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杨逵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不详。
全唐诗》收《送邹尊师洞庭》诗一首,出《文苑英华》卷二二九。
全唐诗》又收此诗于杨夔名下。
杨逵可能即杨夔之误。
文苑英华》卷三二九又收其《子规》诗1首,《全唐诗》收顾况名下。
陶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润州丹阳人
玄宗开元十八年进士,以《水壶赋》得名。
次年又中博学宏辞科。
官至礼部员外郎
以诗词著名,大为当时所称。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
玄宗开元十八年(730)进士及第,十九年中博学宏词科,天宝元年(742)又中拔萃科。
历仕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
生平散见顾况礼部员外郎陶氏集序》、《唐诗纪事》卷二〇、《唐才子传》卷二。
擅长五言古诗。
其边塞诸作,慷慨悲壮。
殷璠选诗11首入《河岳英灵集》,评曰:“历代词人,诗笔双美者鲜矣,今陶生实谓兼之。
既多兴象,复备风骨。
顾况以其与王昌龄綦毋潜相媲美。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有《陶翰集》。
全唐诗》存陶翰诗1卷。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题1则。
唐诗汇评
陶翰,生卒年不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
开元十八年(730),登进士第,又曾登宏词、拔萃二科,授华阴丞。
天宝中,屡官大理评事、大常博士,官终礼部员外郎
诗笔双美,尤精赋序,长于五言诗,既多兴象,复备风骨。
孟浩然房琯为友。
大历诗人鲍防谢良弼、谢良补等均曾受其笑掖。
有《陶翰集》一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一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历代词人,诗笔双美者鲜矣,今陶生实谓兼之。既多兴象,复备风骨。三百年以前,方可论其体裁矣。
顾况《礼部员外郎陶氏集序》
行在六径,志在五言,尤精赋序。
……綦毋著作潜、王龙标昌龄,则其勍敌。
储光羲盛唐 707 — 76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07—约760
【介绍】: 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
玄宗开元十四年进士
冯翊、汜水、安宜下邽县尉
后隐居终南
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
监察御史
安禄山长安,迫受伪职。
后脱身归朝,贬死于岭南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6?—763
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祖籍兖州(今属山东)排行十二
玄宗开元十四年(726)进士及第。
崔国辅綦毋潜同榜。
冯翊县,转汜水、安宜下邽县尉
仕宦不得意,隐居终南别业。
后出山任太祝世称储太祝
监察御史天宝末奉使范阳,时安禄山兼任范阳、平卢、河东镇节度使,正蓄谋叛乱,储光羲途中作《效古》二首,至范阳后作《观范阳递俘》诗,忧念时局,语意颇深切。
安史乱起,叛军陷长安,储被俘,迫受伪职,后脱身归朝,贬死岭南
生平散见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唐诗纪事》卷二二、《唐才子传》卷一。
今人谭优学有《储光羲行年考》。
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储公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
挟《风》、《雅》之迹,浩然之气
”其山水田园诗颇著称于世,“质朴之中,有古雅之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著作有《储光羲集》5卷,《全唐诗》编为4卷。
《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另有《正论》15卷、《九经外义疏》20卷,并佚。
又陈沆《诗比兴笺》卷三云:“《艺文志》又有《从贼中诣行在日记》一卷,储光羲撰,则光羲已自拔贼中,从亡灵武,与杜少陵之麻鞋谒帝,大节相同,从未有表而出之者,可胜叹哉。
”然《日记》1卷,《新唐书·艺文志》未著录,系误记。
唐诗汇评
储光羲706?
-762?
),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
开元十四年(726),与綦毋潜崔国辅同榜登进士第,诏中书试文章,授冯翊主箄。
曾任安宜、汜水、下邽
开元二十一年前后辞官归乡。
后入,隐终南山
复为太祝天宝末,迁监察御史,安史乱中陷贼,受伪职,脱身归。
两京收复,系狱,贬死。
有《储光羲集》七十卷,已佚。
殷璠光羲包融等涧州籍诗人十八人诗,编为《丹阳》,亦佚,有《储光羲诗集》五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四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储公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挟《风》《雅》之迹,得浩然之气
《述华清宫》诗云:“山开鸿濛色,天转招摇星。
”又《游茅山》诗云:“小门入松,天路涵虚空。
”此例数百句,已略见《荆扬集》,不复广引。
璠尝睹公《正论》十五卷、《九经外义疏》二十卷,言博理当,实可谓经国之大才。
《吟窗杂录》
殷璠语:(储诗)宏赡纵逸,务为直置。
栾城遗言》云:储光羲诗高处似陶渊明,平处似王摩诘
《唐诗品》
储公诗格调高远,兴寄超绝,亦《风》《雅》之馀波也。
盛唐作者太尚格气,而尽黜文藻,六代浮夸,铲削殆尽,而储公与王昌龄常建皆其流也。
储诗更多直致,而锁尾感叹,气象卑促。
圭璋本宗庙器,而山人用之,亦瓦缶同驱尔。
储光羲闲婉真至,农家者流,往往出王、孟上。
钟云:储诗清骨灵心,不减王、孟,一片深淳之气,装裹不觉,人不得直以清灵之品目之。所谓诗文妙用,有隐有秀,储盖兼之矣。
《诗源辨体》
储光羲五言古最多,平韵者多杂用律体,亦忌上尾,仄韵者多忌鹤膝,而平韵亦有之,盖唐人痼疾耳。
其《樵父》、《渔父》等词,格调虽奇,然既不合古,又不成家,正变两失。
若《田家》诸诗,则犹有可采者。
律诗亦未为工,五言绝始多入录。
储光羲五言古诗,虽与摩诘五言古同调,但储韵远而王韵隽,储气恬而王气洁,储于朴中藏秀,而王于秀中藏朴,储于厚中有细,而王于细中有厚,储于远中含澹,而王于澹中含远,与王着着敌手,而储似争得一先,观《偶然作》便知之。
然王所以独称大家者,王之诸体悉妙,而储独以五言占胜场耳。
《载酒园诗话又编》
摩诘才高于储,拟陶则储较王为近。
但储诗亦惟此种佳,有廉颇用赵人之意。
王兼长,储独诣也。
储光义诗多龙虎铅汞之气,《田园》、《樵》、《牧》诸篇,又迂阔不切事情。
《唐诗别裁》
太祝诗学陶而得其真朴,与王右丞分道扬镳。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此家淡逸之品,作近体自隽耳,入律十细。
白石云:“句意欲深、欲远;句调欲清、欲古、欲和,是为作者。
”予观储太祝古诗,“深”、“远”、“清”、“古”则有之矣,独于“和”字有缺
彼虽自有一种沉奥音节,然终不似陶、韦、王、孟之谐适入人心者,殆由强探力索而为之。
非其本心所欲出欤?
