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释德韶五代至宋初 890 — 971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891-972) 俗姓陈处州龙泉(今浙江龙泉)人。
17岁出家,次年受戒于信州开元寺
后唐同光间曾历参投子大同、龙牙居遁等,终嗣法眼文益
归住天台山白沙道场。
台州刺史钱弘俶曾从其问道。
后汉隐帝乾祐元年(948)钱弘俶吴越王位后,尊之为国师
世称天台国师
从其学者甚众,以永明延寿最为有名。
宋高僧传》卷一三、《景德传灯录》卷二五有传,后书录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僧绍岩五代至宋初 899 — 97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9—971 【介绍】: 五代时僧。
雍州人
俗姓刘
七岁出家,十八受戒于怀晖,通习经书。
历游诸方,自苏州天台四明诸山栖息。
曾与天台德韶同参法眼文益
旋住杭州水心寺,诵《法华经》无分昼夜。
吴越王钱弘俶心事之。
曾欲焚身、投江以供养,皆未果。
晚住杭州真身宝塔寺
释延寿后周 904 — 975年12月26日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04—976 字冲玄俗姓王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迁居余杭(今属浙江)
早年曾为余杭库吏、华亭镇将。
28岁于杭州龙册寺出家,后至天台山,嗣法眼宗僧人德韶
广顺二年(952),住持明州雪窦寺
建隆元年(960)吴越王钱俶请其住杭州灵隐新寺
次年,移住永明寺赐号智觉禅师
曾奉诏创建六和塔
开宝八年(976)十二月卒。
宋高僧传》卷二八、《景德传灯录》卷二六、《十国春秋》卷八九有传。
其诗多宣扬禅理、歌咏禅居生活。
天台集》、《宝庆会稽续志》、《吟窗杂录》、《宋高僧诗选》、《瀛奎律髓》、《高僧山居诗》等书中存其诗80余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收之。
释可勋北宋
全宋诗
释可勋俗姓朱建州(今福建建瓯)人。
为青原下九世,清凉益禅师法嗣。
宣州兴福院。
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九七九)尝召对(清嘉庆宁国府志》卷三一)。
五灯会元》卷一○有传。
丁时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邵武人字行可
初试有司不合,遂弃举业。
乡人以书荐于有司,令自持谒,时习叹曰:“使我能俯仰于人,不需书矣。
”屏去不视。
晚年节益高,文益奇,未尝以居贫见于辞色。
释慧炬
道峰山慧炬国师
清凉益禅师法嗣。
师始发机于净慧之室。
国主思慕。
遣使来请。
遂回故地。
国主受心诀。
礼待弥厚
一日请入王府 上堂。
师指威凤楼示众曰。
威凤楼为诸上座举扬了。
上座还会么。
傥若会。
且作么生会。
若道不会。
威凤楼作么生不会。
珍重。
师之言教。
未被中华。
亦莫知所终。
释通慧
全宋诗
释通慧,青原下九世,清凉益禅师法嗣,称敬遵通慧禅师
台州(今浙江临海)般若寺
事见《五灯会元》卷一○。
释契嵩北宋 1007 — 1072
禅师名契嵩
字仲灵
自号潜子
藤州镡津李氏。
七岁。
母钟施以事东山沙门某。
十三得度受具。
十九游方。
宁风有异女子姚。
精严而住山。
时年百馀岁。
面如处子。
造焉。
女子留之信宿。
中夜闻池中有如戛铜器声。
以问女子。
女子曰。
噫此龙吟也。
