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宋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全宋诗
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授成武县主簿。雍熙元年(九八四),迁知长洲县。端拱元年(九八八)应中书试,擢直史馆。次年迁知制诰。淳化二年(九九一),为徐铉辨诬,贬商州团练副使。五年,再知制诰。至道元年(九九五)兼翰林学士,坐谤讪罢知滁州,未几改扬州。真宗即位,复知制诰。咸平元年(九九八)预修《太祖实录》,直笔犯讳,降知黄州。四年移知蕲州,卒,年四十八。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残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王禹偁诗,前十一卷以《四部丛刊》影印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配吕无党钞本《小畜集》为底本,校以清光绪会稽孙星华增刻本(简称孙本)、清乾隆平阳赵熟典刻本(简称赵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江南图书馆藏经锄堂钞本(简称经锄堂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宋文鉴》等书引录。第十二卷以孙星华增刻本《小畜外集》为底本,参校上海函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影宋写本(简称影宋本)、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简称清抄本)以及《山右石刻丛编》等书引录。第十三卷录集外诗及断句,其中《吴郡志》所收《赴长洲县作》三首,已合并编入《小畜集》同题诗中。又《小畜外集》卷六误收他人诗三首(其中二首为杜甫诗),已删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池州贵池人,字元象。擢进士第。与刘焘、崔执柔、刘正夫在太学号四杰,秦观赞其诗风如杜甫。有《秋波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抚州崇仁人,字元迪。为人有气节,早负诗名,时称其诗力追杜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潭州长沙人,字元规。狄棐子。刻意学问,每读书有心得,即仰屋瞪视,人呼之勿闻。以父任为襄阳主簿,居数月弃官去。好为古文,曾著《春秋杂说》,多所发明。诗以杜甫为法。有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官奉议郎、知泉州。有《老杜诗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平江府吴县人,字子善,号海峰野逸。诸生。通经史诸子,绝意仕进,好游山水。宋亡,集杜甫诗句述天祥大节。性狷介,有志操,以伯夷、蒋诩、陶潜、司空图自况。有《海峰文编》等。
全宋文·卷一八三三
王得臣(一○三六——一一一六),字彦辅,号凤台子,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受学于郑獬、胡瑗,嘉祐四年登进士第。历任岳州巴陵令、管干京西漕司文字、秘书丞、提举开封府界常平等事、开封府判官,出知唐、邠、黄、鄂州。元祐八年为福建转运副使,入朝为金部郎中、司农少卿。绍圣四年九月以目疾管勾崇禧观。政和六年卒,年八十一。得臣平生著述颇丰,有《江夏辨疑》一卷、《凤台子和杜诗》三卷、《江夏古今纪咏集》五卷、《麈史》三卷,尝笺注杜甫诗。其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三一三、四九一,《宋会要辑稿》瑞异三之四二、食货六四之七三、职官二三之一一,刘攽《彭城集》卷二一,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八,《宋史》卷二○四、二○六、二○八、二○九。
全宋文·卷一五七〇
吕大防(一〇二七——一〇九七),字微仲,其先汲郡人,后徙居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皇祐初进士及第,调冯翊主簿、永寿令。迁著作佐郎,知青城县,韩绛镇蜀,称其有王佐才。入为盐铁判官。英宗即位,改太常博士,命为监察御史里行。以争濮王称考,出知休宁县。神宗立,通判淄州。熙宁元年知泗州,为河北转运副使,召直舍人院。韩绛宣抚陕西,命为判官,又兼河东宣抚判官,除知制诰。四年知延州,会环庆兵乱,落知制诰,以太常博士知临江军。数月徙知华州,除龙图阁待制、知秦州。元丰初,徙永兴。居数年,知成都府。哲宗继位,召为翰林学士,权开封府。迁吏部尚书。元祐元年,拜尚书右丞,进中书侍郎,封汲国公。在位凡八年,宣仁后崩,出知颍昌府,寻改永兴军。未几,夺学士,知随州,贬秘书监,分司南京,居郢州。绍圣四年贬舒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赴贬所途中,卒于虔州信丰,年七十一。著有《杜工部年谱》(存)、《韩吏部文公集年谱》(存)、《吕汲公文录》。见《宋史》卷三四〇《吕大防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5—1105