其诗云“为己存实际,忘形同化初”,又曰“生深山,无心自贞直”,可谓极有见地者,而何以失节于安禄山也?
其非本心安之,亦可知矣。
其源出于陶公,淡饰成妍,天然入韵。千里莼羹,固是南中佳味,犹嫌意尽于言。
《历代五言诗评选》
太祝真朴,善说田家,《偶然作》“见人”四语,邢孟真谓其温厚虚和中一露丰棱。
《诗学渊源》
储光羲诗篇既富,著体相类。
然以多为胜,殊未足称工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天宝宫人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失姓名,玄宗天宝末宫女,尝在洛苑题诗于梧叶之上,随御沟流出,顾况见之,亦题和诗叶上,泛于波中,后闻于朝,遂得遣出。
事见《云溪友议》卷下、孟棨《本事诗》、《唐诗纪事》卷七八。
全唐诗》存诗2首,其中一首与德宗宫人所作《题花叶诗》大同。
韦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清
京兆杜陵人
玄宗朝,官至左金吾将军
安史乱中,曾避地广陵
能歌。
自为诗云:“三世掌纶诰,一身能唱歌。
顾况曾以诗赠。
大历歌人张红红即得其真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玄宗时人。
善歌,官金吾将军
安史乱中,曾避居扬州
卒于代宗大历时
事迹见《乐府杂录》。
全唐诗》存诗2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柳浑唐 715 — 7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5—789
【介绍】: 襄州人字夷旷
早孤,力学不辍。
玄宗天宝进士
代宗大历末尚书右丞
德宗贞元初封宜城县伯,以兵部侍郎同平章事
浑瑊吐蕃会盟,柳浑以为难与吐蕃信结,后果劫盟。
宰相张延赏守正,排挤之,罢政事。
卒谥贞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6—789
初名载字元舆后改名浑字惟深又字夷旷汝州梁县(今河南汝州)人。
玄宗天宝元年(742)进士及第,历仕丰城监察御史右补阙
代宗大历二年(767)江南西路都团练判官大历中历仕袁州刺史谏议大夫
德宗建中初浙江东西道黜陟使,还朝拜右庶子,迁尚书右丞右散骑常侍
四年(783),泾原兵乱,遁入终南山,不受朱泚召。
贞元元年(785)贼平,拜兵部侍郎封宜城县开国伯
三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五年卒,谥曰贞
生平详见柳宗元《柳公()行状》、新旧《唐书》本传。
善文,与顾况友善。
新唐书》本传及《艺文志四》均云“有文集1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谢良弼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玄宗天宝代宗大历间人。
谢良辅之兄。
历官中书舍人
大历间越州,与严维吕渭鲍防等30余人联句,后编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
事迹见顾况礼部员外郎陶氏集序》。
全唐诗》收其联句诗1联。
又《会稽掇英总集》卷一四收其联句诗多首。
《全唐诗续拾》收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谢良辅中唐 ? — 7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3
【介绍】: 邓州南阳人
玄宗天宝十载进士第
十四年宣州李白游。
代宗大历初,入浙东节度幕,与严维鲍防等联诗。
累官中书舍人
德宗建中四年,任商州刺史,寻为乱兵所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3
南阳(今属河南)人。
兄良弼亦能诗。
良辅玄宗天宝十载(751)进士第十四年宣州泾县,与李白游。
代宗广德元年(763)至大历五年(763-770)间,曾入浙东节度幕,与鲍防严维等联唱,结集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
后仕中书舍人
德宗建中四年(783)商州刺史十月为乱军所杀。
事迹散见顾况礼部员外郎陶氏(翰)集序》、《唐诗纪事》卷四七,《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六、卷一一。
良辅工诗,曾受知于陶翰
全唐诗》存诗4首、又联句2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韩滉唐 723 — 78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3—787
【介绍】: 京兆长安人字太冲
韩休子。
通《》、《春秋》,好鼓琴,善书画。
肃宗至德时,为吏部员外郎,簿最详致。
代宗大历六年,以户部侍郎判度支,清勤检辖,帑藏稍实。
德宗时,除镇海军节度使,安辑百姓,均其租税,境内称理。
帝走奉天,淮、汴震骚,训士卒,完靖东南。
又调发粮帛以济朝廷,当时赖之。
贞元初,加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江淮转运使封郑国公
刘玄佐不朝,汴州讽之,为办装犒军,玄佐遂入朝。
卒谥忠肃
工书法,得张旭笔法。
善画人物及农村风物,绘牛、羊尤佳。
画有《五牛图》、《文苑图》等传世。
撰有《春秋通》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3—787
字太冲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玄宗天宝中以荫入仕,历同官主簿
肃宗至德元载(756)避地山南,历山节度判官等。
乾元二年(759)入朝任殿中侍御史,累迁尚书右丞
代宗大历六年(771)户部侍郎判度支,与刘晏分领诸道财赋
德宗建中元年(780)出任浙江东西观察使
德宗奔奉天,转输江南粟帛,朝廷赖之。
贞元元年(785)同平章事江淮转运使
二年封晋国公三年二月卒。
生平见顾况《韩公行状》,新、旧《唐书》本传。
工诗文,善书画,精《易象》、《春秋》。
其浙西幕中多用能文善画之士,时时唱和。
全唐诗》存诗3首。
唐诗汇评
韩滉723-787),字太冲京先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大子少师韩休之子,以门荫解褐左威卫曹参军
肃宗朝,自殿中侍御史三迁至吏部员外郎,转郎中
又历尚书右丞户部侍郎大历末,出为、苏二州刺史
建中二年,迁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
贞元元年检校左仆射,加同平章事
二年,朝索师,卒。
工书,善丹青,好《》及《春秋》,著有《春秋通例》、《天文事序议》等,均佚。
全唐诗》存诗二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朱放中唐 ? — 78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7或788
【介绍】: 襄州人字长通
初,居临汉水
后移居越州,隐剡溪镜湖间。
代宗大历中,嗣曹王皋江西,辟为节度参谋
德宗贞元初召为左拾遗,不就。
工诗,以清越萧散称。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8?