闻者瑞徵。
子当有大名于世行矣。
无滞于是。
下沅湘。
衡岳
神鼎諲禅师
与语奇之。
然无所契悟。
游袁筠间。
受记莂于洞山聪公
夜则顶戴观世音菩萨之像。
而诵其号。
必满十万。
乃𥨊以为常。
自是世间。
经书章句。
不学而能。
是时天下之士。
学古文。
韩愈拒我。
以遵孔子
东南有章表民
黄聱隅
太伯
尤雄杰者。
学者宗之。
作原教论十馀万言。
明儒释之道一贯。
以抗其说。
读之者畏服。
未几复游衡岳
罢归著禅宗定祖图。
传法正宗记。
其志盖悯道法陵迟。
博考经典。
以佛后摩诃迦叶。
独得大法眼藏。
为初祖。
推之下至于达磨多罗。
为二十八祖。
密相付嘱。
不立文字。
谓之教外别传。
书成游京师
知开封府龙图王公素
奏之仁宗皇帝
览之加叹。
传法院
编次入藏。
下诏褒宠。
赐紫方袍。
号明教
再奏辞让。
不许。
宰相韩琦大参。
欧阳脩。
皆延见而尊礼之。
留居闵贤寺。
不受。
再请东还。
于是律学者憎疾。
相与造说以非之。
益著书。
援引古今。
左證甚明。
几数万言。
禅者增气。
而天下公议。
翕然归之。
熙宁五年六月四日晨兴。
写偈曰。
后夜月初明。
吾今独自行。
不学大梅老
贪闻鼯鼠声。
至中夜而化。
阇维敛六根之不坏者三。
顶骨出舍利。
红白晶洁。
状如大菽。
常所持数珠。
亦不坏。
道俗合诸不坏。
葬于故居永安院之左。
阅世六十有六。
坐五十有三夏
有文集总百馀卷。
六十万言。
其甥法澄
克奉藏之。
以信后世。
钱塘佛日禅院(或云惠日禅师)。
密学蔡公襄所请也。
东坡曰。
吾入吴尚及见
其为人常瞋。
以瞋为佛事云。
赞曰。
是身聚沫耳。
特苦业所持。
寔本一念。
首楞严曰。
由汝念虑。
使汝色身。
身非念伦。
汝身何因。
随念所使。
然但名为融通妄想。
念常清净。
正信坚固。
则名善根功德之力。
嵩生而多闻。
好辩而常瞋。
死而火之。
目舌耳毫为不坏。
非正信坚固功德力乎。
余尝论人之精诚不可见。
及其化也。
多雨舍利。
譬如太平无象
而烝枯朽。
菌芝
其尤著闻者。
聪公可谓有子矣。
释景元南宋 1094 — 1146
禅师名景元
永嘉楠溪张氏子。
灵山院希拱。
年十八。
剃度为大僧。
天台教。
通其说。
弃之游方。
参蒋山圜悟禅师
一日闻傍僧举死心小参语云。
既迷须得个悟。
既悟须识悟中迷迷中悟。
迷悟两忘。
却从无迷悟处。
建立一切法。
谛味久之。
因起行次。
豁然有悟。
即以告圜悟
圜悟喜之。
繇是容为侍者
阅十四年。
咨参决择。
洞然无间。
而机锋卓绝。
众以聱头目之。
圜悟将归
遽问曰。
向后有人问。
你作么生道。
师抚傍僧背曰。
和尚问你何不祇对。
圜悟大笑。
已而袖木锦僧伽黎授之而别。
绍兴初
归隐旧邦。
括仓守龙学耿延禧命出世仁寿。
迁连云。
晚住真如
徙护国。
衲子拥随。
法席日盛。
师说法超格。
量绝蹊径。
问。
学人上来请师相见。
曰。
劄问如何是相见底事。
曰。
你眼在左边右边。
进曰。
恁么则万机休罢正眼顷开。
曰。
杲日当天。
盲人摸地。
问。
相见与未相见时如何。
云。
一时穿却。
问。
忽遇上上人来。
又作么生。
云。
列向三椽下。
问。
还许学人承当也无。
云。
兵随印转。
问。
如何是临济宗。
云。
杀人活人不眨眼。
曰。
如何是云门宗
云。
顶门三眼耀乾坤。
曰如何是沩仰宗。
云。
推不向前。
约不向后。
曰。
如何是法眼宗
云。
箭锋相拄不相饶曰。
如何是曹洞宗。
云。
手执夜明符。
几个知天晓。
曰。
向上还有路也无。
云。
有。
曰。
如何是向上路。
云。
黑漫漫地。
问。
高揖释迦
不拜弥勒时如何。
云。
三十棒且待。
别时僧礼拜。
师乃云。
释迦弥勒尚是他奴。
且道他是阿谁。
是则是护国。
则不然坐立俨然。
顶天履地。
十二时中。
𡎺著磕著。
复是阿谁。
还知么著力。
今生须了却。
莫教累劫受沉沦。
题如是轩颂曰。