【介绍】:
宋洪州分宁人,字鲁直,号涪翁、山谷道人。英宗治平四年进士。调叶县尉。神宗熙宁初,教授北京国子监,才能为文彦博所重。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哲宗立,累进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鄂州。章惇、蔡卞劾其所修《神宗实录》多诬,贬涪州别驾,黔州等安置。徽宗即位,起知太平州,复谪宜州。工诗词文章,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论诗推崇杜甫,讲究修辞造句,强调“无一字无来处”,开创江西诗派。擅长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有《豫章黄先生文集》等。
全宋文·卷二二七八
黄庭坚(一○四五——一一○五),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庶次子。英宗治平四年举进士第,调叶县尉。神宗熙宁五年除北京国子监教授。元丰三年改知吉州太和县,六年调监德州德平镇。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擢起居舍人、秘书丞等。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二年,新党谓其修《实录》「多诬」,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后移戎州。元符三年徽宗即位,召还,旋又以文字罪除名,羁管宜州。崇宁四年卒于贬所,年六十一。庭坚工诗,主学杜甫,开创江西诗派。善草书、行书,列宋四大家。著有《豫章黄先生文集》、《外集》、《别集》、《遗文》、《山谷老人刀笔》、《山谷琴趣外篇》等。事迹见黄㽦《山谷年谱》、《宋史》卷四四四本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荆南人,字子勉,自号还还先生。哲宗元祐中太学生。晚为童贯客,得兰州通判,终知涿州。诗学杜甫,得黄庭坚指授。有集。
简,字廉夫,单父人。宋末登科,国初倅某州,仕至朝奉郎、太常丞兼直史馆。有呜呜集行于世。其诗说有云:予政和丁酉任洺州教官,是时括苍鲍慎由钦止出所注杜诗说,天王守太白,守读如狩于河阳之狩。高秋登寒山,南望马邑州。马邑州在城州界。予检唐书志,宝应元年,徙马邑州于盐井城。钦止为有据矣。旧注马邑属雁门,与杜子美作诗处全无关涉,后人遂谓王源叔谬于牵引,不知源叔初不注杜诗。予识其孙彦朝,彦朝不说杜诗非其大父注。盖彦朝不学,见流俗皆读旧注,因而认有,可叹可叹。好问常以此问赵礼部,赵云:廉夫前辈,必不妄。试更考之。今日见吴彦高东山集有赠李东美诗,引云:元祐间秘阁校对黄本,邓忠臣字慎思,余柳氏姨之夫。今世所注杜工部诗,乃慎思平生究竭心力而为之者,镂板家标题遂以托名王源叔翰林。而王公前后记初无一语及此注,而后记又言,如源叔之能文,止作记于后,则源叔不注杜诗为可见矣。举世雷同,无为辨之者。宣和近贵李东美,有才藻,善行书,且喜作小楷,所写杜集,精密遒丽,有足嘉赏。为作古诗一篇,纸尾因记邓公事。后人闻此,其谁不疑。然予少时目击,不可不识,姑以告李侯,非求信后人也。彦高此说,正与廉夫合。近岁得浙本杜诗,是源叔之孙祖宁所传,前有序引,备言其大父源叔未尝注杜诗,廉夫、彦高益可信,故并记于此。廉夫诗甚工,如赋雪云:雨屋无寒梦,油灯有细香。书怀云:白发浑无赖,朱颜更不回。遮眼细书聊引睡,扶头浊酒最关情此类甚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处州龙泉人,字钦止。哲宗元祐六年进士。尝从王安石学,又亲炙苏轼。为文汪洋闳肆,诗尤高妙。徽宗召对,除工部员外郎。历知明州、海州,奉祠,卒年五十六。尝注杜甫诗,有《夷白堂小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宁化人,名齐,以字行。博学强记,不就科举,肆力于诗。纂杜甫诗为“押韵”,又集其句为“一编”,皆行于世。曾集大观升平词十首以进,得初品官,即归隐以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1—1145
【介绍】:
宋镇江丹阳人,字成季,一字逸叟。先本姓弘,避南唐讳改。哲宗绍圣元年进士。历国子博士、监察御史,进侍御史。王黼、蔡京用事,拟中立无所附会。高宗时,累迁吏部尚书。自南渡后,法无见籍,吏随事立文,拟以旧法及续降指挥详定成《七司敕令》。以直言罢,复起知温州。卒谥文宪。有《净智先生集》、《杜甫诗注》。
全宋诗
左纬,字经臣,号委羽居士,黄岩(今属浙江)人。约生于哲宗元祐初。早岁从事举子业,后以为此不足为学,弃去,终身未仕。诗学杜甫,重视“意理趣”三字(宋黄裳《委羽居士集》序)。与许景衡为忘年友,刘元礼、周行己皆兄事之。高宗建炎间尚在世。有《委羽居士集》,已佚。民国时,王棻辑有《委羽居士集》一卷。事见宋《嘉定赤城志》卷三四。 左纬诗,以民国黄岩杨氏刊《台州丛书》后集中所收辑本为底本。分别核对原出处并加注卷次,少数几首不见出处原书的,则仍旧。新辑得集外断句,附于卷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