字长通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早年居襄阳,安史之乱中移居剡县代宗宝应广德间又移居山阴
德宗建中三年(782)征为江西节度参谋兴元元年(784)辞职,隐居丹阳
贞元二年(786)征为右拾遗,旋谢病返吴。
四、五年间卒于扬州
事迹散见《极玄集》卷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二六。
有诗名。
顾况称其“能以烟霞风景,补缀藻绣,符于自然。
……离声乐友之什,情思最切”(《右拾遗吴郡朱君集序》)。
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唐诗汇评
朱放(?
-约788),字长通襄州(今湖北襄樊)人,郡望吴郡(今江苏苏州)
初,居于襄州汉滨,后移家越州,在山阴有别业,与刘长卿皇甫冉皇甫曾、硕况及诗僧灵一皎然等为诗友。
建中中,嗣曹王李皋江西,辟为节度参谋,未儿罢归。
贞元二年,诏举韬晦奇才,召为左拾遗,赴命上都,然终未莅职,卒于广陵之舟中。
有《朱放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顾况《右拾遗吴郡朱君集序》
朱君能以烟霞风景,补缀藻绣,符于自然。
山深月清,中有猿啸,复如新安江水,文鱼彩石,历历可数。
其杳琼翛飒,若有人衣辟荔隐女萝,立意皆新,可创离声乐友之什,情思最切。
工诗,风度清越,神情萧散,作寻常之比。
韦应物中唐 737 — 79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7—791?
【介绍】: 京兆万年人
韦待价曾孙。
初以三卫郎玄宗,后折节读书,肃宗时太学
代宗永泰中,为洛阳丞,迁京兆府功曹
德宗建中二年,累除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寻改江州刺史,追赴阙,迁左司郎中
贞元初,复出为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后罢居苏州永定寺,斋心屏除人事。
工诗,与顾况刘长卿等相酬唱。
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合称“王孟韦柳”,或与陶渊明合称“陶韦”。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7—792?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排行十九
曾任左司郎中人称韦左司;又曾任江州刺史苏州刺史人称韦江州韦苏州
出身关中望族,玄宗天宝十载(751)以门资恩荫入宫为三卫郎,颇任侠负气。
十五载六月,安史叛军进长安,失职流落。
肃宗乾元元年(758)太学,折节读书。
代宗广德元年(763)洛阳丞,刚直为政,鞭笞军骑,见讼于居守永泰二年(766)罢任。
曾东游淮海,经淮阴宝应等地,抵广陵
大历九年(774)京兆府功曹
不久,摄高陵宰、转鄠县
十四年栎阳,即因疾辞归,居沣水北岸善福寺,又称西斋,曾编成《沣上西斋吟稿》数卷(见王钦臣韦苏州集序》)。
德宗建中二年(781)任尚书比部员外郎
四年出为滁州刺史,旋即罢任,闲居滁州西涧
贞元元年(785)江州刺史
三年入朝为左司郎中次年出为苏州刺史
六年罢任,寓居苏州城永定寺
约于贞元八年(792)卒于苏州
一说文宗大和(827—835)中,尚以太仆少卿御史中丞,为诸道盐铁转运江淮留后(见沈作哲《补韦刺史传》),叶梦得钱大昕、余嘉锡等已辨其非。
生平见宋王钦臣韦苏州集序》、姚宽《西溪丛语》卷下、沈作哲《补韦刺史传》。
近人万曼有《韦应物传》、孙望有《韦应物事迹考略》、傅璇琮有《韦应物系年考證》。
韦应物秉性高洁,其诗淡远清瑟,人比之陶潜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韦诗“源出于陶而镕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
长于五言,“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体”(白居易《与元九书》)。
其“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同上),刘熙载亦云:“韦苏州忧民之意如元道州
”(《艺概·诗概》)《全唐诗》存诗10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4首。
通行之诗集有四部丛刊本《韦刺史诗集》10卷附录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韦苏州校正拾遗》1卷(清卢文弨编校)。
注本有陶敏、王友胜《韦应物集校注》。
唐诗汇评
韦应物(约737-约792),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天宝末,为玄宗三卫近侍,时年十五,颇任侠负气。
后入太学,折节读书。
广德中,任洛阳丞,被讼,弃官闲居。
大历中,任京兆府功曹,摄高陵令,又历鄠县栎阳二令。
建中中,除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
贞元元年,转江州刺史
三年,入为左司郎中,出守苏州,卒。
世称韦江州韦左司韦苏州
应物工诗,五言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
有《韦应物诗集》十卷。
北宋王钦臣重加校定编次,仍为十卷,题《韦苏州》,行于世。
全唐诗》编其诗为十卷。
词学图录
韦应物(737-约791) 京兆长安人
少年时以三卫郎玄宗,豪横放浪。
安史乱起,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后中进士,为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故称韦江州韦左司韦苏州
