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释安民
禅师生于嘉定府朱氏。
讳安民
字密印
有异表。
声若洪钟。
心契圆悟之机。
圆悟举首众。
曰。
休誇四分罢楞严。
按下云头彻底参。
莫学亮公亲马祖
还如德峤访龙潭
七年往返游昭觉。
三载翱翔上碧岩
今日烦充第一座。
百花丛里现优昙。
初开讲于成都
雅称楞严独步。
因访友过昭觉。
适圆悟小参。
赵州南阳三唤侍者话云。
如人暗中书字。
字虽未成。
文彩已彰。
且道那里是文彩已彰处。
闻疑之。
次日拟行。
踌躇未决。
其友谓曰。
君既匡徒领众。
文彩日彰。
倘有从上道理。
消不去处。
直与堂头和尚
坐而商略。
何不可耶。
顾而蕴结胸次。
无乃病乎。
唯唯。
遂告香入室。
圆悟徐举楞严。
徵其心之所在。
多呈义解。
悟笑曰。
座主他日入地狱。
莫怨老僧不道。
愕然折节。
胡跪求说前旨。
悟又笑曰。
文彩已彰。
俯首出。
而叹曰。
禅门委有长处。
叶公之龙不足贵也。
即散讲依栖焉。
一日白圆悟曰。
和尚休举话。
待某说看。
寻常拈椎竖拂。
岂不是经中道。
一切世界诸所有相。
皆即菩提妙明真心。
下喝敲床时。
岂不是反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
悟唾之曰。
你元来在者里作活计。
于此信入。
复请曰。
古帆未挂时如何。
悟曰。
庭前柏树子。
积滞顿豁。
踊跃趋出曰。
古人道一滴投于巨壑。
殊不知巨壑投于一滴矣。
于是之美誉溢丛林。
佛鉴闻而笑曰。
何日吹到蒋山门下。
别有商量在。
后谒鉴。
鉴问曰。
佛果有不曾乱为人说底句。
曾向你说么。
对曰。
合取狗口。
鉴变色震声曰。
不是者个道理。
曰。
无人夺你盐袋。
叫作甚么。
鉴曰。
佛果若不为你说。
我为你说。
曰。
和尚疑时退院别参去。
鉴呵呵大笑。
以殊礼延之。
遂开法保宁
建康缁素。
至华藏。
升座以篆钥委之。
座下各趋而去。
知中计。
叹曰。
三十年弄马骑。
今日却被驴子扑。
是时海内宗风大盛。
丛林最小者。
千指聚集。
独严持风裁榻。
无杂宾春㸑之役。
常躬为之。
至法鼓鸣时。
龙蛇竞势。
不禁也。
示众曰。
众卖花兮独卖
青青颜色不如红。
算来终不与时合。
归去来兮翠蔼中。
可笑古人恁么道。
大似逃峰赴壑。
避溺投火。
争如随分到尺八五分钁头边。
讨一个半个。
虽然如是。
山僧半个也不要。
何故富嫌千口少。
贫恨一身多。
又从华藏退居。
故里之中峰。
乃以圆悟白拂。
付之宝印。
会圆悟归蜀。
遣印省之。
悟问曰。
从上诸圣以何接人。
印竖拳悟曰。
此是老僧用底作么生。
是从上诸圣用底。
印以拳挥之。
悟亦举拳。
相交大笑。
一众改观。
民公之望益重。
竟无疾。
终于本山。
阇维。
心舌不坏。
舍利无数。
细民穴地尺许。
皆得之尤。
光明莹洁焉。
临济金刚王
王讳喝。
生声氏
世居性海之滨。
偶事激徒于剑门
幼而孤。
长有气岸。
人威音王。
尝荐之帝尧
任为谏官
于时浩浩怀山。
襄陵洪水致害。
患之。
与四岳谋治。
四岳亟举鲧。
鲧治水亡效。
帝乃震怒。
王于帝前。
麾退四岳。
四岳悚惕。
不敢仰视。
虽未有以献替。
百官惮王。
犹雷霆也。
俄辞爵。
之崆峒之墟。
见混元子
得长生久视之术。
自是夷犹海岱。
世莫得而见之。
虽春秋左氏所寄声伯。
恐亦其族氏也。
汉初。
高帝项羽
争天下。
王在齐海。
闻之喜曰。
此吾有为时也。
遂自齐求见关中
见而悦之。
未及官。
高帝
返旆。
高帝接战于广武
高帝使娄将军挑战且辰
怒甚。
乃亟用王。
于是娄烦弓矢不知堕地。
人马皆辟易。
是日项羽喜剧。
顾谓王曰。
天下事稍定。
吾以夏口处子。
王辗然而笑曰。
夫高世之士。
为人排患释难。
解纷乱。
而亡所取也。
设有取者。
是商贾之事。
喝不为矣。
遂拂衣复归于海上。
厥后霸王不𥪰于汉。
及罹困阨。
中思欲复用王。
而不可得。
因欷歔泣下沾襟。
李唐有天下。
浮图教聿盛于世。
自天子公侯。
靡不宗奉。
王闻而喜曰。
释氏禅门。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可绝无始生死根本。
于是出访其道。
江西马祖大师
祖授以向上纲宗立地成佛之旨。
王大悦
颇觉平昔所用粥饭。
气廓如也。
祖复迁之特室。
以正法眼藏𢌿之。
王再拜辞曰。
是非喝所敢当也。
祖慰勉之。
会百丈再参。
祖竖起拂子。
丈曰。
即此用离此用。
祖挂拂子旧处。
丈拟议。
祖遽以王用事。
丈震聩三日。
大悟
王名声由此复振于世。
黄檗运公初见百丈。
丈举前挂拂话。
次偶及王。
黄檗不觉吐舌。
未几临济大愚言下发明。
黄檗大机之
遂忽见王。
于是气增十倍。
