抵信州应供。
到彼僧房集。
供罢就长者更觅一分与行者。
长者谓师独行不诺所请。
遂觅水一盂。
噀杖为虎高驭而去。
开元寺
龙湖寺僧至彼追之。
乃祝之曰。
吾不复归山中。
已有聪禅师矣。
龙湖无开山祖师之塔。
惟有跨虎庵基。
为古今之證。
有禅师照水自写真像。
至今存焉。
敕谥圆觉禅师
凡有所祷其应如响。
而院前有师所坐之
至今间生异花。
释全奯
泉州何氏子。
少礼青原谊公落发。
长安宝寿寺禀戒。
习经律诸部。
优游禅苑。
雪峰钦山为友。
杭州大慈山。
逦迤造于临济
属济归寂
乃谒仰山
后参德山。
执坐具上法堂瞻视。
山曰作么。
师便喝。
山曰。
老僧过在甚么处。
师曰。
两重公案。
乃下参堂。
山曰。
这个阿师。
稍似个行脚人。
至来日上问讯。
山曰。
阇黎是昨日新到否。
曰是。
山曰。
甚么处学得这虚头来。
师曰。
全奯终不自谩。
山曰。
他后不得孤负老僧
雪峰在德山。
作饭头。
一日饭迟。
德山擎钵下法堂。
峰晒饭巾次。
见德山。
乃曰。
钟未鸣。
鼓未响。
拓钵向甚么处去。
德山便归方丈。
峰举似师。
师曰。
大小德山。
未会末后句在。
山闻。
侍者唤师去问。
汝不肯老僧那。
师密启其意。
山乃休。
明日升堂。
果与寻常不同。
师至僧堂前。
拊掌大笑曰。
且喜堂头老汉。
会末后句。
他后天下人不奈伊何。
虽然也祇得三年活。
(山三年后果示灭)。
一日与雪峰钦山聚话。
峰蓦指一碗水
钦曰。
水清月现。
峰曰。
水清月不现。
师踢却水碗而去。
师住鄂州岩头
值沙汰。
于湖边作渡子。
两岸各挂一板。
有人过渡。
打板一下。
师曰。
阿谁。
或曰。
要过那边去。
师乃舞棹迎之。
一日因一婆。
抱一孩儿来。
乃曰。
呈桡舞棹即不问。
且道婆手中儿甚处得来。
师便打。
婆曰。
婆生七子。
六个不遇知音。
祇这一个也。
不消得。
便抛向水中。
师后庵于洞庭卧龙山
徒侣臻萃。
曰吾尝究涅槃经七八年。
睹三两段义。
衲僧说话。
又曰休休。
时有一僧出礼拜请师举
师曰。
吾教意。
如∴字三点
第一向东方下一点。
点开诸菩萨眼。
第二向西方下一点。
点诸菩萨命根。
第三向上方下一点。
点诸菩萨顶
此是第一段义。
又曰。
吾教意。
如摩醯首罗。
擘开面门。
竖亚一只眼。
此是第二段义。
又曰。
吾教意。
犹如涂毒鼓。
击一声。
远近闻者皆丧。
此是第三段义。
夹山下一僧。
石霜
才跨门。
便道不审。
曰。
不必阇黎
僧曰。
恁么则珍重。
又到师处。
如前道不审。
师嘘一嘘。
僧曰。
恁么则珍重方回步。
师曰。
虽是后生。
亦能管带
其僧归。
举似夹山
山上堂曰。
前日到岩头石霜底阿师。
出来如法举似前话。
其僧举了。
山曰。
大众还会么。
众无对。
山曰。
若无人道得。
山僧不惜两茎眉毛道去也。
乃曰。
石霜虽有杀人刀。
且无活人剑。
岩头亦有杀人刀。
亦有活人剑。
师与罗山卜塔基。
歇次。
山礼拜问曰。
和尚岂不是三十年前。
洞山而不肯洞山
师曰是。
又曰。
和尚岂不是嗣德山。
又不肯德山。
师曰是。
山曰不肯。
德山即不问。
祇如洞山
有何亏阙。
师良久曰。
洞山好佛。
祇是无光。
山礼拜。
师尝谓众曰。
老汉去时。
大吼一声了去。
唐光启之后。
中原盗起。
众皆避地。
师端居宴如也。
一日贼大至。
责以无供馈。
遂倳刃焉。
师神色自若。
大叫一声而终。
声闻数十里。
门人后焚之。
获舍利四十九粒。
众为起塔。
僧玄泰唐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僧。
石霜庆诸
衡山东之七宝台。
平生不收门徒,逍遥求志。
善文章,尤长于碑碣。
又工诗偈,时与齐己修睦诗僧游。
曾作《畬山谣》,讥山民乱斫衡山树木,传播四方,朝廷因下诏封山
僖宗光启四年,受嘱编次庆诸语录。
卒年六十五岁。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末禅僧
石霜庆诸
衡山东之七宝台。
平生不收门徒,逍遥求志。
善文章,曾为本寂全豁圆智等撰塔铭碑颂。
僖宗光启四年(888)受嘱编次庆诸语录。
又善诗偈,诗人齐己李咸用修睦等皆与其游。
曾作《畬山谣》,讥山民斫衡山树木,传播四方,朝廷因下诏封山
卒年65岁。
有集已佚。