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东坡有"乐天长短三千首,却爱韦郎五字诗"之句。
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2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 《韦苏州》。
散文存一篇。
词存四首,见《尊前集》。
全唐诗补逸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
开元二十五年
少以三卫郎明皇
乾元间太学生,始折节读书。
永泰中洛阳丞。
大历间历仕京兆府功曹参军
十四年,自鄠县制除栎阳,以疾辞不就。
建中中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
江州
追赴阙,改左司郎中
复出为苏州刺史
约卒于贞元九年
其诗閒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
补诗一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李肇《国史补》
韦应物立性高洁,鲜食寡欲,所至焚番扫地而坐。
其为诗驰骤建安以还,各得其风韵。
白居易《与元九书》
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
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澹,自成一家之体。
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
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
李、杜之后,诗人继出,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
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馀子所及也。
韦应物占诗胜律诗,李德裕武元衡律诗胜古诗,五字句又胜七字。
张籍王建诗格极相似,李益古、律诗相称,然皆非应物之比也。
右丞苏州,皆学于陶、王,得其自在。
《蔡宽夫诗话》
苏州诗律深妙,白乐天辈固皆尊称之,而行事略不见唐史为可恨。
以其诗语观之,其人物亦当高胜不凡。
《蔡百衲诗评》
韦苏州诗如浑金璞玉,不假雕琢成妍,唐人有不能到。
至其过处,大似村寺高僧,奈时有野态。
《陵阳室中语》
韦苏州……诗清深妙丽,虽唐诗人之盛,亦少其比。
《童蒙诗训》
徐师川言:人言苏州诗,多言其古淡,乃是不知言苏州诗。
李、杜以来,古人诗法尽废,惟苏州六朝风致,最为流丽。
韦苏州诗,韵高而气清。
王右丞诗,格老而味长。
虽皆五言之宗匠,然互有得失,不无优劣。
以标韵观之,右丞远不逮苏州,至于词不迫切而味甚长,虽苏州亦所不及也。
诗律自沈、宋以后,日益靡曼,锼章刻句,揣合浮切,虽音韵婉谐,属对丽密,而娴雅平淡之气不存矣,独应物之诗驰骤建安以还,得其风格云。
《清邃阁论诗》
其诗无一字做作,直是自在,其气象近道,意常爱之。问比陶如何?曰:陶却是有力,但语健而意闲。隐者多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陶却有为而不能者也,又好名;韦则自在,其诗直有做不着处便倒塌了底。
《清邃阁论诗》
韦苏州诗高于王维孟浩然诸人,以其无声色臭味也。
《臞翁诗评》
韦苏州如园客独茧,暗合音徽。
韦诗律深妙,流出肝肺,非学力所可到也。
《王孟诗评》
韦应物居官自愧,闵闵有恤人之心,其诗如深山采药,饮泉坐石,日晏忘归。
孟浩然如访梅问,偏入幽寺。
二人意趣相似,然入处不同。
韦诗润者如石;孟诗如雪,里淡无彩色,不免有轻盈之意。
韦苏州一二语,高处有山泉极品之味。
《唐诗品》
苏州诗气象清华,同端闲雅,其源出于靖节,而深沉顿郁,又曹、谢之变也。
唐人作古调,虽各有门户,要之律体方精,弥多附寄,而专业之流鲜矣。
苏州独骋长辔,大窥曩代,而又去其拘挛补衲之病,盖一大家也。
当时词流秾郁、感荡成波,其视苏州淡泊无文,未淹高听,而大羹幺味,足配元英
虽不足以嬉春弄物,要之心灵跨俗,自致上列,不与浊此争长矣。
左司性情闲远,最近风雅,其恬淡之趣,不减陶靖节
唐人中,五言古诗有陶、谢遗韵者,独左司一人。
苏州五言古优入盛唐,近体婉约有致,然自适大历声口,与王、孟稍有不同。
钟云:韦苏州等诗,胸中腕中,皆先有一段真至深永之趣,落笔肖然清妙,非专以浅淡拟陶者。
世人误认陶诗作浅淡,所以不知节诗也。
谭云:总是“清”之一字,要有来历、不读书不深思人。
侥幸假借不得。
诗之所贵者,色与韵而已矣。
韦苏州诗,有色有韵,吐秀含芳,不必渊明之深情,康乐之灵悟,而已自佳矣。
盈盈秋水,淡淡春山,将韦诗陈对其间,自觉形神无间。
《诗源辨体》
唐人五言古气象宏远,惟韦应物柳子厚
其源出于渊明,以萧散冲淡为主。
然要其归,乃唐体之小偏,亦犹孔门视伯夷也。
《诗源辨体》
韦、五言古,犹摩诘五言绝,意趣幽玄,妙在文字之外。
《诗源辨体》
应物之诗,较子厚虽精密弗如,然其句亦自有法,故其五言古短篇仄韵最工;七言古既多矫逸,而劲峭独出。
乃知二公是由工入微,非若渊明平淡出于自然也。
《诗源辨体》
东坡云:“柳子厚诗在渊明下、韦苏州上”。
朱子云:“韦苏州高于王维孟浩然诸人,以其无声色臭味也。
”愚按:韦、虽由工入微,然应物入微而不见工,子厚虽入微,而经纬绵密,其功自见。
故白唐人而论,是胜韦;由渊明而论,是韦胜
《诗源辨体》
六朝五言,谢灵运俳偶雕刻,正非流丽。
玄晖虽稍见流丽,而声渐入律,语渐绮靡,遂成杂体,若应物,萧散冲淡,较六朝更自迥别。
《诗源辨体》
应物五七言律绝,萧散冲淡。
与五言古相类,然所称则在占也。
《同上》
韦于五言古,汉晋之大宗也。
俯视诸子,要当以儿孙畜之,不足以充其衙官之位。
其安顿位置,有所吝留,有所挥斥。
其吝留者必流俗之挥斥,其挥斥者必流俗之吝留,岂其以摆脱自异哉!