自此临济王从事
出没卷舒。
互相显发。
如雷如霆。
四方震骇。
学者自远而归之。
凡三圣兴化大觉之流。
其大机大用。
皆自王而启之。
故当时畏惧。
莫有膺其锋者。
因目之曰。
刚王宝剑。
或曰。
踞地师子。
或曰。
探竿影草。
其威誉功烈如此。
时无位真人。
王同临济
觉者多昵无位真人。
济廉知绐曰。
无位真人是甚乾屎橛。
其后学者方一意宗王
及济将终。
谓众曰。
吾灭后不得灭却吾正法眼。
三圣曰。
争敢灭却。
济曰。
向后有人问。
汝作么生。
三圣亟以王为对。
济曰。
谁知吾正法眼向遮瞎驴边灭却。
洎济示寂。
王慨然叹曰。
性海吾乡也。
法界吾宇也。
威音王吾戚也。
吾受知于尧。
成名于项羽
自吾舍俗归释。
晚得临济全提大用之人云亡。
吾已矣乎。
后五百岁。
必假吾以禦
而出乎凡夫曰矣。
遂不知终。
既而果然泛泛者。
皆窃王声事。
其邪正真伪。
竟莫之辨。
汾阳偈曰。
一喝分宾主。
照用一时行。
要会个中意。
日午打三更。
英灵衲子由是想见王之风乎焉。
其府属。
曰宾曰主。
曰照曰
皆有功于宗门云。
赞曰。
予于无尽藏。
得异书焉。
若世所谓金刚圈棘蒲木上座。
及王之机缘。
皆见其始末根绪。
非若近世泛泛语之。
而不雅驯。
故特撰次之。
然春秋左氏。
王道者也。
至于神降于莘石。
言于魏
犹详著之。
高僧赞宁增修僧传。
号称闳览博识。
而王亲见马祖
陶铸百丈。
夹辅黄檗
而建立临济之宗。
其全机大用。
独冠古今。
光明硕大如此。
而不见书于传。
辈蔽于俗学。
违无尽藏。
觅异书。
不得王之始末乎。
代古塔主与洪觉范古禅师说法有三失。
谓一句中具三玄。
一玄中具三要。
有玄有要。
临济所立。
百丈黄檗
名大机大用。
在岩头雪峰
名陷虎却物。
以为从上佛祖法门。
临济所立。
一失也。
巴陵真得云门之旨。
凡语中有语。
名死句
语中无语。
为活句也。
巴陵三语。
谓之语。
则无理。
谓之非语。
则赴来机活句也。
非毁之。
二失也。
两种自己。
世尊偈曰。
陀那微细识。
习气如暴流。
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开演。
以第八识为真。
则虑迷无自性。
非真则虑迷为断灭。
故曰。
不开演立言之难也。
创建两种自己。
三失也。
因代书。
以正洪之误。
承古和南。
上书觉范禅师足下。
某老且惫。
谬与传灯之齿。
侧承足下瑰伟奇杰之风。
未即抠衣。
然伏膺徽闻。
伫悦之勤。
良益深矣。
每谓。
佛运滨兹叔世。
释德下衰。
不有卓绝之士。
兴颓禦侮。
障堤末流。
则林间抱道之士。
安能寂住无为
而不虞魔事哉。
往见足下纪述林间录。
才运精致。
衍绎孰复。
异不之排。
怨不之诽。
使人残膏剩馥。
沾丐后来。
自非闳览洽闻。
孰能尔耶。
某顷隶进士
时颇知读书。
自以不至抵滞。
及剔发游方。
密探佛祖之妙。
则知所以履实践真。
缅悟前习。
特尘垢秕糠耳。
方刮摩铲除。
若不暇岂复有意于人事哉。
尝闻足下有撰次僧传之志。
某喜为之折屐。
盖一代至教。
所以震于天下者。
由近古宗匠维持之力也。
足下诚能手发其抠。
使彼典刑事业。
光明舄弈。
传之不腐。
实莫大之幸。
及足下成书。
获阅之。
方一过目。
烂然华丽。
若云翔电发。
遇之骇然。
及再三伸卷。
考覈事实。
则知足下树志浅矣。
夫文所以纪实也。
苟忽事实。
而高下其心。
唯骋歆艳之文。
杨子所谓。
从而绣其盘悦。
君子所以不取也。
其裁剸八十一人。
谅希九九之数。
亦吾宗伟人能事。
备于此矣。
若某无似之迹。
弃之可也。
特蒙记著。
而罪以说法之失者三。
其一曰。
判三玄三要。
为玄妙三句。
其二曰。
罪巳陵语。
不识活句。
其三曰。
开两种自己。
不知圣人立言之难。
诚足下明鉴若此。
然某说法。
绝不喜人传之。
往往误为灵源禅师见赏。
以谓有补于学者。
不意返获罪于足下。
灵源盖宗门一代典刑。
足下既以某说法有过。
能不波及灵源乎。
孔子曰。
是而可忍。
孰不可忍。
请试辨之。
夫开三玄者。
盖一期善巧方便。
简别机缘。
以启大道之深致。
非私设偏见。
而苟异于佛祖也。
固尝谓。
三玄法门。
是佛祖正见。
临济独标三玄。
以立宗旨。
盖亦同归佛祖之极。
岂别私有一法附耳而密传。
若果私有。
则为纤儿佞夫。
献奸纳贿。
而私取之矣。
曷得为天下公传之大道乎。
是之临济之道。
即佛祖之道。
佛祖之道。
即天下之大道也。
且分三玄。
而三要不分者。
盖玄既分。
则要在其中矣。
汾阳偈云。
三玄三要事难分。
诚使不分。
则不应言难。
既曰难分。
则是可分。
而但难之之谓也。
今予分难分之法。
以激学者专门党宗之弊。
直指妙悟为极则。
于何而不可乎。
足下谓。
三玄在百丈黄檗
但名大机大用。