拈却瞿昙闲露布。
掀翻诸祖窠。
只将如是当轩挂。
铁额铜头不奈何。
示禅者颂曰。
棒头取證犹劳力。
喝下承当未足奇。
拨转顶门宗正眼。
须教佛祖浪头低。
十六年正月九日
被微病而逝。
塔于本山。
寿五十有三。
腊三十有五师资度丰硕。
如世所𦘕布袋和尚者。
故人以之为称深得圜悟机用而力行之。
天下方想。
闻其风彩。
不幸早世。
议者惜之。
此庵禅师者。
东瓯人也。
出张氏。
名景元
以妙年谒圆悟勤公钟阜
公即许元入侍。
时悟公左右皆显名宿德。
与之抗。
或议其少丛林。
公不顾。
不离公榻下。
洞彻玄旨。
机发触众。
有诉于公。
公笑曰。
我家聱头侍者
汝姑避之耳。
自是众惮其锋。
靖康改元
圆悟归蜀。
辞还淅。
悟公曰。
向去有人问。
你作么生。
拊傍僧背。
和尚问你。
何不抵对。
公大笑曰。
我有些子禅。
聱头一布袋盛将去也。
丛林又共称为元布袋云。
圆悟乃题小像而付曰。
平生只说聱头禅。
撞著聱头如铁壁。
脱却罗笼截脚跟。
大地撮来墨漆黑。
晚年转复没刁刀。
奋金刚锤碎窠窟。
他时要识圆悟面。
一为渠侬并拈出。
既受嘱。
铲彩埋光。
不求闻达。
耿龙学括苍
因阅圆悟录。
得元之为人。
时南明虚席。
遂遣使物色之。
至台之报恩。
获于众中。
迫授南明之命。
众尚咿唔。
无信可意。
有僧问曰。
逢人则出。
出则不为人。
意旨如何。
曰。
八十翁翁嚼生铁。
进云。
逢人则不出。
出则便为人。
又作么生。
曰须弥顶上浪翻空。
报恩方丈古禅师
乃灵源高弟。
深骇异之。
即推崇
勉应其命。
元受请日。
古公先引座。
举白云见杨歧。
歧举茶陵悟道公案。
批判。
乃升座曰。
诸禅德。
杨岐大笑。
眼观东南。
意在西北。
白云悟去。
听事不真。
唤钟作瓮。
检点将来。
和杨岐老汉。
都在架子上。
将错就错。
若是新南明则不然。
我有明珠一颗。
切忌当头错过。
虽然觌面相呈。
也须一槌打破。
举拂子云
还会么。
棋逢敌手难藏拙。
诗到重吟始见工。
于是海众闻风。
奔集南明。
南明开堂日。
僧问。
昔年三平道场。
重兴是日。
圆悟高提祖印
始自师传。
如何是临济宗。
曰。
杀人活人不眨眼。
目前抽顾鉴。
领略者还稀。
如何是云门宗
曰。
顶门三眼耀乾坤。
未举先知。
未言先见。
如何是沩仰宗。
曰。
推不向前。
约不退后。
三界惟心。
万法惟识。
如何是法眼宗
曰。
箭锋相值不相饶。
建化何妨行鸟道。
回途复妙显家风。
如何是曹洞宗。
曰。
手执夜明符。
几个知天晓。
僧曰。
向上还有路也无。
曰有。
曰如何是向上路。
曰。
黑漫漫地。
僧便喝。
曰。
贪他一粒米。
失却半年粮。
又问。
天不能盖。
地不能载。
是甚么物。
曰。
无孔铁锤。
曰天人群生髅。
皆承此恩力也。
曰。
莫妄想。
又问。
三世诸佛说不尽底。
请师速道。
曰。
眨上眉毛。
乃曰。
威音王已前。
者队汉错七错八。
威音王已后。
者队汉落二落三。
而今者队汉坐立俨然。
且道是错七错八落二落三。
还定当得出么。
举拂子云吽吽。
又曰。
野干鸣。
师子吼。
张得眼。
开得口。
动南星。
蹉北斗。
大家还知落处么。
金刚阶下蹲。
神龟火里走。
又历应仰山连云诸刹。
晚迁天台护国寺
寺久废。
元乐而新之。
绍兴丁丑
辄请西堂应庵禅师首众。
以后事嘱之。
俄顷握右拳蜕去。
年五十有三。
坐三十五
茶毗得五色舍利。
齿舌右拳无少损。
塔于寺东刘阮洞前。
松窗居士钱端礼闻讣。
乃喟然曰。
吾师何独行也。
适平田简堂禅师
瑞岩国清二主人至。
礼与详叙达旦。
遂书语别之。
置笔顾曰。
先师握拳而去。
礼坐去好卧去好。
简堂哂曰。
一去便了。
理甚坐卧。
礼合爪曰。
法兄当为祖道自爱。
正坐敛目而逝。
简堂
名行机
后住国清
或庵焦山
元公之道大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