吟咏家唯于此千锻百炼,如《考工记》所称五气俱尽、金锡融浃者,方可望作者肩背。
《唐律消夏录》
唐诗之修闲澄澹,韦公为独至。五言古律二体。读之每令人作登仙入佛想。
《载酒园诗话又编》
韦诗皆以平心静气出之,故多近于有道之言。
《载酒园诗话又编》
韦诗诚佳,但观刘须溪细评,亦太钻皮出羽。
唯云“韦诗润者如石,孟诗如雪,虽淡无釆色,不免有轻盈之意”,比喻尚好。
至谓二人意趣相似,则又不然。
“自顾躬耕者,才非管乐俦。
闻君荐草泽,从此泛沧洲”,自是隐士高尚之言。
“促戚下可哀,宽政身致患。
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自是循吏倦还之语。
原不同床,何论各梦!
宋人又多以韦、并称,余细观其诗,亦甚相悬。
韦无造作之烦,极锻炼之力。
韦真有旷达之怀,终带排遣之意。
诗为心声,自不可强。
东坡谓“泖州诗,在彭泽下,韦苏州上。
”此言误矣。
余更其语曰:韦诗在彭泽下,柳柳州上。
余昔在扬州作论诗绝句,有云:“风怀澄澹推韦柳,佳处多从五字求。
解识无声弦指妙,柳州那得并苏州
”又常谓:陶如佛语,韦如菩萨语,王右丞如祖师语也。
《唐音审体》
昔人谓韦与王、孟鼎立为三,以其皆近陶体也,冯复京曰:韦公本有六朝浓丽之意,而澄之为唐调,突过唐人之上。
《剑溪说诗又编》
韦诗不唯古澹,兼以静胜。古澹可儿,静非澄怀观道不可能也。
《剑溪说诗又编》
诗中有画,不若诗中有人。
左司高于右丞以此。
《四库全书总目》
其诗七言不如五言,近体不如古体,五言古体源出于陶,而熔化于三谢。
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
但以为步趋柴桑,未为得实。
如“乔木生夏凉,流云叶华月”,陶诗安有是格耶?
王孟诸公,虽极超诣,然其妙处,似犹可得以言语形容之。
独至韦苏州,则其奇妙全在淡处,实无迹可求。
《岘佣说诗》
后人学陶,以韦公为最深,盖其襟怀澄澹,有以契之也。
其源出于渊明,在当时已定论,唯其志洁神疏,故能淡言造古。
《拟古》十二篇,虽未远迹陶公,亦得近裁白傅
乃如“画寝清香”、“郡斋夜雨”,琅然疏秀,有杂仙心。
至若“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亦复自然作妙,不假雕饰之功。
唯气格未遒,视古微疑涣散。
《诗学渊源》
其诗闲淡简远,人比之陶潜,虽或过当,而其《拟古》之作,寝几于《十九首》;效陶一体,亦极冲淡之怀,但微嫌着迹耳,着迹则近于刻画矣。
然当此之时,高古旷达,殊无出其右者。
《诗境浅说》
五律中有高唱入云,风华掩映,而见意不多者,韦诗其上选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綦毋诚中唐 743 — 806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德宗时曾官正字,贞元九年(793)至十六年间曾在常州苏州一带,与韦夏卿顾况唱酬。
事迹见顾况《奉酬韦夏卿送归茅山并简綦毋正字》。
全唐诗》存诗1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洽中唐 ? — 8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5
【介绍】: 唐人
善泼墨成画,时人号为王墨或王泼墨,因一名默
项容,画石山水,虽乏高奇,流俗亦好。
性嗜酒,醺酣之后,即以墨泼,或笑或吟,脚蹙手抹,挥扫浓淡,为山石水云,应手随意,不见其墨污之迹。
授笔法于顾况贞元末,卒于润州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韩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京兆长安人
韩休孙。
代宗大历五年湖州武康
德宗建中间司勋郎中
宪宗元和中,官至工部尚书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代宗大历五年(770)至七年湖州武康,与皎然顾况等联唱。
累迁司勋郎中德宗贞元六年(790)谏议大夫,历兵部侍郎
宪宗元和六年(811)工部尚书,以太子少保致仕。
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四、《唐会要》卷七四、《册府元龟》卷八九九、《宝刻丛编》卷一四、《嘉泰吴兴》卷一八。
全唐诗》存联句3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房孺复中唐 756 — 79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6—797
【介绍】: 河南人
房琯子。
为人狂纵不法,初为淮南节度陈少游、浙西节度韩滉从事
累拜杭州刺史
纵妻杖杀私埋二侍儿,事发贬连州司马
容州刺史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6—797
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房琯之子。
代宗大历十年(775)淮南节度从事德宗贞元元年(785)为浙西观察从事
约于四年杭州刺史,与韦应物顾况等诗酒唱酬。
五年以妻杖杀侍儿事贬连州司马
辰州刺史十年容管经略使,十三年卒。
生平事迹附见新、旧《唐书·房琯》。
全唐诗》存诗1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建中唐 767 — 83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67—约831后
【介绍】: 颍川人字仲初
门第衰微,早岁寓居魏州
宪宗元和中初仕为昭应县
太府寺丞太常寺丞秘书丞
文宗大和中,出为陕州司马,故世称王司马
工乐府,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又有宫词百首,尤传诵人口。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6?—832?