雪峰岩头。
则名陷虎之机。
某谓。
三玄是佛祖正见。
然则古今称谓虽异。
其实则一也。
某与足下之论。
殆冥合矣。
何必以人情相訾乎。
复谓。
愚以气槩人。
则毁教乘。
以为知见。
及自宗不通。
则又引知见以为證。
噫斯言过矣。
夫具眼宗师。
道性如故。
法性亦如。
法性如故。
岂有听说自他之异。
要在临机
抑扬纵夺。
为人去钉楔。
脱笼头而已。
此从上宗门说法之仪式也。
奈何谓之以气槩人乎。
足下为书。
必欲扶持宗教
既有是志。
而不探佛祖之心。
则虽舞等奋辞。
愈疏脱矣。
然则开三玄之失非也。
巴陵语不识活句者。
此足下读愚书未审耳。
巴陵亲见云门者也。
方云门在世。
气宇如王。
其肯以语句为事。
尝曰。
此事若在言句上。
三藏十二分教。
岂是无言句。
奈何巴陵未旋踵。
而违戾师教。
矜能暴美。
求信于人。
以谓将三转语。
足以报答云门。
更不为其作忌。
予故鄙其自屈宗风。
以为语句。
便后世泛尔之徒。
矜驰言语。
丧失道源。
巴陵始也。
又曷尝谓。
其语非活句乎。
蒙示教曰。
有问。
提婆宗。
答曰。
外道。
是可以鉴作死语。
然则僧问德山。
如何是佛。
山云。
佛是西天老比丘
亦应鉴作死句也。
夫岂然哉。
宗师临机大用。
要在悟物而已。
讵若搜章摘句之学。
以工拙较耶。
果以工为活句。
拙为死句。
鸟窠吹布毛。
亦拙矣。
侍者何由悟去哉。
承论巴陵三语曰。
谓之语则无理。
谓之非语则赴来机活句也。
呜呼此失之远矣。
夫死句活句。
虽分语中有语语中无语之异。
然在真实人分上。
棒喝讥呵。
戏笑怒骂。
以至风声雨滴。
朝明夕昏。
无非活句也。
岂唯玄言妙句而已哉。
必如足下。
以无理而赴来机。
为活句。
标为宗门绝唱。
则从上宗师答话。
俱无准的。
第临时乱道。
使人谓之。
语则无理。
谓之非语。
则赴来机含胡模棱而已。
于戏其以宗门事。
当儿戏乎。
且吾教经论。
大义粲然。
史氏犹以为华人好谲者。
攘庄列之语。
佐其高层累驾。
腾直出其表而不信。
况足下自判宗门旨趣如此。
使彼见之。
能不重增轻薄。
足下略不念此何耶。
然则予所以罪巴陵者。
以其衒语句慢师资。
而昧大体也。
足下则爱珊瑚枝枝撑著月之句。
夫罪昧大体。
而矫弊公论也。
泥好句而斥公论。
天下其以为当乎。
然则不识活句之失非也。
开两种自己。
不知圣人立言之难者。
某所以开之之意。
于答施秘丞二篇中。
备言之矣。
盖禀佛祖懿范。
为末代学者。
明示根本。
使舍日用光影。
直了空劫已前本来自己也。
由今时多以机辩玄妙为极则。
故说二种。
以验浅深。
然如来以三身设化仪。
少林以皮髓别亲疏。
洞山以偏正立宗旨。
至于马鸣。
则以一心开真如生灭二门。
予故驾此之说。
以救末代学者弃本之弊。
非不知圣人立言之难也。
足下所举首楞严偈。
盖解深密经偈耳。
且教乘五时之异。
学者不得不明。
如深密经。
即第三时教。
说不空不有。
破第二时之空教也。
若首楞严。
即第五时说了义教。
当是时大机可发。
故为阿难。
开示成佛法门。
其曰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开演者。
盖圣人重举解深密经。
以谓往昔根未熟时。
常不开演。
非谓说首楞严时也。
足下不究前后五时之异。
妄谓圣人恐惧立言之难。
且世尊曰。
我为法王
于法自在。
讵有自在法王
不敢决断真妄。
椰榆其事。
首鼠两端。
而贻惑后人乎。
又诸经标列法门。
千修万件。
曷尝以之为难。
而置不辨耶。
承高论曰。
以第八识言。
其为真耶。
则虑无自性。
言其非真耶。
则虑迷为断灭。
故曰。
我常不开演。
噫予每读至此。
未尝不废卷而痛惜也。
何则。
世尊云。
性识真空。
性空真识。
清净本然。
周遍法界。
湛然常住。
足下则谓。
圣人亦不敢以为真。
又不敢以为非真。
使世尊果颟顸如此。
则三界群生。
安所归仰乎。
足下平生蹈伪。
至此败灵尽矣。
夫首楞严者。
决定直指一心本来是佛。
不同他教。
足下又谓。
二种错乱修习。
亦不敢间隔其辞。
卢于一法中生二解。
然世尊非怀多虑者也。
经云。
如我按指。
海印发光。
汝暂举心。
尘劳先起。
是则圣人种智妙圆无施而不妙虑也者。
即众生攀缘妄心也。
予禀种智说法。
足下一以妄虑沮毁之。
及引经。
又非允当。
然则不知圣人立言之失。
非也。
夫言迹之兴。
异端所由生。
自非明哲禀正义辞而辟之。
则生生趋竞。
而宗涂替矣。
予闻之。
昔吾宗盛时。
人人以道德实行。
光明于世。
未始贵于立言。
及德之衰。
于是始立僧传。
今足下复出新意。
迹赞辞。
行褒贬。
是为作者职也。
于何不探春秋之旨乎。
春秋正一王之法。
以权辅用。
以诚断礼。
以忠道原情。
从宜救乱。
因时黜陟。
此其大略也。