祖堂集》卷九、《宋高僧》卷一七、《南岳总胜集》卷中有传,并存歌偈3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僧慧光唐末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一作慧觉
唐末禅僧
石霜庆诸
世称肥田伏禅师
祖堂集》卷九、《景德传灯录》卷一六有传。
祖堂集》录其诗偈2首。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僧重恽唐末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末禅僧
历参雪峰义存石霜庆诸而悟禅法,后又住鍪州云幽寺。
五灯会元》卷六有传,同时录重恽诗偈1首。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约禅师唐末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末禅僧
石霜庆诸
后住潭州宝盖山
景德传灯录》卷一六有传,并录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张拙唐末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末进士
信佛教。
曾在湖南石霜庆诸谈佛法。
祖堂集》卷六、《景德传灯录》卷一五载其事迹,并录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僧齐己唐末至五代 864 — 937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益阳之胡氏。
幼出家于大沩山寺。
既受具。
遂习律仪。
臻其奥。
性嗜吟咏。
蚤岁即有重名。
每以未得心法之妙为恨。
乃游方。
遍造药山鹿门护国之席。
典宾石霜
梁革唐命。
天下方扰攘。
季昌雷满渚宫
自称荆门留后
寻受朝庭节度命。
庄宗河东入代梁。
则高氏因据有一方。
而名节之士四至。
龙德初
僧正
仍月给俸。
馆于龙兴寺净院。
非所好也。
渚宫莫问篇十五章。
以见意。
颈有瘿。
累垂如匏壶。
时号诗囊。
拥破纳行山水间
陶然以乐。
曾莫知世之治乱也。
未曾将一字。
容易谒诸侯。
此其趣兴何如哉。
诗与华山处士相唱酬。
别称冲岳沙门
有白莲集。
行世。
释齐己
姓胡
益阳人也。
秉节高亮气貌劣陋。
幼而捐俗于大沩山寺。
聪敏逸伦纳圆品法。
习学律仪而性耽吟咏。
气调清淡。
禅客自德山来述其理趣。
不觉神游寥廓之场。
乃躬往礼讯。
既发解悟都亡眹迹矣。
如是药山鹿门护国。
凡百禅林孰不参请。
视其名利悉若浮云矣。
石霜法会请知僧务。
梁革唐命天下纷纭。
于时高季昌禀梁帝之命攻逐雷满
渚宫已便为荆州留后
寻正受节度
迨乎均帝失御河东庄宗自魏府入
高氏遂割据一方。
搜聚四远名节之士。
得齐之义丰南岳
以为筑金之始验也。
龙德元年辛巳中。
龙兴寺
净院安置给其月俸。
命作僧正
非所好也。
其如闲辰静夜多事篇章。
乃作渚宫莫问篇十五章。
以见意。
且侚高之命耳。
颈有瘤赘时号诗囊。
栖约自安破纳拥身。
麻缠膝。
爱乐山水懒谒王侯。
至有未曾将一字容易谒诸侯句。
为狎华山隐士郑谷诗相酬唱。
卒有白莲集行于世。
自号衡岳沙门焉
作品评论
齐己潭州人,与贯休并有声。
同师石霜
二僧诗,唐之尤晚者。
释全宰后唐 ? — 930
释全宰
姓沈氏
钱塘人也。
孩抱之间不喜荤血。
其母累睹善徵。
劝投径山法济大师削染。
及修禅观亭亭高竦不杂风尘。
慕十二头陀以饰其行。
谚曰宰道者焉。
迨乎诸方参请。
石霜禅师印證密加保任。
天台山闇岩。
以永其志也。
伊岩与寒山子所隐对峙。
皆魑魅木怪所丛萃其间。
之居也二十馀年。
恶鸟革音精让窟。
其出入经行鬼神执役。
或扫其路或侍其旁。
或代汲泉或供采果。
时时人见未尝言。
天成五年径山禅侣往迎归镇国院居。
终于出家本院焉。
释全宰
俗姓沈氏
钱唐人也。
孩抱之间不喜荤血。
其母累睹善徵。
劝投径山法济大师削染。
及修禅观亭亭高竦不杂风尘。
慕十二头陀以饰其行。
谚曰。
宰道者焉。
迨乎诸方参请。
石霜禅师印證密加保任。
天台山闇岩。
以永其志也。
伊岩与寒山子所隐对峙。
皆魑魅木怪所丛萃其间。
之居也。
二十馀年。
恶鸟革音精让窟。
出入经行鬼神执役。
或扫其路。