字仲初排行六颍川(今河南许昌)人。
出身寒微。
郡斋读书志》卷四上及《唐才子传》卷四等均谓其大历十年(775)进士第,非是。
据其诗文考知,平生未尝中进士
早年从军幽州
元和年间,官昭应县渭南太府丞
穆宗长庆初,由太常寺丞秘书丞
后官陕州司马
晚年退居咸阳原上,境况贫困。
又曾出任光州刺史
(贾岛有《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诗,或云即此王建,或云乃另一人。
)约卒于文宗大和年间
生平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四四、《唐才子传》卷四等。
今人谭优学有《王建行年考》,迟乃鹏有《王建年谱》。
王建长乐府歌诗,与张籍齐名,题材风格亦颇相似,时称“张王乐府”。
平生奔走南北,故作诗多取材于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用以针砭时弊,揭露现实。
且用语简括,情思显豁,描写细致,语意含蓄,前承杜甫,后启元白
清人王士禛以之与元稹白居易张籍并称,云:“草堂乐府擅惊奇,杜老衰时托兴微。
元白张王皆古意,不曾辛苦学妃豨。
”(《渔洋精华录》卷五《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之九)清人沈德潜则称张王乐府“心思之巧,辞句之隽,最易启人聪颖”(《唐诗别裁》卷八)。
王建又有《宫词》百首,以大型组诗铺叙帝王宫禁之事,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后代效之者颇多,如蜀之花蕊夫人、宋之王圭等。
诗集今通行者有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本《王建诗集》。
全唐诗》存王建诗6卷,《全唐诗续拾》补王建诗2首。
唐诗汇评
王建(约766-?
),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
贞元初,往山东求学,与张籍同窗数年。
贞元后期,先后入幽州岭南暮为从事
元和初,留寓荆州,后佐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幕。
八年,为眧应丞。
入为太府寺丞
秘书郎,迁秘书丞
大和二年太常丞出为陕州司马
后卜居咸阳原上。
李益韩愈白居易刘禹锡姚合贾岛孟郊杨巨源等交往。
张籍皆擅长乐府,世称“张王乐府”。
有《王建集》八卷(或为十卷)行世,其中颇羼入他人作品。
全唐诗》编诗六卷。
词学图录
王建(约767-约830) 字仲初
颍川(今许昌)人。
有《王司马》,词存十首,以《调笑令》流传最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白居易《授王建秘书郎制》
诗人之作丽以则,为文近之矣,故其所著章句,往往在人口中,求之辈流,亦不易得。
唐人亦多为乐府,若张籍王建元稹白居易以此得名。
其述情叙怨,委曲周详,言尽意尽,更无馀味。
及其末也,或是诙谐,便使人发笑,此曾不足以宣讽怨之情,况欲使闻者感动而自戒乎?
甚者或谲怪,或俚俗,所谓恶诗也,亦何足道哉!
诗之作也,穷通之分可观:王建诗寒碎,故仁终不显。
张籍王建,乐府宫词皆杰出,所不能追逐李、杜者,气不胜耳。
唐人乐府,惟张籍王建古质。
王建以宫词名家。
以人而论,则有王建体。
大历后,……张籍王建之乐府,我所深取耳。
张籍契厚,唱答尤多。
工为乐府歌行,格幽思远。
二公之体,同变时流。
性耽酒,放浪无拘。
《宫词》特妙前古。
……又于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官况之作,俱能感动神思,道人所不能道也。
《批点唐音》
王、张乐府体发人情,极于纤悉,无不至到,后人不及者正在此,不及前人者亦在此。
张籍王建略去葩藻,求取情实,渐入晚唐,又一变也。
王建七言稳得情事,兼带风味得佳。
《诗源辨体》
王建七言律,入录者仅得四五、其他句奇拗,遂为大变,宋人之法多出于此。
《诗源辨体》
七言律,王建尚奇而昧于正,尚意而略于辞。
《唐诗评选》
中唐诗至王建刘禹锡杜牧,一变十才子之陋,眉目乃始可辨。
《诗辩坻》
王建歌行,才思佻浅,便开《花间》一派,不待温、李诸公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仲初妙于不含蓄,亦自有晓钟残角之韵。
后人徒称其《宫词》百首,此如食熊啖股,何尝得其美处。
《载酒园诗话又编》
司马律不能伟,排律尤劣,故昔人谓其俗。
方回亦以为一体,列之为式,陋矣,
《古欢堂集杂著》
中唐刘梦得王仲初调响词炼,高华深稳。
《唐诗品汇删》
王建张籍外厌藻缋,内反精实。
王仲初长篇、小律,具有妙处,不可以宫词、乐府拘定其声价。
《唐七律隽》
张、王乐府妙绝一时,其精警处远出乐天微之之上。
元、白长庆篇虽滔滔不竭,然寸金丈铁,其间岂容无辩?