某开二种自己宪章佛祖懿范。
俾学者黜玄解而究本。
所谓以权辅用者也。
巴陵溥师。
资珍语句。
所谓以诚断礼者也。
分三玄启大道深致而矫弊。
所谓从宜救乱。
因时黜陟者也。
凡此盖乃心弘道。
以敦出家大节。
足下一切毁之则失。
所谓以忠道原情者也。
凡足下之书。
既谬圣人道。
又乖世典。
安狂行褒贬乎。
至于诋訾照觉不取死心。
亦失体之甚。
陈寿求采。
班固受金。
亦不尔也。
自述宝镜三昧。
则托言朱世英
得于老僧
自解法华。
辅成宝镜之辞。
置之九峰传。
则曰。
石碑断坏。
有木碑。
书其略如此。
噫兹可与合眼拿金。
而谓市人不见者。
并按也。
夫宝镜三昧。
洞山虽云受之云岩。
盖验人亲切之旨。
未应作为文具而传之也。
又佛祖之法。
等心普施。
虽异类不间。
讵有同门学者窃听之。
而咒令倒痾贤圣之心。
果匾曲尔乎。
又其辞曰。
重离六交。
偏正回互。
叠而为三。
变尽为五。
洞山达磨宗旨者也。
重离卦则伏羲文王之书(果若此言。
则是洞山□□林宗旨。
而传伏羲文王之书。
依彷离卦而建立五位。
洞山大宗师也。
肯尔哉)。
足下公然凿空缔立。
而诬冈之。
其罪宜何诛焉。
大抵事有昧于实。
害于教。
人虽不我以。
其如神明何。
足下讥揣古人。
不少矣。
返更冒荣致谴。
许敬宗面与修晋史。
晚陷佞臣之名。
后世遂以晋史。
非出正人之手。
而弗重切。
幸惩艾前失。
深探道源。
履以中正
然后从容致思揖让钩深。
著为法度之典。
贻之后世。
规得失。
定正邪。
而断以列圣大中之道。
使万古莫敢拟议。
达磨辨六宗。
则予亦甘心受诛于足下。
夫何言哉。
既不能尔。
予是以强颜一起。
与足下审订伪妄。
使吾门来者。
无蹈足下之覆车。
亦某终始尽忠于佛。
而行传道辟邪之志气也。
干冒慈严。
伏幸恕罪。
不宣。
释元琏北宋
禅师元琏者。
闽人也。
得法于首山念禅师
汝州广慧寺。
褊颅广颡。
瞻视凝远。
望见令人意消。
尝谓众曰。
我在先师会中。
见举篦子问省驴汉曰。
唤作篦子即触。
不唤作篦子即背。
作么生。
省近前掣得。
掷地上云。
是什么。
先师云瞎。
省从此悟入。
我道省驴汉。
悟即大杀悟。
要且未尽先师意旨。
遮个说话。
须是到此田地。
方相委悉。
情见未忘者。
岂免疑谤。
又见智门纲宗歌曰。
胡蜂不恋旧时窠。
猛将那肯家中死。
曰祚兄消许多气力作么。
我寻常说禅。
手中扇子。
举起便有风。
不举一点也无。
既称宗师。
却以实法与人。
好将一把火照看。
与么开口。
面皮厚多少。
岩头云。
若以实法与人。
土也消不得。
知么。
究取好。
莫面面相觑。
在此作么。
内翰秘书监知郡
杨亿大年问曰。
承云一切罪业。
皆因财宝所生。
劝人疏于财利。
况南阎众生。
以财为命。
邦国以财聚人。
教中有财法二施。
何得劝人疏财乎。
曰。
幡竿尖上铁笼头。
大年曰。
海坛马子似驴大。
曰。
楚鸡不是丹山凤
大年曰。
佛灭二千年。
比丘少惭愧。
大年尝书寄内翰李公维
叙师承本末。
其词曰。
病夫夙以顽憃。
获受奖顾。
预闻南宗之旨。
久陪上国之游。
动静咨询。
周旋策发。
俾其刳心之有诣。
墙面之无惭者。
诚出席间床下矣。
矧又故安公大师
每垂诱导。
自双林影灭。
只履西归。
中心浩然。
罔知所旨。
仍岁沈痼。
神虑迷恍。
殆及小间再辩方位。
又得云门谅公大士
见顾蒿蓬。
谅之旨趣。
正与安公同辙。
并自庐山归宗云居而来。
皆是法眼之流裔。
去年假守兹郡。
适会广慧禅伯
实嗣南院念。
念嗣风穴
风穴嗣先南院
南院兴化兴化
临济
临济黄檗
黄檗嗣先百丈海
马祖
马祖让和尚
曹溪之长嫡也。
斋中务简。
退食多暇。
或坐邀而至。
或命驾从之。
请叩无方。
蒙滞俱释。
半岁之后。
旷然弗疑。
如忘忽记。
如睡忽觉。
平昔碍膺之物。
嚗然自落。
积劫未明之事。
廓尔现前。
固亦决择之洞分。
应接之无蹇矣。
重念先德。
率多参寻。
雪峰九度上洞山
三度上投子。
遂嗣德山。
临济得法于大愚
终承黄檗
云岩蒙道吾训诱。
乃为药山之子。
丹霞承马祖印可。
而作石头之裔。
在古多有。
于理无嫌。
病夫今继绍之缘。
实属于广慧
而提激之自。
良出于鳌峰也。
忻幸忻幸。
大年所叙。
详悉如此。
岂欲自著于禅林乎。
予恨其手编传灯录。
首山之嗣。
独载汾阳
而不录广慧机语。
何也。
赞曰。
广慧机缘语句。
虽不多见。
然尝一脔知鼎味。
大率如刀斫水不。
见痕缝。
真可谓作家宗师也。
平生说法。
如云雨。
暮年止得一杨大年
鲁国儒生。
何其少哉。
释慧南北宋 1002 — 1069
禅师章氏。
讳惠南
其先信州玉山人也。
童龆深沉。
有大人相。
不茹荤。
不嬉戏。
年十一弃家。
师事怀玉定水院智銮。
尝随銮出。
道上见祠庙。
辄杖击火毁之而去。
十九落发。
受具足戒。