或侍其傍。
或代汲泉。
或供菜果。
时时人见未尝言后终于镇国院。
僧道虔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
福州侯官人俗姓刘
石霜印记,化徒于筠州九峰
后住泐潭而终。
吴杨溥时示寂,谥大觉禅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俗姓刘福州侯官(今福建闽侯)人。
唐末禅僧
石霜庆诸
筠州九峰世称九峰和尚
后住氻潭宝峰禅院
卒谥大觉禅师
祖堂集》卷九、《景德传灯录》卷一六有传,并存其诗偈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禅师名道虔
刘氏。
福州侯官人也。
容姿开豁明济。
气压丛林。
至霜华。
诸禅师见之。
谓人曰。
此道人从上宗门爪牙也。
殁时。
侍者
众请堂中第一座。
住持。
方议次。
犯众曰。
未可。
须明先师意旨。
乃可耳。
众曰。
先师何意。
曰。
只如道。
古庙香炉。
一条白鍊如何会。
第一座曰。
是明一色边事。
曰。
果不会先师意。
于是第一座者。
起炷香誓曰。
我若会先师意。
香烟灭则我脱去。
不然烟灭不能脱。
言卒而脱去。
拊其背曰。
坐脱立亡不无。
首座会先师意。
即未也。
庐于普会塔之旁。
三年而去。
经行于末山之下。
崇福寺
僧问无间中人。
行什么行。
曰。
畜生行。
曰。
畜生复行什么行。
曰。
无间行。
曰。
此犹是长生路上人。
曰。
汝须知有不共命者。
曰不共什么命。
曰长生气不常。
复曰。
大众还得命么。
欲知命。
流泉是命。
湛寂是身。
千波竞起。
是文殊境界。
一亘晴空。
是普贤床榻。
其次借一句子。
是指月。
于中事是话月。
从上宗门中事。
节度使符信
且如先德。
未建许多名目。
指陈已前。
人约什么体格商量。
这里不假三寸。
试话会看。
不假耳根试采听看。
不假两眼试辨白看。
所以道。
声前抛不出。
句后不藏形。
尽乾坤都来。
是汝当人个自体。
向什么处。
安眼耳鼻舌。
莫向意根下。
图度作解。
尽未来际。
亦未有休歇分。
所以古人道。
拟将心意学玄宗
大似西行却向东。
先是马大师
殁于豫章开元寺
门弟子怀海智藏辈。
葬舍利于石门
亦庐塔十馀年。
乃沿冯川上车轮峰。
司马头陀留止。
因不复还石门
九峰往游焉。
遂成法席。
为泐潭第一世。
遗踪也。
吴顺义初
告众安坐而化。
塔于寺之西。
号圆寂
谥大觉禅师
得法上首殷禅师
石霜庆诸禅师归寂
众请首座继席。
九峰曰。
须明先师意始可。
座曰。
先师有甚意。
峰曰。
先师道。
休去歇去。
冷湫湫地去。
一念万年去。
寒灰枯木去。
古庙香炉去。
一条白练去。
其馀即不问。
如何是一条白练去。
座曰。
这个祇是明一色边事。
峰曰。
元来未会先师意在。
座曰。
你不肯我那。
但装香来。
香烟断处。
若去不得。
即不会先师意。
遂焚香。
香烟未断。
座已脱去。
峰拊座背曰。
坐脱立亡。
即不无先师意。
未梦见在。
僧无殷五代 ? — 960
禅师名无殷
生吴氏
福州人也。
七龄雪峰存禅师见之。
爱其纯粹。
化其亲令出家。
年二十。
乃剃落受具。
辞游方至九峰虔公
问汝远来何所见。
当由何路。
出生死。
对曰重昏廓辟。
盲者自盲。
笑以手挥之曰。
佛法不如是。
不怿。
请曰。
岂无方便。
曰汝问我。
理前语。
问之。
曰奴见婢慇勤。
于是依止十馀年。
移居石门
亦从之。
殁。
去游庐陵
永新
见东南山奇胜。
乃寻水而往。
有故寺基。
盖文德中。
异僧达奚道场。
遂定居学者云集。
唐后主闻其名。
诏至金陵
问佛法大意。
久之有旨。
延居杨州祥光寺
恳辞归西山
诏住翠岩
又住上蓝寺
赐号澄源禅师
建隆元年庚申二月示有微疾。
三月二日侍者开方丈。
集大众曰。
后来学者。
未识禾山
即今识取。
于是泊然而化。
阅世七十。
夏五十。
谥法性禅师
塔曰妙相。
赞曰。
石霜言。
遍界不曾藏。
而其子闻公。
临化曰。
今日分明说似君。
我敛目时齐听取。
九峰言。
尽乾坤是汝当人自体。
何处安眼耳鼻舌。
而其子殷公临化曰。
后来学者。
未识禾山
即今识取。
予观其父子兄弟。
语言行履。
如形著影出。
声呼谷应。
而近世禅者。
尚伫思。
可悲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