惟近体则卑率寒陋,俱非所长也。
其词之妙,则自在委曲深挚处,别有顿挫,如仅以就事直写观之,浅矣!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世之称仲初者,但知其七言古与《宫词》耳。
即张、王并列,亦止于乐府,若五七律则概不相许。
至谓司马律不能工,或病其俗。
……俗情入诗,直寻天妙,固是风雅之本。
世唯认错“俗”字,并“雅”亦失之,而所谓不俗者,乃真俗矣。
仲初律诗,实与司业合调,第司业妙于清丽,司马偏于质厚,不无微分。
王建张籍以乐府名,然七律亦有人所不能及处。
诗唯乐府可贵,宫词已浮冗,律诗尤浅俚不入格。
其源出于汉代歌谣,能以俚语成章,而自然新妙。
七言由兹推广,自造新声。
宫词妙绝时人,后来所祖。
《诗学渊源》
思致委曲,韵语如流,情真意挚,体会不尽。
古诗体格乃属建安一派,不仅以乐府见胜也。
近体专尚气质,不工自工。
惟七绝、宫词,虽风神秀出,顾已非盛唐之旧矣,盖其取法太白而自有未至者也。
中唐诗人足冠冕一时者,亦惟顾况李益王建而已。
韩、、元、间当别论,张籍齐名,终属虚构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沈亚之中唐 781 — 83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1—832
【介绍】: 吴兴人字下贤
初至长安,与李贺结交。
宪宗元和十年进士
秘书省正字
穆宗长庆中,补栎阳
后累迁殿中丞史内供奉
文宗太和三年柏耆宣慰德州,取为判官
罢,亦贬南康
官终郢州
以文词得名,尝游韩愈门下。
作传奇小说《湘中怨辞》、《异梦录》、《秦梦记》等。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1稍后
字下贤
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宪宗元和十年(815)进士第,充泾原节度使李汇掌书记
穆宗长庆元年(821)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调栎阳
福建都团练副使、沧德宣慰使判官
文宗大和三年(829)沧德宣慰使柏耆以擅杀叛将李同捷获罪,沈亚之坐贬虔州南康
五年,量移郢州司户参军,卒。
生平散见《旧唐书·文宗》、《郡斋读书志》卷一八、《唐才子传》卷六。
有四部丛刊本《沈下贤》12卷。
以传奇小说著名。
其诗善感物态,“意尚新奇”(《唐音癸签》卷七)。
张为列为广大教化主升堂者之一(《诗人主客》)。
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断句2。
唐诗汇评
沈亚之781-832),字下贤吴兴(今属浙江)人。
元和十年(815),登进士第,泾原节度使李汇掌书记
入为秘书省正字
长庆初,补栎阳四年,为福建团练副使
入为殿中侍御史
大和三年,为沧德宣凝使相判官柏耆擅斩李同捷亚之亦坐泛虔州南康
量移郢州,卒。
亚之尝游韩愈门,工古文,为中唐传奇作者。
亦擅诗名,杜牧李商隐俱有《拟沈下贤》诗。
有《沈亚之集》九卷。
今有《沈下贤》十二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一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阙名《沈下贤文集序》
亚之)工为情语,有窈窕之思。
广大教化主:白居易
……升堂三人:卢仝顾况沈亚之
《新唐书•文艺传序》
今但取以文自名者为《文艺篇》,若韦应物沈亚之阎防祖咏薛能郑谷等,其尚多,皆班班有文在人网,史家逸其行事,故弗得而述焉。
沈亚之意尚新奇,风骨未就。
以当时有学其体者,故论之。
《载酒园诗话又编》
下贤有集不传,宋人至取稗史梦中诗附丽成集,最可笑。
顾非熊唐 795 — 85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96?—854?
【介绍】: 苏州人
顾况子。
少俊悟,一览辄能成诵,工吟,扬誉远近。
性滑稽,好辩,颇杂笑言。
常凌轹气焰子弟,既犯众怒,排挤者纷然,困举场三十年。
武宗会昌五年及第,累佐使府
宣宗大中间盱眙主簿,厌拜迎鞭挞,因弃官归隐,不知所终。
或传住茅山十余年。
有诗一卷。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95—854?
苏州海盐(今浙江海盐)人,顾况之子。
以凌侮豪门子弟故,备受排挤,久困场屋30年。
会昌五年(845)武宗闻其诗名,令进所试文章,追榜赐进士及第。
曾入山南东道节度使幕,任盱眙,弃官归隐茅山(今江苏金坛境内)。
生平事迹见《旧唐书·顾况》、《唐才子传》卷七。
非熊与诗人姚合项斯马戴贾岛刘得仁等交好。
其诗“近体俊婉可讽”(《唐音癸签》卷七)。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续拾》补诗5首。
唐诗汇评
顾非熊(约797-?