远游至庐山归宗。
老宿自宝集众坐。
而公却倚实。
时时眴之。
公自是坐必跏跗。
行必直视。
至栖贤依諟禅师
諟莅众进止有律度。
公规摸之三年
辞渡淮。
依三角澄禅师
有时名。
一见器许之。
移居泐潭。
公又与俱。
使分座接纳矣。
文悦见之。
每归卧叹曰。
有道之器也。
惜未受本色钳锤耳。
会同游西山
夜语及云门法道。
曰。
澄公虽云门之后。
然法道异耳。
公问所以异。
曰。
云门如九转丹砂。
点铁作金。
澄公药汞银。
徒可玩。
入锻即㳅去。
公怒以枕投之。
明日谢过。
又曰。
云门气宇如王。
甘死语下乎。
澄公有法。
人死语也。
死语其能活人哉。
即背去。
公挽之曰。
即如是。
谁可汝意者。
曰。
石霜楚圆手段。
出诸方。
子欲见之。
不宜后也。
公默计之曰。
此行脚大事也。
师翠嵓。
而使我见石霜
见之有得。
何有哉。
即日辨装。
中涂闻慈明不事事。
慢侮少丛林。
乃悔欲无行。
萍乡累日。
结伴自收县登衡岳
寓止福严。
老宿号贤叉手者。
大阳明安之嗣。
命公掌书记
泐潭法侣。
闻公不入石霜
遣使来讯。
俄贤卒。
郡以慈明领福严。
公心喜之。
且欲观其人。
以验悦之言。
慈明既至。
公望见之。
心容俱肃。
闻其论。
多贬剥诸方。
而件件数。
以为邪解者。
皆泐潭密付旨决。
气索而归。
平日之语。
翻然改曰。
大丈夫。
心膂之间。
其可自为疑碍乎。
趋诣慈明之室曰。
惠南以闇短。
望道未见。
比闻夜参。
如迷行得指南之车。
然唯大慈。
更施法施。
使尽馀疑。
慈明笑曰。
书记已领徒游方。
名闻丛林。
借有疑。
不以衰陋鄙弃。
坐而商略。
顾不可哉。
侍者进榻。
且使坐。
公固辞。
哀恳愈切。
慈明曰。
书记学云门禅。
必善其旨。
如曰放洞山三顿棒。
洞山于时应打。
不应打。
公曰。
应打。
慈明色庄而言。
闻三顿棒声。
便是吃棒。
则汝自旦及暮。
闻鸦鸣鹊噪。
钟鱼鼓板之声。
亦应吃棒。
吃棒何时当已哉。
公瞠而却。
慈明云。
吾始疑不堪汝师。
今可矣。
即使拜。
公拜起。
慈明理前语曰。
脱如汝会云门意旨。
赵州尝言。
台山婆子。
被我勘破。
试指其可勘处。
公面热汗下。
不知答。
趋出。
明日诣之。
又遭诟骂。
公惭见左右即曰。
政以未解。
求决耳。
骂岂慈悲法施之式。
慈明笑曰。
是骂耶。
公于是默悟其旨。
失声曰。
泐潭果是死语。
献偈曰。
杰出丛林是赵州
老婆勘破没来由。
而今四海清如镜。
行人莫以路为雠。
慈明以手点没字顾公。
公即易之。
而心服其妙密。
留月馀辞去。
时季三十五。
游方广后洞。
泉大道
同夏
凡圣不测。
而机辩逸群。
拊公背曰。
汝脱类汾州
厚自爱。
明年荆州
乃与悦会于金銮。
相视一笑曰。
我不得友兄及谷泉
安识慈明
是秋北还。
独入泐潭。
澄公旧好尽矣。
自云居游同安
老宿号神立者。
察公倦行役。
谓曰。
吾住山久。
无补宗教
敢以院事累子。
郡将雅知公名。
从立之请。
不得已受之。
泐潭遣僧来。
审提唱之语。
有曰。
智海无性。
因觉妄以成凡。
觉妄元虚。
即凡心而见佛。
便尔休去。
同安无折合。
随汝颠倒所欲。
南斗七北斗八。
僧归举似澄。
澄为不怿。
俄闻嗣石霜
泐潭法侣多弃去。
归宗
火一夕而烬。
坐抵狱。
为吏者。
百端求其隙。
公怡然引咎。
不以累人。
唯不食而已。
久而后释。
吏之横逆。
公没齿未尝言。
黄檗结庵于溪上。
名曰积翠。
既而退居曰。
吾将老焉。
方是时江湖闽粤之人。
闻其风而有在于是者。
相与交武。
竭蹶于道。
唯恐其后。
虽优游厌饫。
固以为有馀者。
至则怃然自失。
就弟子之列。
南州高士潘兴嗣延之
尝问其故。
公曰。
父严则子孝。
今来之训。
后日之范也。
譬诸地尔。
隆者下之。
洼者平之。
彼将登于千仞之上。
吾亦与之俱。
困而极于九困之下。
吾亦与之俱。
伎之穷。
则妄尽而自释也。
又曰。
姁之妪之。
春夏之所以生育也。
霜之雪之。
秋冬之所以成熟也。
吾欲无言。
得乎。
以佛手驴脚生缘三语。
问学者。
莫能契其旨。
天下丛林。
目为三关。
脱有詶者。
公无可否。
敛目危坐。
人莫涯其意。
延之又问其故。
公曰。
已过关者。
掉臂径去。
安知有关吏。
从吏问可否。
此未透关者也。
住黄龙法席之盛。
追媲泐潭。
马祖
百丈大智
熙宁二年三月十七日
馔四祖惠日两专使。
会罢越。
跏趺寝室前。
大众环拥。
良久而化。
前一日说偈。
七日阇维。
得五色舍利。
塔于山之前嶂。
阅世六十有八。
坐五十(或云。
阅世六十有六。
坐三十有七)。
大观四年春
敕谥普觉
赞曰。
山谷论临济宗旨曰。
如汉高之收韩信
附耳语而封王
即卧内而夺印。
伪游云梦。
而缚以力士
绐贺陈狶。
而斩之钟室。
汉高无杀人剑。
韩信心亦不死。
宗师接人。
病多如此。