),苏州(今属江苏)人。
顾礼之子。
幼颖悟。
弱冠应进士试,困举场三十年。
会昌五年(845),登进士第
佐使府
大中中,授盱眙主簿,不乐吏事,因弃官归隐。
非熊工吟咏,同时名流姚合贾岛王建朱庆馀雍陶马戴,咸与之交游唱和。
有《顾非熊诗》一卷。
全唐诗》编诗一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非熊)少俊悟,一览辄能成诵。
工吟,扬誉远近。
性滑稽好辩,颇杂笑言。
凌轹气焰子弟,既犯众怒,挤排者纷然。
………会昌五年谏议大夫陈商放榜。
初,上洽闻非熊诗价,至是怪其不第,敕有司进所试文章,追榜放令及第。
刘得仁贺以诗曰:“愚为童稚时,已解念君诗。
及得高科早,须逢圣主知。”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非熊诗体不备,不及乃父广博。
然其五言近体,易朴茂为清永,似胜逋翁
或自更有宗承,不尽家学也。
以诗体列之水部门下。
卢仝中唐 796 — 8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96—835
【介绍】: 济源人,祖籍范阳
初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
后居洛阳
韩愈河南令,厚遇之。
尝作《月蚀诗》以刺时政,为所称。
好饮,为《茶歌》,句多奇警。
甘露之变时,因留宿宰相王涯家,被误杀。
有《玉川子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5?—835
自号玉川子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一说济源(今属河南)人。
曾隐居登封少室山
终生不仕。
宪宗元和初,卜居洛阳
韩愈河南令,敬待之。
然生活贫困,终日苦读,足不出户。
精研《春秋》,韩愈赞曰:“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寄卢仝》)。
许顗《彦周诗话》云:“玉川子春秋传》,仆家旧有之,今亡矣。
”约于元和七年(812),南游扬州常州等地。
文宗大和九年(835),甘露之祸起,宦官追捕宰相王涯卢仝适与诸客会食王涯馆中,且留宿,遂被捕杀。
韩愈孟郊贾岛马异有交往。
生平见《新唐书·韩愈》附《卢仝传》、《唐才子传》卷五。
卢仝性高古狷介,作诗奇谲特异,倾向散文化。
然自成一家,严羽称为“卢仝体”,谓“玉川之怪,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沧浪诗话·诗评》)。
张表臣则云:“韩愈文李白诗,务去陈言,多出新意,卢仝贯休辈效其颦,张籍皇甫湜辈学其步,则怪且丑,僵且仆矣”(《珊瑚钩诗话》卷一)。
全唐诗》存诗3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1首,断句1。
今通行者有《四部丛刊》本《玉川子诗集》2卷外集1卷,清孙之騄有《玉川子诗注》5卷。
唐诗汇评
卢仝(约771-?
),自号玉川子河南济源(今属河南)人,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县)
贞元间,寓居扬州
元和五年,卜居洛阳,时韩愈河南令,曾有诗赠。
家贫,自杨徙洛,唯书一船而己。
后客常州,与刺史孟简慧山寺僧若冰交游。
,欲归隐济源,不果,卒。
年四十馀。
世传其死于甘露之变或以为其说不可信。
马异交厚,二人诗均尚怪,自成一家。
有《玉川子诗》一卷。
全唐诗》编诗三卷。
全唐诗补逸
卢仝范阳人
文宗大和九年因宿王涯第,罹甘露之祸。
补诗一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广大教化主:白居易……升堂三人:卢仝顾况沈亚之
韩盈《玉川子诗外集序》
歌诗百篇,镂板已行于世。其为体峭挺严放,脱略拘维,特立群品之外,要夫指事措意于救物之为忠愤切深者矣。
苕溪渔隐丛话引《雪浪斋日记》
玉川子诗,读者易鲜,识者当自知之。
《萧才子宅问答》诗如庄子寓言,高僧对禅机。
惟《有所思》一篇,语似不类,疑他人所作,然飘逸可喜。
《朱子全书•论诗》
诗须是平易不费力,句法浑成,如唐人玉川子辈,句语险怪,意思亦自有混成气象。
其诗古怪,而《女儿集》、《小妇吟》、《有所思》诸篇,辄妩媚艳冶。
玉川之怪,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
《论诗绝句》
三十首: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鬼画符。
性高古介僻,所见不凡近。
唐诗体无遗,而之所作特异,自成一家,语尚奇谲,读者难解,识者易知。
后来仿效比拟,遂为一格宗师。
卢仝奇怪,贾岛寒涩,自成一家。
《唐诗品》
山林怪士,诞放不经,意纡词曲,盘薄难解。
此可备一家,要非宗匠也。
夫钟鼎之器,登于太上,要之目可别识,不至骇心。
至于蚊螭罔象,出没寄诡,其取疑招谴,情理亦定。
之垂老,一宿权家,遽沾甘露之祸,岂其气候足以自致耶?
诗家评卢仝诗,造语险怪百出,几不可解。
余尝读其《示男抱孙诗》,中有常语如:“任汝恼弟姝,任汝恼姨舅,姨舅非吾亲,弟妹多老丑。
”殊类古乐府语。
至如《直钩吟》云:“文王已没不复生,直钩之道何时行。
”亦自平直,殊不为怪。
如《喜逢郑三》云:“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
”亦自恬淡,殊不为险。
李长吉诗有奇句,卢仝诗有怪句,好处自别。
《诗源辨体》
卢仝刘叉杂言,极其变怪,虽仿于仟华,而意多归于正。
刘较卢才实不及,故佳处亦少。
《骚坛秘语》
卢仝;外险怪内主理。
卢仝自号“僻王”,与马异为友,诗尚险怪,尝作《结交行》曰:“同不同,不异,是谓大同而小异。
同自同,,是谓同不往兮不至。
刘彦和《序志》曰:“有同乎旧谈者,非雷同也;势自不可异也;有乎前论者,非句也,理自不可同也。
”同异之间,应如此解。
昌黎云:“往来弄笔嘲同异,怪辞惊众谤不已。
玉川子外,诗俱无可采。
王士禛语:至于卢仝马异李贺之流,说者谓其“穿天心,出月胁”,吾直以为牛鬼蛇神耳。
其病于雅道诚甚矣,何惊人之与有?
玉川子诗诚诞,然《有所思》、《楼上女儿曲》,音韵飘洒,已近似谪下仙。
读《寄谢孟谏议》诗,尚想见此老襟抱,乃甘露祸起,以事外儒生,仓卒遇害,君子伤之。
《东目馆诗见》
玉川好僻,或拗或率,并有致。
《诗学渊源》
)诗尚奇僻,古诗尤怪,唯乐府略似李益,近体间参硬语,与孟郊大致相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