临济宗旨。
止要直下分明。
钳锤付在嫡子亲孙。
予观黄龙。
以三关语。
锻尽圣凡。
盖所谓嫡子亲孙。
本色钳锤者也。
释居讷北宋 1010 — 1071年3月16日
禅师名居讷
字中敏
出于蹇氏。
梓州中江人
生而英特。
读书过目成诵。
年十一。
去依汉州什邡竹林寺元昉
十七试法华得度。
受具于颖真律师
以讲学冠两川。
耆年多下之。
会有禅者自南方还。
称祖道被天下。
马大师什邡人
应般若多罗谶。
蜀之豪俊。
以经论闻者。
如亮公。
而亮弃徒隐西山
如鉴公。
而鉴焚疏钞。
称滴水莫敌巨海。
怃然良久曰。
汝知其说乎。
禅者曰。
我不能知也。
子欲知之。
何惜一往。
于是出蜀。
放浪荆楚
屡阅寒暑。
迄无所得。
西至襄州洞山
留止十年
读华严论。
至曰须弥在大海中。
高八万四千由旬。
非手足攀揽可及。
以明八万四千尘劳山
住烦恼大海。
众生有能于一切法。
无思无为。
即烦恼自然枯竭。
尘劳成一切智之山。
烦恼成一切智之海。
若更起心思虑。
即有攀缘。
即尘劳愈高。
烦恼愈深。
不能以至诸佛智顶也。
三复之叹曰。
石巩云。
无下手处。
马祖曰。
旷劫无明。
今日一切消灭。
非虚语也。
后游庐山
道价日增。
南康太守程师孟
请住皈宗。
遂嗣荣禅师
又住圆通 仁宗皇帝闻其名。
皇祐初
诏住十方净因禅院
称目疾。
不能奉 诏。
有旨令举自代。
遂举。
僧怀琏禅学精深。
居讷之右。
于是诏
至引对。
问佛法大意。
称 旨。
下贤知人。
临众简严。
不妄言笑。
尝习定初。
叉手自如。
中夜渐升至膺。
侍者每视。
以候鸡鸣。
其精进如此。
住持二十年。
移住四祖开元两刹。
所至丛林。
号称第一。
既老休居于宝积岩。
熙宁四年三月十六日
无疾而化。
阅世六十有二。
坐四十有五夏。
欧阳文忠公
贬异立教者。
独尊敬
与贤良苏洵明允游。
相好云。
赞曰。
法道陵迟。
沙门交士大夫。
未尝得预下士之礼。
津津喜见眉目。
却 万乘之诏。
而以弟子行。
尊法有体。
超越两远。
观其标致。
可讽后学。
至于临众。
造次不忘自治。
在易家人。
上九有孚。
威如终吉。
象曰。
威如之吉。
反身之谓也。
释守芝北宋
禅师名守芝
太原王氏子也。
少弃家。
依(或作于)潞州承天寺
试法华经得度。
为大僧。
讲金刚般若经。
名满三河
学者追崇之。
昭禅师出世汾水。
疑之往观焉。
投诚入室。
特受印可。
南游住高安大愚
升座揭香合子曰。
明头来明头合。
暗头来暗头合。
若道得。
天下横行。
道不得。
且合却。
僧问。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真实事请师举
曰。
两叚不同。
向下文长
又问。
满身是眼。
口在什么处。
曰。
三跳。
进曰。
不会。
曰。
章底词秋罢。
歌韵向春生。
大众僧俗中。
皆有奇人。
且如本朝杨大年
偈曰。
八角磨盘空里走。
金毛师子变作狗。
拟欲藏身北斗中。
应须合掌南辰后。
要会么。
一偈播诸方。
塞断衲僧口。
又曰。
鲁祖见僧来。
便面壁。
南泉曰。
我寻常向师僧道。
未具胞胎已前会取。
尚不得一个半个。
大愚即不然。
未具胞胎前会得。
打折你腰。
密谏李公守南昌
请住西山翠岩。
开堂祝圣曰。
睿算增
法轮常转。
且道法轮如何转。
会么。
须弥顶上笑翻身。
却来堂中叠足坐。
阿呵呵。
是什么。
饭箩里坐却受饿。
和泥合水。
且与么过。
上士闻之熙熙。
下士闻之肯可。
思量却成口过。
要会么。
一六三四二。
直言曲七一。
桃李火中开。
黄昏后日出。
讥呵学者。
寡闻得少为足。
曰。
汾阳有十智同真法门。
锻佛祖钳锤。
今时禅者。
姿质不妙。
莫有成器者。
僧问。
如何是十智同真。
曰。
先师言。
夫说法者。
须具十智同真。
若不具十智同真。
邪正不辨。
缁素不分。
不能与人为眼目。
决断是非。
如鸟飞空而折翼。
如箭射的而断弦。
弦断故射的不中。
翼折故空不可飞。
弦壮翼牢。
空的俱彻。
作么生是十智同真。
如今一切点出。
一同一质。
大事。
三总参。
四同真智(或云志)。
遍普。
六同具足。
七同得失。
生杀。
九同音吼。
得入。
先师又曰。
与什么人得入。
与谁音吼。
作么生是生杀。
什么物同得失。
阿那个具足。
是什么遍普。
何人真志(或作智)。
孰能总参。
那个大事。
何物一质。
有点得出底么。
点得出者。
不吝慈悲。
点不出者。
未有参学眼在。
切须辩取。
要识是非。
面目见在。
曰。
先师曰。
要识是非。
面目见在。
也大省力。
后生晚学。
刺头向言句里。
贪着义味。
如驴舐尿处。
棒打不回。
盖为不广求知识。
遍历门风。
多是得一言半句。
便点头咽唾。
道已了办。
上座大有未稳当处在。
先师有十五家宗风歌。
号曰广智
其词曰。
大道不说有高低。
真空那肯涉离微。
大海吞流增减。
妙峰高耸总擎持。
万派千溪皆渤澥。
七金五岳尽须弥。
玉毫金色传灯后。
二三四七普闻知。
信衣息。
广开机。
诸方老宿任施为。
识心是本从头说。
迷心逐物却生疑。
曰。
此叙宗旨也。
或直指。
或巧施。
解道前纲出后机。
旨趣分明明似镜。
盲无慧目不能窥。
明眼士。
见精微。
不言胜负坠愚痴。
物物会同流智水。
门风逐便示宗枝。
即心佛。
非心佛。
历世明明无别物。
即此真心是我心。
犹是机权出。
曰。
此叙马祖宗派也。
或五位。
或三路。
施设随根巧回互。
不触当今是本宗。
展手通玄无佛祖。
曰。
此叙洞上宗派也。
或君臣。
或父子。
量器方圆无彼此。
士庶公侯一道平
愚智贤豪明渐次。
曰。
此叙石霜宗派也。
有时敲。
有时唱。
随根问答谈谛当。
应接何曾失礼仪。
浅解之流却生谤。
或双明。
或单说。
只要当锋利禅悦。
开权不为斗聪明。
舒光只要辩贤哲。
圆相
有默论。
千里持来目视瞬。
万般巧妙一圆空。
迦罗眼通的信。
曰。
此叙沩仰宗派也。
或全提。
或全用。
万象森罗实不共。
青山不碍白云飞。
隐隐当台透金凤。
曰。
此叙石头药山宗派也。
象骨镜。
地藏月。
玄沙崇寿照无阙。
因公致问指归源。
旨趣来人明皎洁。
曰。
此叙雪峰地藏宗派也。
或称提。
或拈掇。
本色衲僧长击发。
句里明人事最精。
好手还同楔出楔。
或抬荐。
或垂手。
切要心空易开口。
不识先人出大悲。
管烛之徒照街走。
曰。
此叙云门宗派也。
德山棒。
临济喝。
独出乾坤解横抺。
从头谁管乱区分。
多口阿师不能说。
临机纵。
临机夺。
迅速机锋如电掣。
乾坤只在掌中持。
竹木精灵脑劈裂。
或宾主。
或料拣。
大展禅宗辩正眼。
三玄三要用当机。
四句百非一齐铲。
袍。
莫强会。
少俊依前或窒碍。
知宗脉莫漫汗。
永劫长沈生死海。
难逢难遇又难闻。
猛烈身心快通泰。
曰。
此叙德山临济宗派也。
慈明有善侍者
号称明眼悦。
之风。
石霜大愚入室。
趯出履一只。
善退身而立。
取履
善辄踏倒。
起面壁。
以手点津。
连画其壁三。
善瞠立其后。
旋转以履打。
至法堂。
善曰。
与么为人。
瞎却一城人眼在。
又有僧。
称讲金刚经。
问曰。
如是信解。
不生法相如何。
时有狗卧绳床前。
趯之。
狗起去。
问僧解么。
僧曰不解。
曰。
若解即成法相。
作偈曰。
沙里无油事可哀。
翠岩嚼饭喂婴孩。
一朝好恶知端的。
始觉从前满面灰。
嘉祐之初示寂。
塔于西山
赞曰。
大愚翠岩皆余故园。
少时往来两山之间。
老衲大父友也。
无恙时事曰。
众未尝登三十辈。
屋老常以木拄将倾处。
过者疑将压焉。
提笠日走。
城郭村落。
寺如传舍。
粥饭亦有不继时。
追绎其高韵。
作偈曰。
庐山殿阁如生成。
食堂处处禅床折。
我此三门如冷灰。
尽日长廊卷风叶。
释应端南宋 1069 — 1129
禅师讳应端
南昌余氏子。
化度寺善月落发为大僧。
初游庐山圆通。
以般若夙熏。
谈禅衮衮。
老衲多敬异之。
颇自以为至。
会宗叔僧智屿者折困之。
俾令实参。
繇是走归宗。
真净禅师
未几真净迁泐潭。
而罗汉小南禅师道价鼎盛。
往从之。
俄而南公化去。
师方锐意于道。
遽失所从。
闻老演大本灵源之道。
欲见之。
而未能决。
即炷臂香。
祷于像前。
志三老之名而探之。
得灵源。
时灵源首众僧于云居。
于是造焉。
倾心奉事。
虽咨参决择无间。
而义象缠心。
未能脱洒。
灵源尝痛劄之。
师必引援马祖百丈机缘及华严宗旨为表佐。
灵源笑曰。
马祖百丈固错矣。
而华严宗旨与个事喜没交涉。
师愤欲他往。
因造室请辞。
比至门。
方揭帘。
大悟
遍体汗下。
灵源见而喜曰。
是子识好恶矣。
马祖百丈文殊普贤。
几被汝带累也。
自是投机契会。
击节赏音。
若合符契。
死心禅师出世云岩。
灵源遣二三子。
往佐之。
死心迅机逸辩。
雷轰电扫。
学者莫敢婴其锋。
师为侍者
每当机不少让。
至差别因缘洞下语句。
靡不迎刃而解。
死心抚爱之。
异乎等辈。
及灵源出世太平迁黄龙。
师皆枉焉。
去游京浙。
历讲肆。
学首楞严法界观圆觉肇论。
尤邃于金刚般若。
崇宁中
省亲南昌
厥父素诵此经。
而未喻其旨。
因以精义。
直注经文之下。
俾读之易晓。
学者争传之。
目为金刚直解。
死心知之骂曰。
我欲此子大法。
今乃在三家村里。
说义学邪。
闻而笑曰。
以法报亲。
庸何伤乎。
显谟朱世英临川
创昭默堂将迎致灵源。
灵源辞以疾。
举师代行。
朱亦雅闻师名。
明水以迟其来。
师廉知谢曰。
若以道相期则可。
今尔乃世谛求我矣。
请从此辞。
世英钦叹不已。
大观中
洪师。
范伯履请任双岭。
师宵遁他境。
久之归云岩。
首众分座。
以法施学者。
政和末
大师张司成请出世百丈嗣法灵源。
僧问。
如何是宾中宾。
云。
芒鞋竹杖走红尘。
问。
如何是宾中主
云。
十字街头逢上祖。
问。
如何是主中宾。
云。
御马金鞭混四民。
问。
如何是主中主
云。
金门谁敢抬眸觑。
问。
宾主既蒙师指示。
向上宗乘事若何。
云。
昨夜霜风刮地寒。
老猿岭上啼残月。
僧请益大随劫火洞然因缘。
师以颂答曰。
六合倾翻劈面来。
暂披麻缕混尘埃。
因风吹火浑闲事。
引得游人不肯回。
坏不坏。
随不随。
徒将闻见强针锥。
太湖三万六千顷。
月在波心说向谁。
六年退居西庵。
宣和中
枢密郭公三益豫章
徐公师川合谋。
欲师促席论道。
以观音致
师力辞。
至三返。
不得已。
赴之。
州人以二公之意。
盛饰香舆铙鼓。
江津候迎。
闻之。
即由间道。
入据丈室。
而人舆知者。
衲子翔集。
至数千指。
二公每过从。
必以微言。
相滞弥日。
稍迁上蓝
建炎初
郭镇长沙
再迁南岳之法轮。
三年六月十一日
檀越至。
升座。
食罢。
会大众
客退。
徐入方丈。
侍者遍告有众。
吾且游矣。
侍者承命。
众未及至。
师耸身趺坐。
湛然而化。
幻住六十有一。
僧臈四十二。
师性和易。
以慈摄物。
不事边幅。
得乐说无碍辩才。
每患学者不善致问。
必自激以启疑。
至会处。
亹亹多忘𥨊食。
不畜馀赀。
寺任一𢌿执事者。
每得人则岁粗给。
否则米盐屡空。
人或以是少之。
曰。
我之所任。
佛祖任也。
彼屑屑然锱铢是计。
顾与流俗何异哉。
后二年
门弟子奉灵骨舍利。
塔于百丈之大雄峰。
赞曰。
张司成豫章
秀峰出世泐潭。
草堂开法黄龙。
端公出世百丈。
是三人盖一时众中巉巉露头角者也。
司成归见庙堂诸公。
首言出补获三大士出世。
或问。
三大士谓谁。
张以其名答之。
厥后诸公求外补。
必以南州为请。
盖欲面见所谓三大士者。
枢相
于百丈也眷眷如此。
鸣呼贤者不出世。
抑可谓无贤哉。
盖知贤而后为贤。
吾道滨兹叔世。
释子不励行。
外护不恤贤。
世与道交相丧矣。
悲夫。
释守仁南宋
禅师名守仁
号[亻幻]堂。
洛阳人也。
少持重。
宽夷好学。
初依东京奉先沙门
宣和间
试经于庆基殿得度。
往来三藏译经所。
谛穷经论。
每游刃胶结之队。
有馀地
故互称曰。
酥酪焉。
于宗门语句。
则曰。
按黑豆法也。
何足为奇。
然疑周金刚蜀之杰士。
胡得䖃苴之甚耶。
当是时。
佛果勤公居天宁。
天宁参头则有宗杲端裕昙玩等。
择木寮则有枢密徐俯侍郎李弥达辈。
禅风大盛。
仁益疑。
乃摄衣探之。
值挂牌入室。
默自计曰。
若有所长则得。
倘违吾教乘。
自当别有议论在。
佛果在侧。
乃召
问曰。
依经解义。
三世佛冤。
离经一字。
即同魔说。
你还凑泊得么。
拟引对。
佛果以铁如意迅击之。
因坠一齿。
以手抹血。
大悟
因太息曰。
一人发真归源。
十方世界悉同消殒。
以为一时表法之诠。
安知实有此等境界。
至于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不是其人。
大难承当。
繇是师资契合。
住后每瞋。
学者滞于奇妙言句。
独以毒棒。
出没江湖。
著其声。
尝易服过武林
访圆觉讲主
值其升堂。
勾引经文。
反覆浩浩。
从傍失笑。
讲主下座。
曰。
上座高隐何处。
曰。
长行粥饭僧。
安有定处。
曰。
适来上座致笑。
非我说与经有违乎。
曰。
违虽未违。
合则未合。
曰。
上座能明此义否。
曰。
明则不明。
背却不背。
讲主即请仁升座剖判。
即蹑履而登。
举经中道。
居一切时。
不起妄念。
于诸妄心。
亦不息灭。
住妄想境。
不加了知。
于无了知。
不辨真实。
以手空指曰。
会么。
庭前栽莴苣
莴苣生火箸。
火箸生莲花
莲花木瓜
木瓜才劈破。
撒出白油麻。
参。
讲主彻见圆觉宗旨。
不从人得。
即散席南行。
为人。
不务名。
不苛察。
轮蹄辏集。
罕见其面。
衲子至。
不时进谒。
然机要险绝。
旦过堂无宿客。
淳熙甲午
召入内廷。
上问曰。
朕尝披法典。
襄州庞蕴奇士也。
马祖
不与万法为侣。
是甚么人。
云。
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
即向汝道。
于言下领会。
尔师圆悟颂云。
一口吸尽西江
栗棘𡎺杀老庞。
当阳若也吞得。
管取海内无双。
禅师可中更出手眼。
剖朕夙衷。
对曰。
秤锤搦出油。
閒言长语休。
腰缠十万贯。
骑鹤上杨州
上大悦。
癸亥丹书复至。
集众说法毕。
即法座而逝。
赞曰。
宝觉云。
一尘飞而翳天。
一芥堕而覆地。
安乐处切忌许多骨董。
直须死却无量劫偷心乃可耳。
仁公以经论鸣世。
偷心正炽。
及遇本色作家。
一击而绝骨董。
即家珍也。
忌云乎哉。
但其前后垂机。
所谓浪子怜乡客。
杯翁爱醉人者。
非也。